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县以麦棉两熟套种为主体的种植制度迅速发展。1984年全县麦棉两熟套种面积为21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50%以上。在麦棉两熟套种中,有的区、乡采用了麦、棉、粮工作三熟的种植方式。有人认为麦棉套种应以棉为主,只能二作不宜三作三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棉区麦棉两熟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麦棉两熟的发展概况黄淮海地区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过去在小面积上有麦棉两熟种植,一般亩产小麦100~150公斤,子棉100公斤。60年代起不少地区开始麦棉间作套种,一度发挥了增产效果。70年代麦棉间作套种面积有了一定发展,1976年麦棉两熟棉田约占棉田总面积  相似文献   

3.
棉花一年单作效益低,麦棉套种一年连作两熟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抗虫麦后直播棉一年纯作两熟,既解决了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的矛盾,同时又显著地增加了产出效益,促进了农业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深受现代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麦瓜棉三熟,是麦棉两熟种植方式的继续和发展。它应用集约经营的原理,采用立体种植的方式,使经济效益成倍地增长。汴岗乡1980年开始麦瓜棉三熟试种,经过近10年的研究示范,逐步掌握了麦瓜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88年全乡发展麦瓜棉面积万余亩,三熟田亩经济效益为885元,比麦棉两熟田的396元,经济效益提高了1.2倍。  相似文献   

5.
麦棉套种双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2年在培育麦棉良好的株型群体的基础上,建立两熟套种下麦棉生育互利的田间结构,促成高光效麦棉早熟的良性循环,对麦棉双高产最大总体功能和农艺措施,进行系统的试验示范。通过小麦矮化,棉花株型栽培,探讨了两熟制麦棉双高产的生育性状和高产规律,总结出一套优化农艺措施,为我区大面积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措施上的革新,是盐碱地区棉花增产的保证,它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作为间作套种上的一项配套措施,棉花由一年一熟变为麦棉一年两熟,或棉麦瓜菜一年多熟,提高了经济效益,缓和了粮棉争  相似文献   

7.
小麦和棉花都是需肥量大、生长期长的作物,因此,棉麦两熟栽培存在争光、争肥、争季节的矛盾。特别是在多年棉麦复种连作的地区,土壤肥力显著下降,麦棉产量不稳、不高。为此,我们从一九七八年冬开始进行了棉麦两熟两肥栽培制度的研究工作。经过四年定位试验和全县多点示范,证明这一耕作栽培制度有明显的养地和棉麦两熟增产的效果。(一)试验、示范情况与结果为了克服麦、棉、肥三者互相影响,我们从改革麦棉种植方式入手,注意合理配置棉麦行距,将棉花播种宽行放到3.2—3.4尺,窄行4—6寸,这样不仅有利于麦、棉、肥的套种与生长,更便于畜力灭麦荐和两季绿肥翻沤。县体做法是,包沟3.6—4尺宽的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麦棉一体化栽培技术朱国清,王阶样,徐家安徐州市农科所徐州2211211992~1994年我所进行了麦棉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即收了小麦栽棉花,拔了棉柴种小麦的一年两熟麦棉连作的新型种植技术。通过研究和调查表明,麦棉连作与麦棉套作相比,小麦增产3...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观念的增强,农业生产正由一年一熟向麦棉两熟的方向发展。1985~1987年宿县麦棉两熟面积由4.5%上升到32.3%。实践证明,在劳力充足,耕作精细的地区,增加棉田复种,实行油棉、麦棉、菜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棉花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南省棉花生产持续下滑的局面,提出应加大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机械创新和机制创新。改传统的麦棉两熟套种为多熟高效套种;改麦套春棉为春育夏栽麦棉连作;改人工移栽管理为机械化移栽管理。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以棉花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为主体的种植模式,为河南省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麦棉连作促进了粮棉同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连作是在小麦接近成熟期,在麦田背垄上播种夏棉,或麦收后贴茬播种夏棉,它既不同于春棉单作,也不同于麦棉套种,是促进麦棉同步增长的一种种植制度。1981年以来,全面推广了麦棉连作两熟制。1984年棉花面积24万亩,棉花总产比1981年增长3.5倍,粮食总产增长58%。粮棉总产均超历史最高水平。1985~1986年由  相似文献   

12.
一、麦棉菜蒜一年四熟。9月下旬先在棉小行套种1~2行大蒜,同时撒上菠菜,10月上旬在棉大行内套播小麦,幅宽33~40厘米,次年2~4月收获菠菜,5月上中旬在麦蒜间移栽棉花。一般亩产菠菜150~250公斤,蒜苔、蒜头100~125公斤,小麦200~250公斤,皮棉75~80公斤。与麦棉两熟  相似文献   

13.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相似文献   

14.
南阳盆地麦后直播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麦棉两熟套种的耕作制度与进一步提高粮棉油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机械化不相适应,转为麦棉连作栽培事在必行,是解决当前粮棉争地、争肥、争劳、争光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增收的新途径,也有利于机械化的发展。棉花麦后直播的播种期比春棉晚40~50d,生育期短,调节期有限,要做到早熟、优质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实施“大麦开发利用研究”课题中,对大麦茬移栽营养钵育苗棉花、大麦套种营养钵育苗棉花、大麦茬复播夏棉和大麦垄点种夏棉进行了小面积试验及大面积示范。发现大麦棉花两熟夏收一季麦,秋收一季棉,一年两熟粮棉双高产。经推广应用后,不少农户很快实现了脱贫致富,这一耕制改革的尝试,为棉田开发利用大麦提供了新鲜经验,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16     
中棉所16早熟、抗病、优质,适于黄淮海棉区作麦套夏棉种植。推广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后,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每公顷可收小麦4500~6000公斤,皮棉1050~1200公斤,高产田块达1500公斤,均获得了麦棉两熟双丰收。中棉所16棉纤维洁白,绒长、绒细,...  相似文献   

17.
麦棉两季连作,如何解决麦棉争季节的矛盾。过去我们推广“麦林套棉”,在小麦的预留棉行内套种(栽)棉花,使麦棉有30~50d的共生期,有利于棉花早播早栽,全苗早发。但后期拔杆过早的问题仍是矛盾,继而我们又推行了“棉林套麦。”,10月中、下旬在棉林内小耕小种,套种小麦,使麦棉又有50~70d的共生期。既有利于秋桃成熟,棉花优质高产;又保证小麦适时播种、全苗,相得益彰。“麦棉双套制”的推广,促进了粮棉双丰收,实现高产高效。1麦棉双套增产的原因.麦棉双套能充分利用土地、温光资源。提高棉花产量。麦棉双套共生…  相似文献   

18.
鲁西平原的腹地聊城地区,每年麦套棉面积100万亩以上,但是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小麦单产徘徊在每公顷3000—3750公斤,棉花1050公斤。近几年来,将麦棉套种种植模式改为三二式后麦棉获得双高产,折合每公顷小麦4500公斤,棉花1350公斤,比露地棉花每公顷增产271.5公斤。1百二式支棉套种的好处1.l有利于两晚变两早过去的麦棉塞由于棉花晚播晚发晚熟,导致小麦播斯推迟.形成麦晚棉也晚。三二式套种较好地解决了两晚问题,棉花可提前播种25—30天,小麦可能提前播种10—15天。1.2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三二式麦棉套种,其共生期相对缩短,能避…  相似文献   

19.
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发展麦棉两熟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麦棉关系,二是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棉花育苗移栽是协调这两种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主要栽培经验如下。1、选好棉麦品种。生产实践正明,选用早熟棉花品种,小麦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采用中熟棉花品种,预留套栽棉行,棉  相似文献   

20.
商丘县双膜棉示范方夺高产崔广德王艳民河南省商丘县棉花办公室476100商丘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常年植棉面积3.3万~3.5万公顷。自1987年以来,麦棉套种两熟制的耕作制逐步取代了一熟春棉耕作制。但由于春季气温回升慢,秋季霜期早,加之不规范的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