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编辑同志:本刊一期登载了拙作《建议大量繁殖甜叶菊》一文后,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甜叶菊的种植、管理方法,种子、小苗何处有销售等问题。为此,我把读者来信中的一条信息摘告本刊读者。据安徽省溆县花山乡荣誉大队农村青年陈有鹏来信说,他在一九八三年种植了两亩甜叶菊,当年就收入六百多元。一九八四年以来,已繁殖种子五斤多,种苗一万多棵。凡要求购买种子和树苗的同志,可以写信与他直接联系。至于外销问题,希望得到外贸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市种植甜叶菊已有30多年,近年来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为摸索甜叶菊育苗技术,我们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四种甜叶菊繁苗技术。1扦插育苗此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具有繁殖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专家认  相似文献   

3.
正1.技术背景花魔芋有性繁殖是解决生产上急需大量优质、纯度高、健康种子资源的有效措施。种子有性繁殖提纯复壮是增强种性,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魔芋良种,提高魔芋种植产量、质量、产量、经济效益的关键的最有效的途径技术。同时也是开展魔芋种内和种间杂交育种的基础。本文重点论述了魔芋种子有性繁殖提纯复壮技术措施。花魔芋种子有性繁殖纯复壮技术关键抓好8个方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甜叶菊种子,研究了NaCl对甜叶菊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浓度<0.3%时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0.3%时表现为抑制作用,盐分浓度越高,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甜叶菊幼苗生长状况随NaCl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由此说明当NaCl浓度≥0.3%时,对甜叶菊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明显,也说明甜叶菊的耐盐性相对较弱,不适宜在盐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5.
甜叶菊是焉耆垦区近年种植的一种新型作物,因其产值高、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本文从选地、整地、栽苗、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甜叶菊高效栽培技术,以为焉耆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甜叶菊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观叶秋海棠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可通过种子、叶片扦插、组培繁殖。秋海棠种子细小,数量多,繁殖系数大,但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有些种类种子萌发时间长,约30~50天,种子繁殖多用于杂交选育新品种。叶片扦插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简单,容易成活,但受季节限制。组培繁殖系数高,但周期长、成本贵。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的新繁殖方法,以克服原有繁殖方法存在的不同问题,为秋海棠繁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甜叶菊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处理时间对甜叶菊萌动种子进行诱导,研究表明含有2%DMSO的0.1%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1 d可有效诱导甜叶菊多倍体产生,其诱导率为20%。多倍体表现出叶色深绿,叶片增大,有扭曲皱缩,叶下表皮气孔增大,密度减少,开花延迟,花蕾增大等现象。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研究显示,诱导获得的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有加倍;流式细胞仪鉴定研究表明,多倍体植株DNA含量为二倍体的两倍。该研究为大量甜叶菊多倍体育种材料的获得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选育优质高产甜叶菊新品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8.
刘红光 《种子科技》2008,26(5):58-59
甜菊又称甜叶菊,是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发展起来的新作物,其种子又具有千粒重低、不实率高、采种困难、发芽率低、出苗力弱等许多特异性状,为此,我们对甜菊种子繁育和播种育苗方面存在的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索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苎麻嫩梢带叶沙插繁殖技术胡天红,王荣远(湖北省仙桃市麻港农技站433004)(湖北省仙桃市郭河农技站433013)苎麻嫩梢带叶沙插繁殖法,不仅克服种子繁殖易产生性状分离之弊,而且还可弥补种蔸繁殖速度慢之不足。一、优点1.成活率高。沙苗床插梢育苗,水分……  相似文献   

10.
杨百战  曹轶 《种子科技》2007,25(5):52-53
该技术将重复繁殖和循环选择两种种子生产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种子生产技术,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基础,创造性采用育种家种子→原种→大田用种的常规水稻种子三级生产程序和选择单穗→建立穗行圃→稀繁原种→快繁大田用种的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具有早、快、简、高、省等突出优点,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筛选和开发具有多态性的甜叶菊基因组分子标记。选取4个甜叶菊品种为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开发SSR和SNP标记。开发并验证了149对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特异性高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和4组功能性的SNP标记,开发的多态性基因组分子标记中包含了甜叶菊糖苷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新标记StKASPSNP-7。验证了基于KASP技术开发甜叶菊功能SNP标记的可行性,为甜叶菊遗传图谱构建、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开发的SSR和SNP标记可应用于甜叶菊的遗传图谱分析、品种真实性的高效快速鉴定以及高糖苷含量新品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本刊曾在1985年第一、第五两期上登载“建议大量繁殖甜叶菊”“关于甜叶菊的通汛”等文章,其中对甜叶菊的移栽与管理、收割与加工、成药与成品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其中对如何解决信息、生产、销售的均  相似文献   

13.
在南方春季繁殖豇豆种子,由于种子成熟期正逢高温多雨的季节,种子易霉烂或在荚内发芽,收获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夏季繁种,由于气温高,豇豆发育早、衰老快,生育期很短,种子产量也比较低;在秋季繁种,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豇豆种子繁殖.根据季节的特点,研究播种期、种植密度与肥料施用对豇豆秋繁的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可以为豇豆种子的繁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冯胜利  刘珣 《种子世界》2002,(11):31-31
1 种子发热原因 1.1 种子含水量高 由于种子含水量高,新陈代谢旺盛,释放的大量热量积聚在种堆内,热量促使种温升高,呼吸作用加强,产生大量水汽,散发在种子堆内,进一步促进种子生理代谢活动,导致种堆放出更多的热量,循环反复会使种堆热量越积越多,种温升高,进一步导致种子发热。 1.2 微生物和仓库害虫的迅速生长和繁殖引起种子发热 特别是在20~35℃条件下,种子微生物居多,生长繁殖迅速,放出大量的热,易造成种子发热。 1.3 种子堆放不合理……  相似文献   

15.
王定育 《种子科技》2003,21(6):360-361
黄姜属于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为多年生草质藤本作物。地上部有茎、叶、花、果,地下部有根状茎、须毛。黄姜的繁殖方法有四种,即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株芽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1种子繁殖(有性繁殖)黄姜种子繁殖是指用黄姜地上茎所结蒴果中的种子直接播种,当年形成种子姜,是目前培埴黄姜种源,改良黄姜品种的最佳方法。一般亩用种子5kg,4—6月播种,当年12月至次年3月前起挖,亩培育姜种10~15万株,单株重10g以上,可大田种植10亩。其技术要点是:1.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宜于管理的地块。1.2整地深翻土地,耙碎土块,地面平整。1.3…  相似文献   

16.
白魔芋不同繁殖材料田间生理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通过对白魔芋三种自然繁殖材料作田间试验比较及其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总结分析生产上采用白魔芋种子作为繁殖材料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白魔芋种子的部分田间性状(叶幅/株高、叶柄直径、平均球茎重)虽不如球茎和根状茎,但三种繁殖材料中重要的经济指标——膨大倍数,种子的最高为24.52倍,远高于根状茎(5.68倍)和球茎(2.84倍)。说明白魔芋种子个体生产力强,可作为白魔芋繁殖材料来利用。从三种繁殖材料在展叶完全后部分生理指标来看,种子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27.637mg/g,种子的根系活力明显高于球茎和根状茎,为1.45mg/g·h(FW),而种子叶绿素含量低于球茎,但大于根状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仅有8.55mg/g,,其结果中表明,种子繁殖表现是出较高植株生活力,对其膨大倍数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1.品种来源誉宇506是山东省平度市花生科研开发中心的科技人员,通过人工杂交技术高世代系统选育成的极早熟、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花生新品种。2010年转让申请权和命名权,依然由本中心独家繁殖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和安排原种高产示范与高倍繁殖种子。2013年由申请单位另命他名通过湖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6):F0004-F0004
一步分离法分离纯化甜叶菊苷工艺 该技术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代替传统的甜叶菊苷水浸法,实现了提取时间缩短92%,提取率达到90%的目标;以成熟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甜叶菊苷的分离提纯工艺进行改造,达成一道工序完成甜叶菊料液的吸附、脱盐、脱色。  相似文献   

20.
<正>仙客来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块茎切块繁殖。种子繁殖简便易行,繁殖系数高,育苗费用低,植株生长健壮,是主要的繁殖方法。河西地区近年来开展了仙客来低温温室制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