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纽荷尔’脐橙受柑橘黄龙病菌侵染后植株组织微形态结构的变化,以便进一步探明柑橘黄龙病对寄主的破坏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电镜扫描、石蜡切片等技术观测感染柑橘黄龙病和健康脐橙的叶片、果蒂组织微形态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二者叶片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分析柑橘黄龙病侵染对寄主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柑橘黄龙病菌侵染后的脐橙叶片厚度变薄、气孔萎缩,栅栏组织细胞由长条形变为椭圆形、细胞间隙增大、排列松散,果蒂的韧皮部部分维管束堵塞。患病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健康叶片的19.87%、22.13%和47.71%,MDA含量增加了120.39%,POD、CAT和SOD酶活性显著提升。【结论】柑橘黄龙病菌侵染后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细胞受损程度加大,寄主抵御病原菌入侵和扩展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瓜叶色黄化突变体的生理特性,为叶色标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西瓜叶色黄化突变体(YL)与正常绿叶西瓜(ZK)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其叶片超微结构,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西瓜叶色黄化突变体YL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基粒片层数少,与正常绿叶西瓜ZK相比叶绿体发育不完全,YL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比ZK低80.95%、83.87%、69.87%;YL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低于正常绿叶植株,胞间CO_2浓度以及蒸腾速率低于ZK但差异不显著。YL的抗氧化酶含量低于正常绿叶植株,而伸蔓期丙二醛含量为0.56μmol·L~(-1),显著高于ZK。【结论】光合色素的减少是导致叶色黄化的主要原因;而叶绿体发育不完全,影响植株捕光能力,致使净光合速率下降,植株代谢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3.
‘纽荷尔’脐橙及其芽变品种‘龙回红’脐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芽变品种‘龙回红’脐橙生物学特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营养元素、果实品质和产量等与其母本‘纽荷尔’脐橙的差异。【方法】在同一果园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2个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绝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和‘纽荷尔’脐橙相比,‘龙回红’脐橙干周、树体高度和冠径差异较小,但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厚度、长度和宽度均差异较大;‘龙回红’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绝对叶绿素含量分别比‘纽荷尔’脐橙高37.7%、27.6%和16.5%,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龙回红’脐橙春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分别比‘纽荷尔’脐橙高33.4%、55.6%、20.9%和33.1%,大多数参数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龙回红’脐橙叶片营养元素除P和Z_n的含量显著低于‘纽荷尔’脐橙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色差a/b值和固酸比显著高于‘纽荷尔’脐橙,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纽荷尔’脐橙。‘龙回红’脐橙单产比‘纽荷尔’脐橙高20%左右,且大多数果实品质指标优于‘纽荷尔’脐橙,特别是在果皮颜色和果型方面,优质果率明显提高。【结论】‘龙回红’脐橙是‘纽荷尔’脐橙的优良变异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柑桔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侵染对"纽荷尔"脐橙光合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CTLV对寄主植株的致病机理,测定了"纽荷尔"接种感染CTLV 18个月的病株与健康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5.
LED光质对‘夏黑’葡萄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遮光条件下,研究不同的LED光质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嫁接的‘夏黑’葡萄为实验材料,对葡萄叶片进行不同光质处理,测定分析了光质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光合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不同的LED光质均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并且有利于叶片的光合积累。红光R630处理有利于提高‘夏黑’葡萄的叶绿素含量。蓝光处理提高了‘夏黑’葡萄的SOD酶的活性,而红光处理提高了POD酶的活性;红蓝光RRB440处理下的MDA含量最大。【结论】光质对‘夏黑’葡萄的生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红核桃与绿核桃光合特性的差别,为红核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核桃和绿核桃(品种为‘中林1号’)为试材,通过切片观察和pH示差法对光合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并采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自然光照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空气相对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两种核桃叶片的解剖构造无差异,但切片能够观察到红核桃中红褐色的花青苷的存在,pH示差法显示绿核桃总叶绿素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红核桃,红核桃花青苷含量高于绿核桃;全天净光合速率为绿核桃大于红核桃,绿核桃的净光合速率为明显的双峰曲线,在12: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红核桃的净光合速率为不规则型,在14:00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绿核桃和红核桃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等差异不大。【结论】红核桃和绿核桃相比叶绿素含量较低,花青苷含量高,净光合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赣南早’与其芽变前的‘纽荷尔’品种叶片气孔及表皮形态特征、叶片解剖结构及对柑橘溃疡病的抗病性,为生产中合理布局早晚熟脐橙品种,推广‘赣南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检测‘赣南早’与‘纽荷尔’品种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反应、电镜扫描及石蜡切片等技术观测2个品种叶片解剖结构,测定2个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后植株体内5种与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分析柑橘溃疡病菌对2个品种的诱导抗性。【结果】接种试验表明侵染‘纽荷尔’品种感病所需的柑橘溃疡病菌最低浓度为1.0×106CFU·m L-1,小于‘赣南早’所需最低浓度1.0×107CFU·m L-1,溃疡病菌在‘纽荷尔’品种上比在‘赣南早’品种上易于扩展和形成病斑;两个品种在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排列紧密度上均存在差异,酶活性测定表明接种溃疡病菌后2个品种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相关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2个品种间相关酶活性变化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对‘赣南早’和‘纽荷尔’2个品种抗病性测定及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发现‘赣南早’品种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强于其芽变前的‘纽荷尔’品种。  相似文献   

8.
桃树淹水及不同时间喷布水杨酸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桃树是不耐水涝的果树树种之一,探索水涝胁迫的生理响应对桃树抗涝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桃幼树淹水胁迫不同时间喷布水杨酸(SA)的方法研究其生理反应。【结果】桃树在淹水环境中,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明显下降,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叶片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升高,根系及叶片中乙醇脱氢酶活力与叶片POD活性均呈现高活性状态。桃树淹水胁迫期间喷布SA,短期内可延缓根活力的下降,明显增加桃树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及根中乙醇脱氢酶活性、叶片保护酶POD及CAT活性;喷布SA可提高和稳定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在淹水第1天喷布水杨酸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乙醇脱氢酶及POD、CAT活性均增加最大,而叶片中MDA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桃树淹水期间喷布水杨酸有助于提高其抗涝能力,保护叶片和根系胞膜免受损伤,稳定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活性,利于缓解涝害,在淹水当天喷水杨酸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UV-B增强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桃光合作用的调控,【方法】以‘中油桃8号’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6-BA和GA3对UV-B增强下油桃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补充15μW.cm-2的UV-B辐射后,油桃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a含量增加;补充30μW.cm-2的UV-B辐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b略有下降。喷施50 mg.L-16-BA和GA3可有效提高UV-B增强下叶片的Pn和叶绿素a、b含量。50 mg.L-16-BA处理14 d后,UV-B增强下叶片的SOD、P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类黄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GA3处理则提高了叶片的类黄酮含量,但MDA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UV-B辐射增强下,6-BA对油桃光合特性的促进可能与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银叶病对西葫芦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葫芦杂交种‘硕丰早玉’为材料, 烟粉虱诱导西葫芦银叶病, 研究了其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葫芦发生银叶病后, 叶片光合速率降低, 气孔导度降低, 胞间CO2浓度增加。与健康叶片相比, 发病叶片叶绿体膜受损, 叶绿体数量和体积均减少, 基粒数和片层数减少, 淀粉粒数量和大小减少。西葫芦发生银叶病后,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发病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和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镉(Cd)对苹果植株生长发育和各组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2年生烟富3/T337和王林/T337为试材,测定了25mg/kg镉处理下叶片光合参数、解剖结构和各组织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镉胁迫对2个品种叶片光合参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烟富3’和‘王林’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62.46%和46.04%。镉处理下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但‘烟富3’叶片上表皮厚度增加。镉能够抑制苹果叶片氮和钾含量,促进磷的吸收。镉处理对苹果植株不同组织钙、硼、铜、铁和锌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根系钙、硼和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片铜、铁和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烟富3’叶片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王林’叶片钙含量低于对照。综上所述,镉能够抑制苹果植株生长发育,降低植株根系氮、钾、钙、硼、锌含量,以及叶片铜、铁、锌含量。  相似文献   

12.
硼砂和蔗糖对板栗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硼砂、蔗糖后板栗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增加的原因,为板栗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分别喷施0.2%(ω,后同)硼砂、4%蔗糖、0.2%硼砂+4%蔗糖对板栗叶片不同形态硼含量、光合特性与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板栗叶片各形态硼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水溶态硼>半束缚态硼>束缚态硼。不同处理板栗总硼含量与3种形态硼在各处理中的含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喷施硼砂+蔗糖处理为最高,而蔗糖处理与对照差异最小。硼砂+蔗糖处理板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板栗叶片净光合速率均与3种硼形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板栗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与叶片3种硼形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硼砂、蔗糖均能提高叶片的硼形态含量、光合特性,进而增加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喷施硼砂+蔗糖的效果最好。这是由于叶面喷施硼砂、蔗糖后,叶片光合作用的增强使同化物增多,进而引起果实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9,(7):14-18
为了探讨间作小麦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的生理机制,采用西瓜品种‘早佳’(8424)和小麦品种‘鄂麦18’为试验材料,设置西瓜单作(M)、西瓜单作+FON(MF)、西瓜与小麦间作(I)、西瓜与小麦间作+FON(IF)共4个处理,研究间作小麦和接种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对西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FON 15 d时,间作小麦与单作相比,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分别升高6.98%、15.52%和36.88%,西瓜根系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升高14.09%和11.85%,根系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13.03%和21.31%,根系MDA和H_2O_2含量分别降低5.49%和11.56%,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接种FON 25 d时,小麦间作与单作相比,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分别升高5.40%、9.92%和30.23%,西瓜根系β-1,3-葡聚糖酶增加81.11%,根系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提高51.89%和15.03%,根系MDA和H_2O_2含量分别降低6.69%和12.43%,均差异显著。总之,接种FON后,与单作西瓜相比,小麦间作提高了西瓜叶片光合能力,增加根系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的伤害,有助于增强西瓜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35%和70%3种遮阳处理,利用CI-340(CID Inc.,USA)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红阳’猕猴桃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夏季‘红阳’猕猴桃叶片Pn日变化在0%和35%遮阳处理下为典型的"双峰"曲线,在70%遮阳处理下为单峰曲线;35%遮阳处理下‘红阳’猕猴桃P_n日最高值为14.715μmol·m~(-2)·s~(-1),日均值为7.889μmol·m~(-2)·s~(-1),明显高于0%和70%遮阳处理组。【结论】在夏季,适度遮阳可有效地提高‘红阳’猕猴桃叶片的P_n。但早晨和傍晚遮阳并不利于‘红阳’猕猴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是‘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限制因子,而蒸腾速率是主要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夏季高温强光下砂梨叶片光合特征的变化,探讨梨光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1年生‘翠冠’和‘圆黄’梨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夏季晴天高温强光对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响应曲线的影响,以及D1蛋白、Deg1蛋白酶含量和PsbA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翠冠’和‘圆黄’梨叶片在夏季晴天中午高温强光的双重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表观量子效率(AQY)、D1蛋白和Deg1蛋白酶含量显著下降,而PsbA mRNA积累增加。到了17:00,‘翠冠’的D1蛋白、Deg1蛋白酶含量得到恢复,Pn略有回升,而‘圆黄’未出现明显的恢复迹象。【结论】高温强光下2个梨品种的叶片均发生了光抑制,低含量的Deg1不是降解D1蛋白的主要蛋白酶。高温强光诱导的D1蛋白净含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D1蛋白合成在翻译阶段受到了抑制。从下午的光合和D1蛋白的恢复来看,‘翠冠’梨的PSII比‘圆黄’梨更抗高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负载量对酿酒葡萄‘威代尔'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确定我国辽西产区‘威代尔'葡萄的适宜负载量,以小棚架独龙干整形的‘威代尔'葡萄为试材,分别对成熟叶片光合特性的相关参数,采收期浆果的糖、酸和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增大,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进入叶片的CO_2的同化能力也下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显著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总糖含量下降,苹果酸、酒石酸和总酸含量升高,糖酸比下降,特征香气2-苯乙醇含量下降。综合得出,负载量越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越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2-苯乙醇含量下降,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增加,为了保证果实品质,建议盛产期‘威代尔'葡萄适宜的667 m~2产量为1 000~1 500 kg。  相似文献   

17.
间伐回缩修剪对荔枝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间伐回缩修剪对荔枝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糯米糍’荔枝树为试验材料,设定对照和采后间伐回缩修剪处理,测定秋梢叶片的光曲线、光合日变化以及比叶重等与叶片生长质量有关的指标;并根据光合日变化的数据,对影响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处理组叶片的光合能力和蒸腾作用显著增强,可能与叶片周围的生态因子发生变化,尤其叶片的光照条件显著改善有关;比叶重显著增加,叶片质量提高;对照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是对环境发生生理性适应的结果;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因间伐回缩修剪而有所不同,但主导因子都是气孔导度。【结论】间伐回缩修剪有效地提高了荔枝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以及叶片质量,株行距4 m×6 m,是‘糯米滋’荔枝品种比较合理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夏季持续强降雨后的高温晴朗天气对猕猴桃树体生理的影响。【方法】以美味猕猴桃‘徐香’为试材,人工模拟强降雨和高温强光环境,将猕猴桃植株在不同时长强降雨下处理后转移到高温强光下生长,测定土壤含水量及猕猴桃植株叶片和根系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随强降雨时间延长,猕猴桃叶片受损程度增加,且受损程度与强降雨后的高温强光时长呈现显著正相关,持续强降雨3~5 d后在高温强光下3~4 d,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明显下降,胞间CO2浓度(Ci)上升,根系活力降低,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显著升高。【结论】持续强降雨3~5 d后在高温强光下3~4 d会破坏猕猴桃根系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猕猴桃幼苗叶片萎蔫,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选择性光技术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生长期叶片的光合响应曲线,并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其进行拟合。通过利用粉红色荧光薄膜和网罩处理研究选择性光技术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红膜、红网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片不同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等光合生理指标以及对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红膜、红网处理对不同时期葡萄的Pn、Gs和Tr都有明显促进作用,降低了Ci;红膜、红网处理可以提高果实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可促进葡萄提早成熟。果实品质红网与红膜差异不大,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葡萄选择性光技术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有利于葡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云柠1号’‘费米耐劳’和‘弗米莱诺S1’3个品种的光合和结果特性,为柠檬的科学栽培和选(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干热河谷区引种栽培的3个柠檬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光合相关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变化,测定比较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田间单株产量以及果实内含物含量。【结果】(1)3个柠檬品种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主峰出现在10:00,次峰出现在16:00左右,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云柠1号’‘费米耐劳’和‘弗米莱诺S1’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为10.11、9.27、8.11μmol·m-2·s-1。(2)‘费米耐劳’和‘弗米莱诺S1’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单峰型,‘云柠1号’呈双峰型。Tr最大值排序为:‘费米耐劳’‘弗米莱诺S1’‘云柠1号’。(3)相关性分析表明:‘云柠1号’‘费米耐劳’和‘弗米莱诺S1’净光合速率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田间测产表明,‘云柠1号’和‘费米耐劳’单株产量和平均每hm2产量分别与‘弗米莱诺S1’相比,差异均显著,单株产量和每hm2产量排序依次为:‘云柠1号’‘费米耐劳’‘弗米莱诺S1’。(5)3个柠檬品种间在果实品质上差异较小,皮厚、果肉质量、果汁质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互间差异显著,依次为:‘云柠1号’‘费米耐劳’‘弗米莱诺S1’。【结论】3个柠檬品种间光合日变化趋势相同,各光合参数存在差异,‘云柠1号’光合性能与田间结果性状表现较佳,具有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