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杜鹃花杂交育种规律,加快国内杜鹃花育种进程,本研究以云锦杜鹃、大白杜鹃、露珠杜鹃、蝶花杜鹃、映山红、羊踯躅为亲本进行了22个组合的常规人工杂交授粉试验,研究了云南几种杜鹃的杂交亲和性、坐果率、杂交种子重量与萌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锦杜鹃在杂交组合中作父母本均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坐果率21%~75%,杂交种子萌发率41%~88%,大白杜鹃次之,坐果率3%~66%,杂交种子萌发率76%~82%;杂交组合坐果率与母本的选择关系密切,母本亲和力越好坐果率相对越高;种子越重越有利于萌发,但萌发过程还同时受到环境因子和胚自身活力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杜鹃花杂交育种具有借鉴意义,云锦杜鹃、大白杜鹃综合性状优良,杂交亲和性较好,可作为常绿杜鹃花育种的优秀亲本。  相似文献   

2.
以比利时杜鹃为母本,常绿杜鹃亚属、映山红亚属、杜鹃亚属、糙叶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的11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研究,对父本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并对杂交坐果率、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杜鹃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比利时杜鹃与不同的杜鹃杂交,其坐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各不相同,反映出不同的杂交亲和性。其中露珠杜鹃、云上杜鹃、富源杜鹃、马缨杜鹃、基毛杜鹃作为父本杂交,未得到杂交种子,属于杂交不亲和;云锦杜鹃、映山红、羊踯躅、金踯躅作为父本杂交具有较高的坐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萌发率,杂交亲和性强;大白花杜鹃、高尚杜鹃及云南杜鹃作为父本杂交具有弱亲和性。  相似文献   

3.
以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种子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杜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2种杜鹃花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萌发高峰期日发芽率显著降低;(2)随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兴安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迎红杜鹃相关测定指标则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EG胁迫浓度≥15%时2种杜鹃花种子的各测定指标均显著下降,且处理间差异显著;25%PEG胁迫下2种杜鹃花种子均未萌发,即完全受到抑制;(3)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早期幼苗生长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测定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9.09%、22.11%,对应水势为-0.53、-0.69 MPa;迎红杜鹃种子的萌发临界值和极限值PEG浓度分别为17.56%、21.37%,对应水势为-0.46、-0.65 MPa。这表明,兴安杜鹃种子可抵御轻度干旱胁迫(5%~10%PEG),迎红杜鹃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以桃、李及杏等 3种核果类果树的 8个品种为试材 ,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①母本的不同花期授粉 ,坐果率差异很大 ,铃铛花期授粉坐果率显著地高于初花期授粉坐果率 ;②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著 ,在同一母本的杂交组合中 ,均以新世纪杏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高 ;③中华寿桃和大石早生李进行正反交试验 ,以中华寿桃为母本 ,坐果率高 ,亲和性好 ;④杂种胚的败育从授粉后的第 5周开始 ;⑤桃×杏、李杂交亲和性与杂种败育率均较高 ,而李×桃、杏杂交亲和性差 ,但杂种败育率低。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牛皮杜鹃组培快繁及初步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牛皮杜鹃为试材,研究了牛皮杜鹃种胚培养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对牛皮杜鹃继代增殖以及壮苗培养的影响,研究牛皮杜鹃的瓶外生根技术,并筛选出了适合牛皮杜鹃炼苗移栽的基质类型以及安全越冬的环境条件。试验结果表明,Read+3.00 mg/L GA3是适合牛皮杜鹃种胚培养的培养基;改良MS+ZT1.0 mg/L+NAA0.5 mg/L为较适合牛皮杜鹃继代增殖的培养基;最适的壮苗培养基为改良MS+ZT0.2 mg/L+NAA0.5 mg/L;牛皮杜鹃瓶外生根及炼苗移栽较好的方法是将组培苗在纯沙中催根20 d,再将苗移栽至草炭土、腐殖土、河沙体积比为1∶1∶0.5的基质中,瓶外生根率为80%;牛皮杜鹃安全越冬的模式是地窖越冬或将植株基部覆土整株覆雪,以保证不被冬季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6.
中国野生杜鹃杂交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映山红和锦绣杜鹃2个种为母本进行自交,以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以及映山红亚属的12个中国野生杜鹃种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杂交亲和性较好,锦绣杜鹃仅在自交及组内杂交时获得杂交后代.映山红亚属内杂交亲和性较好;与有鳞类杜鹃亚属杂交后获得膨大子房,但子房内种子数很少,杂交亲和性较差;与马银花亚属滇南杜鹃杂交后未获得膨大子房;与常绿杜鹃亚属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瓜属2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共12个品种的多代自交材料进行远缘杂交,选配了正反交组合共72个,研究其正反交的亲和性差异,不同材料间的亲和性差异以及杂种后代的表现。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母本、印度南瓜只适合作父本;其正反交的亲和性不同,表现在坐果率、有胚果实率以及有胚率等方面的差异;远缘杂种的不育性、不稔性与杂交亲和性有关;并讨论分析了用印度南瓜改良美洲南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野生紫斑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克服杂交障碍的措施,为野生紫斑百合资源开发利用及具有绿色、清香、抗性等优良性状的百合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云南地区野生紫斑百合及栽培品系东方百合(7个品种)和OT百合(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切割花柱(CS)和常规授粉(NP)两种方法进行远缘杂交,分析紫斑百合与东方百合和OT百合的远缘杂交亲和性,通过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并通过染色体法鉴定F1代的倍性.[结果]常规授粉方式下,紫斑百合作母本的12个杂交组合中仅紫斑百合×索邦(NP)、紫斑百合×西诺红(NP)和紫斑百合×布卡迪(NP)3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相对较好,其他9个组合(NP)均杂交不亲和,存在受精前障碍,但切割花柱授粉方式下,紫斑百合作母本的12个杂交组合均具有不同程度亲和性,其中,紫斑百合×罗宾娜(CS)杂交亲和性最佳,其子房膨大率、有胚率、杂种胚萌发率和亲和指数分别为40.00%、15.12%、43.08%和6.05.以紫斑百合为父本的6个杂交组合在两种授粉方式下的杂交亲和性整体较差,仅切割花柱授粉方式下的罗宾娜×紫斑百合(CS)的子房膨大率和有胚率分别为20.00%和10.71%,其他5个杂交组合的子房假膨大或授粉后不久枯萎衰败.紫斑百合×索邦(CS)授粉后其花粉管到达子房胚珠的时间比紫斑百合×索邦(NP)提前4 d,有利于减少花粉管伸长过程中的营养消耗及杂交障碍的克服.西诺红×紫斑百合(NP)和黄天霸×紫斑百合(NP)2个杂交组合授粉8 h后花粉均在雌蕊柱头上萌发,花粉管沿着花柱向下延伸,黄天霸×紫斑百合(NP)的花粉萌发量较西诺红×紫斑百合(NP)少,但二者均在花柱和胚囊两端出现不同程度的胼胝反应,花粉管扭曲缠绕,阻碍花粉管伸长及伸向胚珠完成受精.紫斑百合×白色眼睛(CS)的杂交后代组培苗染色体数为24条,属二倍体;但紫斑百合×斯特腾(CS)和紫斑百合×维拉布兰斯(CS)的杂交后代组培苗染色体数分别为26和28条,为非整倍体植株.[结论]切割花柱授粉法可较好地克服紫斑百合与东方百合和OT百合远缘杂交受精前杂障碍,提高各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有胚率和杂种胚萌发率,且紫斑百合正反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性差异明显,紫斑百合作母本的杂交组合较其作父本的杂交组合亲和性好,说明其杂交亲和性具有单向性.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特有的爆杖花和易危的红马银花2种杜鹃物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探讨了不同杜鹃亚属间的杂交亲和性,以期为合理利用我国特有和濒危的杜鹃花种质提供依据。测定了2种杜鹃的新鲜花粉活力,并开展2种杜鹃的自交及正反交授粉试验,同时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各杂交组合授粉后0、12、24和96 h的杂交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观测,比较了其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爆杖花和红马银花的新鲜花粉活力分别为40.61%和31.43%,均适宜授粉;在红马银花×红马银花、红马银花×爆杖花、爆杖花×爆杖花、爆杖花×红马银花等4个杂交组合中,杂交花粉在授粉后0和12 h时均未萌发,而在授粉后24 h开始萌发;在授粉后96 h,各杂交组合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达到最高值,其中以红马银花×红马银花的花粉萌发率最高,达24.95%,而以爆杖花×红马银花的花粉管最长,为0.93 cm,达到花柱中部。由此可知,爆杖花和红马银花自交亲和,2种杜鹃杂交具有部分亲和性,且爆杖花×红马银花的亲和性好于红马银花×爆杖花。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21个风信子园艺品种为材料,配置51个杂交组合,以坐果率、平均种子数和有胚率判定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以‘奥斯塔雷’(‘Ostara’)ב软糖’(‘Fondant’)杂交的杂交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胚拯救培养基。结果显示:51个杂交组合中有23个组合杂交亲和性较高,其有胚率大于50%,7个组合未收获种子或杂种胚。对比研究得出,适宜风信子杂种胚拯救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1)+IBA0.1 mg·L~(-1)+水解酪蛋白150 mg·L~(-1)+谷氨酰胺50 mg·L~(-1)。51个杂交组合中,有23个组合坐果率、有胚率也相当可观,杂交亲和性比较高。其他8个杂交组合有6个杂交组合没有获得杂种胚,说明风信子种子存在胚败育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杜鹃花属植物花粉的形态、活力和寿命,观测映山红、迎红杜鹃、满山红、密枝杜鹃、高山杜鹃和白花杜鹃花粉形态结构,采用TTC染色法测定6种杜鹃花粉贮藏活力,研究不同杜鹃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6种杜鹃花粉均为四合体复合花粉,呈球形四面体结构,不同花粉四合体的直径28.0~55.0 μm,花粉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山杜鹃>迎红杜鹃>映山红>白花杜鹃>满山红>密枝杜鹃。不同杜鹃花粉大小差异极显著。6种杜鹃花粉贮藏7天,生活力为62.4%~72.9%,花粉生活力由高至低依次为白花杜鹃>高山杜鹃>映山红>密枝杜鹃>迎红杜鹃>满山红,不同种之间差异显著。随贮藏时间延长,不同杜鹃花粉生活力呈不同程度下降,下降速度由慢到快依次为白花杜鹃<映山红<迎红杜鹃<满山红<密枝杜鹃<高山杜鹃。6种杜鹃间的花粉生活力随储藏时间变化差异极为显著。贮藏期7~21天的花粉生活力,白花杜鹃>映山红>迎红杜鹃>满山红>密枝杜鹃>高山杜鹃。不同贮藏期之间,花粉生活力差异极显著。6种杜鹃花粉形状结构基本一致,花粉大小存在差异。白花杜鹃花粉活力高,失活慢;高山杜鹃花粉采集后7天内保持较高的活力,随后快速失活,花粉寿命短;映山红亚属较杜鹃亚属的杜鹃花粉失活速度慢。  相似文献   

12.
君子兰种间杂交及自交亲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冲  雷家军  姜闯  邢桂梅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8):3822-3829
 【目的】以君子兰属(Clivia Lindl.)大花君子兰(C. miniata)、黄花君子兰(C. miniata var. citrina)、垂笑君子兰(C. nobilis)为试材,进行种或变种间正反交及自交,研究不同种或变种间杂交组合的亲和性。【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对杂交亲本花粉生活力进行观察,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并调查种间杂交坐果率及单果种子数。【结果】大花君子兰和黄花君子兰花粉生活力较高,均达80%以上,而垂笑君子兰的花粉生活力最低,为42.6%。垂笑君子兰为母本分别与大花君子兰和黄花君子兰杂交时,坐果率较低,分别为15.9 %和19.1 %,单果种子数分别为1.2个和1.4个,而其反交的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均高于正交。大花君子兰与变种黄花君子兰正反交坐果率均达50%以上,单果种子数达5个以上,说明其亲和性强。荧光观察发现,垂笑君子兰作父本种间杂交时比自交花粉萌发明显滞后,花粉管伸长较慢,在96 h 内极少有花粉管到达子房。垂笑君子兰作母本时,发现柱头中胼胝质阻碍了花粉萌发。【结论】君子兰种间正反交亲和性有一定差异,垂笑君子兰作父本时坐果率高于其反交组合,且种间正反交的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明显低于自交,但大花君子兰和变种黄花君子兰正反交组合的坐果率均较高。不同种间杂交的花粉管和柱头中均出现大量胼胝质。  相似文献   

13.
选取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29个材料并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为父本;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的不同试材作为母本与美洲南瓜杂交,存在亲和性差异,表现在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种子发育程度以及有胚果实率等方面的不同;美洲南瓜种内变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通过相互杂交融合目标性状。试验总结出杂交授粉时间在上午6:30至8:30,采用全程防虫网覆盖、吊蔓栽培技术,可提高坐果率并延长种胚发育时间,改善南瓜属远缘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和完善贵州杜鹃花科植物种类记录,通过对杜鹃科植物资源资料的整理和野外调查,发现贵州杜鹃花科杜鹃属4种新分布植物,分别是湖南杜鹃Rhododendron hunanense Chun ex Tam、睡莲叶杜鹃Rhododendron nymphaeoides W.K.Hu、红马银花Rhododendorn vialii Delavay et Franch和毛果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ineum Franch.var.lasiocarpum R.C.Fang et C.H.Yang,初步描述了4个种在贵州所属亚属或组内与其他种类的区别及其生长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5.
9种耐寒杜鹃花亲缘关系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辽宁9种耐寒杜鹃花的亲缘关系,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3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576条DNA片段,分子量为300~20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4.31条DNA片段。采用DPS软件,计算9种杜鹃花的Nei氏距离,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9种杜鹃花明显聚为3大类:照白杜鹃、牛皮杜鹃聚为一类;迎红杜鹃、缘毛迎红杜鹃、兴安杜鹃聚为一类;黄杨杜鹃、淀川杜鹃、红枫杜鹃和大字杜鹃聚为一类,其中第2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点授法进行田间授粉试验,调查50个新疆杏品种的自然授粉结实能力以及自交亲和性,比较主栽品种轮台白杏与其他49个杏品种间正反交亲和性。结果表明,50个新疆杏品种自然坐果率平均值为6.5%,巴都玉吕克最高,为24.6%。赛买提、乔儿胖、黑叶杏、晚熟胡安娜、洛浦洪德克及特尔湾玉吕克自交坐果率在6.5%~19.1%,表现为自交亲和,其余44个品种自交坐果率为0%~4.5%,表现为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中,以轮台白杏为母本的各正交组合坐果率平均值为25.7%,仅阿里瓦拉与轮台白杏不亲和,其余品种授粉轮台白杏坐果率在8.6%~53.6%,其中卡巴克胡安娜为父本坐果率最高。49个反交组合平均坐果率为6.1%,其中33个品种与轮台白杏反交不亲和,19个反交组合坐果率较自然授粉有所提高,轮台白杏授粉后树上干坐果率较高,达26.0%。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授粉亲和性因品种、授粉方式而异,自然授粉坐果率普遍较低,多数自交不亲和,轮台白杏与其他品种间正反交坐果差异较大,存在反交不亲和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对亚洲百合系,麝香百合系及OT杂种系共15个栽培品种进行自交、系内及系间杂交,共计26个组合780朵花,针对选定组合的蒴果维系时间、结实率、蒴果的长/宽,有胚数和有胚率5个指标对杂交亲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15个品种自交均不亲和;亚洲百合系内杂交结实率高但有胚率较低;OT杂种系内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系间杂交的各组合中,麝香百合系品种‘white heaven’更适合作母本。同一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蒴果的长/宽与种子的有胚率成反比,因此蒴果的长/宽可作为判断杂交亲和性的外观指标。杂交种子的有胚数和有胚率作为亲和性指标更为可靠,证明其已经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能得到有胚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野生百合在改良百合品种中的潜在价值。【方法】以百合野生种为父本,栽培品种为母本,通过切割花柱、胚拯救等技术,对具有优良性状野生百合与主要栽培百合远缘杂交的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6个野生百合种(卷丹、玫红百合、湖北百合、兰州百合、南川百合、大理百合)分别与5个主栽品种(西伯利亚、索邦、西诺红、木门、罗宾娜)远缘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为68.4%、64.7%、56.5%、80.9%、39.6%、62.7%,表现出较高的子房膨大率,并获得了7个远缘杂交后代。【结论】以南川百合和卷丹为亲本的杂交组合比其他野生百合更容易获得有胚种子,具有清香味的玫红百合与东方百合栽培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供试的6种野生百合与百合主栽品种杂交都有较高的子房膨大率,但真正有胚种子很少,说明子房膨大并不代表胚的发育,仅用子房膨大率评价远缘杂交亲和性并不客观,应把子房膨大率、幼胚萌发率、杂种成活率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马雄杜鹃的繁育系统和杂交育种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马雄杜鹃(Rhododendron maxiongense)的保护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马雄杜鹃进行了开花物候和访花昆虫的观察,统计了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马雄杜鹃花期为4月中旬到5月底;杂交指数(OCI)≥4,P/O值为422.48,主要的传粉者为东方蜜蜂;自然状态下马雄杜鹃的坐果率最高,为57.14%,同种同株异花授粉和同种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仅为24.28%和17.14%。以马雄杜鹃(R.maxiongense)为母本,马缨杜鹃(R.delavayi)、大白杜鹃(R.decorum)、露珠杜鹃(R.irroratum)和羊踯躅(R.molle)为父本的坐果率分别为11.43%、22.86%、2.86%和10%。【结论】马雄杜鹃花粉的最佳活性期与柱头的最佳可授期可能互不相遇;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且自交亲和,在传粉的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传粉昆虫效率较高,而人工同种授粉和人工杂交授粉可能由于杂交亲和力不同导致坐果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二倍体品种无核红宝石与四倍体品种香悦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以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不同取样时期对胚珠萌发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法与染色体计数法对杂交后代幼苗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无核红宝石×香悦于花后60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8.33%,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8株,其中有1株三倍体植株(12.5%);香悦×无核红宝石在花后83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29.38%,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56株,其中有16株三倍体植株(27.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