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推出“九五”粮食生产八大工程省农林厅确定一批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项目“九五”期间,江苏省粮食生产将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重点组织实施八项“技术工程”:1.水稻“512”工程即推广水稻抛秧500万亩,肥床旱育稀植1000万亩,群体质量栽培20...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完善并推广的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已成为溧阳市上黄镇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体系,以肥床旱育稀植、抛秧稻等为主的稻作方式使水稻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我镇大力扩大机插水稻规模,并对机插水稻的育秧、栽插密度、肥料运筹、群体调控及病虫草综防等配套技术展开了试验研究,基本实现了机械与栽培技术的融和、农机与农艺的配套,完善了机插秧技术体系,为广泛应用于生产、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我镇水稻生产创历史新高,产量达659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扬中市实施“水稻轻型栽培化工程”三年规划吴明山,张选怀水稻轻型栽培化工程是以抛秧稻、直播稻、肥床旱育稀植等为主要内容,是实施“扬中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实施该工程现实意义(一)该工程是建设“二高一优”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水稻...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它具有节省栽秧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栽秧速度,节省秧田,省种、省肥、省水,缩短水稻栽插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实现增产增收等优点。目前抛秧作业多由手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抛秧均匀度差,入土深浅不匀。机械抛秧不仅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比人工抛秧增产10%以上。一、机型的选择为适应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我国许多科研部门研究开发出抛秧机具,较为理想的有旋转锥盘式和扬场机式。Z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是中国农业大学开发设计并组织生产的机型,经过四年的生产试…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旱育稀植机械化配套技术钟山县农机推广站杨科杂交水稻旱育稀植机械化配套技术系按照旱育稀植的农艺要求,运用农业节本增效工程综合技术进行机械化配套,充分发挥农机工程技术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节种、节肥、节水和增产潜力,实现水稻生产“九五”新目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技术百亩示范龚宝梅项忠兰王明友吴玉清孔雪琴1基本情况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是集旱育稀植、旱育抛秧和塑盘水育抛秧于一体的一项具有旱育优势,又具有抛秧特性,省工、节本、早发、高产的技术,目前正在各地推广。丹徒县大路镇农科站针对本县抛秧产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开发设计并组织生产的,经过三年的生产试验,已通过鉴定,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该系列现有3种机型:2ZPY-Z型为自走式水稻抛秧机:2ZPY-Q型为牵引式水稻抛秧机,可与手拖或小四轮拖拉机配套:2...  相似文献   

8.
为加速水稻生产机械化,改变稻农插秧弯腰曲背的繁重劳动,锡山市在1996年的三夏中积极推广太湖ZZPY-C型锥盘式抛秧机119台,机抛面积3万余亩,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抛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变革,机械抛秧又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在短短的一年中,该市抛秧机迅速推广使用,成为农机化的一支“新生力量”,抛秧机的使用,攻克了水稻生产中秧苗栽插作业难度大、农艺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的难点和重点,促使水稻生产迈向机械化。抛秧机的使用,重新燃起稻区农民的希望——种稻不再艰辛。一、领导重视和抛秧机示范…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九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重大技术”之一——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在我省快速实施,吉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于5月11日在前郭县红旗农场组织召开了水稻机械抛秧和水稻机械插秧深施化肥技术推广现场会,全省5个水稻生产重点地区的农机(农业)局长、科教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抛秧机问世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水稻抛秧机。该机配套动力2.2~3.7千瓦。抛秧高度1.5~2米,抛秧距离4~6米,抛秧幅宽6~8米,生产效率为每小时10亩。其特点是秧苗从穴盘中自动脱出、自动喂入,并完成抛秧工作。这种抛秧机解决了人工抛秧生...  相似文献   

11.
丹徒县三山乡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应用,起步于1995年,面积为167公顷,示范推广于1996年,面积达533公顷,飞跃于1997年,面积猛增到1487公顷,占全乡水稻面积的871%,1998年达1580公顷,占全乡水稻面积的9186%,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种植分为移栽和直播两大体系。而我国水稻种植多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艰苦、效率低。推广使用机械化抛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种、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水稻抛秧机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多年来农民迫切需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水稻生产上的一大变革。一、水稻抛秧机目前Z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有5种机型,即ZZPY-C型、Z型、Q型、B型、X型。各型号均采用推盘式水稻抛秧装置。(一)抛秧机种类与选型1.ZZPY-C型是一种改装机型,可乘坐自走。2.ZZPY一Z型机是乘坐自走式,配套动力165F或175F小型柴油机(3~5马…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江苏省金坛市在国内首创成功“旱育湿润稻栽培”新技术。凌启鸿、夏有龙、蔡建中等著名水稻专家考察后认为,“这项国内首创的新技术既解决了苗床培肥难、播前浇底墒水难、拔秧难等问题。又能育好旱秧、还不减少水稻面积、较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大有进步,值得推广”。金坛市1995年开始推广水稻肥床旱百税植技术,使水稻单产获全省冠军。然而应用中也出现了苗床培肥难、播前浇底墒水难、拔秧难等问题。为此,该市创造了“大田两头抬高作水久性苗床”的办法加以克服。但这种方法带来了增加永久性旱地,使水稻面积减少的弊端。为了能既…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汉中水稻机抛秧中水稻育秧、水田机械耕整、水稻机抛秧、田间管理等主要技术内容,列表观测了示范点机抛秧苗前期、后期的生长情况,对比测试机抛秧和人工插秧的产量,提出了机抛秧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汉中今后水稻栽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常州市迈出了水稻机抛秧技术示范推广的第一步,全市引进使用的24台水稻抛秧机,分布在所辖3市2区的20个乡(镇),完成水稻机抛种植面积4866.5亩,平均单机作业量为202亩,最高单机作业量达503亩。机抛水稻普遍喜获丰收。水稻机抛秧技术的示范推广成功充分展示了水稻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的美好前景。水稻机抛秧技术示范推广实践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有:  相似文献   

16.
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开发设计并组织生产的,经过三年的生产试验,已通过鉴定,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该系列现有3种机型:2ZPY—Z型为自走式水稻抛秧机;2ZPY—Q型为牵引式水稻抛秧机,可与手拖或小  相似文献   

17.
机械抛秧必须有农艺密切配合辽宁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杨红身水稻抛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应用正方兴未艾,并已取得明显的增产节劳效果。随着抛秧技术的成熟,水稻抛秧机也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已有四、五家科研部门研制成功了多种...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抛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史上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农业部“九五”期间的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机械抛秧,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最关键的是能提高水稻抛秧的作业质量和提高水稻产量,并能明显地提高水稻抗寒能力及缩短秧苗返青期,增加有效分叶。 遵义市农机研究所承担2ZTY-Ⅰ型水稻抛秧机研究项目,是遵义市科委的计划科研项目,在省市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型抛秧机的基础上,研制出适合山区小田块抛秧作业的轻便型水稻抛秧机。 2ZTY-Ⅰ型水稻抛秧机经过田间试验及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各地要求实现机械地抛秧的呼声渐高。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农业部的支持下,研制出了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经过3年的生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年江苏新泽农场试验表明,机抛秧平均亩产542千克,比人工抛秧亩增66于克,增产率13.8%,亩增效益142无。1995年江苏宜兴市的试验结果为,机抛秧亩产651千克,人工抛秧亩产630千克,人工插秧亩产580千克。1996年又在全国24个省区试验推广,从已经回函的部分省区的生产情况来看.运用机械抛秧,亩产量均比当地原有秧苗移载形式高…  相似文献   

20.
抛秧十注意     
水稻抛秧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塑盘育秧(包括秧床整理、营养土配制、防止串根)、遮泥水抛秧、化学除草和晚稻的品种搭配和播期等。各地都能因地制宜选用育秧方式,配制营养土,合理搭配品种等。 在推广该技术的实践中,各地共同认为,水稻抛秧技术推广应特别注意10点: (1)配了肥(含床土调制剂和复合肥)的营养土最好堆沤几天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