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源硝酸钙对盐胁迫(100mmol/L NaCl)下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试管苗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绿素质量分数、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试管苗生长受抑制;适量的硝酸钙(10mmol/L)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抑制,提高根系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使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降低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细胞膜透性,增强根系活力及增加试管苗叶绿素质量分数。可见,适量的外源钙可通过促进盐胁迫下试管苗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光合能力,缓解盐害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其耐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0~ 2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葎草幼苗,研究盐胁迫对葎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浓度<50 mmol/L时,盐胁迫对葎草生理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NaCl浓度≥100 mmol/L时,盐胁迫对葎草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值增大.说明NaCl浓度100 mmol/L 是葎草的耐盐阈值;葎草自身可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适度的渗透调节,以适应NaCl的胁迫.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外源Ca~(2+)对盐生植物耐盐调控机理,以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白刺愈伤组织生长、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150 mmol·L~(-1)时,施加一定浓度Ca~(2+)(≤10 mmol·L~(-1))可增加白刺愈伤组织相对生长率,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减少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当Ca~(2+)浓度过高(10 mmol·L~(-1))时,对白刺愈伤组织生理指标表现不同程度抑制,影响其正常代谢活动。说明一定浓度Ca~(2+)(≤10 mmol·L~(-1))可缓解盐胁迫(NaCl≤150 mmol·L~(-1))对白刺愈伤组织造成的伤害,盐胁迫浓度较高时,外施Ca~(2+)缓解作用较弱,有时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盐敏感荞麦TQ-0808幼苗为材料,采用NaCl及添加不同浓度甜菜碱进行处理,测定荞麦耐盐生理指标,研究甜菜碱对荞麦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能明显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60mmol/L甜菜碱处理时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44.15%和38.41%;明显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叶片SOD活性及净光合速率,60mmol/L甜菜碱处理时增加幅度最大,分别增加65.70%和100%。说明,甜菜碱可以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且提高盐胁迫下荞麦耐盐性的最适甜菜碱浓度为60mmol/L。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芜菁栽培土壤选择及抗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设置5个NaCl浓度梯度20、50、100、150和200 mmol/L和5个Na<,2>SO<,4>浓度梯度10、50、100、150和200mmol/L,对芜菁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结果]在NaCl浓度低于150 mmoL/L时,芜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盐害率与对照差异不大,在浓度为200 mmol/L时受抑制较大,150 mmol/L NaCl溶液适合于芜菁种子耐盐性的选择;在Na<,2>SO<,4>浓度低于100 mmol/L时对芜菁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当超过150 mmol/L时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萌发、相对活力指数等指标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效应,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相对活力指数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芜菁种子在萌发期间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马东方  朱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18-16520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短期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生理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华农5号玉米为模式植物,设置5个盐浓度梯度(50、100、150、200、300 mmol/L),以0 mmol/L浓度处理作为对照,处理24h之后开始测量各项生理指标,连续测量5d.[结果]在低浓度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玉米幼苗出现严重的水分亏缺.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幼苗水分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叶绿素含量在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出现明显下降.光系统Ⅱ的明显变化则出现在300 mmol/L盐处理组.[结论]低盐胁迫对玉米水分吸收的影响不大.玉米幼苗对盐的耐受浓度在150mmol/L左右,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幼苗开始出现明显的胁迫特征,各种水分生理指标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光系统Ⅱ耐盐能力较强,对盐的耐受浓度高达200 mmol/L,在盐浓度达到300 mmol/L时才出现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盐度和重金属镉浓度交互胁迫下互花米草主要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找出互花米草在不同盐浸环境下生长的耐盐阈值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采集的互花米草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进行长达6个月的NaCl、CdCl2及其交互胁迫试验,并测定其主要的生长指标。【结果】在CdCl2浓度0.2~0.8 mmol./L的胁迫下,加大了NaCl对互花米草幼苗的毒害,各生长指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不断下降;当NaCl浓度大于500 mmol/L时,各处理组互花米草均出现脱水枯死现象,当NaCl浓度在0~100 mmol/L时,株高、茎粗均达到最大值,NaCl浓度在100~300 mmol/L时,叶片大小、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互花米草各生长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P0.05),盐度与各生长指标间均表现出负相关,CdCl2浓度与株高、叶长和叶面积呈正相关,与叶宽、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在CdCl2浓度(0.2~0.8 mmol/L)胁迫下,互花米草各主要生长指标随着NaCl盐度(0~900 mmol/L)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盐浸环境下各主要生长指标耐盐阈值存在差异,其中株高、茎粗最佳耐盐范围为0~100 mmol/L,叶片大小、生物量最佳耐盐范围为100~300 mmol/L;当NaCl浓度大于500 mmol/L时,互花米草出现脱水枯死现象。  相似文献   

8.
盐分胁迫对白刺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27-931
以山西西北部地区朔州市怀仁县西部金沙滩林场引进的唐古特白刺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设置中性盐、碱性盐、混合盐碱、单盐4个组分的不同盐浓度梯度(100,200,300,400,500 mmol/L)开展白刺耐盐碱人工模拟试验,分析白刺幼苗在不同盐分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200 mmol/L单盐处理下幼苗株高生长量达最大值(19.12 cm);300 mmol/L中性盐处理下幼苗根冠比最高,为对照组的1.82倍;100 mmol/L单盐处理下幼苗总生物量最高;较低浓度混合盐碱处理下幼苗生长量、根冠比及生物量也相对较高;高浓度(300 mmol/L)碱性盐胁迫对白刺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在所有胁迫处理中,混合盐碱处理下幼苗电解质外渗率相对较高且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碱性盐在200 mmol/L以下胁迫时幼苗电解质外渗率即达最高;单盐处理下幼苗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且随盐浓度增加上升幅度较小,SOD活性随盐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相对其他3组处理一直保持在较高活性水平。白刺幼苗对低浓度(300 mmol/L以下)单盐胁迫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适应性,高浓度中性盐和混合盐碱会抑制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碱性盐处理下白刺幼苗受伤害最为严重。研究结果为白刺在晋北晋西北盐碱干旱风沙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试验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将拟南芥种子分别点种在添加50、100、150、200 mmol/L的NaCl和KCl及100、200、300和400mmol/L甘露醇的MS基本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统计,连续统计7d.结果表明,当NaCl、KCl和甘露醇浓度为50、50、10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与没有盐胁迫的对照无显著差异;当NaCl、KCl和甘露醇浓度分别达到150、150和30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培养基中盐浓度的提高,拟南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受到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60~210 mmol/L的NaCl作为不同浓度的盐胁迫,结合10μmol/L GA3处理,考察珍汕97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大于等于60mmol/L的NaCl胁迫显著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而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小于等于90mmol/L的NaCl胁迫对活力指数、第1片真叶叶鞘生长、株高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90~150mmol/L的NaCl胁迫对种子根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小于等于18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并显著缓解120~21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率的影响。[结论]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盐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NaCl浓度和pH值对盐芥种子萌发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本文设置不同NaCl浓度和pH值梯度的MS培养基,测定盐碱胁迫下盐芥种子萌发和组培苗生长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低盐浓度(50~100 mmol/L)、低pH值(5.0~8.0)下组培苗生长良好,随NaCl浓度升高(>200 mmol/L)和pH值增加,对组培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可见,高盐碱可降低盐芥种子萌发率,延缓或抑制盐芥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三种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对不同种盐、旱胁迫油菜的耐受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三种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研究其对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 (1)在盐和旱胁迫中,随着NaCl和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其种子发芽率、根长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NaCl (<150 mmol/L)和甘露醇(<200 mmol/L)时,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芽率跟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NaCl (≥200 mmol/L)和甘露醇(≥300 mmol/L)时,显著抑制了其种子萌发,CBJ004-34油菜保持了78%的发芽率。(2)NaCl (<150mmol/L) 和甘露醇(<100 mmol/L)时, Xinyou9 和CBJ004-34 油菜幼苗的根长跟对照没有显著差异;NaCl (<100 mmol/L)时,促进新油9号油菜幼苗根的伸长。【结论】 新油9号和CBJ004-34油菜种子的耐盐性和耐旱性好,该研究为选育油菜耐盐耐旱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耐盐特性差异,并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滨梅品种,从而为滨梅耐盐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种源滨梅组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组培和水培条件下,以0,100,2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观察测定不同种源滨梅叶片盐害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对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叶片中Na+、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5种不同来源滨梅幼苗材料盐胁迫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耐盐性强度表现为MIMA1NYNJMA2,其中MA2可耐受200mmol/L NaCl,MI可耐受100mmol/L NaCl;组培条件下40d和水培条件下15d后,200mmol/L NaCl胁迫下NY、NJ、MA2所受盐害强度达到3级,MI、MA1所受盐害强度达到4级。【结论】不同浓度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耐盐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一致,滨梅组培试管苗可直接用于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和耐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进口栽培品种'红塔'种子(HT)为试材,采用6个浓度(0(对照)、50、100、200、300、4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测定盐胁迫后豆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培养1~5 d的胚根长和胚芽长;以进口栽培品种'首都'种子(SD)为对照,以7份野生豆梨种子(J2、J8、J10、M6、M13、M15、M24)为试材,采用浓度为2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测定盐胁迫后豆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应用隶属函数法、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种子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盐胁迫对豆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红塔'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0~200 mmol/L),各处理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当NaCl溶液浓度为300、400 mmol/L时,胚根生长2~3 d后基本停滞甚至萎蔫.在材料稀缺或进行大批量种质种子耐盐性比较时,可直接选择浓度为20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快速测定豆梨种子的耐盐萌发.②NaCl胁迫,对各豆梨种质萌发期各性状指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③依据豆梨种质的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结果,将8份豆梨种质划分为高耐盐(M15)、中度耐盐(J8、M6)、盐敏感(SD、M24、M13、J10、J2)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糯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个糯玉米品种(西星白糯2号、西星黑糯1号)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萌发过程中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对幼苗株高及根长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0、50、100、150、200、250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随NaCl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苗高和根长也受到抑制;两个品种比较,西星黑糯1号种子的萌发速度、幼苗生长势受盐胁迫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两种紫花苜蓿苗期耐盐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种紫花苜蓿品种中苜3号和WL-SALT的耐盐程度及其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反应规律,用0 mmol/L, 50 mmol/L, 100 mmol/L, 200 mmol/L, 300 mmol/L, 40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2种紫花苜蓿幼苗,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盐害情况,分别测定株高、叶绿素(Chl)含量、地上生物量,分析了不同胁迫程度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2种苜蓿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够抵抗一段时间较低浓度(100 mmol/L)的盐胁迫。随着浓度的增加,在300 mmol/L, 400 mmol/L处理下,二者受到的盐害逐渐增大,Chl含量逐渐降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0 mmol/L, 200 mmol/L NaCl胁迫下,中苜3号苜蓿比WL-SALT更耐盐;而300 mmol/L, 400 mmol/L NaCl处理时,WL-SALT的耐盐性大于中苜3号苜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甘草幼苗为试材,以不同浓度(0 mmol·L~(-1)、50 mmol·L~(-1)、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NaCl溶液浇灌培养进行盐胁迫处理,分别于胁迫后15 d、30 d对甘草植株生长以及根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NaCl(50 mmol·L~(-1))胁迫下,甘草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并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定浓度NaCl(100 mmol·L~(-1))胁迫下,甘草植物生长良好,同时根叶渗透调节物质有所升高,束缚水/自由水升高,相对含水量维持较高水平;高浓度NaCl(200 mmol·L~(-1))胁迫下,甘草根叶渗透调节物质虽有所升高,但相对含水量下降辐度较大,植株生长明显受抑,叶片黄化。综合分析认为,甘草植株对低浓度盐胁迫(50 mmol·L~(-1)NaCl)具有良好适应性,对较高浓度盐胁迫(100~200 mmol·L~(-1)NaCl)具有一定耐受性,渗透调节是其抵御盐胁迫的重要生理反应之一,且不同器官不同胁迫时间发挥渗透调节功能的物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及其对耐盐性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糖度及其它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6个高粱株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7天和14天后高粱幼苗的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及干重的变化以及对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大,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50、100 mmol/L NaCl浓度下,处理7天和14天的苗高差异显著;当NaCl浓度大于150 mmol/L时,各浓度间苗高均没有显著差异。处理14天后,50 mmol/L和100 mmol/L,150 mmol/L和200 mmol/L两个浓度间的苗鲜重、饱和鲜重及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各浓度间差异显著。在4个盐浓度中,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和干重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性水平,但是仅在100 mmol/L和150 mmol/L浓度下,耐盐级别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不同盐生植物渗透调节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3种柳树(Salix)、3种柽柳(Tamarix)和2种白刺(Nitraria)的1年生苗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 mmol/L)NaCl胁迫30 d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后8个树种叶片中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抵御盐胁迫,柳树和白刺中的可溶性蛋白增加,可溶性蛋白不是甘蒙柽柳和刚毛柽柳的主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各树种根茎叶中Na+和Cl-显著增加,白刺的Na+和Cl-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柳树和柽柳,3种柳树K+下降,柽柳和白刺各部位K+种间差别较大,各离子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差异,K+/Na+总体来说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可见,不同渗透调节物质在不同盐生植物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植物的耐盐机理和种间差异对植物在盐胁迫下用于渗透调节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及其含量变化以及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郭玲  周慧杰  石磊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5-11376
[目的]为荠菜耐盐资源筛选、种质资源评价、设施抗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的KCl、NaCl、Ca(NO3)2盐溶液对荠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50mmol/L的KCl、NaCl、Ca(NO3)2盐溶液胁迫时,荠菜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95.1%、72.5%、77.0%。50mmol/L的KCl溶液利于荠菜子叶生长和胚根发育。200mmol/LKCl胁迫时,荠菜种子发芽率仅为27.8%,根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NaCl、Ca(NO3)2溶液随着浓度的增大,不仅抑制子叶生长,同时严重抑制胚根的分化和生长。150mmol/LNaCl、Ca(NO3)2溶液胁迫时,荠菜种子不能发芽、生根。[结论]KCl盐溶液对荠菜种子发芽影响最小,其次为NaCl溶液和Ca(NO3)2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