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8):96-100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需要遵循3种思路:一是让农民工就近参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是专门针对农民工的身份特征来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把农民工纳入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中。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分类别分层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优先解决工伤保险,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体系等措施来破解农民工社会保障难题,从而建立完整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在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相关成效及存在问题,改革完善外来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应不断完善外来农民工平等就业政策,将农民工平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跨省转移接续,将外来农民工平等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将农民工平等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资源分割、农民工社会政策体系的欠完善以及多元福利服务主体的缺乏,我国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小、服务层次低、服务主体单一,因此需健全农民工社会政策体系、加大政府为农民工购买服务的力度以及增强社区和民间组织在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欧蓉蓉  龚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94-13498
在综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其他创业类型的区别:起点低,多层次创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多种行业创业;在群体特征上体现出明显的双向互动和可逆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对家乡的感情。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分为“回归潮”“投资创业潮”“创业潮”3个阶段,并从社会流动意义上的发展、创业孵化主体的渐变和创业行业范围的拓展3个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3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探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法律支持体的构建路径:一是制度化需求: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依据;二是明确的指导思想: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前提;三是准确的目标群体定位: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关键;四是合适的支持路径: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并由此提出必须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消除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障碍;改革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接机制;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6.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正当权益却屡遭忽视,社会保险也不容乐观。本文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即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为主体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并建议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尽快建立比较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农民工既能进城又要定居的重要问题是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关键,加强农民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素质,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进域定居问题。通过对重庆市农民工培训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75-8079
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民工的权利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面对的困难较多,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差。指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机制,加快完善全面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平等的受教育权,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左龙 《农民致富之友》2014,(11):167-167
当前,农民工的居住条件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要以改革户籍、土地等配套制度为前提,加快完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资金和相应的信货政策,从而构建有弹性、差异化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循序渐进地解决好农民工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典型模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典型模式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典型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意愿,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现有的社会保障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平等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宏  杨振  王卫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16-16317,1632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转型期中国能否顺利化解社会矛盾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从法律视角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学者在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国内学者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可以分为3类:一是对农民工保障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诉求问题和认识误区、农民工社会保障进行理论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缺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公平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证研究,包括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的顺序、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社会保障观形成的内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包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发展、浙江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双低模式"、"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的比较以及根据农民工内部分化后的阶层分类建立多层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政府对农民工培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农民工培训投入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其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合理的农民工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应兼顾并协调好政府、企业、农民工等三方的不同目标,为此,从培训投入主体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影响其绩效的因素,并尝试建立了农民工培训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数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扬州市政府主要投入模式的农民工培训绩效进行评价,找出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丁超  刘晓君  霍现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16-6818,6834
在农民工住房保障方面,基于社会排斥理论,为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住房评价体系,并对已有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模式进行评价,指出在促进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方面,集中兴建农民工公寓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的,而分散式建设模式则效果较好,从而在不同视角为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但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远未建立起来,这有失公平.本文旨在说明社会保障也是农民工应该平等享有的权利,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建立适应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特殊群体,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在城市当中却面临着种种风险,没有社会保障的支撑,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公平正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也有重要意义。笔者主张根据农民工群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分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就业稳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当中,针对就业不稳定的农民工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系统,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50-25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我国新时代城市化建设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民工在转移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制约因素。从农民工市民化转移的重要性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制、完善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入机制、重视对农民工的市民教育培训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城市定居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特征,从分析农民工城市住房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城市定居存在的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排斥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建议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建立多层次的城市住房供应体系、逐步消除农民工城市定居的制度障碍和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等来推进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相似文献   

18.
德国职业培训体系对中国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和公民素质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中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也能够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加速融入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因此,本文从完善的德国职业培训体系中对人力资本的提升经验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了德国职业培训体系的特点与优势,并总结出德国职业培训体系对中国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的作用和启示,提出完善中国人力资本培训方面的法律制度和互补性制度,建立"多元培训体系"拓展社会参与,建立终生培训机制等措施,为中国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出力献策。  相似文献   

19.
陈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66-20768
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态度的现状及原因,得到应不断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农民工素质等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够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能够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