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极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特种野猪极有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开发前景极为乐观。  相似文献   

3.
于莉 《技术与市场》2010,(6):127-127
特种野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并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养殖品种,野猪肉成为一种新型绿色保健食品。特种野猪食量较少,一般一天喂两次即可。野猪喜  相似文献   

4.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野昧浓厚的优点。其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家猪肉价格一路走低的态势下,不少养殖户、养猪场转养新品种,以迎合市场的需求,追求新的饲养效益而转向饲养特种野猪。特种野猪耐粗饲,抗病力强,既可散养,也可圈养,易管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谷城县天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运用7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两个样地的乔灌草多样性,并对各多样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运用7种不同分布格局指数,对不同红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灌木和乔木层香农指数差异显著;乔灌草层各样性指数间相关性较高;不同样地种群分别为集群分布和泊松分布。人为干扰造成群落不同样地草灌乔多样性下降,种群分布格局变化;天然红椿种群呈泊松分布,人为干扰下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6.
确定森林群落中林下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其对光照的响应,不仅能揭示草本植物对光的生态需求,而且能为其引种和利用提供关键参考。在东源康禾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内设置2 hm~2样地,样地划分为50个20m×20 m样方,在样方内设置小样方进行林下草本植物(包括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调查。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林下光照指标,进而分析草本植物分布与林下光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光环境的变异为草本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多样的小生境,不同光照需求的物种在样地内均广泛分布;林下散射光与林下草本分布的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轴的相关性高于直射光与排序轴的相关性,说明林下散射光与林下植物的分布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光照总立地因子的样方组间草本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没有显著差异,但非参数回归分析的结果清晰地反映了不同草本植物对光照响应的差别,如山麦冬Liriope spicata喜阴且不耐强光,黑莎草Gahnia tristis、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变化不大,说明物种对光照的变化不敏感、适应性更强。在草本植物的引种和利用过程中,可以结合目标地点的光照条件选择适生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于2017年组织了全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查评估,野猪作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的重要品种成为本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现有从事野猪人工繁育的单位有257家,野猪存拦62 350头,主要品种为特种野猪,种源来自购进以及家猪与纯种野猪杂交选育2个渠道,因受规模限制,野猪产品在云南还未真正形成产业进入市场。文中分析了野猪人工繁育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规模小、发展缓慢,品种选育滞后,审批程序繁琐,缺乏技术交流等。藉此,提出选育优良品种,简化审批程序,建立行业协会等建议,并就品种选育技术重点以及猪肉品质提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甘肃陇南山区野猪危害日趋严重,危害农作物和伤人事件频发,危害范围从林缘深山区向浅山区扩大。从2020年秋季到2021年春季,对陇南2016~2020年5年间野猪危害事件进行了统计调查。经综合分析,提出了完善、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人为干扰野猪危害,易地搬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猎捕调整种群数量,建立野猪动态预警系统等野猪危害防控对策。而捕杀作为直接措施,可以迅速降低野猪种群数量,减少危害;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易地搬迁作为有效措施,可在食物及空间上形成人与野猪的隔离,减少或消除野猪危害。  相似文献   

9.
欧亚野猪是人们熟知野猪的学名,其环境适应性极强,从温带到热带、从半干旱气候至热带雨林均有分布。由于近年来我省野猪种群不断扩大,逐渐影响到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生产生活,加之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和学者对野猪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摸清小寨子沟保护区野猪分布、活动情况,为野猪种群数量调控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撑,采用样线调查的方式对保护区内野猪栖息地适宜性和选择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最大熵模型运行结果优秀(平均AUC值为0.918),可以用于栖息地评价。较适宜和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1.76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18.42%,不适宜和次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分别占57.57%和24.00%。海拔和土壤类型都是重要的环境变量,小寨子沟保护区野猪活动痕迹在暗棕壤区域活动占比最高,主要活动海拔段集中在1 500~2 500 m之间,占活动痕迹总数的74.20%。其原因是野猪更倾向于在食物来源丰富的区域活动,气候、地理、生物、人为等环境变量均是影响野猪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州市车陂涌河岸带人为干扰较少的 5 个河段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河 岸带的物种多样性和影响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总结适宜广州河岸带生态护岸的草本植物。经统 计,河岸带样方内共有草本植物 57 种,隶属于 23 科 51 属,禾本科与菊科植物最多,分别占 10 种和 8 种。本土植物 47 种,外来入侵植物 10 种,存在外来生物潜在入侵危险。群落结构复杂,物种组成繁多。 结合生态护岸原则和调查结果,最终筛选出节节草 Commelina diffusa、柔枝莠竹 Microstegium vimineum、 红尾翎 Digitaria radicosa 等 10 种本土植物作为生态护岸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沿铺面道路和未铺面道路,调查了4种路边环境(缓变区,附近区,中间区和非缓变区)的Pteleopsis suberosa苗木种群结构和其更新机制。沿道路平行线调查了2m×5m的203块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的种苗总数和每个种苗的活枝数。通过评价基部和水平枝芽和挖掘地下根系来确定更新机制。结果表明,在4种路边环境中,单一主干和多主干苗木的总密度及各自密度都有明显的变化(p〈0.05)。所有苗木都是无性繁殖而来,根出条占98%,眠芽蘖和萌生各占1%左右。研究表明,铺面道路和未铺面道路缓变区中等水平土壤的干扰可以刺激Pteleopsis suberosa根出条更新 道路类型(铺面和未铺面)对苗木密度没有影响,但对路边立地的P.suberosa种群的萌生能力来说,道路类型是一个重要变量。P.suberosa是一个耐干扰的物种,受道路网干扰后可以通过根出条繁殖。  相似文献   

12.
高大鹿药作为滇西北一种重要的野生蔬菜,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为采集压力.为检验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高大鹿药种群特征的变化,运用对比样方带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密度、株高、基径3个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重度干扰区,3个指标都明显小于其他区域,且呈无规律变化,种群衰退趋势明显;在中度干扰区,3个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减弱,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轻度干扰区,3个指标平均值达到最大且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在人为干扰轻微的区域,其种群仍处于稳定的状态.人为干扰是造成高大鹿药分布面积萎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高大鹿药资源进行合理采集和适当保护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选择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块受到不同程度旅游干扰的样地,对样地中草本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数据调查,以与游径距离远近代表不同强度的旅游干扰为标准,分析不同强度的旅游干扰下太平湖湿地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研究数据表明:(1)狗牙根是三处调查样地中数量最多的草本植物,禾本科植物是人为干扰下的优势科。(2)龙窑寨样地是三处样地中物种数最丰富的样地,钓场次之,八卦岛最低,且6m处的物种数最高,3m处次之,1m处最低,三处样地的6m处与1m处的样方差异显著。越靠近游径,受到的人为扰动越大,样方内的植物物种数越低,且中等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增加样地内植物物种的数量。(3)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大,太平湖湿地公园内三处样地内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旅游强度的干扰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干扰的强度越大,样地内物种多样性的数值越低。最后论文提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应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生态游步道建设,减少旅游对物种多样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样方调查,分析了杜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灌木层有14种木本植物,植物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地被层共有40种草本植物,总体上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阴坡。各样地中,杜鹃群落分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或灌木层〉草本层两种情况。各样地间灌木层的多样性各项指标差异较小,草本层的多样性差异较大。总体上,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N1指数无差异,Simpson多样性指数、N2指数差异显著,Pielou均匀度指数、Heip均匀度指数差异极显著。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条件对高寒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杜鹃群落的保护与管理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3个分别为400 m2样地的调查资料对酒鬼酒生态功能保护区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丰富,各样地乔木共有22种、灌木24种、草本34种,其中1号样地有乔木15种、灌木13种、草本16种。2号样地中共有乔木4种、灌木9种,草本13种。3号样地有乔木10种、灌木11种、草本8种。(2)各样地植物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平均高度为7.81 m,主要包括樟叶槭、板栗和猴樟等。灌木层平均高度为1.43 m,典型的有华南十大功劳、箬竹和紫金牛等。草本层平均高度为0.38 m,主要有麦冬、蝴蝶花和鸭儿芹等。(3)保护区各样地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均较大,Shannon-Wiener指数H大小依次为样地2样地3样地1,Pielou均匀度指数J依次为样地2样地3样地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太白山高山草甸区内伴生的草本类植物分4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分别在小文公一线、大文公至放羊寺一线、大爷海周边、大爷海至玉皇池一线。调查结果发现:高山草甸区伴生草本植物在大文公至放羊寺一线和大爷海至玉皇池一线,这两个区域分布种类最多,生长状况良好;在高山草甸区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有37种,属于21个科。其中,蓼科、毛茛科、菊科、伞形科、景天科、百合科和兰科的植物种类最多,有22种,占总数量的59.45%。由此可以看出,草甸区域伴生的植物以这7个科的为主。结合此次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今后保护区植物本地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家猪野猪巧“联姻”邢建林1997年1月,在林西县富林林场小莫古吐营林区内居住的刘某家中饲养的一头母猪,在一天夜里偷偷地拱坏圈门逃走了。到了第三天早晨才归来,并带回一头公野猪。在这个封育多年的天然次生林区,看见个野猪本不算稀奇,但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18.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野猪在该区绝迹近半个世纪。2015年2月22日,红外感应相机监测到野猪重现该区,说明保护区具有野猪越冬避难所和指示周边农业区生态建设成效等意义。进而就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定期定点观察表明,马尾松赤枯病表现出如下规律性:病原菌分生孢子一年四季均可散布,大量散放期从5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6月上旬是散放高峰期。从严重病区和危害病区分别测定结果,病原菌分生孢子数量在各地马尾松林区差异性不显著,而不同时期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新针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针叶感病日趋严重,7月中旬出现一年的最高峰,在各马尾松林区基本一致,但各地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针叶的发病程度和病原菌分生孢子散放,数量均具有一定的方向,针叶的发病率依次为东>北>西>南,而分子孢子飞散数量依次为东>北>西>南,两者是一致的;针叶的感病程度与林间的病原菌数量多少经回归分析结果y=2.45+0.157X(r=0.2436)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针叶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只是病原菌能决定的,它是在寄主、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特种养殖业给广大养殖户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毛皮动物一改往年的牛市,价格连连下跌,养殖户苦不堪言;獭兔皮、兔毛的价格也出现滑坡,唯有肉兔价格稳中攀升;一批以特种野猪、乳鸽、黄粉虫以及彩色毛皮动物为代表的特养新品种出现;珍禽和其它一些稀特品种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