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蜈蚣,又名水夹子,是龙虱的幼虫。是一种水生昆虫,成虫和幼虫都是肉食性的,故对鱼苗危害很大。水蜈蚣,虫体长园柱形,有一对钳形大颚,似蜈蚣毒螯得名,头部略圆,两侧具有黑色单眼6个,有趋光性,触角4节,躯干11节,前三节为胸节,各具足一对,后八节为腹节,最后2节两侧有毛,末端尾毛二条,作呼吸用,倒悬露出水面。成虫产卵于水草上,尤其是杏菜(俗称  相似文献   

2.
一、鱼的害虫种类和发生危害鱼类的水生昆虫,经观察鉴定,主要是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的肉食性水生昆虫。1.鞘翅目的龙虱和水龟虫龙虱为鞘翅目的肉食亚目甲虫,属龙虱科害虫,成虫似金龟子甲虫,俗称"鱼虎"、"黑壳虫"、"硬壳虫",体长3cn;左右,气管的开口在背上,即在鞘翅底下,潜在水中会冒气泡,是呼吸之故;龙虱的幼虫称水蜈蚣,俗称水夹子,外形似蜈蚣,它对鱼苗危害很大,一夜之间能咬食10多尾鱼苗,每年5至6月份发生最多。龙虱的成虫更是鱼\虾危险的凶手,大量繁殖的龙虱能把所有的鱼消灭,更有趣的是能联合攻击10Cm以上大鱼…  相似文献   

3.
龙虱是生活在田野、水沟、水溪中的珍贵水生昆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是我国南方民间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水生昆虫,其味美爽口,营养独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被誉为水中人参,而且对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小儿遗尿、疳积、性功能衰减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常吃龙虱还能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目前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但近年来水域环境污染和人为滥捕,野生资源已日渐减少。为了给人工养殖龙虱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小水池饲养龙虱成虫效果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产害虫龙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为肉食性水生昆虫,非常贪食,性情凶猛,食量较大。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昼夜可刺死或摄食30尾鱼苗或30尾蝌蚪,甚至能攻击10cm以上的小鱼。  相似文献   

5.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为肉食性水生昆虫,非常贪食,性情凶猛,食量较大。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昼夜可刺死或摄食30尾鱼苗或  相似文献   

6.
龙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类地位 龙虱(Dytiscidae),又名水龟子、鳖虫,属水生昆虫,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总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食肉亚目、龙虱科。它的种类很多,仅在我国就有约160种,最常见的有日本吸盘龙虱、黑龙虱、东方三星龙虱等。  相似文献   

7.
张胜利 《淡水渔业》2001,31(5):42-42
松藻虫 (NotonectatriguttataMots)也叫仰泳虫 ,属半翅目隐角亚目的仰泳蝽科 ,是一种小型的水生昆虫。体长约 1 3厘米。色暗黄 ,有黑斑。头短 ,复眼大 ,暗褐色。前翅基部革质其余为膜质 ,后翅膜质。中足腿节末端近内侧具棘齿 ,后足较长 ,胫节 ,跗节扁平 ,有缘毛。腹面密生长毛 ,毛隙含有空气 ,供呼吸之用。口器为刺吸式 ,曲向头腹侧前足之间。发育过程是半变态 ,孵化幼体酷似亲虫 ,唯翅不完全 ,幼体习性也同成体类似。常仰腹游泳 ,游泳时以触角保持身体的平衡。松藻虫为我市池塘中常见的水生昆虫。据笔者实践、观察…  相似文献   

8.
日本真龙虱生物学特性与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真龙虱(Cybister japonicusSharp)又称水龟子(以下简称龙虱),近年来人们发现其成虫肉味鲜美且药用价值高,市场上可售180元/kg,于是人们开始大量捕捉,致使目前的野生龙虱资源数量骤然减少,若长期下去,龙虱资源也可能会衰竭。为保护该物种资源,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亟需对龙虱的生物学和养殖学开展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仅见贾凤龙等[1]对我国真龙虱属常见种分类及黑绿真龙虱的形态和生物学进行了观察;韦绥概等[2]对三点列黄边龙虱幼虫的呼吸系统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王立新等[3]对小水池养殖龙…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解放眉足蟹形态学特征(包括雌雄外部形态差异),补充国内解放眉足蟹相关资料的空缺,通过对采集到的野生活体进行解剖及显微观察,对成体口前板、组成口器的各个部分、第四步足、肛门及雌雄差异等进行了研究。口前板位于头胸部腹面第一、二触角的后方,口器的前方。口器由大、小颚及3对颚足共同组成,大颚单枝型,大颚须3节;第一小颚单枝型;第二小颚双枝型,内肢即小颚须棒状,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第一颚足双枝型,内肢1节,外肢2节,具有上肢;第二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第三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胸足4对,均为单枝型,第1对为螯足,后3对为步足。腹部共7节(包括尾节),尾节无附肢,腹面有一肛门。腹部共6对腹肢,第6腹节的1对附肢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司游泳功能,是解放眉足蟹唯一的游泳器官。雌雄差异明显,生殖孔1对,雌体位于第二步足基节腹面,雄体则位于第四步足基节上;第2–5对腹肢,雌性双枝型,雄性单枝型。与虾蟹比较,其没有腹甲,头胸部腹面更近似于虾类,但背部形态又更接近蟹类。其腹部没有蟹类的腹甲沟及用于锁住腹部的搭扣,故腹部常常处于半伸展状态。第四步足则位于腹部第一腹节上,与虾蟹类明显不同。另外,观察发现其腮部及身体外表各部位均附着有双壳类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10.
解放眉足蟹(Blepharipoda liberate Shen)形态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解放眉足蟹形态学特征(包括雌雄外部形态差异),补充国内解放眉足蟹相关资料的空缺,通过对采集到的野生活体进行解剖及显微观察,对成体口前板、组成口器的各个部分、第四步足、肛门及雌雄差异等进行了研究。口前板位于头胸部腹面第一、二触角的后方,口器的前方。口器由大、小颚及3对颚足共同组成,大颚单枝型,大颚须3节;第一小颚单枝型;第二小颚双枝型,内肢即小颚须棒状,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第一颚足双枝型,内肢1节,外肢2节,具有上肢;第二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第三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胸足4对,均为单枝型,第1对为螯足,后3对为步足。腹部共7节(包括尾节),尾节无附肢,腹面有一肛门。腹部共6对腹肢,第6腹节的1对附肢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司游泳功能,是解放眉足蟹唯一的游泳器官。雌雄差异明显,生殖孔1对,雌体位于第二步足基节腹面,雄体则位于第四步足基节上;第2–5对腹肢,雌性双枝型,雄性单枝型。与虾蟹比较,其没有腹甲,头胸部腹面更近似于虾类,但背部形态又更接近蟹类。其腹部没有蟹类的腹甲沟及用于锁住腹部的搭扣,故腹部常常处于半伸展状态。第四步足则位于腹部第一腹节上,与虾蟹类明显不同。另外,观察发现其腮部及身体外表各部位均附着有双壳类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11.
小水池养殖龙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水池养殖成虱的效果,试验选择大水池和小水池,组成二个饲养组。饲养8周后测定各组龙虱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两组水池饲养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水蜈蚣的自白提起我"水蜈蚣"的大名,知道的人肯定不少。我本是龙虱的幼虫,因头部长了一对钳形大颚,好像蜈蚣的毒鳌,故而得名"水蜈蚣",也有人叫我"夹子虫"。我的头部两侧各长6个黑色单眼、4节触角。我的身躯像圆柱形,分成11节,尾端还长了两根尾毛。人们会...  相似文献   

13.
双齿围沙蚕胚胎及幼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4年,观察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胚胎及幼体发育。结果表明,成熟卵为绿色,卵径175-228μm,多油球;胚胎发育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后担轮幼虫期胚体脱卵膜孵化;幼体从3刚节疣足幼虫开始,在3刚节疣足幼虫后期开始摄食;4刚节疣足幼虫后期纤毛轮消失,进入匍匐阶段;10刚节疣足幼虫形态与生态都与成体相似;从受精卵发育到4刚节疣足幼虫的时间在不同水温情况下变化较大,水温在25-26℃为118h、而水温在27.5~32℃为82h。  相似文献   

14.
鱼虱是一种肉眼可见似臭虫状的虫体,虫体透明或绿色,头部腹面有一对吸盘和口刺,它经常在鱼体上爬动撕咬吸血,并放出一种毒液刺激鱼体,使病鱼痛痒难受,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鱼虱不仅吸食鱼血,并刺伤和撕破鱼的皮肤,造成许多伤口而感染,使鱼体组织溃烂发炎,造成水霉和其他病菌大量感染,  相似文献   

15.
拟马颈鱼虱属于颚虱目(Order Lernaeopodoidea)颚虱科(Lernaeopodidae),拟马颈鱼虱属(Pseudotracheliastes)的一种(P.soldtoui)。它的主要特征是第一颚足顶端合并形成一个五角星的骨泡,是成虫时期的主要固着器,在中国寄生于长江里的中华鲟的口腔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黑色昆虫食品日本吸盘龙虱进行了营养分析,为昆虫学、水产学、新药开发、食品营养、医疗保健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海虱和新本尼登虫共同引起的对水池养殖的黑点圆鲍鱼的感染与皮肤病学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淡水处理广泛地用于处理两类寄生虫,但处理结果因寄生虫的种类及所处生命阶段和处理时间而不同。对在实验室饲养的海虱无节幼体和自由游动的挠足虫进行淡水处理,放置时间从30s到16min不等。将实验室人工感染海虱或单殖吸虫的鱼置于淡水中,时间分别为15到90min及10到60min。  相似文献   

18.
正锚头鳋属于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鳋科。常寄生在宿主的鳃、皮肤、鳍、眼、口腔、头部等处,雌性成虫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桡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患锚头鳋病的动物通常表现为食欲减弱、躁动不安、身体瘦弱等,被寄生处充血、发炎,鳞片蛀成缺口。锚头鳋寄生在宿主口腔内时会导致宿主  相似文献   

19.
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室内养殖条件下巴里坤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在无节幼虫期(S1)、后无节幼虫期(S2)、拟成虫期(S3)和成虫期(S4)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各发育时期优势菌群,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发育进行逐渐增加。2)在纲水平上,无节幼虫期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而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为γ-变形菌纲。3)在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随发育进行呈递增趋势,而微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处于波动状态。结果表明,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虾疣虫(bopyrids)隶属于节肢物动门,甲壳纲,软甲亚纲,等足目,寄生亚目,鳃虱科。寄生的等足类,根据其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鱼为宿主;另一类则寄生在甲壳类,而后者又以鳃虱科的种类最多和最为常见。隶属鳃虱科的虾疣虫又名“鳃虱”,多寄生在虾类或蟹类的鳃腔内,使鳃腔膨胀呈疣状,放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