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方法。【方法】以4个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品种‘火焰无核’‘海王星’‘木星’和‘红宝石无核’为母本,欧山杂种(品种)‘北醇’为父本进行杂交,将杂交胚珠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BA的MM3+500 mg·L-1水解酪蛋白(CH)+1 mmol·L-1丝氨酸(Ser)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除‘海王星’ב北醇’外,供试的其他杂交组合均在添加6-B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胚珠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当6-BA的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对胚挽救效率具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显著;当6-BA的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对‘火焰无核’ב北醇’‘木星’ב北醇’‘海王星’ב北醇’杂交后代胚的成苗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不同质量浓度6-BA的敏感程度不同,0.5 mg·L-16-BA能够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效率;首次选用的抗寒无核品种‘木星’和‘海王星’均可作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母本。  相似文献   

2.
以无核的欧洲葡萄作母本,抗病性强的‘北醇’‘左优红’‘塘尾’作父本,大田杂交后在胚败育前采集幼果,无菌条件下采用离体胚挽救的方法获得杂种后代植株,研究了亲本基因型、胚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GA_3浓度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影响,并对杂种幼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期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初步筛选出无核抗病葡萄新材料。结果表明:获得232个杂交株系,练苗成活株系227株。以‘无核白鸡心’‘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果较好,适宜在无核葡萄胚挽救中作母本。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蔗糖浓度为2.0%,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GA_3浓度为0.5μmol·L~(-1);对获得的杂种后代幼苗,利用2种葡萄无核标记SCF27-2000、SCC8-1018对124株胚挽救杂交子代无核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初步确定无核株系74株,胚挽救后代无核率为59.7%,利用葡萄抗白粉病标记ScORN3-R对65株胚挽救杂交子代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检测,65个胚挽救杂交后代株系均未扩增出760bp抗白粉病标记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3.
‘奥迪亚’葡萄杂交后代胚挽救及无核性状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杂交后代胚挽救萌发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无核性状进行早期鉴定,【方法】以无核、抗病葡萄品种‘奥迪亚’为母本,‘玫瑰香’、‘摩尔多瓦’和‘红地球’3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L9(33)正交试验,建立简单高效的胚挽救体系,并用分子标记对杂交苗无核性状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影响胚挽救萌发率的最关键因素为接种时期,其次为培养基种类和NAA浓度;以‘奥迪亚’为母本的杂交胚其适宜接种程序为授粉后49~56 d剥取胚珠,接种在B5或NN69培养基上充分发育70 d,再转入1/2 B5培养基上萌芽,‘奥迪亚’ב摩尔多瓦’杂交胚通过此程序萌发率达到了50.48%;经分子标记鉴定,各组合后代的无核株系均超过50%。【结论】利用胚挽救方法以‘奥迪亚’为杂交母本可高效创新葡萄无核种质。  相似文献   

4.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亲本基因型对胚挽救的影响,从中选出无核葡萄新单株,为今后无核葡萄新品系的选育提供新材料。【方法】以8个无核葡萄品种为母本,以抗寒抗病的中国野生葡萄等做父本,围绕无核抗性的育种目标设计9个杂交组合,对杂种进行胚珠培养,成苗后进行温室移栽炼苗,并对后代进行杂种鉴定和辅助选择,最后移栽至大田。【结果】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32个胚挽救株系,394株幼苗。利用无核基因探针GLSP1、分子标记SCF27和SCC8对杂种株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杂种株系中检测出无核特异性条带的分别为11、18、21个株系。其中有17个株系在SCF27和SCC8标记扩增下都出现了无核性状的特异性条带。综合3种标记对杂交子代株系的检测结果,有28个株系被初步确认为携带标记的无核株系。【结论】以‘火焰无核’‘爱神玫瑰’和‘无核白鸡心’为母本的组合成苗率相对较高,以‘底莱特’和‘红无籽露’为母本的组合具有较高的胚萌发率,较适宜做母本。在杂交育种时母本的选择起关键作用,父本对胚挽救的效果也会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与杂种后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与‘美丽无核’幼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败育过程进行研究,为提高胚挽救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杂交与胚挽救育种技术,从中选出无核杂种优株,为选育无核新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8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后代为材料,研究亲本基因型、取样时期和胚发育培养基相态对成苗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杂种后代进行无核性状检测;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美丽无核’的幼胚和胚乳的发育与败育进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利用胚挽救技术从8个杂交组合中获得杂种单株468株。其中‘昆香无核’ב新郁’杂交组合成苗率较高,为9.48%;‘火焰无核’ב昆香无核’、‘昆香无核’ב红宝石无核’、‘红宝石无核’ב克瑞森无核’杂交组合分别在授粉后41、47和55 d取样,进行胚挽救的成苗率最高;‘火焰无核’ב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ב克瑞森无核’在固体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昆香无核’ב北醇’在固体或固液双相培养基上的成苗率无显著差异;利用无核基因探针GLSP1-569、SCAR标记SCF27-2000对4个杂交组合的326个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初步确定210个株系携带无核基因;‘美丽无核’幼胚发育至球形胚时期开始败育,时间为花后38 d。【结论】‘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适宜作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以‘火焰无核’‘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最佳取样时期分别为授粉后41、47和55 d;不同母本的杂交组合对胚发育培养基的相态要求有差异;‘美丽无核’作母本材料时适宜取样时期为花后34~36 d。  相似文献   

7.
以‘巨峰’等14个葡萄品种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保存温度和培养基表面覆盖矿物油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有效延长试管苗的继代间隔时间,转入常温培养后恢复生长良好,但不同品种适宜的温度不同。设定存活率降至30%~40%时的保存时间为最长继代时间,‘红斯威特’‘莫丽莎’‘皇家夏天’‘克瑞森无核’葡萄最适低温9℃,可保存850 d以上,部分可至1060 d;‘巨峰’‘巨玫瑰’‘皇家秋天’‘火焰无核’‘夏黑’‘公主’‘粒粒特’‘赤霞珠’‘美人指’‘魏可’最适低温12~15℃,可保存350~600 d。葡萄试管苗低温保存前需常规培养一段时间(预培养),并根据培养温度及品种决定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一般为7~21 d。接种不带叶片的单芽茎段并立即在培养基表面覆盖6~8 cm厚矿物油能将多个葡萄品种试管苗在常温下的继代间隔时间由150 d延长至420 d,将矿物油倒出,试管苗即可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无核葡萄胚发育和胚萌发的影响因子,有利于优化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方法】以早黑宝盛花后100 d种胚为试材,采用剥种取胚进行胚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和营养添加物质对胚萌发成苗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优劣解距离法)分析法筛选出最佳胚萌发培养基;以无核翠宝(盛花后28~38 d)、丽红宝(盛花后28~32 d)和晶红宝(盛花后28~32 d)未成熟幼果为试材,研究不同取样时间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胚的萌发成苗效果。【结果】在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IAA+0.2 mg·L-16-BA+0.5 g·L-1葡萄汁时,胚的萌发率和成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取样时间接近(或达到)胚败育始期时,胚发育率最高。无核翠宝和丽红宝胚珠离体培养10周后的胚萌发率最高(≥50.00%)。不同形态胚的萌发成苗效果不同,子叶形胚的萌发成苗效果最好,其他排序为:鱼雷形胚﹥球形胚﹥心形胚﹥畸形胚。【结论】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外源物质有利于胚萌发成苗;离体培养败育时期的胚珠能获得更高的胚发育率和多胚率;子叶形胚和鱼雷形胚更易萌发成苗。  相似文献   

9.
以‘黄荷兰’试管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研究了影响有性三倍体杂交兰‘黄荷兰’根状茎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壮苗和试管苗移栽的因素,以期建立‘黄荷兰’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横切茎尖的起始脱分化时间早于纵切,诱导率高于纵切。切割长度、外源激素、光照强度和有机附加物对根状茎的增殖影响显著,将根状茎切割成长0.50 cm接种到MS+6-BA 1.00 mg·L~(-1)+NAA 0.20 mg·L~(-1)+土豆80.00 g·L~(-1)+蔗糖3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30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根状茎增殖系数为3.18。外源激素对根状茎的分化影响显著,将根状茎掰成长1.00 cm接入MS+6-BA 1.00 mg·L~(-1)+NAA 0.2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02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芽分化率和苗分化率分别为60.00%和57.50%。将4 cm高的苗转入1/2MS+6-BA 0.10 mg·L~(-1)+NAA 0.5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50 g·L~(-1)中培养50 d,平均株高和根数分别为7.32 cm和3.56条。4月和10月用水草移栽,试管苗成活率分别为98.67%和99.67%。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工厂化生产‘黄荷兰’种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培育‘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木,初步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为变量,接种后‘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为因变量;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在32℃预热处理7 d,再逐渐升温至37℃热处理30 d后,剥取茎尖进行培养,待获得完整植株时,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阳光玫瑰’葡萄嫩茎段外植体经75%乙醇30 s+0.1%氯化汞8 min处理,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萌发,在1.5 mg·L~(-1)6-BA和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新芽,接种到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在1.0 mg·L~(-1)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单芽增殖效果最明显;把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单芽切下,转入添加I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在添加0.4 mg·L~(-1)IBA和0.2 mg·L~(-1)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脱毒处理,热处理植株的成活率为78%,茎尖成活率为60%,经检测,再生植株不带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扇叶病毒(GFLV)。【结论】初步建立了‘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母本‘瑰宝’和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结果】6个葡萄品种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2-己烯醛,在35.88%~50.04%,‘早康宝’中含量最低,‘丽红宝’最高;其次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己醛,相对含量在16.91%~30.41%,‘瑰宝’最低。‘瑰宝’、‘无核白鸡心’及其具有香味的杂交后代‘早康宝’和‘无核翠宝’中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11.21%~25.39%),特别是里那醇,其中‘瑰宝’含量最高为25.20%,‘无核白鸡心’含量最低(0.18%),而‘丽红宝’和‘晶红宝’中含量甚微或无;其次是香叶醇,‘早康宝’中最高14.58%,‘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分别占8.20%、4.42%。【结论】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之和对4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瑰宝’、‘无核白鸡心’、‘早康宝’和‘无核翠宝’)果实玫瑰香气贡献最大。C6化合物中的2-己烯醛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成苗技术。【方法】以‘玛瑙红’樱桃幼胚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种胚进行解剖学观察和萌发实验,确定种胚败育时期和最佳胚抢救时间,设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研究其对种胚萌发及幼苗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幼胚大规模败育发生在盛花期后30 d,最佳胚抢救时间为盛花期后25 d。胚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TDZ+0.5 mg·L~(-1)6-BA+1.0 mg·L~(-1)IBA,萌发率达70%。幼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TDZ+0.1 mg·L~(-1)6-BA+1.5 mg·L~(-1)IBA+0.5 mg·L~(-1)GA_3,增殖系数为5.45。幼苗经诱导生根后移栽至营养土中,成活率达90%。【结论】建立了‘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技术体系,为‘玛瑙红’樱桃及其他核果类果树有效利用胚抢救技术解决杂交育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花前14 d,分别对4个抗寒无核葡萄杂交组合‘火焰无核’×00-1-5、‘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的母本花序施用不同浓度6-BA,以MM3固液双相培养基作为胚发育培养基,WPM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进行胚挽救,研究花前施用6-BA对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施用6-BA对胚的发育起促进作用,但不同浓度6-BA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胚挽救效果不同,其中‘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50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而‘火焰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30 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无核品种‘秦红2号’‘红宝石无核’最适宜作母本,‘火焰无核’胚挽救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链霉素(SM)及赤霉素(GAs)诱导欧亚种葡萄有核品种无核结实的可行性及其诱导无核结实的机制。【方法】以8 a(年)生欧亚种葡萄有核品种‘玫瑰香’为实验材料,在满花前11 d至满花后4 d的2周期间用SM 200mg·L~(-1)、GAs40 mg·L~(-1)水溶液分别浸蘸花穗,探讨适宜使用时期。在满花当日用不同浓度SM、GAs及SM和GAs的混合液浸蘸花穗,探讨适宜使用浓度,并和GA3处理作了比较。所有处理花后2周再次用25 mg·L~(-1)的GAs溶液浸蘸果穗促进果粒膨大。【结果】从满花前7 d到满花后4 d期间用SM 200 mg·L~(-1)浸蘸花穗,各处理无核率都达100%。满花当日使用SM 50 mg·L~(-1)和100 mg·L~(-1)处理的无核率接近100%,SM 200 mg·L~(-1)+GAs25 mg·L~(-1)和SM 200 mg·L~(-1)+GAs40mg·L~(-1)无核率也达100%。但同期的GAs和GA3处理无核率较低。切片观察发现,SM各处理虽然使柱头花粉粒萌发及花粉管在雌蕊各部位的伸长都受到抑制,但到达珠孔的花粉管数目仍有0.8~1.4个(对照3.8个)。而满花当日的正常胚珠率、胚囊率却低于16.6%(对照为94.17%)。【结论】满花前1周至满花后4 d期间,SM 200 mg·L~(-1)单用或添加GAs25 mg·L~(-1)的水溶液浸蘸葡萄的花穗可以有效诱导欧亚种葡萄的无核结实。SM处理后雌蕊的胚珠和胚囊发育异常,是其诱导无核结实的主要原因。赤霉素对欧亚种葡萄的无核效果较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苹果抗寒矮化砧木‘BP-176’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及其离体叶片不定梢再生技术体系,为工厂化生产优质苗木及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品种奠定技术基础。【方法】以苹果抗寒矮化砧木‘BP-176’的半木质化新梢为试材,建立初代无菌试管苗。以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继代生长及生根的影响。以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细胞分裂素种类和浓度及碳源对不定梢再生的影响。【结果】半木质化新梢在芽启动培养基上的腋芽萌发率达85%以上。在基本培养基MS和QL上,试管苗的增殖没有显著差异,但生长表现不同,QL培养基上的增殖苗表现出该品种田间生长的红色特征。当细胞分裂素为BA时,蔗糖比D-山梨醇易诱导出叶片不定梢;当细胞分裂素为TDZ并且浓度较高时,D-山梨醇比蔗糖易诱导出叶片不定梢。以添加3 mg·L-1BA和30 g·L-1蔗糖处理获得的不定梢再生率最高,为71.6%。生根诱导,基本培养基1/2MS比1/4MS有效,生长素IBA比NAA有利于提高生根率。【结论】苹果砧木‘BP-176’试管苗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添加1.0 mg·L-1BA和0.1 mg·L-1IBA的QL培养基;最佳不定梢再生培养基为:NM+3 mg·L-1BA+0.3 mg·L-1IBA+30 g·L-1蔗糖;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1IBA+20 g·L-1蔗糖,最高生根率为69.8%。  相似文献   

16.
以欧李优系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基本培养基类型、附加物和蔗糖浓度对试管苗生长状态和增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 0.5mg·L~(-1)+KT 0.5mg·L~(-1)+IBA 0.05mg·L~(-1)培养基上,附加水解乳蛋白(LH)300mg·L~(-1)、蔗糖35g·L~(-1)、琼脂5.8g·L~(-1),为欧李优系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诱导、保存和扩繁葡萄原胚团,为葡萄外源基因转化及基因编辑研究提供受体材料。【方法】以4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和1个野生种葡萄的花器官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在3种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通过二次再生途径诱导、保存和扩繁次生原胚团并利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对其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无核白’葡萄的雄蕊接种在PIV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10.8%);初生原胚团细胞核大、染色深且具有旺盛分裂能力,二次再生途径诱导的次生原胚团具有同样的细胞学特征且可以正常成苗。【结论】葡萄体细胞胚诱导受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影响显著;二次胚再生途径可以长期诱导、保存和扩繁原胚团,能为葡萄遗传转化持续提供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大粒、无核是鲜食葡萄育种的重要目标,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胚挽救进行无核葡萄育种的流程及胚培养技术要点,以无核葡萄作为母本,优质大粒的欧美种或欧亚种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在胚没有完全败育前采集田间幼果,无菌条件下利用培养基促进胚的萌发,进而培养成苗,获得无核葡萄种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不同节位材料转接处理和不同浓度青霉素处理挽救在继代中被芽孢杆菌污染的葡萄试管苗的效果。结果表明,培养基灭完茵后未凝固时每升培养基中加入50ml 32万单位/L的青霉素钠溶液,能显著抑制芽孢杆菌发生,且试管苗生长正常。灭菌前加入青霉素的处理方法,虽对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很强,但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经各种方法处理后获得的无芽孢材料,转接到改良B5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且无芽孢再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无核品种是葡萄的主要育种目标之一,通过建立无核品种中葡萄18号的胚挽救技术体系,为无核葡萄的胚挽救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研究不同胚珠取样时间(盛花后52、53、54、57、58、61和65 d,DAF),培养基类型(NN 和 ER)及相态(固-液双相和固相),氨基酸(0,2.5mmol·L-1 Ser、Cys、Gln),椰汁(0、100、200 mL·L-1),GA3/KT/NAA组合及4种细胞分裂素TDZ(0和0.2 mg·L-1)、6-BA(0和0.2 mg·L-1)、KT(0、0.2和0.4 mg·L-1)和ZT(0、0.2和0.4 mg·L-1)对中葡萄18号胚发育率、胚萌发率或成苗率的影响,并利用无核基因SSR标记对胚挽救杂种苗进行无核性状早期鉴定,初步建立该品种的胚挽救技术体系.[结果]中葡萄18号在DAF 61取样时胚发育率最高(34.33%);基本培养基NN(29.33%)较ER(25%)的胚发育率更高,且固-液双相培养基的效果较固相更佳;添加2.5 mmol·L-1 Ser(40.74%)、Cys(43.33%)或Gln(44.21%)的胚发育率均高于对照(29.33%);添加200mL·L-1椰汁的胚发育率(37.10%)显著高于对照(29.33%).在3种激素GA3/KT/NAA组合中,发现仅添加GA3和KT时,成苗率最高(60%),而添加NAA的组合均出现异常分化现象,且成苗率较低.四种细胞分裂素TDZ、6-BA、KT和ZT中,添加0.2mg·L-1 ZT更适合胚萌发及成苗,正常成苗的比率达76.36%.分别利用无核SSR标记P3_VvAGL11和5U_VviAGL11对中葡萄18号x玫瑰香的406个杂交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初步判定229个后代为无核株系,该组合的无核率为56.4%.[结论]中葡萄18号作为胚挽救母本的最佳取样时间为DAF 61前后,可利用固-液双相培养基NN+2.5 mmol·L-1 Cys/Gln+5.5 g·L-1琼脂+60 g·L-1蔗糖+2 g·L-1活性炭+0.5 g·L-1水解酪蛋白进行胚珠离体培养,暗培养9~10周后,接种裸胚于WPM+0.2 mg·L-1 ZT+20 g·L-1蔗糖+6 g·L-1琼脂+1 g·L-1活性炭进行胚萌发培养.鉴定出拥有无核基因SSR标记的胚挽救苗229株,是潜在的无核葡萄新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