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6日,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在湖南长沙正式揭牌,成为我国中部第一家区域性林权交易中心,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为林权中心揭牌。作为湖南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龙头"工程,中部林权中心旨在打造一流的林权交易服务平台、林业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林业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林业中介服务平台。投资4000多万元的林权中心,目前已顺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家林业局在《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将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国有林区、国家公园体制和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一、完善集体林权制度。这对于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潜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具有战略意义。抓紧出台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继续做好集体林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关系,加强林权权益保护,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正>7月14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厅局长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各地一定要紧紧抓住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召开的历史机遇,开动脑筋,精心谋划,高位推动,千方百计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林业发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社会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加关注,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持了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决定启动新一轮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工作,针对集体林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十大改革试验任务,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探索试验和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十大改革试验任务是:建立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完善林权流转管理制度;创新林权抵质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确权发证任务初步完成,集体林地使用权基本明晰;林权管理服务体系、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业合作组织、林下经济、林业管理体制创新等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林农群众普遍得到实惠,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分析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确权发证遗留问题较多、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难以兼顾平衡、合作组织发展滞后、金融支持制度不完善、林业生产条件差等困难和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夯实林业产权基础制度、健全林权市场体系、创新林业经营体系、发展林下经济、优化经营环境等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德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完善,涉及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与从事林业生产的村民利益息息相关,是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德阳市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德阳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依法改革,确保权益我州坚持以"三法、三文件"(《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央、省、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作为改革的政策法规依据,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依据,聘请1084名大中专学生和组织1000多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林权勘验工作。为确保林农权益,我州明确提出:明晰产权  相似文献   

8.
张日清 《经济林研究》2012,30(1):151-15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林业生产地区生产力大解放的需要,将会极大地调动林农的生产积极性。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是我国林业生产地区发展林业生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文中提出了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即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机遇,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林产业,从而实现"国家得绿,农民得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儿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有了林权证,山林纠纷基本没有了,现在租地种树我最放心。”日前,国家林业总站一负责人来到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之一的钦北区调研,大垌镇马皇村村民陈祥海兴奋地向北京来的领导说出了心里话。  相似文献   

10.
<正>1月20日,当在全区林业工作大会上获得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等奖表彰的消息传回时,整个浦北县林业系统沸腾了:"五加二"、"白加黑"  相似文献   

11.
王刚 《森林公安》2009,(4):39-40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一场被称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普遍推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广大林区群众利益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和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速林业发展、振兴林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根本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云南省维西县森林资源和"林业三定"的变迁特征,在全面总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以明晰集体林权、规范与弱化政府的行政权、市场化运作集体林权和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等4个对策,为消除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全县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国家、集体和林农三方利益协调的过程,在改革中应用参与式发展理论能够使三方协调起来,实现“共赢”.纲纪村是福建省中部一个典型的林业山村,改革起步较早,因此以它为例来分析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当地村民的参与性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林业持续经营、村集体和林农带来的益处.提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继续应用参与式理论推动和完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林业》2011,(Z1):80-83
"十一五"期间,钦州市突出林业生态建设,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和产业化建设,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钦州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林改工作一直保持在全区领先地位,为广西林改创造了"钦北经验".2009年钦州市被自治区确定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的三市之一全面推进林改工作,创造了浦北模式,浦北县荣获了2009年度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一等奖和全国林改典型县,钦北区荣获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出贡献奖.截至2010年,全市共累计完成林改勘界面积53万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54.23万公顷的97.7%;累计完成发证49.19万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0.7%,全市林改主体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并启动配套改革.2010年钦北区、浦北县集体林权主体改革通过自治区林改验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15.
集体林权制度是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关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把林业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解决"山有其主、主有其权"的问题;落实"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政策.保证改革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的调研监测,考察了主体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及配套改革的实施绩效。截止2014年6月,87.28%林地确权到户,均山到户率67.4%;有83%受访林农认为林改"分山到户"的方式最好,同时有约60%受访林农认为"林地应该搞规模经营,单个农户不利于林地经营"。林地流转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6.5%,农户的流转意愿偏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组织化低,入社户数占样本村总户数17.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真空"地带。建议:制定"十三五"阶段深化集体林改战略规划;加大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联网的集体林权登记制度、现代林业经营制度、健康有序的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灵活便捷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提升利林惠林政策实施效能。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中央再次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始终围绕广大林农与集体林权关系进行调整,探索"分与统""放与收"的林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宣城市抓住被列为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契机,紧紧围绕探索集体林地"三权分离"、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林业制度、创新林权流转机制和制度这四项改革试点任务,大胆试验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确权发证面积967万亩,发证率98.7%。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276个,经营面积215万亩。林权流转面积117万亩,流转金额15.5亿元。林权抵押贷  相似文献   

19.
<正>四会市地处广东省中部,是"中国柑桔之乡"、"中国玉器之乡"、全国绿色小康县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市林业用地面积98.3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94.23万亩。2007年底,作为广东省三个试点县(市)之一,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是解放林业生产力,增强林业活力的重要措施;是调整林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林业经营权,确保农民处置权的有效途径。通过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能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积极性,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