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肥耦合一体化对温室茄子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观察了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茄子生长的效果,试验采取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N-P2O5-K2O=20-10-30)滴施225 kg/hm~2,叶面喷施6次(其中苗期1次,开花期2次,结果期至采收期3次,每次25 kg/hm~2),可明显改善茄子植株农艺性状和商品性能,折合产量26 681.8 kg/hm~2,较对照滴施磷酸二铵增产3 090.9 kg/hm~2,增产率13.10%。  相似文献   

2.
在兰州进行了设施黄瓜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设施黄瓜灌溉量为3 9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10-30)滴施300 kg/hm~2、叶面喷施5次(苗期喷施1次、开花结果期喷施3次,采收期喷施1次,每次20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可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时期和生育性状。折合产量可达59 636.4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7 272.8 kg/hm~2,增产率13.89%。氮磷钾平衡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滴施350 kg/hm~2,叶面喷施5次,每次23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时,折合产量为58 818.2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12.33%。  相似文献   

3.
硅元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有益元素,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3 a生红枸杞‘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滴灌施肥基础上分别设置叶面喷施硅肥+滴灌清水(T1)、叶面喷清水+滴灌增施硅肥(T2)、叶面喷施硅肥+滴灌增施硅肥(T3)3个处理,并以叶面喷施清水+滴灌清水为对照(CK),探讨增施硅肥对枸杞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施硅处理能有效促进枸杞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及植株的营养生长,增加其叶片的植被覆盖指数(NDVI)和干物质累积量、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率(WUE)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和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均显著提高,叶片气孔导度(G_s)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显著提高了16.98%,而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整体的效果不显著,蒸腾速率(T_r)在施硅处理中显著降低;增施硅肥可以显著改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对维生素C(V_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增加高达133.61%,但枸杞的总酸含量在各施硅处理下显著降低。枸杞的产量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依次显著提高了3.46%、13.00%、24.57%,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处理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为35 270.8元·hm~(-2),增幅为26.73%,产投比为1.85。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增施硅肥能有效改善枸杞光合特性,提升枸杞产量,改善枸杞品质,尤其采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的方式对枸杞的生产应用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光碳肥料对大棚辣椒的保苗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基施光碳基肥750~1500kg/hm~2,并于辣椒活棵后至盛果期叶面喷施碳核肥2~3次,每次用1500mL/hm~2左右加水225kg均匀喷施,辣椒的成苗率、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达最佳。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辣椒大田施用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沼渣3万kg/hm~2作基肥,用沼液对水(1:5)作定植水施用,栽后5~6 d用沼液1.5万kg/hm~2对水(1:1)追施,栽后15 d用沼液225 kg/hm~2对水喷施1次,初花期用沼液450 kg/hm~2对水喷施1次的效果最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示范试验,研究了2种滴灌配肥对南疆棉田土壤盐分、养分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配肥[滴施尿素300 kg/hm~2+棉花专用肥(34-7-11)600 kg/hm~2+KH_2PO_4 150 kg/hm~2]相比,酸性配肥[施尿素450 kg/hm~2+酸性水溶肥(16-35-8+TE)330 kg/hm~2+酸性水溶肥(10-20-30+TE)150 kg/hm~2]的土壤pH值降低0.17,土壤平均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57%、11.21%、6.7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提高了11.28%和13.64%,平均增效4 764.36元/hm~2,表现出一定的降低盐碱、改善土壤养分环境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镁是烤烟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必需中量元素之一,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为探索滇中南红壤条件下,最佳的镁肥供给方式与水平,对红河州典型植烟区进行了不同镁肥施用方式及水平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镁肥基施以移栽前镁肥60 kg/hm~2掺拌细土150 kg/hm~2塘施处理较好,镁肥叶面喷施以团棵期选择晴天傍晚叶面喷施225 m L/hm~2兑水225kg/hm~2镁肥溶液处理较好。2种施肥方式对比以镁肥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其经济性状表现优于基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开展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研究,为治理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境内,采集水稻主产区的稻田耕层(0~20 cm)土样157个,分析其镉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另外,在镉超标稻田上进行不同硅肥处理对稻米镉的消减试验,试验设不施硅肥作对照、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0.2%纳米硅1 500 L/hm~2和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稻米中的镉含量。[结果]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稻田耕层土壤中全量镉含量为0.02~7.33 mg/kg,平均0.53 mg/kg,其中35.03%土壤样品的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级标准,以中、轻度污染为主。硅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中镉的含量(P0.05),其中土施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处理效果最好,稻米镉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3.45%;喷施纳米硅1 500L/hm~2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62.07%,土施硅肥750 kg/hm~2处理下降34.48%。[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中镉的生态风险为中等至高的风险,合理施用硅肥可有效降低稻米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预防病毒病及产量的影响,选取潜在性缺锌(土壤有效锌含量0.76 mg/kg)的石灰性土壤,对常规朝天椒品种日本新一代三樱椒,进行3个施锌方法(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和4个土壤施锌量(0,15,30,45 kg/hm~2 ZnSO_4·7H_2O)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不施锌肥),各处理较对照增产5.78%~13.25%,产量先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用量后反而降低;锌肥的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锌肥土施、叶面喷施均可显著提高朝天椒的产量,以"土施+叶面喷施"增产效果最好;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7.59%~76.12%),全生育期可将病情指数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朝天椒锌肥土施结合叶面喷施,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七水硫酸锌(ZnSO_4·7H_2O)以土壤基施30 kg/hm~2+叶面喷施7.5 kg/hm~2(分为3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枸杞精准滴灌效益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宁杞7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滴灌对枸杞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肥处理对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水肥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土壤水分含量主要受滴灌量的影响较大,滴灌量262.4 mm+施N 325.6 kg/hm~2、P_2O_5 316.2 kg/hm~2、K_2O 300.0 kg/hm~2处理(常规滴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范围为15%~35%;滴灌量232.4 mm+施N 178.2kg/hm~2、P_2O_5 105.4 kg/hm~2、K_2O 60.4 kg/hm~2处理(精准滴灌区)的土壤水分变化范围在5%~20%,常规滴灌土壤水分明显高于精准滴灌区。精准滴灌较常规滴灌增产13.3%,节本增效3.12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喷施宝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时期和效果,2017年在直播水稻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宝处理(常规施肥+分蘖期叶面喷施喷施宝600~800倍液600 mL/hm~2+孕穗期叶面喷施喷施宝600~800倍液600 mL/hm~2+灌浆期叶面喷施喷施宝600~800倍液600 mL/hm~2)、浩秀根处理(常规施肥+分蘖期叶面喷施浩秀根600~800倍液1 000 mL/hm~2+孕穗期叶面喷施浩秀根600~800倍液1 000 mL/hm~2+灌浆期叶面喷施浩秀根600~800倍液1000 mL/hm~2)、常规施肥处理(施46%尿素150 kg/hm~2、64%磷酸二铵200 kg/hm~2、60%氯化钾100 kg/hm~2作底肥,追肥施尿素200 kg/hm~2,分别在返青分蘖、拔节孕穗等时期分3次施用)水稻在返青阶段正常,拔节期叶片偏黄绿,孕穗期和灌浆期叶色正常,说明施肥处理养分适中,无病害及倒伏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喷施宝处理和浩秀根处理在灌浆后期表现较明显,由于2017年前期低温持续时间长,整个生育期后延较明显,这2个处理的水稻灌浆速度快、结实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市基地)试验田开展水溶性喷施肥料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5组试验,每组3次重复,两种基肥施用量(F0-无基肥施肥量;F1-基肥施肥量N 20 kg/hm~2、P_2O_540 kg/hm~2、K_2O 40 kg/hm~2)作为主要地块中的A因子。叶面的7个水平在开花前阶段喷洒水溶性肥料(无喷雾、0.5%NPK、1%NPK、2%NPK、3%NPK、2%DAP、2%尿素)作为因子B。在施用基肥情况下喷施2%尿素做叶面肥,小麦产量最高,不施基肥和喷施叶面肥情况下小麦产量最低。在没有施用基肥情况下,喷施3%NPK叶面肥所得小麦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施用基肥情况下,随着喷施NPK叶面肥料浓度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在肥料喷施处理中,不论基肥施用量如何,喷施尿素叶面肥的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叶面肥的喷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冬暖番茄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对照(CK)、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T_1)、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T_2)、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T_3),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酸化程度,还能不同程度增加番茄产量,以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处理增产较为显著,分别较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53%、9.05%,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处理增产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可以保证番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江苏龙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以五年生富士苹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江苏龙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肥a 3.75 kg/hm~2兑水3 000 kg/hm~2(稀释800倍)分别于苹果开花前、幼果形成期、果实膨大期各叶面喷施1次,苹果产量较常规对照增加3 200 kg/hm~2、增幅为8.23%,较清水对照增加2 500 kg/hm~2、增幅为6.31%;施用水溶肥b(施用方法同水溶肥a)苹果产量较常规对照增加3 300 kg/hm~2、增幅为8.48%,较清水对照增加2 600 kg/hm~2、增幅为6.57%。  相似文献   

15.
氮素运筹对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氮素运筹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_0(0 kg/hm~2)、N_1(103. 5 kg/hm~2)、N_2(207. 0 kg/hm~2)和N_3(310. 5 kg/hm~2)4个施氮水平,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_1(100%基肥)、R_2(60%基肥+40%拔节肥)、R_3(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_4(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显著提高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蜡熟期N_3R_4和N_2R_4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器官氮素转运量大小为:茎秆+叶鞘叶片穗轴+颖壳,对籽粒的贡献率大小为:叶片茎秆+叶鞘穗轴+颖壳,且大穗型品种氮素运转性能受氮素运筹的影响较大,而多穗型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受施氮量的影响较大;(3)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滴灌春小麦的产量构成及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氮肥后移可以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数,但施氮量过多并不能提高小麦产量;(4)新春6号和宁2038在R3N3和R3N4处理下的单穗质量最大,分别达1. 22~1. 26 g/株(折合产量8 506. 16~8 929. 10 kg/hm~2)和1. 09~1. 12 g/株(折合产量8 187. 02~8 357. 62 kg/hm~2),表明在施氮量为310. 5 kg/hm~2、施氮时期及比例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4︰2︰2︰0或2︰4︰2︰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且施氮量越高,大穗型小麦更应注重氮肥后移。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宣威市初烤烟叶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烟株移栽第20天,分别浇施红牛硫酸钾肥120 kg/hm~2(T_1)、180 kg/hm~2(T_2)、240 kg/hm~2(T_3);烟株打顶后第3天,叶面喷施普通硫酸钾45 kg/hm~2(T_4),叶面喷施红牛硫酸钾45 kg/hm~2(T_5),叶面喷施螯合生物钾肥7.5 kg/hm~2(T_6),并以常规方法种植烟叶为对照(CK),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烤烟钾含量、品质和经济性状有较大影响。T_2~T_6处理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大部分明显高于对照烟叶,其中T_2、T_4、T_6处理的提钾效果较为明显,提高率为30.5%~56.3%。T_2、T_5处理能明显提高中上部烟叶化学协调性,化学成分综合得分高于0.75,并能使烟叶吃味醇和,杂气和刺激较小,余味较好,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等经济性状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结合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并从烟叶生产成本角度综合分析,宣威烟区最佳钾肥施用方式如下:烟株打顶后第3天,叶面喷施红牛硫酸钾45 kg/hm~2,稀释比例为1∶15。  相似文献   

17.
正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供试材料施用后,在促进保果、提高肥效、增产优质、增加效益等方面与现有常规技术效果的差异。2试验处理2.1供试材料商品名称:美优有机滴灌肥试验作物:韩国甜椒处理1:滴灌条件下,使用美优有机滴灌肥(在常规滴灌施肥(CK)的基础上加入供试材料施用)。全期滴入2次,每次2kg/亩,全期用量4kg。方法:1辣椒移栽后滴缓苗水时最后30-40m分钟滴美优有  相似文献   

18.
设置免耕直播、耕翻直播、机插移栽3种种植方式,研究其优化水稻配方肥应用技术。结果表明:直播稻推荐施肥方案为不施底肥,三叶一心期施复合肥(20-12-14)300 kg/hm~2,播种后30 d施尿素225 kg/hm~2,50 d后施尿素105 kg/hm~2;机插移栽稻推荐施肥方案为底肥施用复合肥(20-12-14)150 kg/hm~2,插秧10 d后追施复合肥(20-12-14)150 kg/hm~2,插秧后30 d与50 d分别追施尿素225、10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万寿菊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运用裂区设计,以缓释肥处理为主区,包括不施用缓释肥(T1)、喷施叶绿宝(T2)、基施多维肥精(T3)、基施多维肥精+喷施叶绿宝(T4)4个处理;氮肥处理为副区,即施氮0 kg/hm~2(N1)、150 kg/hm~2(N2)、300 kg/hm~2(N3)、450 kg/hm~2(N4)4个处理,通过测定万寿菊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膜稳定性以及保护酶等指标,以期为万寿菊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缓释肥和氮肥配施对万寿菊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叶绿素含量随着尿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N3T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Pn、Tr、Gs均随着尿素施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Ci随着尿素水平的增加而降低;缓释肥和氮肥配施对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较为一致。在N3T2时保护酶活性最高,丙二醛活性最低,防止膜脂过氧化延缓衰老。结论:施氮量达到300~450 kg/hm~2时,基施多维精肥和喷施叶绿宝可显著改善万寿菊气体交换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泰兴香荷芋为材料,于10叶期叶面分别喷施0.25 mol/L(T_1)、0.5 mol/L(T_2)、0.75 mol/L(T_3)和0 mol/L(对照T_4)的FeSO_4,研究FeSO_4处理前后芋头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等性状及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对铁肥的响应。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铁肥对株高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施铁肥后12叶期叶片和叶柄铁含量明显增加。其中,T_1~T_3各处理叶片含铁量分别为483.57、1 340.90、1 402.38 mg/kg,T_2、T_3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各处理理论母芋、子孙芋产量变幅分别为4 455.45 kg/hm~2(T_2)~5 218.50 kg/hm~2(T_4)、10 517.55 kg/hm~2(T_2)~11 966.55 kg/hm~2(T_3),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在T_3处理下,子芋铁、钙、钾、镁含量均显著高于T_4处理;在T_1、T_2处理下,子芋的铁、钙、钾、镁含量对叶面铁肥的反应因元素种类和铁肥浓度而异。相关分析表明,子芋Fe含量与Ca、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