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用仔鸡要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饲料转化率,需要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其中包括人工光照技术。对肉用仔鸡进行人工光照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性成熟,而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增加采食量,促进生长发育,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现在肉用仔鸡生产中绝大多数鸡场实行的是连续光照法,即每昼夜连接23~24小时光照。开放式鸡舍有采光条件,故在日落到日出前这段时间需要补充光照,白天不需要补充。每昼夜尽量留1小时的黑暗时间,这1小时的黑暗期应固定,这样使鸡能适应黑暗环境,防止由于突然停电时鸡群恐慌而造成应激。这种方法耗电量大,…  相似文献   

2.
全进全出制     
饲养肉用仔鸡大多数实用方案是采用全进全出制.这种制度是在同一时间内鸡场中全部肉用仔鸡的年龄相同,全部雏鸡都在同日开始饲养,而后同日(约8周龄)出售.此后有一段期间鸡舍内没有鸡,利用这个无鸡阶段打断某种传染病的任何循环,使下一群鸡具有一个"清洁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两组肉用型种母鸡,每天采用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5.4勒克斯),饲养到4周龄时,将一组种母鸡放在一栋弱光照的鸡舍饲养。每天提供8小时光照(鸡身水平处的光照强度为5.4勒克斯),饲养到18周龄,然后改用每天10小时光照,饲养到20周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约200~400勒克司)饲养到22周龄,改用14小时光照饲养到24周龄;每天15小时光照饲养到40周龄,16小时光照饲养到49周龄,17小时光照饲养到59同龄,18小时光照饲养到实验末期—72周龄。另一组种母鸡,饲养在一栋强光照的鸡舍内,每天的光照时间从23小时(约200~400勒克司)逐渐减少到15小时,一直到鸡24周龄。接着,将这一组鸡的光照强度改成和弱光照鸡舍一样。种母鸡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称重,并喂以定量的饲料,以保持种鸡达到推荐体重要求。在这个饲养周期内发现:饲养在弱光照鸡舍内的种母鸡与饲养在强光照的鸡舍内种母鸡相比较,前者饲料消耗量大大减少,累积日产蛋量在头5个周期内较高,每28天为一个周期。种蛋孵化率也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好,但产蛋期鸡的死亡率偏高些。  相似文献   

4.
鸡苍白综合征(PBS)还称为吸收不良性综合征或前胃炎,常发生于肉用仔鸡群,其特点是发生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发育受阻、腿脚疾患、脑软化、软骨征。在现场已从有本病临床症状的鸡体内分离出一种呼肠孤病毒。把720只一日龄Hubbard肉用公仔鸡随机分入36个平养圈内,每圈20只。其中A鸡舍饲养12圈,B鸡舍饲养24圈。B鸡舍的仔鸡3周龄时自然暴发了苍白综合征。雏鸡自一日龄开始就喂以下4种日粮的其中一种。A鸡舍每种日粮喂3圈鸡,B鸡舍每种日粮喂6圈:(a)玉米-大豆饼粉基础日粮;(b)基础日粮+0.25ppm硒;(c)基础日粮+  相似文献   

5.
欧盟肉仔鸡福利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仔鸡是饲养鸡的专门化类型,其肉供食用。每年欧盟大约饲养5.9×109只肉用仔鸡,大多数肉仔鸡集约饲养在无窗户、环境贫瘠、拥挤的鸡舍里。这些鸡在整个6~7周的时间里一直呆在这样的环境中。实际上,直到2005年依然没有明确的有关保护肉仔鸡福利的法则。  相似文献   

6.
目前很多养鸡户利用塑料大棚养鸡,以解决房舍少要养鸡的问题。有的养鸡户利用蔬菜塑料大棚养鸡,有的用专门设计的塑料大棚养鸡。在品种上有的养肉用仔鸡,有的养蛋用鸡。在饲养方式上有的地面平养,有的网上平养,有的笼养。为了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地面平养不但需很多垫料,而且由于鸡接触土壤、粪便,一些疾病难以控制。所以向用仔鸡、蛋用后备鸡网上平养,蛋用成鸡笼养较为合适。不论饲养什么品种和采用哪种饲养方式,秋冬季节都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疾病发生。塑料大棚养鸡虽然经济适用,但总不如房舍养鸡好,在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7.
<正> 对于肉用种鸡,要求遗传上具有增重快的特点,但在饲养管理上又要注意控制采食量,防止鸡的体重过大过肥,具有较高的产蛋率、受精率,以便生产更多的肉用仔鸡。因此,巧妙恰当地运用限制饲养与人工光照措施,就成为饲养肉用种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鸡葡萄球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 (关节炎型 )传染病。近年来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 ,科学养鸡的水平不断提高 ;鸡新城疫、禽霍乱、马立克氏病等烈性传染病的防疫工作的加强 ,防疫密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鸡葡萄球菌病已对一些养鸡专业户的肉用仔鸡场威胁很大 ,成为鸡场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 ,笔者收治肉用仔鸡葡萄球菌病 80余例。归纳如下。1 发病时间 从笔者收治病鸡的日龄看 ,趋向于1 1~ 40日龄占 94% ,其中以 1 5~ 35日龄为最多。2 饲养方式 从饲养方式上看 ,此病趋向于笼养鸡和网上平养鸡发病率高 ,各占 57.…  相似文献   

9.
肉用种鸡的葡萄球菌性关节炎是国内肉用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发生和侵害部位具有一定特异性,且防治效果不理想,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倍受养鸡生产者关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山西省太谷县某鸡场肉用种鸡场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探讨其发病原因,为本病的防制提供参考。1基本情况及发病特点该场共有四幢成年鸡舍和一幢育雏舍。成年鸡舍为两高一低或一高一低,平面饲养,配有高速料线、普拉松饮水器,纵向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以自然光照为主,按饲养规程补充人工光照。雏鸡为三层笼养,火笼供暖,10周龄左右转…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我市肉鸡饲养业发展很快,在饲养上虽然改湿料为干粉料,改吃菜为加多维素,淘汰了“人工填食”等老的传统养鸡方式,但纵观肉鸡饲养业仍然十分落后,就饲养方式看仍然沿用平地垫细沙、设运动场的办法,采用这种饲养方式饲养员每天要清扫鸡舍、刷洗水槽、搬沙、垫沙,劳动强度很大,每人平均养鸡500~600只,成活率不超过85%,出肥率80%左右,70天出肥,体重2公斤,料肉比2.5~2.8:1,“鸡老骨头硬”的局面一直没能解决。 为了探讨一套多、快、好、省,适合乡情饲养肉仔鸡技术,我们参考了当前饲养肉仔鸡的文献,结合鸡的习性,搞了“笼育雏,架养肥,喂粒料,  相似文献   

11.
夏季天气炎热,可引起肉鸡强烈热应激,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增重缓慢,抗病力下降,死亡率增高等。如果鸡舍条件较差,鸡体散热困难,稍有疏忽,更易导致疾病流行。因此,为提高肉用仔鸡的饲养效益,消除热应激的不良影响,夏季肉用仔鸡饲养管理必须采取防暑降温、调整日粮、疫病防控等措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箱     
问;秋天孵的鸡好不好?在经济上是否合算。(江苏省养鸡专业户问)答:如果我们养鸡的鸡舍条件很好,是环境控制鸡舍,可使鸡舍内的光照、温湿度、通风等完全在人工控制之下,那末春、夏、秋、冬四季孵出的鸡,没有什么差别。但现在农村中养鸡专业户与重点户养鸡的规模还较小,鸡舍也都属开放式,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不同季节孵化出来  相似文献   

13.
肉用仔鸡性情温顺,生长快,体重大,饲料报酬好,饲养周期短,具有很高的生产性能。但是其骨易折,胸骨易弯曲,易发生胸部囊肿;且肉仔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抗病能力弱,要想成功地养好肉仔鸡需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一、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应全方位地消毒,不但要注意鸡舍小环境进鸡前的消毒,还要注意对鸡场大门口、鸡舍进出口、水源及场内地面等大环境的消毒。进雏前鸡舍的消毒最好采用喷洒与熏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雏后要隔天带鸡喷雾消毒。注意日常饮水的消毒,切不可留下疾病传染的隐患。二、肉用仔鸡的环境管理肉用仔鸡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蛋鸡舍环境控制的"三项测量"工作是指蛋鸡舍光照、风速和空气质量的3项测量,是创造良好饲养环境,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确保养鸡成功不可缺失的管理工作。1做好光照测量与光照管理光照是鸡生理、生长、发育和代谢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在维持鸡  相似文献   

15.
(2)饲养制度采用科学的饲养制度,可充分发挥肉用仔鸡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①采用全进全出制目前在饲养肉用仔鸡过程中已广泛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即在一幢鸡舍中,同一时间只养同一日龄的肉用仔鸡,以后也在同一天全部出售。这种饲养制度简单易行,优点很多,在饲养期内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环境温度,便于机械作业。同时,鸡出售后便彻底打扫消毒鸡舍,再封闭一星期左右,可有效地切断循环感染的途径,有利于消灭舍内的病原体。然后再接养下批的雏鸡,这样可保持鸡舍的卫生与鸡群的健康。这种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比同一幢鸡舍饲养不同日龄的连续生产制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6.
肉用仔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肉用仔鸡传染病,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较为典型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概况1994年4月,龙海市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2000多只35日龄肉用仔鸡(AA鸡)、突然发病,第一天死亡5只  相似文献   

17.
肉用仔鸡的生产方式是以开放鸡舍内大群平养为主流的,但是现在普及着谋求全年稳定性集约生产的密闭鸡舍饲养。虽然对于两种不同类型鸡舍的试验报告已经不少;但是研究比较在两种鸡舍里的饲养成绩和经济性,除了Parkhust等的报告之外,尚未看到过。我们以农户的饲养管理账册为依据,调查比较了两种鸡舍饲养肉用仔鸡的育成率、  相似文献   

18.
包涵体肝炎是鸡的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3 ̄10周龄的肉用仔鸡,产蛋鸡也有发生。临床上报道此病的并不多见,未见我县有资料记载。今年1月份,宽甸县一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肉用仔鸡发生了包涵体肝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1月25日,我县青椅山镇一养鸡专业户饲养的3700只23日龄肉鸡,突然出现死亡,随后可见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鸡冠肉髯苍白,多数病鸡排出淡黄绿色的稀便,整个肛门周围的羽毛全部被这种粪便所污染,病鸡后期蹲在地上衰竭死亡,病程2 ̄3天。最开始发病时每天死亡3 ̄4只,多者20 ̄30只,到…  相似文献   

19.
肉用仔鸡生长快,饲养期短,饲料报酬高,正确地做好肉用仔鸡的早期饲养管理工作,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肉鸡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温度和湿度1.1温度雏鸡到达前,应预温鸡舍,并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培养苗鸡阶段以35℃为宜,从第2周开始每周降低2℃~3℃,降温太慢不利于羽毛生长,降温速度太快苗鸡不能适应,生长速度降低,死亡增加。从5周龄开始到出售,温度保持在21℃~23℃,这是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适宜温度范围。1.2湿度最初3d,应保持较高的湿度,使雏鸡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鸡舍内相对湿度可保持在70%左右。低…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青年农场位于哈尔滨市近郊,是我国的一个大型肉鸡生产场。有一个种鸡场、三个商品鸡饲养场,年产肉用仔鸡150万只。近几年,由于养鸡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1985年肉用种鸡64周龄产蛋179.8枚,入孵卵出雏率84.4%;肉用仔鸡(公母混群饲养)50—60日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