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两性表面修饰剂和非离子表面修饰剂复配修饰土娄土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为两性-非离子表面修饰剂复配修饰土娄土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特征和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原土,即未修饰土娄土(CK)为对照,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作为两性表面修饰剂,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作为非离子表面修饰剂,采用批处理方法,研究20,40℃时,BS单一修饰和不同比例BS与OP复配修饰土娄土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结果】在20和40℃,BS-OP复配修饰土娄土吸附Cd2+的快速吸附阶段平均速度(Vf)分别表现为100%BS50%BS≈50%BS+50%OP100%BS+100%OP≈100%BS+50%OPCK50%BS+100%OP;100%BS100%BS+50%OP100%BS+100%OP50%BS50%BS+50%OP≈50%BS+100%OPCK。BS修饰比例相同时,修饰土娄土的Vf总体上随着OP修饰比例增大而下降;OP修饰比例相同时,随着BS修饰比例的增加,修饰土娄土的Vf均增大。【结论】在两性-非离子表面修饰剂复配修饰土娄土对Cd2+的吸附过程中,BS起促进作用,OP起抑制作用,描述修饰土娄土吸附Cd2+的较佳模型是双常数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BS-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采用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表面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通过批处理法研究了不同修饰比例、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下,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规律和热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CTMAB复配修饰显著增强了两性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能力,30℃时吸附量呈现100BS+100CT(100%BS-12+100%CTMAB)100BS+50CT(100%BS-12+50%CTMAB)50BS+100CT(50%BS-12+100%CTMAB)100BS+150CT(100%BS-12+150%CTMAB)50BS+50CT(50%BS-12+50%CTMAB)100BS+25CT(100%BS-12+25%CTMAB)50BS+150CT(50%BS-12+150%CTMAB)50BS+25CT(50%BS-12+25%CTMAB)100BS(100%BS-12)50BS(50%BS-12)CK(原土)的顺序。当CTMAB复配修饰比例在0~100%CEC时,两性复配修饰土样对苯酚的吸附量随着修饰比例的增大而升高,而在100%~150%CEC阶段,吸附量则随CTMAB修饰比例的增大有所降低;修饰土样对苯酚吸附量随着温度、pH的升高而降低,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升高。Henry模型适用于描述苯酚在供试土样的吸附,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呈现焓减、熵增特征。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膜荚黄芪生长及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比对药用植物膜荚黄芪生长和黄芪甲苷积累的影响,为延安地区黄芪施肥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同氮磷施肥配比,共设10个处理,分别为N0P0(对照)、N1P1、N1P2、N1P3、N2P1、N2P2、N2P3、N3P1、N3P2、N3P3(N0、N1、N2、N3分别表示施用0,120,150和180kg/hm~2尿素;P0、P1、P2、P3分别表示施用0,450,600和750kg/hm~2过磷酸钙),测定不同处理黄芪茎直径、株高、冠幅、根长、根直径和干物质积累,衡量黄芪生长状况;同时测定不同处理黄芪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芪甲苷含量,探讨施肥对黄芪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配比对黄芪生长各指标影响不同。茎直径的适宜施肥方案为N2P1和N3P1处理,而N1P3和N2P3处理的株高、冠幅、根长和根直径等指标响应最优。N1P3处理黄芪终极生长量最高,较对照N0P0增加24.87%;N2P1和N2P3处理次之,对照最低。各施肥处理干物质累积总量比对照增加18.18%~70.06%,平均增加44.12%。施氮量为120和150kg/hm~2时,施磷量对黄芪水分含量的影响总体表现为:450kg/hm~2600kg/hm~2750kg/hm~2,但水分含量对氮肥响应不明显;灰分含量总体随氮磷肥施用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为120~150kg/hm~2时,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芪甲苷含量总体随施磷量的增大而升高,施氮量高于150kg/hm~2时,随施磷量的升高而降低;在N1P3和N2P3施肥水平下,黄芪甲苷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6.36%和48.48%。【结论】合理配施氮磷肥可促进黄芪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品质提高,且以N1P3和N2P3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两性表面修饰剂和非离子表面修饰剂复配修饰塿土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为两性-非离子表面修饰剂复配修饰塿土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特征和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原土,即未修饰塿土(CK)为对照,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作为两性表面修饰剂,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作为非离子表面修饰剂,采用批处理方法,研究20,40 ℃时,BS单一修饰和不同比例BS与OP复配修饰塿土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结果】在20和40 ℃,BS-OP复配修饰土娄土吸附Cd2+的快速吸附阶段平均速度(Vf)分别表现为100% BS>50% BS≈50% BS+50% OP>100% BS+100% OP≈100% BS+50% OP>CK>50% BS+100% OP;100% BS>100% BS+50% OP>100% BS+100% OP>50% BS>50% BS+50% OP≈50% BS+100% OP>CK。BS修饰比例相同时,修饰塿土的Vf总体上随着OP修饰比例增大而下降;OP修饰比例相同时,随着BS修饰比例的增加,修饰塿土的Vf均增大。【结论】在两性-非离子表面修饰剂复配修饰土娄土对Cd2+的吸附过程中,BS起促进作用,OP起抑制作用,描述修饰塿土吸附Cd2+的较佳模型是双常数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配对时间对二斑叶螨种群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配对时间对二斑叶螨种群的影响,雌螨交配与否及迟早对于螨害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及后代性比的影响,旨在为二斑叶螨持续控制和种群数量动态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培养皿单头饲养法研究了不同配对时间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雌成螨产卵量、寿命及后代孵化率、羽化率和性比的影响.【结果】配对时间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平均产卵量、平均寿命及后代性比有显著影响;进行配对的二斑叶螨,其产卵量高于孤雌生殖,且随配对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平均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在配对7d时达到最高,为79.13粒、5.97粒;孤雌生殖的二斑叶螨成螨平均寿命显著长于有性生殖,且雌成螨的平均寿命随配对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因此交配加重了雌性个体繁殖所需额外的负担,寿命较短;但配对时间对种群繁荣起积极作用;孤雌生殖的二斑叶螨后代孵化率较有性生殖低,两性生殖中孵化率随配对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试验中孤雌生殖的二斑叶螨后代个体绝大多数为雄螨,雌雄比为0.11∶1,随着二斑叶螨配对时间的延长,其后代雌雄比值不断减小,趋近于3∶1,且有雄螨存在的1~3d内,雌螨主要进行两性生殖,以产雌为主,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润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择合适的基础油并制出相应的稠化剂,调配出合适锥入度的集中润滑系统的基础润滑脂.研究选择硫化异丁烯(T321)和MoDDP作为极压抗磨剂,以提高极压抗磨性.选择各单剂及其复配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试验筛选的最优方案为:T321的添加量为3.0%,MoDDP的添加量为2.0%时,锂基脂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为981N,说明在不考虑其他添加剂影响的前提下,所制备的锂基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方面符合使用标准,且优于市面上的润滑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水氮运筹对化学封顶棉花二次生长形态及发生规律,优化水肥调控结合化学封顶技术,有效控制棉花二次生长,为塑造棉花株型、调控采收的吐絮时间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氮(纯 N)量,设3个施氮(纯 N)水平:N1、N2、N3分别为150、300、450 kg/hm2,副区为灌溉量,设3个灌水水平:W1、W2、W3分别为3 000 、4 500、6 000 m3/hm2。分析水氮处理对化学封顶棉花二次生长前后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增加延长棉花生育期,增加棉花植株株高、果枝数、二次生长率;施氮量(是)控制棉花干物质和产量形成因素。灌水处理为4 500和6 000 m3/hm2时,化学封顶棉花株高和果枝台数较高,易发生二次生长;施氮量在300 kg/hm2时,产量及其构成均高于其他。水氮处理组合以处理N2W2、N2W3表现较优,产量分别为6 349.21、6 203.54 kg/hm2。【结论】对化学打顶棉花,适当水氮运筹可控制棉花二次生长现象,且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雨滴击溅与薄层水流混合侵蚀的输沙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雨滴击溅与薄层水流混合侵蚀过程输沙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雨滴击溅对坡面径流输沙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土娄土、黄绵土和黑垆土为供试土壤,在不同雨滴直径(直径2.22,2.68和3.04mm)、不同坡度(0°,2°和4°)和薄层水流厚度(0,2,4和6mm)条件下,分析单雨滴击溅时,泥沙溅蚀量与水层厚度的关系;多雨滴击溅时,泥沙溅蚀量与薄层水流厚度的关系,分别对二者关系进行拟合;同时,对于多雨滴击溅时,不同薄层水流厚度下黄绵土泥沙溅蚀量和雨滴动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单雨滴击溅时,泥沙溅蚀量随水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且雨滴直径越大其扰动水层厚度越大,当雨滴直径由2.22mm增加到3.04mm时,平均扰动水层厚度由10mm增加到14.67mm。多雨滴击溅时,在相同的坡度(0°~4°),不同土壤和雨滴直径下,随薄层水流厚度的增加,泥沙溅蚀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当薄层水流厚度相同时,随雨滴直径的增加,泥沙溅蚀量呈增大趋势。当雨滴动能不变时,泥沙溅蚀量随着薄层水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薄层水流厚度一定时,泥沙溅蚀量随雨滴动能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建立了单雨滴击溅和多雨滴击溅条件下扰动水层厚度关与泥沙溅蚀量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不同施氮量对常规稻品种"桂香3号"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优质常规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设5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120(N1)、150(N2)、180(N3)和210(N4)kg/hm~2,对水稻的干物质量、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0 N处理下水稻最终产量主要是由抽穗前的干物质向籽粒器官转运而形成,具有较高的茎叶转运率;而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形成主要靠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茎叶转运率出现趋减现象;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后缓降的现象,而施氮量主要影响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结论】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时,优质常规水稻品种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拔节期追氮量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明确拔节期追氮量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以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垦粘1号和苏玉糯1号)为材料,研究拔节期追氮量(0、150和300 kg?hm-2)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拔节期追氮量、播期和品种单因子及其互作对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影响。总体上,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在拔节期追氮150 kg?hm-2处理和秋播条件下较优,即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短的峰值时间和较高的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且这些指标以苏玉糯5号表现较好。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两两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这4项特征值与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负相关,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极显著正相关,回复值和终值黏度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考虑在不同播期下拔节期追氮量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秋播糯玉米粉在拔节期追氮150 kg?hm-2下糊化特性较优,即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短的峰值时间和较低的糊化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