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亚致死效应,为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叶碟喷雾法测定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毒力,选择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10和LC30处理卵和雌成螨后,记录F0、F1代各虫态发育历期、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结果】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10和LC30处理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F0代产卵量略有降低;乙唑螨腈LC10和LC3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93 1和0.190 4,高于对照0.156 7,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缩短。腈吡螨酯LC3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m)为0.162 7,与对照接近,LC10处理后rm为0.179 8,高于对照,平均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低于对照。【结论】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具有低剂量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明确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羧酸酯酶(CarE)基因,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在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抗性中的作用,【方法】在室内用噻螨酮对柑橘全爪螨进行抗性选育,进一步构建抗/敏品系数字基因表达谱,采用RPKM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和噻螨酮抗性品系3种代谢抗性相关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经过20代抗性选育,获得了柑橘全爪螨噻螨酮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比较,柑橘全爪螨对噻螨酮的抗性倍数达到3 532.12倍。基因差异性分析发现,抗性品系中有11条GST基因、17条CarE基因和6条CAT基因表达上调;14条GST基因、24条CarE基因和3条CAT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倍数最高的GST基因、CarE基因和CAT基因分别为Unigene31530[log2 ratio(RS/SS)=1.05]、Unigene23121[log2 ratio(RS/SS)=2.05]和Unigene31477[log2 ratio(RS/SS)=10.04]。进一步对Unigene31477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抗性和敏感品系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根据柑橘全爪螨抗/敏性品系基因表达差异推断,GST、CarE和CAT基因可能与柑橘全爪螨对噻螨酮产生的抗性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与橘全爪螨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BLAST搜索,对GABA受体基因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和Sanger测序,对橘全爪螨敏感品系和噻螨酮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SNPs进行分析和真实性验证;采用RPKM法对橘全爪螨敏感品系和噻螨酮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从橘全爪螨转录组中获得了19条GABA受体基因。通过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序列比较和sanger测序发现Unigene11199_All有2个SNP位点。对GABA受体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发现,相对于敏感品系,抗性品系中部分GABA受体基因表达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抗性品系中有3条GABA受体基因表达上调,13条GABA受体基因表达下调,Unigene24440_All下调倍数最高[log2 Ratio(RS/SS)=-10.452479]。【结论】由此推断,橘全爪螨抗性产生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Unigene11199_All和Unigene24440_All可能是橘全爪螨对噻螨酮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vR、SS和FeR;柑橘...  相似文献   

5.
2015年采用浸液法和叶片残毒法分别测定了桂林柑桔全爪螨各虫态对尼索朗等几种杀螨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对尼索朗,卵已达中水平抗性,若螨处于低水平抗性,雌成螨的敏感性下降。对乙螨唑,各虫态均敏感,未产生抗药性。对四螨嗪,各虫态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卵产生低水平抗性,若螨和雌成螨的敏感性下降。对克螨特,卵和若螨均敏感,雌成螨的敏感性下降。建议生产上化学防治采用乙螨唑—阿维菌素—克螨特轮换使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联苯肼酯联苯肼酯(Bifenazate),商品名称爱卡螨。为全新一代选择性杀螨剂,可作用于螨的各个生活阶段,具有杀卵活性,对成螨击倒活性好,以触杀作用为主,兼具胃毒作用。对捕食性螨影响极小,非常适合于害虫的综合防治。该药作用迅速(48~72小时),持效期长(约为14天左右),对环境友好,可用于防治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二斑叶螨、柑桔全爪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影响,为2种杀螨剂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室内毒力,选择LC15和LC30处理雌成螨和卵,记录生命表相关参数;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变化。【结果】乙唑螨腈LC15处理卵显著提高F0代雌成螨产卵量,达到41.26粒,净增殖率提高为33.647 8,乙唑螨腈LC30处理卵F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延长为15.64 d,腈吡螨酯LC15处理卵F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缩短为13.02 d;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30处理雌成螨后,F0代雌成螨的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和净增殖率显著降低,乙唑螨腈LC15和腈吡螨酯亚LC30世代平均历期分别显著缩短为13.30和11.0...  相似文献   

8.
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杀螨活性追踪、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紫外吸收、颜色反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牛蒡子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抑制作用,并分离和鉴定其杀螨活性成分。【结果】结果表明,牛蒡子组分L1-2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最高,触杀毒力高达0.002 5 g.L-1;组分L1-2中含有共轭双键或三键化合物,主要包括十六碳烷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三十烷酸甲酯、三十一烷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等9种主要成分,总含量达到85.32%,还有少量醛类、烯醇、烯烃类物质。【结论】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评价联苯肼酯在柑橘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研究联苯肼酯与抗坏血酸还原反应后,标准溶液放置时间及保存温度、光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联苯肼酯在柑橘中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规律的研究。【结果】还原后的联苯肼酯标准溶液在冷藏条件下贮存,5 d内保持稳定。联苯肼酯在柑橘中均消解较快,在湖南、广州、贵州三地柑橘全果样品中半衰期分别为2.31、2.66、1.92 d。按推荐剂量和推荐使用最大剂量兑水喷雾施药2~3次,联苯肼酯在柑橘全果和橘皮中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093、0.663 mg·kg-1。【结论】采用抗坏血酸还原联苯肼酯检测样品时,处理后的样品应避光冷藏贮存,5 d内分析。联苯肼酯在柑橘中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柑橘0.7 mg·kg-1),收获的柑橘食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柑桔园的柑桔全爪螨为虫源,测定了乙螨唑等5种杀螨剂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幼螨和卵的室内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乙螨唑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幼螨具有很高的触杀毒力,LC50分别为41.3和22.5μg/mL,但不及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9.4和11.3μg/ml);乙螨唑对卵的LC50为23.5μg/mL,毒杀活性是阿维菌素和尼索朗的1.6倍。  相似文献   

11.
新型杀螨剂螺螨酯对桔全爪螨的活性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测定了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活性。结果显示,螺螨酯对桔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较高,处理24和48小时的LC50值分别为27.47和18.97 mg/L,LC95值分别为96.24和56.88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螺螨酯对桔全爪螨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持效期很长,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0、50和60 mg/L药后10天的防效均在86%以上,30天后防效均保持在97%以上,是目前防治桔全爪螨最好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华灰莉木为试材,采用溶剂冷浸法提取植物成分,溶剂液-液萃取法对植物成分进行初步分离,Potter喷雾法测定杀螨活性,研究华灰莉木提取物和初步分离物对柑橘全爪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灰莉木叶和枝条甲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有较高的触杀毒力,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5334g/L和3.9682g/L。叶的杀螨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水萃取物中,属于极性强的物质;枝条的杀螨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属于极性弱的物质。叶提取物的水萃取物和枝条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50分别为3.2970g/L和1.7372g/L。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48%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山楂叶螨3种苹果害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8%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对二斑叶螨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天防效为92.51%93.67%,田间持效期可达30天,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48%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速效性也较好,药后3天防效均在77%以上,同时持效期可达30天,与当地常用药剂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效相当。48%联苯肼酯悬浮剂是防治3种苹果害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为3 00093.67%,田间持效期可达30天,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48%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4 000倍液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速效性也较好,药后3天防效均在77%以上,同时持效期可达30天,与当地常用药剂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效相当。48%联苯肼酯悬浮剂是防治3种苹果害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为3 0004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雌螨(Neoseiulus cucumer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枇杷上的害螨—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的若螨、雌螨、雄螨的功能反应和胡瓜钝绥螨以比哈小爪螨雌螨为猎物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在14~33℃胡瓜钝绥螨雌螨均能捕食比哈小爪螨若螨,日最大捕食量为3~6只;14~26℃随着温度上升,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的捕食能力逐渐增强,(25±1)℃达最高值(a'/Th=9.3785),30℃后捕食能力逐渐减弱;(25±1)℃条件下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雌螨的瞬时猎物发现率(a')>对比哈小爪螨雄螨>对比哈小爪螨若螨,对比哈小爪螨的控制能力依次是对若螨>雄螨>雌螨;干扰反应的研究表明,14~33℃,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雌螨的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呈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 S-transferases,GSTs)基因与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抗性的关系,通过BLAST搜索,对柑桔全爪螨转录组数据库的GST基因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RPKM法分析柑桔全爪螨噻螨酮敏感品系(SS)和抗性品系(RS)的GST基因表达差异。从柑桔全爪螨转录组中获得了30条GST基因,11条基因属于Delta家族,10条属于Mu家族,6条属于Kappa家族,2条属于Omega家族,1条属于Zeta家族,同一家族的基因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两个品系有5条GST基因表达没有差异,此外,抗性品系中有16条发生了下调,有9条GST基因发生了上调;抗性品系上调倍数最高的3个GST基因分别是GSTd6、GSTm5和GSTm4,log2(RPKMRS/RPKMSS)分别仅为1.05、0.74和0.71,荧光定量PCR分析测得上调倍数分别仅为1.13、1.42和1.21,上调倍数均不高。推断,GST基因上调可能不是柑桔全爪螨对噻螨酮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近年来柑橘全爪螨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螨剂抗性的变化趋势,采用玻片浸渍法于2008—2009年连续2a监测了柑橘全爪螨重庆种群对甲氰菊酯、哒螨酮、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常用杀螨剂的抗性,同时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增效醚(PBO)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上升速度较快,抗性增长倍数达5.1倍,哒螨酮次之,抗性增长倍数为2.2倍。柑橘全爪螨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两年间变化很小,相反对甲维盐的敏感性有所升高。增效作用研究表明,TPP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2倍、2.0倍和3.8倍。DEM对哒螨酮和甲维盐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3倍和2.6倍。PBO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哒螨酮和甲维盐的增效倍数分别为2.7倍、1.7倍、2.4倍和7.2倍。而TPP对哒螨酮以及DEM对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湿法研磨工艺)性能和效果优良的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以降低柑桔全爪螨(柑桔红蜘蛛)防治的单剂用药量和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采用共毒系数法确定联苯肼酯和乙螨唑的配比,通过测试粒径、黏度、分散性、pH值、冷贮和热贮稳定性等指标筛选复配制剂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优化配方复配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优化配方为联苯肼酯原药25%+乙螨唑原药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萘磺酸盐2%+木质素磺酸钠6%+乙二醇5%+黄原胶0.1%+去离子水(补足100%)。当田间每叶达2~3头柑桔红蜘蛛时,该悬浮剂10 000倍液施药1次,药后30 d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仍达到90.1%。该配方复配剂的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对柑桔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喷药法测定了联苯肼酯悬浮剂和螺螨酯悬浮剂对为害食用菌的害长头螨(Dolichocybe perniciosa)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联苯肼酯和螺螨酯对害长头螨的生长发育均有影响,螺螨酯对害长头螨毒杀效果优于联苯肼酯,二者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8.96mg/L和149.02mg/L,螺螨酯在浓度43.6mg/L时完全抑制害长头螨膨腹繁殖。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 parapauperculus对杧果小爪螨Oligonychus mangiferus(Rahman et Pumjab)的控制潜能,开展了16、20、24、28和32℃恒温条件下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杧果小爪螨成虫的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能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但各温度间功能反应的参数存在差异;以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为评价指标,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杧果小爪螨成螨的捕食效能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32℃时达到最高,此时的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分别为0.918 6和0.022 1d。表明较高温度有利于拟小食螨瓢虫发挥对杧果小爪螨成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又称柑橘红蜘蛛,是柑橘生产中分布广,为害最严重的害虫,浙江省1年发生约16代,繁殖速度快,易对药剂产生抗性,为此需要不断研制新的制剂进行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压力。2008年受宁波中北生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17.5%唑螨酯·噻嗪酮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