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作物秸秆中有66%直接还田或作为生活能源被烧掉、19%用作房屋建筑材料、3%用于手工业原料、仅12%用作草食家畜饲料.我国约70%的秸秆用作生活能源燃烧后还田或就地燃烧还田或直接翻人土中还田,有2%作为造纸工业、建筑工业及手工业原料,有20%用于草食家畜饲料.湖北省年产秸秆1400万吨,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 ,要保证肉、蛋、奶的有效供给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解决饲料短缺的矛盾 ,就必须加快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区畜牧业 ,还必须走节粮型草食畜牧业的路子 ,把草畜产业作为产业富民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1 秸秆资源丰富 ,浪费严重农作物秸秆是种植业生产的副产品 ,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 ,我市年产农作物秸秆 1 50多万t,其主要利用渠道 :一是秸秆还田 ,包括直接还田和堆沤还田 ;二是秸秆养畜 ,过腹还田 ;三是利用…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是最丰富的饲料资源之一,张文举等(2001)指出,全世界年产量约为29亿t,其中66%直接还田或作为生活能源被烧掉,19%作为房屋建筑材料或蔬菜生产覆盖材料等,只有12%作为草食家畜的饲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号召秸秆养畜,推广秸秆饲料利用技术,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以1997年为例,我国秸秆产量为5.7亿t,用于养畜的量达到28%。尽管如此,我国秸秆饲料的利用潜力仍然非常巨大。因此,研究利用好这一饲料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1秸秆的成分和营养价值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性物质,以干物质计,中性洗涤纤维(NDF)约…  相似文献   

4.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作物秸秆中有66%直接还田或作为生活能源被烧掉、19%用作房屋建筑材料、3%用于手工业原料、仅12%用作草食家畜饲料。我国约70%的秸秆用作生活能源燃烧后还田或就地燃烧还田或直接翻入土中还田,有2%作为造纸工业、建筑工业及手工业原料,有20%用于草食家畜饲料。湖北省年产秸秆1400万吨,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大约6亿吨。目前,全国大约有30%的秸秆直接用作农村生活燃料,10%用于牲畜饲料,23%用作工业副生产,6%直接还田。然而大量的的秸秆被就地焚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秸秆的有效利用可加速畜牧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保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畜争粮日益严重。农作物的秸秆是与人和单胃动物不争“粮…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利用途径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综合利用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大约6亿吨.根据玉米籽实的产量推测,2000~2005年间我国玉米秸秆的年产量在1.2~1.48亿吨。目前.全国大约有30%的秸秆直接用作农村生活燃料;10%用于牲畜饲料;23%用做工副业生产;6%直接还田。然而大量的秸秆被就地焚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秸秆的综合利用可加速畜牧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保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广昌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包括秸秆还田、秸秆作饲料等,从而分析找出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快其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农业生产副产品之一.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世界上种植的农作物每年可提供各类秸秆约20亿t.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的秸秆约20种,而且数量巨大.目前秸秆的利用仍以原始利用为主,且利用方式单一,其中玉米秸秆分布广且数量多,利用潜力最大.由于目前用作饲料的数量还不到秸秆总量的10%,秸秆还田和副业加工利用等不到5%,大部分被浪费掉.麦秸和稻草等用作饲料的就更少.  相似文献   

9.
介绍广昌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包括秸秆还田、秸秆作饲料等,从而分析找出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快其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据统计,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2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除了用作燃料、饲料、工副业生产原料和直接还田外,还有约2.2亿吨的剩余结秆没有得到合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17.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