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危害食品卫生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加,食品卫生中的危害因素也呈上升趋势,一些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食品引起的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抗菌素的残留,激素含量和环境污染对食品的影响不得不引起的重视,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食品卫生中的危害因素及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养殖业得到不断发展,人类膳食结构中肉食品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人类在享受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受到动物疾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挑战。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至少295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其中,细菌性人畜共患病有55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129  相似文献   

3.
动物疫病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动物患有疫病时,不仅会使畜产品质量降低,而且通过肉、乳、蛋及其制品将疫病传染给人,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发生,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指标通常包括无重大动物疫病,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和黄曲霉素B_1污染等指标控制在限制范围内。1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1.1动物疫病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目前,全球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250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最常见的有54种,如炭疽、  相似文献   

5.
颜喜俊 《当代畜牧》2014,(36):60-61
动物性食品由于受到环境中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和流通等诸多环节中有可能受到污染,使其安全性降低,引起人的食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控制动物性食品污染对防止动物性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关注也日益提高。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1国内外食品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近些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危害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突出问题。1.1世界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1990年,西班牙发生因食入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动物肝脏引起43个家庭中毒。1985年4月,在英国首次发现疯牛…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发生的几率较大,尤其是现代人们非常喜欢饲养宠物的条件下,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生的现象更是有增无减.通过分析原因,加强屠宰产品和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对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肉品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安全转变.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已成为当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笔者结合沾益县实际,就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试述人畜共患病及抗菌兽药使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人畜共患传染病愈演愈烈1.1炭疽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由微生物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从那以后,就不断有新的人畜共患病被确诊.有专家统计,在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至少有160多种可传染于人,其中如血吸虫病、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等都曾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危害.有的动物疫病能致人死命,有的使人长期丧失劳动力,有的使人患上恶疾,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产生强烈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质量要求已越来越高,食品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1.1饲料原料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质一是有些饲料成分中含有某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有毒蛋白、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如动物性饲料中所含的组胺、抗硫胺素、肌胃糜烂素等。二是饲料霉变或受污染引起饲料变质并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大致包括致病性细菌(如链球菌、沙门氏菌等)、各种霉菌及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农药、二恶英、城市泔水、垃圾)等对饲料卫生的损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  相似文献   

11.
动物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和危害。随着家畜一些传染病的逐渐控制,而寄生虫病就显得重要,特别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于1980年4月至1981年7月,对汤原县汤旺河河段附近的三个乡镇、十个自然屯的32条狗和31只猫进行寄生虫调查,通过剖杀,搜集标本鉴定,检出寄生虫十五个种,其中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十四个种,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2.
刘艳琴 《兽医导刊》2016,(23):74-75
正包虫病是由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草食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具体地方传播流行特征的慢性寄生虫病,也叫棘球蚴虫病。其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包虫病列为丙类传染病。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安全局网络  相似文献   

13.
动物性食品营养丰富,是人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卫生意识的加强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动物性食品的卫生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动物产品——肉品的品质、卫生质量同人类日常生活、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笔者在长期的动物检疫、检验工作实践中发现影响肉品卫生质量的因素除动物卫生条件、疫病和寄生虫病控制、屠宰过程管理、药残监控等方面外,  相似文献   

14.
弯曲杆菌腹泻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空肠弯曲杆菌可以引起家畜流产、不孕、乳房炎、幼畜腹泻和家禽肝炎。自然界中,空肠弯曲杆菌广泛存在,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畜禽由于携带此菌而导致的乳、肉等动物性食品污染是人类感染空肠弯曲杆菌的主要原因。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15.
动物性食品是人类最重要和必需的食品,在人类食品中的比重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大。目前,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卫生的认识和要求也有了提高,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广泛而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畜牧业和水产业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含有丰富动物蛋白质的肉、乳、蛋鱼等食品,人们所需的全价蛋白质都在动物性食品中所摄取,它比植物性蛋白质有较高的吸收率,它还供给人体以脂肪、各种氨基酸、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如兽医食品卫生及检验可保证这些美味可口人人爱吃的食品的质量,防治人畜共患传染病经由食物或食品加工过程接触而感染给人是兽医公共卫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兽医卫生检验就广义含意而论,其应包括所有畜产品的预防性与生产性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提供给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动物性食品在生产和流通等诸多环节中有可能受到污染,使其安全性降低,引起人的食源性疾病、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尤其近年来发生"三聚氰胺"、"瘦肉精"以及"地沟油"等事件后,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因此,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畜牧业生产和动物性食品产量增长,人们过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农药等引起了产品染疫、动物食品残留超标、安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创汇。随着各种问题食品的曝光和人畜共患动物疫病的出现,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性问题。做好动物防疫检疫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键保障。笔者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和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就防疫检疫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有几十种之多.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疫病呈现新的特点--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均带来了严重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前重点要搞好十四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及其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给我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但是,由于畜牧生产者普遍热衷于寻找提高动物性食品产量的方法,以满足人们对肉蛋奶及其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往往忽略了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物质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残留对人健康危害的问题。这些年来不断出现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超标,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给我国畜禽产品的正常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困难。欧盟自1996年来一直维持禁止对我国畜禽产品的进口就是例子。我国如果不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不但对消费者无法交代,且有可能使相关产业萎缩,甚至破产,在国际上有损于我国的形象。为此,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的重要敏感问题之一,必须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及其监控作粗浅介绍,仅供参考。 1 动物性食品中常见的污染源   动物性食品中常见的污染有兽药、农药及工业废物等有机物和微生物及寄生虫3大类。农药及工业废物等有机物常通过饮水和动植物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如比 利时的“二恶英”事件。微生物及寄生虫可通过感染动物危及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如动物性产品及其制品中沙门氏菌、李氏杆菌超标、猪肉中的猪囊虫等。然而危及动物性食品安全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类污染源则是兽药。   兽药种类繁多,各种兽药的作用和毒性不尽相同,有的兽药安全有效,有的兽药有效但不太安全。引起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并危害人体健康的兽药品种主要有:(1)违禁药物和未被批准使用的药物,如甾体激素、β-兴奋剂、甲状腺抑制剂、玉米赤霉醇和镇静药物等;(2)怀疑有“三致”作用的药物和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尤其是将此类药物作添加剂使用,如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喹恶啉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等;(3)其它,主要包括允许使用的兽药品种,但未遵守休药期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