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铁源对水培油菜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水培中的铁源问题,利用不同铁源水培油菜。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各养分配比相同,pH控制在5.5~6.5时,用EDTA-Fe与FeC_6H_5O_7处理对油菜生长良好,两者差异不显著。用FeC_2H_5O_7处理的油菜:其体内叶绿素含量达EDTA-Fe处理的99.8%,H_2O_2酶活性超出EDTA-Fe处理的4.2%,根活力达EDTA-Fe处理的98.7%,Fe含量达EDTA-Fe处理的99.3%,用FeC_6H_5O_7处理的油菜产量最高,并且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无机铁源。说明用FeC_6H_5O_7,可代替价格较高的EDTA-Fe,在无土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3.
以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L.)为试材,研究缺铁处理和硫酸亚铁、柠檬酸亚铁、柠檬酸铁、EDTA-Fe这4种相同铁元素浓度铁源对水培大白菜生物量、光合参数和氮、磷、钾、钙、镁、铁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缺铁处理相比,加入不同铁源可显著提高大白菜植株的干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不同铁源处理时,大白菜老叶中的全氮含量显著升高,镁含量显著降低;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处理时,大白菜根中的铁元素含量升高,柠檬酸亚铁处理时,大白菜根和新叶中的铁元素含量升高;柠檬酸亚铁处理时,大白菜新叶和老叶的钙含量、新叶镁含量显著低于缺铁处理和其他铁源处理;不同铁源处理时,大白菜根中的磷含量相对最高,而缺铁处理时大白菜新叶中的磷含量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培生菜,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我省境内水质条件下,应用不同的铁源对生菜生长的影响,对五种铁源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铁(FA-Fe)比EDTA-Fe价格低廉,效果优于FeC6H5O7、FeSO4与FeCl3,是一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的铁源。以腐殖酸铁(FA-Fe)为铁源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提高生菜中Vc,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明显提高生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植物工厂环境下白菜型油菜育苗适用铁源并探究铁素浓度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在铁素浓度2.8 mg/L下比较了EDDHA-Fe与EDTA-Fe这2种螯合铁的育苗效果;在优选铁源的基础上,设置3个铁素水平(0、2.8和5.6 mg/L)进行油菜育苗,重点调查油菜幼苗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茎叶的形态指标以及活性铁含量等。结果表明:1)相同铁素浓度下,利用铁源EDTA-Fe培育的油菜茎叶中活性铁含量较EDDHA-Fe提升了12.6%,具有更高的根系活力;油菜对价格较为低廉的铁源EDTA-Fe的吸收利用效率较高;2)采用优选出的铁源EDTA-Fe进行油菜育苗,相较于2.8 mg/L铁素,铁素浓度为5.6 mg/L时培育的油菜幼苗根系表面积、根系分枝数和根系总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幼苗叶面积提高29.1%,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8.4%。油菜幼苗在无铁处理组中不能正常生长,侧根发育受阻,未发现二级侧根的形成。综上可知,油菜育苗工厂中铁肥选用EDTA-Fe效益高于EDDHA-Fe,在本试验所设置的环境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下,提高铁素浓度至5.6 mg/L更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第1报的结果说明:砷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并非单纯的砷毒为害,而是在淹水土壤中同时具有高浓度亚铁的综合作用。但据报道,施用FeSO_4可以减轻土壤的砷毒,水稻产量稍有提高。又据报道,施用Fe_2(SO_4)_3也能减轻水稻的砷毒为害。这似乎与上述砷毒,铁毒综合作用的结论相矛盾。因为在还原条件下,FeSO_4和Fe_2(SO_4)_3都是Fe~(++)的来源。另一方面,又有人提出,施用铁肥的措施对于减轻水田砷毒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一般砷毒水田土壤中水溶性铁含量都很高。尽管如此,各研究者均未注意到砷与铁两者综合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第1报的结果说明:砷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并非单纯的砷毒为害,而是在淹水土壤中同时具有高浓度亚铁的综合作用。但据报道,施用 FeSO_4可以减轻土壤的砷毒,水稻产量稍有提高。又据报道,施用 Fe_2(SO_4)_3也能减轻水稻的砷毒为害。达似乎与上述砷毒、铁毒综合作用的结论相矛盾。因为在还原条件下,FeSO_4和 Fe_2(SO_4)_3都是 Fe~( )的来源。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式和水平铜、铁、锌对生长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90头平均体重为27kg左右的生长猪,研究不同剂量和形式的铜、铁、锌的促生长效果。对照组为无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Ⅰ组),4个处理组水平分别为有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Ⅱ组);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Ⅲ组);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Ⅳ组);无机源NRC(1998)水平加上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Ⅴ组)。每处理3个重复。结果,生产性能各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的血铜水平极显著高于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余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血液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各组呈无规则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照组低于其他各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排出的铜、铁、锌含量则与日粮中的铜、铁、锌水平有关。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铜、铁、锌源,按照NRC(1998)标准铜、铁、锌需要量的一半所配制的日粮,并没有降低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而且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不大。但其粪中的铜、铁、锌排泄量减少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究不同纳米氧化铁(α-Fe_2O_3、γ-Fe_2O_3、Fe_3O_4)和离子铁(Fe~(2+)、Fe~(3+))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新麦18号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纳米氧化铁和离子铁对小麦幼苗进行水培处理后,对小麦幼苗的抗氧化体系、叶绿素、根系活力等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相比,纳米氧化铁和离子铁处理下的小麦的Fe含量均显著升高,小麦的叶绿素和花青素未发生显著变化。纳米Fe_3O_4处理下叶中SOD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升高;Fe~(2+)处理下的小麦的根和叶中MDA、叶中SOD酶、叶中POD酶、根中CAT酶活性、叶中可溶性蛋白和根中可溶性糖均显著升高;Fe~(3+)处理下的小麦的根长显著减少,根系活力、根和叶中MDA、根中CAT酶活性、叶中POD酶活性、根和叶中可溶性糖均显著升高。【结论】同浓度处理下,纳米材料展现了比离子更小的生物毒性和更高的生物有效性。为纳米氧化铁作为铁肥在农业上使用这一思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 Schmidt)二龄幼虫对不同化合物的趋化性,应用琼脂凝胶平法板测试了甜菜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对35种不同种类无机化合物的趋化反应。结果表明,有10种化合物对甜菜孢囊线虫二龄幼虫表现吸引作用,分别是:FeCl_3、CuCl_2、NH_4Cl、KNO_3、Ca(NO_3)_2·4H_2O、Na_2SO_4、CuSO_4、CaCO_3、K_2HPO_4和C_2H_3O_2NH_4,其中CuSO_4的吸引作用最强;5种化合物对甜菜孢囊线虫二龄幼虫表现趋避作用,分别是:NH_4NO_3、Na_2CO_3、NH_4H_2PO_4、C_2H_4O_2和C_3H_6O_3,其中NH_4NO_3的趋避作用最强;而甜菜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对其余20种化合物表现吸引和趋避共存作用。在具有吸引或趋避作用的15种化合物中,只有FeCl_3、K_2HPO_4、C_2H_4O_2和Na_2CO_3的趋化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将216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期7周。处理组日粮分别在锰含量为37.66mg/kg、锌含量为21.87mg/kg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的锰源与不同的锌源,其中处理1组为无机锰 无机锌,处理2组为有机锰 无机锌,处理3组为无机锰 有机锰 无机锌,处理4组为无机锰 有机锰 无机锌 有机锌,研究不同锰、锌源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锰部分或全部替代日粮中的无机锰,肉鸡生长速度及饲料转化效率有增加的趋势,氨基酸螯合锰、锌同时替代无机锰、锌,肉鸡的生长速度显著增加(p<0.05),饲料转化率也有增加的趋势。氨基酸螯合锰、锌与无机锰、锌相比,有促进机体免疫机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EM菌浓度(稀释800倍和稀释1000倍)和不同通气频率处理(通气15 min,间隔30 min和间隔45 min),研究了EM菌对水培芥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处理和通气处理对芥蓝的生长和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5:30+1 000倍EM菌的处理,其株高、茎粗、全株鲜重、全株干重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增加34.7%、15.9%、48.3%和32.9%.在1 000倍EM菌处理下,其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戊唑醇降解菌的培养基,扩大菌株生长繁殖,提高其降解能力。试验以实验室分离出的戊唑醇降解菌B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生长的最适碳氮源、无机盐及其基础盐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降解菌B1的基础盐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浸粉,培养基最优配方:蔗糖0.2%,酵母浸粉0.1%,K_2HPO_4 0.15%,KH_2PO_(4 ) 0.1%,MgSO_4·7 H_2O 0.03%,CaCl_2·2H_2O 0.002 5%,Fe_2(SO_4)_3 0.000 8%。影响菌体生长的主次因素:K_2HPO_4蔗糖酵母浸粉CaCl_2·2H_2OKH_2PO_4Fe_2(SO_4)_3MgSO_4·7H_2O。优化培养基组成,可为B1的大量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铁肥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铁肥(FeSO_4·7H_2O)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设置3个铁肥质量分数水平(0.05%、0.075%、0.125%),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浸种质量分数的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株高和茎粗先升高后降低,0.075%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显著高于CK;铁肥浸种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其中0.075%处理显著高于CK,0.075%处理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在七叶期、拔节期较CK分别提高24.1%和20.7%,0.075%处理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高于CK,非光化学猝灭(q_N)相反。综合分析各生长指标与光合荧光参数,0.075%的FeSO_4·7H_2O为关中平原夏玉米铁肥浸种处理的适宜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以7种微量元素无机盐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增添使用微量元素无机盐的营养液对苦荞芽菜中多种黄酮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添加7种微量元素无机盐处理对苦荞芽菜中多种黄酮酚酸类物质(除荭草素之外)及其总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影响大小依次为:ZnSO_4·7H_2O、CuSO_4·5H_2O、MnSO_4·4H_2O、EDTA-2Na、(NH_4)_6Mo_7O_(24)·4H_2O、FeSO_4·7H_2O和H_3BO_3,最优因素组合为FeSO_4·7H_2O(13.9 mg/L)、EDTA-2Na(37.2 mg/L)、H_3BO_3(1.43 mg/L)、MnSO_4·4H_2O(0.22 mg/L)、ZnSO4·7H_2O(0.08 mg/L)、CuSO_4·5H_2O(1.07 mg/L)、(NH_4)_6Mo_7O_(24)·4H_2O(0.03 mg/L);此条件下苦荞芽菜的生长量极显著增加,黄酮酚酸类物质总量显著增加,最高可达62.58±2.79 mg/g DW(Dry Weight)。  相似文献   

16.
用 H_2SO_4-H_2O_2快速消煮法与常规的 H_2SO_4-H_2O_2消煮法联合测定植物氮、磷、钾的比较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试验证明,H_2SO_4-H_2O_2快速消煮法可以代替常规 H_2SO_4-H_2O_2消煮法用以联合测定植物氮、磷、钾。本快速消煮法的优点是大大缩短消煮时间,节约电能,提高样品前处理的工作效率1-2倍。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肥配施是一种传统的施肥方式。该施肥方式能为作物提供持续、全面的养分,更好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肥配施生猪养殖垫料和稻草加菌剂2发酵而成的有机肥处理(处理E)的小白菜叶绿素含量高和根系活力相对较强,产量最高,较纯化肥处理提高了8.15%;品质方面,有机无机肥配施E处理的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因此,与其他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E处理更能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8.
温室条件下,采用基质袋式栽培方式(长12.7 m、宽30 cm、高20 cm),通过改变营养液KNO_3与NH_4H_2PO_4含量得到4个不同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各处理物质的量浓度比分别为:CK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_2O=4.00:6.00:1.00:2.00,T1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_2O=4.00:4.00:0.80:2.00,T2 为Ca(NO_3)_2·4H_2O:KNO_3:NH_4H_2PO_4:MgSO_4·7H2O=4.00:8.00:1.20:2.00,T3 为Ca(NO_3)2·4H_2O:KNsdfO_3:NH_4H_2PO_4: MgSO_4·7H_2O=4.00:10.00:1.40:2.00;研究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对基质栽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氮磷钾水平可促进番茄各器官对氮磷钾吸收,超量施用抑制氮磷钾吸收;果实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提高呈先增后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与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间单果重、产量差异显著;与CK相比,T2单果重增加6.85%、产量增加13.10%,T3单果重减少2.29%、产量减少2.92%,且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番茄养分吸收利用、品质和产量等因素,在试验条件下,T2处理营养液氮磷钾补充水平最佳,推荐用量为:KNO3 8 mmol·L~(-1)、NH_4H_2PO_4 1.2 mmol·L~(-1)、Ca(NO_3)_2 ·4H_2O_4 mmol·L~(-1)、MgSO_4·7H_2O_2 mmol·L~(-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coupling,CDC)反应机理及条件,寻求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最终实现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sp3 C-N官能化反应.【方法】根据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sp~3C-N官能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对该反应可能的催化剂AgNO_3,FeCl_3,CuCl_2,CuCl,NiSO_4·6H_2O,Fe_2(SO_4)_3·xH_2O,SnCl_2·2H_2O,CuI,BiCl_3,CoCl_2·6H_2O及氧化剂TBHP,Ca(ClO)_2,K2S_2O_8等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同时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最佳催化剂为AgNO_3,氧化剂为K_2S_2O_8,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5℃,反应时间4h,溶剂为体积分数50%的乙腈水溶液.合成了6种不同的酰胺衍生物,它们的产率在64%~75%之间.用核磁1 H谱和红外光谱鉴定合成新化合物的结构,表明这些化合物都是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的主产物.【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实现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coupling,CDC)反应的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铁镁微肥对北方旱地玉米幼苗期碳代谢和生长的影响,对盆栽的玉米幼苗单独和混合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FeSO_4·7H_2O(250、500、750mg/L)和MgSO_4·7H_2O(0.5、1.0、1.5g/L)溶液,于2周后分析叶片中与碳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铁、镁微肥可以有效提高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能力以及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增强玉米的碳代谢能力;同时,可以显著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根冠比。其中,适合玉米幼苗生长的最佳喷施质量浓度分别是500 mg/L的FeSO_4·7H_2O、1g/L的MgSO_4·7H_2O和250mg/L的FeSO_4·7H_2O与0.5g/L的MgSO_4·7H_2O混合溶液。因此,叶面喷施适当质量浓度的铁或镁微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幼苗的碳代谢能力,促进植株、特别是根系的生长,这对于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