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被盗群失王是否是自群蜂保护性围王? 在<蜜蜂杂志>2005年第7期<盗蜂与"中蜂不攻王"原理>一文中,作者提出"由于中蜂被盗惶恐不安,于是工蜂立即保护性围王……终致围死蜂王".这种说法笔者认为不一定正确.  相似文献   

2.
刘昭铭 《蜜蜂杂志》2005,25(7):25-25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1.1中蜂爱盗而又最怕被盗中蜂爱作盗,只要发现外界蜜源减少时,最好不要开箱检查。若开箱,巢框上空就会有别群的工蜂窥视盘旋,乘机作盗,而被盗群只要有盗蜂进入则秩序大乱、惶恐不安。所以养中蜂者须以防盗蜂于未然为上策。1.2一旦被盗就会失王若发现某群蜂已被盗,往往为时已晚,连蜂王也已失了。若被盗一开始就赶快检查,就会发现蜂王被围,不论中盗中或意盗中都如此。人为解围后立即…  相似文献   

3.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6,26(4):19-19
1交尾群“幽闭法”防止盗蜂的体会更新老蜂王是养蜂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蜜源期大批换王自然很好,但令养蜂员头疼的是非蜜源期提的交尾群很容易被盗:大群缺蜜,小群则既缺蜜又无防盗能力,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而且一经被盗很难制止。刺槐花结束后,笔者的蜂场因群势太强,经常有蜂群发生自然分蜂,夜晚箱外工蜂爬满。本想推迟到荆条花期育王分蜂,但当时只好将强群中的老子脾提出部分来进行分蜂。提好脾后,第一天让老蜂返巢,第二天安台,并于当晚补喂白糖水,谁知第三天早上仍有一半以上的交尾群发生盗蜂。看来,这次育王可能要失败。笔者急中生…  相似文献   

4.
蜂王剪翅法     
盗蜂是令养蜂员头疼的一件事,盗蜂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若采用缩小、遮蔽巢门,煤油驱赶盗蜂,提走盗群的蜂王,盗群与被盗群互换位置等诸多措施后,仍未能平息盗蜂时,可采用将盗群与被盗群合并的方法来解除。在合并前,先将盗群和被盗群的蜂王用铁纱王笼分别扣在各自巢内的蜜脾上,被盗群的巢箱摘去大盖、副盖,在巢箱上铺1张铁纱,铁纱上面叠放1块隔王板,隔王板上放1只继箱。当晚蜜蜂停止飞行后,将盗群连王带蜂提入被盗群的继箱内,盖好箱盖。经过24小时后,向前抽动铁纱,使隔王板露出2cm宽的一条缝,让盗群与被盗群的工蜂相互串通;再过24小时放出各…  相似文献   

5.
治理盗蜂,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理,把个别会盗的蜂群及时搬走,如果多群盗个别几群,那么对被盗群的治理,方法上可遵循如下四要点:a.将盗蜂从被盗群分离出去;b.清除盗蜂在被盗群中留下的气味;c.改变被盗群位置,使盗蜂失去目标;d.提高被盗群的防盗能力。我的做法如下:早上将被盗群的蜂王关入王笼,放在箱中,把巢脾和隔板全部取出,取出的巢脾加入强群内,箱内只剩下蜜蜂,让盗蜂自由进出。因无蜜可盗、无脾可依,经过一天的飞翔,盗蜂不会在被盗群内留宿,因此被分离开来。晚上,从强群中取出适量的巢脾放入被盗群内,让蜂上脾后,全部搬入1个事先备好的近…  相似文献   

6.
1交尾群"幽闭法"防止盗蜂的体会 更新老蜂王是养蜂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蜜源期大批换王自然很好,但令养蜂员头疼的是非蜜源期提的交尾群很容易被盗:大群缺蜜,小群则既缺蜜又无防盗能力,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而且一经被盗很难制止.  相似文献   

7.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10):20-20
笔者历经10年中西蜂同场定地饲养,40群中蜂、30群西蜂。实践证明:中西蜂可以同场饲养,好处是各蜂种的优缺点得以互补,但要做好西蜂盗中蜂的防止工作,中西蜂才能和平共处。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1西蜂盗中蜂的原因1)蜜源缺乏,西蜂饥饿易起盗;2)西蜂群用种不当易起盗,所以养蜂人要记录好是哪一群蜂作盗,及时更换作盗群的蜂王,并铲除作盗群的雄蜂;3)蜜源缺乏期用中蜂的蜜粉脾喂西蜂,即使晚上喂白天撤走巢脾也易起盗,笔者认为改喂白砂糖为上策;4)喂蜂时候不当易起盗:外面蜜粉源枯竭时,久雨初晴的前一夜喂蜂等于刺激蜜蜂去作盗…  相似文献   

8.
中、意蜂同场饲养的中蜂,会经常受到意蜂的攻击,只要有一两只意蜂进入中蜂群内作盗成功,便会很快领来成百上千只意蜂进入中蜂群内行窃,几十分钟内可将中蜂蜜盗光,许多工蜂被咬死,蜂王被围。若不及时解救,中蜂群即毁于一旦。对这样的蜂群应作紧急处理。立即打开箱盖,用小棍敲击箱壁惊动盗蜂,让其中大部分意蜂飞离蜂群;提脾找到蜂王,用铁纱王笼把蜂王扣在蜜脾上;盖上箱盖,很快把蜂箱搬到室内(在原址放1只空箱,箱内放几张空脾),打开窗户;逐一提脾清理剩下的盗蜂,用右手食指在盗蜂背部轻轻一按,意蜂即受惊起飞,从窗户逃走。意蜂清除完毕之后,将…  相似文献   

9.
根据观察,蜂群王台突然被毁,有以下几种情况:a.当蜂群内的多个王台中有1只新王出房后,她会逐脾搜索,咬毁其他王台。b.在流蜜期,当有王群大量摇蜜后,王台被工蜂毁掉;但是无王群即使摇蜜,工蜂也不毁台。c.双王群一方失王后所造的新王台在隔板不严时,另一方蜂王窜入有王台的群中咬毁王台。d.当养蜂者从大群中提出带蜂子脾补充弱群时,弱群若有王台,补入的脾上由于检查不严,不慎带有强群蜂王导致蜂王咬掉王台。e.由于气候突变,蜜源突然中止流蜜,有王群内的王台被工蜂咬毁。f.盗蜂蜂拥而来,导致被盗群王台被破坏,等等。关于蜜蜂咬毁王台现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宋顺祥 《蜜蜂杂志》2005,25(8):23-23
1在非育王期用调子脾诱导的方法促蜂王产卵2004年秋季,我们的中蜂场遭受到了历时约两个半月的意蜂盗蜂危害,采用多种综合措施防治盗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由于群内被盗后缺蜜,中蜂出现了飞逃,为了防止蜜蜂飞逃,我们对中蜂王全部进行了剪翅处理。有一中蜂群的蜂王在人工剪翅时不慎一条后腿被剪掉了。此蜂王是一只仅产卵2个多月的棕红色良种蜂王,在停止产卵后不久又重新开始产卵,但是由于被剪了后足而行走不便。原计划秋季换掉此蜂王,但因秋季阴雨连绵,后又遭意蜂盗蜂围攻致使难以育王。该王群越冬后约有2脾蜂,2005年春其…  相似文献   

11.
《蜜蜂杂志》 2 0 0 1年第 9期《谈“西蜂盛、中蜂衰、西蜂进、中蜂退”原因》一文谈到浦东蜂友因盗蜂原因 40群中蜂几乎全军覆没。我养的是中蜂 ,也有这样的感触 :在并无人为干扰情况下时常发现到处巡视并伺机作盗的蜜蜂 ,且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打斗 ;蜜源尾期 ,巢内贮蜜虽丰 ,取  相似文献   

12.
中蜂止盗法     
中蜂盗性较强,在外界蜜源缺乏,蜂群饲料不足时,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盗蜂。一旦发生盗蜂,被盗群的贮蜜抢窃一空。同时引起工蜂互斗,大量伤亡,甚至蜂王被咬死造成很大损失。去年我们发现盗蜂时,利用蜜蜂巢内刚失王后的惊慌,消极怠工的生物学特性。人为  相似文献   

13.
1如何做到换王不断子,控制“分蜂热” 众所周知,中蜂喜欢新王、新脾。一般中蜂群势发展到6~7脾,如遇大流蜜期,群内又是产卵力下降的老蜂王,容易起“分蜂热”。一旦分蜂,就会削弱群势,降低产蜜量。解决这个问题,广西来宾黄善明师傅的做法是:在大流蜜期到来前,要提前培育好人工王台。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业余定地混养中、意蜂的实践中 ,我发现蜜源淡季 ,尤其是在晚秋和早春 ,蜜蜂尚有繁殖和采集活动的缺蜜期 ,偶尔发生过盗蜂侵扰 ,个别中蜂弱小群被盗垮 ,主要是由附近外场蜜蜂侵入和本场蜂群缺食引起的。一般是中蜂先盗意蜂 ,主要是由于中蜂嗅觉灵敏 ,在检查意蜂时常有个别中蜂作盗 ,这对卫巢能力较强的意蜂群不足为患 ,仅有少数死伤 ,也有中蜂留居于意蜂群中相安无事的。一旦发生意蜂反盗中蜂 ,尤其是卫巢能力较差的小群遭盗时 ,有时较激烈 ;如不及早有效处理和控制 ,会有严重死伤和整群被盗垮覆灭的危险。本人的处理办法是 :1先治标…  相似文献   

15.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1工蜂围王原因a.外界蜜源突然中断;b.处女王交尾回巢惊恐不安或误入巢门;c.原有蜂王衰老或残废;d.流蜜期前雨水太多;e.盗蜂入侵,被盗群失去自卫能力;f.冲巢的蜜蜂(天然合并)发生咬杀现象;g…  相似文献   

16.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5):23-23
在养蜂工作中,一年的三个季节均可换王。但是,什么时候换王最合适,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与同行们交流。1流蜜期换王的好处a.流蜜期换王时,组织的交尾群不会发生盗蜂。因为交尾群内采集蜂少,幼蜂多,主要靠人工饲喂来维持生存需要,而在缺蜜期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造成育王失败。b.流蜜期蜂群群势一般较为强壮,封盖子脾多,提群容易,且被提群中蜜粉充足,几乎不需要饲喂就能保证育王成功。c.流蜜期内,雄蜂充足,蜂王交尾成功率高。d.流蜜期换王,新王能提高蜂群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蜂产品收入和增强蜂群抵抗疾病的能力,并且能预防“分蜂…  相似文献   

17.
1 .秋繁前或拟更替老蜂王的时候 ,若老蜂王尚健康 ,产卵情况较好 ,杀之可惜 ;再则蜂场仍需用王 ,加强繁殖 ,则可将拟去除的蜂王连同所在巢脾提至邻群置继箱一侧 ,再带 1张蜜粉脾放在外侧 ,外加保温板 ,因邻群蜂群气味相互弥散 ,移去蜂王 ,邻群工蜂并不在意 ,可保蜂王无虞。一两天后 ,再将老蜂王移至巢箱 ,组成双王群 ,参加繁殖 ,以增强群势。此法简单、安全。2 .如果蜂场发生盗蜂 ,采用通常方法制止不了 ,只有将被盗群移走。被盗群移走时 ,千万不要忘记在原址放 1只空蜂箱。放上空蜂箱后 ,盗蜂仍在空箱内外进出盘旋 ,但无蜜可盗。一两天后可…  相似文献   

18.
现将有关调脾、合并的知识介绍于后 ,仅供新蜂友参考。1 调脾方法1 1 带蜂调 :多用于春繁匀群和流蜜时期 ,每群每次只限调入或调出 1张带蜂的脾。多了 ,会搅乱“阵营” ,引发“武斗” ,甚至还会围死蜂王。1 2 脱蜂调 :多用于缺蜜期 ,此时蜜蜂警觉性高 ,戒备性强。为克制失误  相似文献   

19.
养蜂问答     
问:我是一个兼业的定地养蜂爱好者,现养中蜂20群,因群势弱小(3~6脾),产蜜不多,经济效益低。据报道:“金喀”蜂种在南方可采零星蜜源,效益颇佳。但我没养过“金喀”蜂,想请教几个问题:(1)我现在养中蜂,怎样过渡养“金喀”蜂?(2)中蜂群导入“金喀”蜂王能不能被接受?(3)“金喀”蜂王产的卵在中蜂群里能哺育成功吗?(4)“金喀”蜂用的巢础是中蜂巢础还是意蜂巢础?(5)中蜂群加入意蜂巢础能不能造脾?(1999年第6期13页“问题征答”1)(1)答:①要想过渡到养“金喀”蜂,首先要清楚“金喀”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人反复读了《蜜蜂杂志》2004年第1期中《“蜂王之死”专题片与中蜂的保护》一文,深有同感。1995年的秋季,我中蜂场1km外来了1个安徽90群意蜂的转地蜂场,我三天没去看,结果蜂场全部被盗,近40群中蜂,飞逃的飞逃,死的死,伤的伤,于是连夜搬,但其他地区也有意蜂来访,最后搬到一个荒山上,到越冬期才保存了7个弱群。经过几十年中蜂和意蜂的饲养,我认为这两种蜂尽可能不要放在一起饲养,因为只要在检查中蜂群时,箱内蜜味散发出来,意蜂闻到就来光顾,一旦起盗就不可收拾。上海费起充先生认为:意蜂进中蜂退。而我认为只要有意蜂蜂场到来,中蜂就将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