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洁  梁志英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1):25-26,29
设置了植物喷施灵5种浓度处理,分别为0.325g/L0.650g/L,300g/L,2.600g/L,清水对照;研究了植物喷施灵对白皮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喷施灵对白皮松种子的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植物喷施灵的浓度为0.325g/L时,对白皮松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大,发芽率为77%;浓度为0.650g/L。对提高白皮松种子的发芽势最有利,发芽势为44%。  相似文献   

2.
南洋楹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良种南洋楹优树所得的种子经无菌发芽而成的实生苗无性系,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茎尖诱导芽分化、芽的伸长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0lmg/L有利于促进茎尖和腋芽形成丛生芽及伸长,增殖率为4.20倍;1/3MS IBA0.5mg/L有利于诱导芽的生根,生根率为75.6%,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5.4%,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钟士传 《林业科技》2005,30(1):7-8,17
研究了水解乳蛋白(LH),蔗糖,BA,NAA和IBA等物质对四倍体刺槐嫩梢增殖倍数、嫩梢长度以及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殖时的适宜BA浓度为0.5mg/L,NAA浓度为0.05mg/L,蔗糖浓度为30g/L,增加LH有利于提高增殖倍数。根诱导用NAA为好,适宜的浓度为0.5~1.0mg/L。  相似文献   

4.
以东部白松种子和幼嫩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影响试管芽获取的关键因子、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种类及添加激素种类和浓度组合,有效建立了东部白松无菌试管芽增殖体系。结果表明:以0~4℃沙藏6周的东部白松种子为外植体,用0.I%HgCl2消毒10min,获得了无菌试管芽,试管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5+ZT 0.6mg/L+IBA 0.4mg/L,增殖系数达4.09。  相似文献   

5.
以矮牵牛种子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在MS+6-BA1mg/L+NAA0.03mg/L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10天种子开始萌芽,15~20天新芽被诱导成愈伤组织,30天左右愈伤组织被诱导分化出丛生芽,再将丛生芽接种于MS+6-BA0.5mg/L+NAA0.05mg/L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出成苗,最后将成苗接种于1/2MS+NAA0.03mg/L培养基中,5~7天可生根,7~10天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糖和激素对香花槐微体快繁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花槐的幼茎为材料建立无性系,研究了蔗糖、BA、NAA和IBA等物质对香花槐嫩梢增殖倍数、嫩梢长度以及根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殖培养适宜蔗糖浓度为30g/L,BA浓度为0.5mg/L,N从浓度为0.05mg/L。根诱导可用NAA或IBA,但以NAA为最好,适宜的浓度为O.5~1.0mg/L。  相似文献   

7.
油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子胚芽和2a生扦插苗带侧芽的嫩枝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油茶种子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4-NAA0.2mg/L+GA3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1mg/L+GA3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增殖倍数为3.50;适合油茶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IAA2.0mg/L+GA,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IAA1.0mg/L+GA,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增殖倍数为3.96。木质化程度已较高的油茶组培茎芽适宜的生根基质为细沙,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8.
苹果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乔纳金苹果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再生,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TDZ与NAA或IAA配合,使用琼脂或Polygel作为固化剂。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TDZ 2.0mg/L和NAA 1.0mg/L,或TDZ 2.0mg/L与IAA 4.0mg/L。较适宜的组培固化剂为5.0g/L的Polygel。在不同的组培固化剂中,卡那霉素均能抑制不定芽的发生数量,但琼脂和Polygel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女贞的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女贞的种子、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获得胚萌发、茎段生长、芽增殖和根萌发的最佳培养基。在6-BA0.5mg/L+NAA0.1mg/L+GA0.1mg/L,的MS培养基上胚萌发的最快,在6-BA2.0mg/L4-NAA0.02mg/L的MS培养基上茎段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筛选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um)果实的最佳消毒方法、种子发芽和壮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从而达到提高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增殖系数和试管苗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用0.1%的氯化汞溶液对铁皮石斛成熟果实消毒15 min,种子污染率最低,为10%;用1/2MS +水解酪蛋白1 g/L +马铃薯粉碎液100 g/L +蔗糖20 g/L +NAA 0.5 mg/L 的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有利于铁皮石斛芽苗的生长,诱导芽苗数达5~6千芽/果;培养基1/2MS +水解酪蛋白1 g/L +马铃薯粉碎液100 g/L +蔗糖20 g/L +6-BA 0.5 mg/L,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增殖,且诱导原球茎数达6~7千个/果;铁皮石斛的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为花宝1号1 g/L +花宝2号1 g/L +MS 铁盐+MS 维生素+NAA 0.2 mg/L +水解酪蛋白1 g/L +蔗糖20 g/L+香蕉粉碎液50 g/L +苹果粉碎液30 g/L +活性炭2 g/L,植株苗高达3~6 cm,根系数量有7~18条/丛。  相似文献   

11.
两种松树种子发芽率与生活力测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地松和马尾松2种松类树种种子为试材,进行发芽率与生活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和马尾松种子均以沙床上的发芽率最高,不同发芽床上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差异较大,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差异相对较小;湿地松和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与生活力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1和0.9913;湿地松种子发芽率与生活力的回归方程为y=0.9125x-1.7247,马尾松种子发芽率与生活力的回归方程为y=0.9703x-3.4769。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2年的外业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持续干旱背景下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华山松、云南油杉、地盘松、麻栎和旱冬瓜等5个主要林型的可燃物特征,结果表明:与2012年的载量相比较,华山松林的载量增加了2.68kg · m^ -2,增加59.16%,地盘松林的载量增加了4.06kg · m^ -2,增加1.28倍,增长很明显;云南油杉的载量增加了0.01kg · m^ -2,麻栎林的载量增加了0.05kg · m^ -2,增加不明显;而旱冬瓜林的载量减少了0.12kg· m -2,减少了5.77%。  相似文献   

13.
孙睿  邵红  王仲  李修平 《林业科技》2012,37(3):6-7,30
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一串红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0-6 mg/L的IBA可以增加一串红种子的发芽率、侧根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连续6a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油松刺槐混交林分的土壤水分、养分、理化性质及林冠结构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混交林土壤0~40 cm平均含水量比油松纯林增加0.91 g·kg-1、比刺槐纯林增加0.55 g·kg-1;(2)混交林18年后土壤容重比油松纯林减少0.13 g·cm-3、比刺槐纯林土壤容重减少0.10 g·cm-3;(3)混交林土壤有机质比纯林增加0.54 mg.kg-1~1.48 mg·kg-1、土壤碳酸钙含量比纯林减少0.43 mg·kg-1~1.09 mg.kg-1、土壤有效氮比纯林增加6.4 mg·kg-1~19.4 mg·kg-1、土壤有效磷比纯林增加0.36 mg·kg-1~1.37 mg·kg-1、土壤有效钾比纯林减少6.90 mg·kg-1~23.90 mg·kg-1,土壤CEC含量比纯林增加0.23 mg·100 g-1~0.85 mg·100 g-1;(4)混交林林冠面积、林冠厚度、林冠水分截留率分别比纯林提高47.83%~78.95%、40.63%~73.08%、6.15%~8.32%,枯落物饱和持水量是纯林的1.62倍~4.22倍;(5)混交林中油松的树高、胸径比纯林分别提高24.7%和27.35%,混交林年均利润是纯林的7.12倍。  相似文献   

15.
以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6-BA、IBA、NAA)对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风箱树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最适培养基为MS0;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mg/L+IBA 0.2m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0;诱导率可达73.3%,增殖系数可达3.55,生根率89.47%,移栽成活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荻植株再生体系。荻成熟种子经20%“84”消毒液处理20min,接种于MS+4%蔗糖(pH5.5)培养基中培养5d,萌发率为92%,褐化率为8%,污染率为0。萌发种子继代转入愈伤诱导培养基MS+lmg/16-BA+1mg/12,4-D+0.5mg/lNAA+4%蔗糖(pH5.5),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64%。荻愈伤组织在Ms+1IYlg,L6-BA+0.1mg/L2,4-D+0.5mg/LNAA+4%蔗糖(pH5.5)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发生率为91%。无根丛生芽继代转入不定根诱导培养1/2MS+0.25mg/LIBA+0.25mg/LNAA+4%蔗糖(pH5.5),5天可见不定根形成,15天后不定根发生率为92%。研究还发现,荻种子萌发后可直接继代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形成健壮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95%。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4种包衣添加物包衣的油松种子的发芽及成苗情况,结果表明:(1)从发芽势方面分析,生产可采用0.2%阿司匹林,10mg/kg激动素,0.4%磷酸二氢钾,5 mg/kg萘乙酸的配方;(2)从发芽率方面分析,生产中可采用0.1%阿司匹林,10mg/kg激动素,0.2%磷酸二氢钾,5 mg/kg萘乙酸的配方;(3)从成苗率方面分析,生产中可选用0.1%阿司匹林,5 mg/kg激动素,0.4%磷酸二氢钾,5 mg/kg萘乙酸的配方。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云南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滇西北云南松测树因子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在宁蒗县翠玉和红桥乡设置云南松样地,在样地内选取云南松样木伐倒进行生物量器官称重调查,查数截取的树干圆盘年轮,建立了云南松单木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回归模型,分析了云南松的连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利用胸径和各器官生物量建立的滇西北云南松生物量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以金冠白蜡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使用消毒剂0.1%HgCl2+吐温消毒3min为最佳外植体消毒处理,存活率可达88.3%;启动培养基采用MS+6-BA 1.0mg/L+IBA 0.2mg/L为宜;继代增殖培养选择MS+6-BA 2.0mg/L+KT 1.0mg/L+IBA 0.5mg/L的培养基,其增殖系数为4.617;生根培养以1/4MS+IBA 1.0mg/L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生根率达75%。  相似文献   

20.
对蓖麻幼苗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AA、6—BA、GA3、KT),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观测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蓖麻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的IAA、100~200 mg/L的6-BA、200 mg/L的GA3和100~200 mg/L的KT对蓖麻的地径和株高均有促进作用,KT则提早了始花期;IAA延迟了蓖麻的始花期,但提高了蓖麻花序总长度和雌花序的长度。其中200 mg/L IAA分别使花序总长度和雌花序长度增长了26.38%和56.17%。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种子的大小和色泽,对种子含油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