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2年原国家科委以“县(市)科技工作达标”和“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等活动开始启动以来,科技部高度重视县(市)科技工作,经过17个春秋的更迭交替,科技兴县(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成为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科技厅始终把县(市)科技工作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引导、科技进步考核、科技服务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和项目带动等五个方面,大力促进县(市)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1992年,伴随"县(市)科技工作达标"和"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等活动的开展,科技部启动了"科技兴县(市)"工作。18年来,"科技兴县(市)"工作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需求,将基层县(市)科技工作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其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战场和科技惠及民生重要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服务三农,启动专项行动计划 县(市)是我国行政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层单元,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基本集中在县(市)一级,而多数县(市)目前的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处于各种要素的积累阶段,传统的支柱产业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缓慢。另外,欠发达县(市)的基层科技基础和服务能力差,农村科技工作仍然存在投入严重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务委员陈至立2004年在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问题.仍是制约先进技术进入农村、企业的瓶颈。因此.要加快信息化步伐.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把“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到基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壮大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强化县(市)科技公共服务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一项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7.
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已成为加强基层科技进步工作、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县(市)科技工作活力,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灵武市以国家科技进步考核为重要抓手,充分调动灵武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技进步在助推灵武市顺利跨人西部百强县行列,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候选市,以及人选“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部、财政部在2005年启动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并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迄今为止,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已经启动三批国家级科技示范试点县(市),完成了富民强县第一步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县(市)是实施科技兴县(市)战略的主体,如何激发和调动县(市)因地制宜,立足实际,走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是实施科技兴县(市)战略的关键所在,山东省各县(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广西县(市)科技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以进一步推动广西县(市)科技工作,并使之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服务.[方法]在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广西县(市)科技工作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分析当前广西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县市科技进步的建议.[结果]广西县(市)科技工作推动了县(市)科技进步、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促进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强了县域科技管理服务能力.主要做法包括加强科技兴县(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并拓展县(市)自身科技服务能力、营造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环境等.但仍存在科技投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和队伍不够稳定、地级市通过考核率较低、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尚未完全到位、县(市)参加科技进步考核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广西县(市)科技进步工作可从着力提升科技促进县(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能力和县(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进一步提升县(市)科技管理能力以及强化组织管理、加大支持投入、加强宣传、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推动.  相似文献   

11.
自2002年科技部要求各地试行推广"南平经验"以来,全国各省区积极响应,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39个县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全国96%以上的省份和近50%的县(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5.7万人,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1400多万农民。2008年,福建省在南平、龙岩、宁德、泉州、三明、漳州共6个区(市)的48个县(市、区)实施和推广了科技特派员制度.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学报》2005,(3):F002-F002
2005年6月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桂林市兴安县召开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分析当前我区劳动培训形势,总结交流经验,并研究部署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区各市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市长、农业局局长、农业局科教科(站)长、2005年“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市、区)县(市、区)长及分管副县(市、区)长,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爱国  林涛  胡宝民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39-12241
介绍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在河北省的分布、类型等基本情况,在对试点工作促进河北试点县(市)科技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效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试点工作在提升河北县(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破解河北“三农”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河北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积极抓住国家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机遇,以实现民“富”县“强”、促进农民增收和壮大县(市)财政实力为宗旨,以培育具有较强区域带动能力的特色支柱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富民强县工作。 2005年以来,安徽省共有15个县(市)开展富民强县工作,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有效提高了试点县(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特色支柱产业的健康发展。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  相似文献   

15.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之一。浙江省苍南县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支柱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马鼻疽曾是严重危害马类家畜的主要传染病。根据1981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畜禽疫病防疫要求,制订了以消灭甘肃全省马鼻疽为目标的防制计划。采取以县为单位连续两年以上高密度检疫(90%以上)和扑杀全部病马(包括开放性和鼻疽菌素阳性病马)为重点的规范化综合防制技术措施。本项防制计划从1982年开始实施至1991年结束。全省14个地(州、市)86个县(市、区)经逐县、逐地验收达标后,于1991年底通过了省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组的复核。经复核确认全省已达到马鼻疽“消灭区”标准,报省政府宣布全省为马鼻疽消灭区,并报农业部备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科技》2024,(1):53-54
<正>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科学技术部于2022年11月10日在全国开展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申报工作。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是科学技术部为了打造创新特色明显、创新创业环境优良、经济社会效益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典型示范,鼓励县(市)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制、新做法,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而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科技部高度重视县(市)科技工作,将县(市)科技工作作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9.
6月24日,通化市春季森林防火工作总结会议在龙湾保护局召开。会上,通化市林水局郝世慧副局长作重要讲话,通化市森林防火办主任刘凤国总结了春季森林防火工作,防火办副主任于丰年通报了各市、县(区)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主要工作做法,各市、县(区)汇报交流了今春森林防火工作经验。各市、县(区)分管领导和森林防火办公室主要负责人、通化森警大队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0日,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主任(局长),县(市、区)乡镇企业局局长,各市(州)、县(市、区)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科长(处长),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乡镇企业创业促就业标兵,全省乡镇企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主要负责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