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根据蛋鸡生长发育规律,调配适宜的营养素种类及量,用于蛋鸡生长、生产过程,使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称之为蛋鸡营养调控。1蛋鸡营养(调控)技术现状1.1育雏期饲料质量差,各种营养素不平衡,蛋鸡育雏期间体重不达标现象较为常见,从而影响到蛋鸡生产性能,导致经济效益差。1.2对生理阶段和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2.
蛋鸡育成期的生长特性与其后的产蛋性能高度相关,影响到鸡的开产日龄、蛋重、产蛋高峰持续期等一系列产蛋指标。因此,后备蛋鸡的体重直接关系到鸡群整个生产期的总产蛋量。也就是说,鸡群的产蛋性能不仅是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问题,而且受育成期间的饲养管理和开产体重的支配,提高后备蛋鸡的体重调控技术有助于鸡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通过日粮调控蛋鸡健康、鸡蛋营养和环境安全是当前蛋鸡营养调控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介绍了蛋鸡不同生长时期的健康和营养调控、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蛋鸡养殖环境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蛋鸡的饲料营养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是蛋鸡生产中重要的环境压力之一,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是影响夏季蛋鸡养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热应激对蛋鸡生产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的调控技术受到人们关注。该文阐述了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负面影响及机制,并从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两个主要方面对热应激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鸡蛋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我国蛋鸡养殖水平并不高,传统蛋鸡养殖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对影响蛋鸡产蛋率营养因素及调控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首先是饲养管理方面,由育雏期至生产期,每阶段的饲养管理均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蛋鸡的产蛋率。若母鸡体重过轻,则会营养不良,延长了产蛋间隔时间,降低了产蛋率。而  相似文献   

6.
<正>育成期饲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育成期的饲养目的是保证蛋鸡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性成熟,保证高产、稳产和顺利的到达产蛋高峰期,同时还要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因此要加强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现介绍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控制好鸡的体重蛋鸡育成期的体重是评价育成鸡品质的最直观指标,育成期蛋鸡的体重达到标准或者处于标准体重与上限值之间,则日后的产蛋成绩一般都较好,因此要做好育成期蛋鸡体重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旨在比较产蛋后期不同体重农大3号蛋鸡和海兰褐蛋鸡消化生理的差异,为农大3号蛋鸡营养标准的确定提供参考。选用76周龄农大3号蛋鸡和海兰褐蛋鸡共216只,分为4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采用2×2(海兰褐-体重偏大组、海兰褐-体重正常组、农大3号-体重偏大组、农大3号-体重正常组)试验设计,各分组体重为(2.21±0.11)kg、(1.96±0.09)kg、(1.52±0.06)kg、(1.30±0.07)kg;预试期12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农大3号蛋鸡粗脂肪表观代谢率、脂肪酸合成酶FAS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但其肌胃、肝脏、卵巢相对重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尿酸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不考虑品种因素,体重正常组蛋鸡的产蛋率、总蛋重、日均产蛋量显著高于体重偏大组,但大黄卵泡数、粗脂肪表观代谢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甘油三酯、胆固醇、胆汁酸、尿酸含量显著低于体重偏大组。由此可知,正常体重蛋鸡消化生理功能优于体重偏大蛋鸡,产蛋后期农大3号蛋鸡消化、吸收机能低于海兰褐蛋鸡。  相似文献   

8.
目的:饲料是影响蛋鸡饲养效益的关键因素。本试验以芜湖正大521蛋鸡料为试验对象,通过测定京粉一号蛋鸡胫长与体重,评价饲料效果。方法:选用16800羽京粉一号蛋鸡,用正大521饲喂,分别于1、4、5、6周龄测量其胫长与体重,与标准胫长与体重对比。试验数据标明,不同日龄蛋鸡胫长、体重的测量均值与指标数差变动范围,分别为0.0~0.7mm和0.0~5.2g,表明各日龄阶段蛋鸡生长发育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蛋鸡生产中,体重一直是生产者较为关注的问题。青年母鸡转入产蛋鸡舍时的体重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产蛋性能。人们较多研究的是蛋鸡的开产体重(即最适宜的产蛋体重),以及鸡群开产体重的一致性,但对于蛋鸡开产后体重以及开产后体增重比率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讨论甚少。蛋鸡从开产至础周龄是整个产蛋期中最关键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产蛋期的产蛋性能。而在这一阶段的蛋鸡体重仍在不断增长,直至36周龄时达到最高点。鸡在任何周龄都存在最适宜的体重问题,若能使蛋鸡的体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持良好的体况,蛋鸡的生…  相似文献   

10.
蛋鸡养殖过程中,各个生理阶段均需要适宜的营养,以满足蛋鸡生长、生产、繁殖免疫力等需要。蛋鸡营养调控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为蛋鸡提供适宜均衡的营养,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鸡蛋产品和淘汰鸡的安全。本文从蛋鸡营养调控的概念、影响调控结果的因素及其预防等方面进行叙述,分析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旨在为蛋鸡生产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蛋鸡生产水平的高低有40%左右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即是先天的;而其余约有60%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届后大牲的.可见,蛋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其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鸡群生长和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加以调控,满足鸡的生理、生长和生产的需要,促使其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一、育雏期的调控技术按照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的规律.8周龄以前胚长生长占全期生长的75%,12周龄时胜长生长占全或生长的90%;8周龄时体重生长占全或体重的29%,20周龄时达到75%,36周龄时…  相似文献   

12.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营养调控技术对保证鸡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也是确保蛋鸡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手段,是鸡场保证自身生产效益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蛋鸡饲养中营养调控的现状,浅谈如何做好蛋鸡的营养调控技术,并给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京红蛋鸡的体重、胫长和小肠生长规律。本文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0~17周龄京红蛋鸡体重、胫长和小肠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Beralanffy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京红蛋鸡体重的生长曲线,根据Bertalaun曲模型得到的京红蛋鸡体重生长曲线方程为y=2722.069×(1-0.756e~(-0.079t))~3,拐点体重、周龄和最大周增量分别是806.54 g、10.37周龄和95.57 g。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京红蛋鸡十二指肠的生长曲线,Bertalanffy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京红蛋鸡空肠和回肠的生长曲线。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京红蛋鸡胫长的生长曲线。根据Logistic模型得到的京红蛋鸡胫长生长曲线方程为y=9.782/(1+2.985×e~(-0.3t)),拐点长、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量分别是4.89 cm、3.65周龄和0.73 cm。可用3种模型拟合和分析京红蛋鸡生长规律,不同的评价指标所确定的最优模型不同,根据最合适的模型分析得出的规律可以对进一步研究京红蛋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开产体重是蛋鸡选育过程中的重要指标[1].关于蛋鸡开产体重与产蛋性能之间关系的报道也较多[2~5],但是关于蛋鸡产蛋后期体重对其产蛋性能影响的报道却较为少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鸡蛋产量供不应求时,有些养殖场通过适当延长老龄蛋鸡的蛋用期限以缓冲市场需求;然而大多数老龄蛋鸡的产蛋机能受其年龄影响,处于待淘汰状态.本文研究了老龄蛋鸡的体重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老龄蛋鸡的选留或分批次淘汰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关键因素和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饲养蛋鸡效益高、风险低,蛋鸡成为养殖户首选的饲养对象。蛋鸡产蛋率是饲养效益的决定因素,也是养殖者最为关注且投入最多的环节。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手段是蛋鸡产蛋效益的保障。1蛋鸡5周龄体重要达标蛋鸡5周龄的健康水平决定产蛋率的高低,因此雏鸡前5周龄的体重达标情况至关重要。5周龄  相似文献   

16.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aminoacids,BCAA)可通过蛋鸡肝脏的脂肪酸代谢作用调控卵黄脂蛋白的产生,因而日粮中BCAA的含量以及不同BCAA之间的配比对蛋鸡拥有理想的产蛋性能极为重要。然而,文献报道的蛋鸡最适支链氨基酸的需要量和不同BCAA之间的合适配比并不统一。综合各类研究发现,日粮中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当缬氨酸+亮氨酸的浓度低时,增加异亮氨酸的含量可以降低蛋鸡的蛋重和增重;而当缬氨酸+亮氨酸的浓度高时,高水平的异亮氨酸只能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出现略微的下降。另外,日粮中异亮氨酸的含量在一定水平上可以使蛋鸡获得最大的氮沉积量,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会降低蛋鸡的体重,超过幅度更大时会降低蛋鸡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17.
<正>蛋鸡养殖中,鸡群生长的均匀性较重要,均匀度高的鸡群能确保大多数鸡获得合适的饲料营养,并且鸡群能够对光刺激产生均匀一致的反应,从而使产蛋率快速稳定增长。均匀度包括蛋鸡体重、体况和性成熟的均匀度,其中蛋鸡体况和性成熟的均匀度比体重的均匀度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15周龄以上的鸡群,一样体况的蛋鸡(肥胖度相同)比一样体重的蛋鸡预期产蛋性能会更好。体重一致而骨骼大小有差异的鸡群体型也有差异,这种鸡群对光照和饲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禽类特殊的视觉系统及现阶段主要采用的密闭式禽舍建筑形式,人工光照管理在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新型LED灯以其节能、高效、单色性佳、可进行智能化调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蛋鸡生产中。文章概述了近年来传统光源及LED光色、光照度及光照周期等因素对蛋鸡生长发育(采食量、体重及饲料转换率)、生产性能(开产日龄、产蛋量及蛋品质)、行为活动(觅食、采食、梳羽、休息及啄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对比分析传统光源和LED光源存在的差异,回顾了LED光源智能化调控技术在畜禽舍照明领域内的发展现状,指出LED灯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和方向,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突破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蛋鸡的生产和培育过程中,鸡群的体重均匀度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体重均匀度是影响蛋鸡产蛋性能和产蛋高峰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体重均匀度对产蛋高峰期的影响,我们做了如下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饲料自配产蛋鸡全价料。2.实验鸡群罗曼蛋鸡(凤台大兴鸡场)。  相似文献   

20.
李剑虹  李林  姚昆  李惠堂  包军 《家畜生态》2011,(1):58-61,72
试验通过对比舍外散放蛋鸡与舍内笼养蛋鸡在体重、胫长和胫围等方面的差异来研究饲养方式对鸡产蛋前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散放鸡体重在8、10、12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散放鸡胫长在10、12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散放鸡胫围在10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笼养鸡和散放鸡各周龄的胫长和胫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均匀度均高于或等于80%。两组蛋鸡各周龄体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体重均匀度呈逐级递增状态,6周龄蛋鸡体重均匀度较低,到12周龄时均匀度已达到80%。两组蛋鸡的生产性能各指标均达到海兰褐蛋鸡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