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定位野生醋栗番茄发芽期耐盐QTL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野生醋栗番茄( 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 LA722和栽培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 9706为材料, 结合发芽期大规模盐胁迫筛选方法和AB-QTL 技术进行耐盐QTL 定位和转育研究, 建立了包括280个BC3 S1单株的高代回交群体, 利用26个CAPS、66个SSR和39个SRAP多态性标记构建了分子遗传图谱并进行了耐盐性QTL定位。利用发芽20、24、28 d的发芽指数分别检测耐盐相关的QTL, 确定发芽24 d时的指数为检测QTL的最优指标, 共检测出11个与耐盐相关的QTL, 8个来自于野生醋栗番茄LA722。研究获得了58个极耐盐株系, 对部分耐盐株系进行QTL qST-8-1 和qST-9-2 的基因型分析, 其中230-1和230-3株系含QTL qST-8-1, 228-4株系含主效QTL qST-9-2, 231-6, 210-7, 226-1, 226-6, 226-7和204-7株系同时含有2个主效QTL, 这些株系的农艺性状接近栽培番茄9706, 可作为耐盐育种种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6-196
以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pim pinellffolium)LA722和栽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9706为材料,结合发芽期大规模盐胁迫筛选方法和AB—QTL技术进行耐盐QTL定位和转育研究,建立了包括280个BC3s。  相似文献   

3.
核桃具有极佳的经济价值与保健效果,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在国内国际市场均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对核桃基因组进行研究,获得遗传序列信息,有助于核桃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与克隆,剖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对开发利用核桃优质种质资源和培育、改良核桃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基因组学在核桃上的进展,包括核桃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叶绿体测序技术的更新与应用,利用基因组学在核桃中进行的SNP等分子标记的开发、QTL定位结合遗传连锁图谱与全基因组联合分析方法进行的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核桃的起源演化等问题研究,并对未来核桃等果树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番茄渐渗系群体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已构建的番茄渐渗系(Introgression Line,IL)群体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包括利用IL群体对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果实品质、产量等基因或QTL的定位,利用IL群体进行QTL遗传效应及互作分析,基因或QTL精细定位、克隆、聚合、代谢组学分析等。对利用IL群体有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番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概述基因荛在番茄抗病毒、抗病虫害、抗除草剂、提高耐贮藏性、抗寒性、改善风味品质和育性等遗传改良的应用。展示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番茄品种改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文才 《园艺学报》2013,40(9):1731-1740
 由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引起的番茄疮痂病是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病原菌小种的快速变化,特别是X. gardneri 的扩散,加速了人们对抗性遗传、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工作。迄今已经定位了3 个抗T3 小种的基因、5 个抗T3 小种的QTL 和3 个抗T4 小种的QTL,并对部分基因或QTL 进行了精细定位,建立了标记辅助选择体系,育成了抗T4 小种的品种。本文将就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番茄疮痂病抗性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抗番茄疮痂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构建的41份野生醋栗番茄核心种质,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进行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醋栗番茄种质资源的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鉴定出耐盐材料13份,盐敏感材料20份。其中N27、N34、N35、N38、N39、N41等6份材料耐盐性较好,相对发芽率达9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醋栗番茄和栽培种Moneymaker、M82。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耐盐材料分布在不同类群,推测醋栗番茄耐盐性状受有限的数量性状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66份番茄核心种质资源第3穗果实处节间长度进行测定,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7个与节间长度相关的QTL位点。对10和11号染色体中的显著性SNP进行候选基因分析,进一步挖掘控制番茄节间长度的主效基因IL10(Forkhead-associated domain protein)和IL11(Auxin-regulated protein)。以‘Ailsa Craig’番茄为背景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11株IL10基因沉默、10株IL11基因沉默的株系,其节间长度比野生型短。综上所述,IL10和IL11为控制番茄节间长度的关键基因,对番茄节间长度起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501份番茄重测序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于苗期测定Na+和K+含量并计算Na+/K+比值,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单倍型分析,筛选耐盐相关显著关联位点,鉴定基于显著关联位点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耐盐表型,利用该位点开发分子标记及验证。结果表明:大果番茄的驯化和改良过程导致了植株地上部Na+含量和Na+/K+比值的降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7号染色体上鉴定到与番茄地上部Na+含量和Na+/K+比值显著关联位点NTC7(Na+tolerance loci on chromosome 7),该位点包含两个功能已知的耐盐基因,HKT1;1和HKT1;2。序列分析和单倍型分析鉴定到HKT1;2启动子上存在1个6bp插入缺失与地上部中Na+含量和Na+/K+比值高度关联,通过盐处理验证该位点与番茄耐盐...  相似文献   

10.
以栽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1052’为遗传背景的潘那利番茄(S.pennellii)‘LA0716’的渐渗系‘14h616’含有‘LA0716’第3染色体上长度为2.66Mb的片段,该片段含有番茄耐裂果基因Cr3a。以‘14h616’和‘1052’为亲本构建了番茄耐裂果基因Cr3a的亚渐渗系群体,以亚渐渗系群体F5代中易裂果和含有耐裂果基因Cr3a的耐裂果为材料制作石蜡切片,测量果实含水量。结果表明易裂果番茄与含Cr3a耐裂果番茄果皮角质层厚度和表皮细胞层数均无显著差异;但绿熟期易裂番茄果实含水量显著高于含Cr3a耐裂番茄。亚渐渗系群体遗传分析并结合表型鉴定结果表明,番茄耐裂性对易裂性为不完全显性关系,基因Cr3a的遗传贡献率是27.41%;将Cr3a定位于分子标记3-ZY75和3-ZY43约349kb范围内,在该区段内检测到47个候选基因。利用分子标记对以耐裂材料‘182h640’为母本、易裂材料‘182h680’为父本构建的F2群体及200份遗传背景不同的高代材料进行验证,符合性较好,选择准确度可达96%。本研究的结果为Cr3a的图位克隆和番茄耐裂果分子改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秦玉芝  胡新喜  王万兴  熊兴耀 《园艺学报》2017,44(12):2408-2424
从马铃薯耐盐资源的评价、盐胁迫对马铃薯的生理影响、马铃薯盐胁迫应答分子机制和基因工程提高马铃薯耐盐性等4个方面综述马铃薯耐盐性研究现状,并做出讨论和展望,以期为揭示马铃薯耐盐机理、耐盐种质资源鉴定和培育耐盐马铃薯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培育高耐湿涝的葫芦品种是一项应对湿害和涝害的重要措施。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葫芦科作物在耐湿涝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葫芦耐湿涝野生资源及其进化,基于生理的包括根的形态、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关分子标记的葫芦耐湿涝鉴定,加快葫芦耐湿涝的选育进程,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转入包括活性氧清除、胁迫蛋白等在内的外源基因,提高葫芦的耐湿涝性。并对目前葫芦耐湿涝遗传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嫁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耐盐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佳西娜74-112’番茄自根嫁接植株及其与8种砧木嫁接植株为试材,研究盐胁迫下不同砧木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钾钠离子吸收与分配、光合作用等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盐胁迫降低了生长势和产量,但却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嫁接植株生长势、产量、品质和耐盐性因砧木不同而显著不同。采用‘西方番茄砧木’嫁接进行耐盐栽培,比对照条件下自根嫁接番茄产量降低32.3%,但比盐胁迫栽培的自根嫁接番茄产量提高37.7%,且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最强的综合优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将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排序,提出了一套可应用于番茄耐盐砧木筛选的分析流程,有望为盐碱地土壤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番茄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耐盐性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土壤盐渍化问题的不断加重.番茄耐盐性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就盐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番茄耐盐性鉴定的方法和指标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以"大维番茄根砧"、"坂砧一号"、"久留大佐"、"春树"4种番茄砧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其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砧木品种的耐盐性强弱为"大维番茄根砧">"春树">"坂砧一号">"久留大佐"。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14个番茄品种进行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耐盐性评价。对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进行聚类分 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5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9个;对幼苗期的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相对茎粗、相对茎叶 干质量、相对根干质量5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14个番茄品种分为耐盐性强的品种4个和耐盐性弱的品种10个。结果表明:14 个番茄品种两个发育阶段的耐盐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番茄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抗旱性是由许多微效基因座和数百个影响干旱形态和生理反应的基因控制的,阐明番茄抗旱的分子机制、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加速培育具有抗旱性的番茄新品种。本文概述了番茄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番茄在干旱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变化和抗旱育种,重点阐述了番茄抗旱性基因工程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植物抗旱性基因工程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菊芋的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菊芋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家畜饲料,而且具有多重生态功能,是生态价值巨大的抗逆、高产、高密度能源植物.现主要对其在耐寒、耐旱、耐盐碱及作为能源植物等生态功能及应用价值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今后菊芋生态功能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The tetraploid of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 (Nakai) Tzvel. was induced by the colchicine treatment using nodal segments. Ploidy level was determined by an analysis of flow cytometry and chromosome count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stomata, leaves, flowers and pollen grains of the tetraploid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diploid. The tolerance responses of the diploid and tetraploid were compared under the imposition of heat, cold, drought and salinity stress. Semi-lethal temperatures suggest that cold tolerance is improved by polyploidization, but the heat tolerance is reduced. Under drought and salt stress, the activity of peroxidase (POD) an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in the tetraploi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diploid. Accordingly its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maintained a lower level.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 + b) in the tetraploid was higher, and decrease of its content was postponed in tetraploid compared with the diploid under salt stress. It suggested that polyploidization could alleviate oxidative stress, maintain good water balance and higher chlorophyll (a + b) content, thereby enhanced the 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 in colchicine induced tetraplo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