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条山药用野生真菌目前发现主要种类有21种,它们分别是是野生灵芝、白灵芝、平盖灵芝、桑树桑黄、松木层孔菌、红肉拟层孔菌、钢青褐层孔菌、木蹄层孔菌、无柄灵芝、桦褐孔菌、斑褐孔菌、松杉灵芝、云芝、东方栓菌、硫磺菌、薄树芝、猴头菌、马勃菌、猪苓、茯苓、山西香棒虫草。该文介绍了各品种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依据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对采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PCR扩增产物长761 bp。ITS序列聚类结果表明,该菌种与Inonotus obliquus isolate FS656163以及Inonotus obliquus strain MDJCBS88同源性最近,为桦褐孔菌的不同菌株,而与Inonotus linteus strain PL08121和Inonotus rickii isolate PF241亲缘性最远,都属于纤孔菌属。结合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鉴定,一致确定其为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相似文献   

3.
不同木腐菌菌株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松生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洁丽香菇(Lentinus lepideus)、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虎掌菌(Tremellodon gelatino-sum)、灵芝(Ganodermalucidum)、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和茯苓(Poriacocos)13种木腐菌的22个菌株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裂褶菌以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W10和W11菌株、硫磺菌5452和6600菌株、粗皮侧耳6221菌株、虎掌菌6320菌株、茯苓6284菌株和灵芝6501菌株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粗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桦褐孔菌菌核及其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桦褐孔菌粗多糖得率为17%,桦褐孔菌菌核中多糖含量为2.068%,桦褐孔菌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为22.43%.该方法桦褐孔菌粗多糖得率高,加样回收率在99%以上,且5 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种不同维生素B诱导后的桦褐孔菌的生长量、三萜类化合物积累及三萜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VB1、VB3、VB6、VB12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能对桦褐孔菌的生物量和三萜质量分数积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10 mg/L VB12诱导后效果最好,生物量是对照组的1.45倍,三萜质量分数是对照组的2.03倍;当质量浓度为20 mg/L VB12诱导后,桦褐孔菌生物量是对照组的1.42倍,三萜质量分数是对照组的2.64倍。发酵第10天,在这4种不同维生素B诱导下,桦褐孔菌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角鲨烯合酶的活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有利于桦褐孔菌的生长,促进了桦褐孔菌三萜代谢过程的进行,提高了桦褐孔菌三萜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L_9(3~4)正交试验,通过MTT法选取桦褐孔菌多糖对HepG2细胞的安全浓度,检测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菌多糖对胞内TG蛋白的影响,及桦褐孔菌多糖减轻细胞内脂质堆积的作用。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最佳条件为1 g∶15 mL的料液比,在温度30℃下提取30 min,超声功率为480 W。桦褐孔菌多糖可明显减轻HepG2细胞内脂质堆积,显著降低细胞中TG的含量,其中600 mg/L桦褐孔菌多糖对TG的清除率达24.57%,脂滴数量明显减少。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对脂肪肝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野生松针层孔菌的药理作用 1松针层孔菌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和子宫癌等,能直接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再生,使肿瘤出血死亡.缓节肿瘤症状,增强免疫力.①对癌细咆抑制率达99%,防止复发转移,迅速止痛。②增强人体造血功能,使血小板和白细胞、红细胞正常化。  相似文献   

8.
张丽霞  赵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52-3654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碱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桦褐孔菌为原料,通过稀碱法提取碱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测定碱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出,桦褐孔菌碱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0.5mol/L、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桦褐孔菌多糖得率可达3.83%。[结论]研究可为桦褐孔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采自山西吕梁山南段的关帝山地区的桦褐孔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固态发酵研究。[方法]通过对山西桦褐孔菌形态特征鉴定、分子生物学分析、环境条件研究、品质鉴定等来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山西常见的10种杂粮谷物对桦褐孔菌进行了固态发酵研究。[结果]发现山西桦褐孔菌形态与采自大兴安岭的桦褐孔菌相比基本一致,环境条件相差很大,而品质则不分高下,尤其是多糖含量与钾元素含量极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结论]试验采用的10种杂粮谷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桦菌谷物发酵食品原料”,发酵过程中的菌丝体生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同一发酵基质中的不同阶段,其生长速度有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桦菌谷物发酵食品原料”时,可以根据其生长特点选择特定的装料量和发酵时间,来减少生产投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并获得最优质的桦褐孔菌谷物发酵产物。  相似文献   

10.
取猫儿山野生灵芝和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的灵芝品种,用同样的培养基,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试验,结果:猫儿山野生灵芝比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的灵芝品种的产量高出20%.采用桑枝实木颗粒菌种应用技术、控光培育新技术、幼芝修剪新技术、地下水灌溉技术成功地利用了废菌料并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徐关根 《新农村》2007,(7):17-18
灵芝素有“瑞草”之称,神话传说中更被誉为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现代医学也证明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功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灵芝是木腐性大型真菌,属于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灵芝属的菌类有50种,在我国分布有41种,比较常见的灵芝有紫灵芝、松杉灵芝、黑灵芝、紫光灵芝等。灵芝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一层白色结晶状分泌物,其成份是草酸钙。这是与其他食用菌不同之处。灵芝的子实体呈伞形,木质或木栓质,菌盖表面有坚硬的皮壳,具环状或幅射状棱纹,呈紫红色或棕红色,有光泽;菌盖下面有菌管,垂…  相似文献   

12.
桦褐孔菌不同提取物抗弓形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不同提取物抗弓形虫的效果,对桦褐孔菌水煎剂、多糖、白桦脂醇的体外抗弓形虫作用和对感染弓形虫小白鼠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外试验中3种提取物均能抑制弓形虫的生长和繁殖,其中多糖组的抗虫效果优于其他2组,但试药组均弱于阳性对照组;在染虫试验中,桦褐孔菌多糖组中小白鼠平均存活天数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桦褐孔菌多糖体内抗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guus(Pers.:Fr.)Pilát)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发酵时间为23d的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 laricina)、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抑制率最高;桦褐孔菌发酵产物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上清液醇提物中;醇沉级别为70%的醇提物中50 g·L-1的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当质量浓度为55g·L-1时能抑制50%以上落叶松枯稍病原菌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涛  王亚亚  路春桃  刘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34-21635,21643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中三萜类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异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桦褐孔菌中三萜类物质,以不同处理条件、超声功率、超声次数和超声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以三萜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声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次数30次、超声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三萜得率为1.06%。[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有效的桦褐孔菌三萜类物质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灵芝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强健身体、预防肿瘤、改善心血管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野生灵芝分布不均匀,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发展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能够更好地推动灵芝产业发展。该文简单介绍了灵芝的药用价值,从种植环境选择、科学接种、菌袋培养、仿野生种植管理、及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要点,希望给灵芝种植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具有较好的森林环境,是野生松杉灵芝的原产地,因此,具有较好的松杉灵芝林下栽培的环境。短段木栽培技术与林下栽培技术相结合,能够栽培出品质与野生灵芝相似的灵芝,使人工灵芝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辽宁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玉米粒、木屑培养基制作桦褐孔菌原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玉米粒、木屑制作桦褐孔菌原种,比较结果表明,玉米粒培养基制作桦褐孔菌菌丝的生长势强,日均生长速度为0.38cm,显著高于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省野生经济菌类植物灵芝4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地理环境作出描述,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治病症、适用人群、食用方法等5个方面探究了野生灵芝的药用功效与作用。野生灵芝有效成分多,对野生灵芝与人工栽培灵芝进行了鉴定区别,并提出山西省野生灵芝开发和保护的建议,以期利用好灵芝资源及灵芝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9.
对山西省野生经济菌类植物灵芝4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地理环境作出描述,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治病症、适用人群、食用方法等5个方面探究了野生灵芝的药用功效与作用。野生灵芝有效成分多,对野生灵芝与人工栽培灵芝进行了鉴定区别,并提出山西省野生灵芝开发和保护的建议,以期利用好灵芝资源及灵芝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20.
王红丽  杨扬  胡学博 《湖北农业科学》2023,(12):200-205+235
以野生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D)、自然单核灵芝(Mo)、双核灵芝(Mu)的菌丝体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差异基因分析,筛选出568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灵芝(D)与自然单核灵芝(Mo)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转录调控及DNA模板化、tRNA氨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等过程;野生灵芝(D)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L-丝氨酸代谢、硫化合物代谢等过程;自然单核灵芝(Mo)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DNA模板转录、谷氨酸分解等过程。KEGG富集结果表明,自然单核灵芝(Mo)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在代谢通路上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基因主要被注释到过氧化物酶、维生素代谢等通路。野生灵芝(D)与自然单核灵芝(Mo)菌丝体、野生灵芝(D)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的差异基因并没有KEGG富集的结果,说明其代谢通路没有明显差异。筛选出3个品系中表达量差异均显著的基因,共12个,并对基因的主要功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