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镜检查是一个直观的检测手段,它可以直接看到病变部位的病理变化,为临床提供可信的诊断依据[1].但在插管过程中,由于镜身长、管径粗,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惧感和恶心、呕吐反应.自1995年3月~2000年12月我们将1788例患者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穴位按压配合情志疏导,能消除患者在胃镜检查中产生的恐惧感和恶心、呕吐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行穴位按压和情志疏导者为A组,共608例.其中男320例,女288例,平均年龄38.9岁.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3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6例,消化性溃疡176例,胃癌16例.行肌肉注射654-2和情志疏导者为B组,共600例.其中男320例,女280例,平均年龄38岁.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3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消化性溃疡172例,胃癌16例.行情志疏导者为C组,共580例.其中男296例,女284例,平均年龄37.5岁.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3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消化性溃疡160例,胃癌12例.3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经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治愈76例(87.4%),无1例死亡;出院时按Bender分级:0+Ⅰ级病例为66.7% (58/87),与治疗前(27.6%)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78年至1991年对22例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胃中段血管阻断术。现对该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2例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5~58岁,其中25~28岁2例,40~58岁20例,17例病人均具有肝硬化的临床特征,5例术前急诊胃镜检查确诊,手术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变并经肝活检证实为肝硬化。肝硬化病因包括酒精性9例、肝炎  相似文献   

4.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腔后引起的胃粘膜病变。我院于1993年6月至1996年9月,在1300例胃镜检查中,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150例占11.5%。现将其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0例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平均34.3岁。合并十二指肠疾病106例,胃次全切除术后5例,慢性贫血10例,慢性食道炎3例,无合并症26例。1.2临床表现本组150例中,全部病例均有上腹痛,腹胀伴暖气114例,夜睡难眠65例,恶心40例,呕吐10例,体重下降6例。1.3内镜与病理150例在内镜下均…  相似文献   

5.
本文搜集我科1972年~1987年支气管扩张症61例,对其病因、临床、化验检查、X线诊断及支气管造影等作一分析。一、病例情况:本文61例均系经支气管造影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9例,女22例,男:女为1.77:1。年龄最小17岁,最大58岁,其中20~40岁占75.41%。病史: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鼻窦炎病例.全部58例病例术前经冠状位CT平描,结果:单纯性鼻窦炎27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21例,全组鼻窦炎伴复发.多发性息肉10例,其中16例伴有筛窦骨质增生;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病例常合并中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Haller气房、钩突异常等解剖变异.结论:CT冠状位扫描能直观的显示鼻道、鼻窦整体解剖影像,显示病变范围、大小、比邻关系及继发改变,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心包穿刺术是内科常用的诊治手段之一,其危险性大、技术难度较高,且并发症也较多。本文对我院6年来进行32例58次心包穿刺术中出现的并发症作一报道,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心包积液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3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X钱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其病因:结核性13例,肿瘤性9例,化脓性4例,非特异性4例,结缔组织性2例。其中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量心包权液36/50例次,中等积液11/刘例次,少量积液3/N例次。1.2心包穿刺情况32例患者共穿刺58例次。穿刺部位采…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病。我院胃镜室1993~1998年应用胃镜诊断治疗5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15~68岁,平均34.5岁。从异物吞入到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8月。误服31例,自残25例,内源性异物2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防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后复发,我科于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采用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复发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1例,男性39例,女性2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8.4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为膀胱癌.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病程较长,迁延反复.笔者从1994年6月至2001年3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该病1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均系已婚妇女,全部病例经妇科和B超检查提示确诊.年龄从23~50岁.病程从3月~16年.发病部位:慢性附件炎(输卵管、卵巢)92例,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27例,慢性子宫内膜炎1例.  相似文献   

11.
颅内高压是多种疾病晚期危重的综合症候群,其中枢神经、精神表现已为人们所注意,但合并内脏病变则文献报道得较少。本文将20例颅内高压并发内脏病变的病例作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全组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78岁,平均58.5岁。原发病为:脑出血8例,脑梗塞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毒性脑炎各2例,脑肿瘤、安眠药中毒各1例。1.2临床表现除中枢神经表现,如头痛、喷射状呕吐、瘫痪、抽畜、昏迷、呼吸节律改变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外,并发消化系统病变12例,表现为暖气,反酸,全腹疼痛,以上腹为甚,非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作者对我院新生儿病区近10年来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自1995年11月~2005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病人1 769例,其中男1 122例,女647例,男女之比:1·73∶1,<37周的早产儿268例,≥37周足月儿1 501例,经治疗痊愈1 237例,好转326例,自动出院148例,无效死亡58例,其中早产儿22例,足月儿36例。对58例死亡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新生儿死亡与胎龄的关系近10年新生儿死亡58例,占同期新生儿患儿3·3%(58/1 769)。其中,<37周者为8·2%(22/268),≥37周者为2·4%(36/150…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带状疱疹在临床较为常见 ,且常遗留神经痛 ,给老年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本院 5 a来收治的 58例老年人带状疱疹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58例中 ,男 37例 ,女 2 1例 ,男女之比例为 1 .76∶ 1。年龄 60~ 82岁 ,平均 68.5岁。皮疹发生于胸腹部 39例(67.2 % ) ,颈肩部 7例 (1 2 .1 % ) ,头面部 5例 (8.6% ) ,四肢 4例(6.9% ) ,臀部 2例 (3.5% ) ,恶性肿瘤手术疤痕处 1例。皮疹类型 :疱疹型 43例 ,大疱型 8例 ,顿挫型 7例。1 .2 皮疹与神经痛的时间关系本组病例中先出现神经痛后起疱疹者 55例 ,其中神经痛后 3…  相似文献   

14.
我院在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期间共收治肺部医院感染435例,其中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58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3例,女25例,年龄19岁至85岁,60岁以上者41例。慢性基础疾病33例(其中慢性肺部基础疾病20例),急性基础疾病25例。1.2 主要症状和体征 除应用人工呼吸机11例外,47例均有咳嗽、咳痰,44例发热,31例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发绀,53例肺部闻罗音。1.3 细菌学检查方法 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漱口后咳出或经气管导管吸取痰标本,另有…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 ,其表现为慢性咳嗽。我国 1992年确定儿童哮喘诊断 (试行 )标准后 ,经多年的临床观察 ,发现小儿慢性咳嗽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本病 ,很易误诊。现将我科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间专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患儿中确诊为 CVA者 6 0例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中 ,男 32例 ,女 2 8例。年龄 :〈1岁 10例 ,~ 3岁2 1例 ,~ 6岁 17例 ,~ 14岁 12例 ,最小 6个月 ,最大 14岁。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9个月。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其中12~ 2月 17例 ,3~ 5月 19例 ,6~ 8…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心源性脑栓塞90例,其中男41例,女49例,年龄17~84岁。原发病以风心病最多为57例,其中50例伴房颤,36例有慢性心衰。本组资料表明,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持续性房颤最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经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27例临床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3岁以下儿童最常见,其中植物类异物最多见,全部病例均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成功取出,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无典型异物吸入史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可降低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发生机率。支气管镜检查做为一种诊治手段,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的变性、损伤等有关 ,而椎体终板的异常 X线表现是椎间盘变性的重要征象之一。本文是对 72例经 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用 X线检查终板诊断椎间盘变性。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72例经 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男性 49例 ,女性 2 3例。年龄为 19~ 6 9岁。平均 41.3岁。病程最长 2 2 a,最短 2个月 ,平均 5 .4a。单纯腰痛 16例 ,有腰痛伴腿痛 5 6例。单侧下肢放射状麻痛 5 6例 ,双侧下肢放射状麻痛 4例 ,有跛行 5例。1.2 终板的 X线表现CT检查 72例有 82个椎间盘突出 ,其中 X线平片显示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增厚…  相似文献   

19.
86例猝死尸检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6例猝死案例的尸体解剖资料,分析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发生的性别、年龄、季节、诱因、主要病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86例猝死经尸检病理诊断为心源性猝死的有58例(58/86,67.4%),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心源性猝死的51.7%(30/58),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占心源性猝死的10.3%(6/58)。结论猝死中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科学系统的尸检可以明确猝死的原因,可为医学鉴定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提高医疗质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减少猝死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胆道蛔虫病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青壮年发病,尤其是女性,妊娠期更易发病。现将我院1988~1991年收治的46例作一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病例:本组全部病例均有右上腹阵发剧痛或绞痛和剑突右下方轻度压痛41例(89.1%),年龄22~44岁。其中20~30岁37例,31~40岁8例,44岁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