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马东西两大类型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蒙古马的乌审马和乌珠穆沁马血液蛋白多态位点ALb,Tf,Es基因频率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型各具明显的种群特异性;平均位点杂合度(H),经t检验两类型差异极显著(P<0.01);类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已占7.84%;Tf和Es位点各基因在类型间均分化较大(Fst为0.1084-0.3986)。  相似文献   

2.
北疆苜蓿属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位酶技术,对北疆苜蓿属植物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疆苜蓿属植物种群为外繁育系统,黄花苜蓿、多变苜蓿、紫花苜蓿基因组成中杂合体过多,均保持较低的自交结实率。参试苜蓿属植物表现某种程度的内繁育衰退现象,地理或生殖隔离等因素可能是导致个别种群出现内繁育衰退现象的原因之一。对北疆苜蓿属遗传资源保护时,既要选择遗传基础丰富的种和种群以保持最多的遗传变异,还要注意选择具有不同等位的种群以保持原有的基因和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垂直或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甘肃滩羊2个种群的Hb,Tf,Alp,Amy-I,Amy-Ⅱ五个位点的多态性,统计和估算了基因频率。通过过欧氏遗传距离、平均杂合度、有效基因数计算分析,应用类平均聚类描述了滩羊种群亲缘关系的生化遗传学规律及其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群体5个种群,斯格配套系8个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纯种间的遗传距离、F-统计量和迁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纯种、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群体的平均座位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随着群体在杂交繁育体系中位置的由高到低而逐渐升高。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显示,父本和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大,遗传距离大的父本和母本用于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这与实际的杂交组合一致。Fst衡量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间方差,杜长大群体大约总变异的1.02%~15.60%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40%~98.98%来自种群内,斯格群体大约总变异的3.02%~15.22%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78%~96.98%来自种群内,斯格和杜长大纯种的遗传分化处于较小到中等之间。  相似文献   

5.
用品种遗传结构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个兔品种为材料,测定出5种血液蛋白质(酶)多态座位--红细胞酯酶(Es-1,Es-2,Es-3)前转铁白(Prt)及后白蛋白(Po)的基因频率,依此估算出各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及Nei氏遗传距离值。本研究依据平均杂合度选择亲本性别(HD〉Hs),又参考种群间遗传距离值预测所可能表现优势的组合,它们基本都包括在通过配合力测定所推选的4个最佳组合之内,因而把这两项参数作为选择杂交组合的依据来预测杂种估  相似文献   

6.
云南中甸尼西鸡的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平式淀粉胶凝胶电泳技术和垂直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云南中甸尼西鸡的血液蛋白多态,对33个样本的37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分析,共有9个座位出现多态,分别为ES-1、ES-2、AKP-1、AKP-2、LAP、PGM、CK、Tf及6PGD。多态位点百分比P=0.2432,平均杂合度H=0.1015,每个座位等位基因的平均数A=1.3784,结果表明尼西鸡的血液蛋白多态程度较高,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同时发现Amy-1座位只出现杂合子AB型。  相似文献   

7.
大通家牦牛乳蛋白的多态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通家牦牛的4种乳蛋白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α-乳白蛋白和αS1-酪蛋白两个基因座存在多态性,而β乳-球蛋白和β-酪蛋白基因座呈单态,乳蛋白的多态性基因座比例为5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502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1273,平均基因均质度指数为0.8075。  相似文献   

8.
易国华 《养猪》1998,(2):28-29
本研究以衡阳市外贸种猪场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三个品种猪为研究对象,对猪血浆19种生化指标和4种蛋白位点基因平均杂合度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它们与断奶重的关系。结果表明,LDH、r-GT、Amy、TL四个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断奶重与血浆生化指标的相关程度和性质依不同猪种而异;蛋白位点基因平均杂合度与断奶重的相关系数为0.3411,呈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野生天山马鹿哈密种群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野生天山马鹿哈密种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本文选用5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利用粪便DNA分析法、PCR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通过计算基因频率(JP)、有效等位基因数(M)、群体杂合度(1t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距离,对冬季采集的201份天山马鹿粪便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提取I)NA的194份粪便分属140个体;种群平均等位基因4.200±0.83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2167±0.023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6332±0.0017;平均期望杂合度0.694±0.035;平均观察杂合度0.792±O.063。整个种群没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种群剧定系数Fis为一0.238。从此可见,野生天山马鹿哈密种群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乌骨鸡四个群体间血浆蛋白(酶)多态性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随机测定了雪峰乌骨鸡3个群体(白色片羽、黄色片羽和黑色片羽)和黑凤乌骨鸡群体(黑色丝羽)的血浆蛋白(酶)多态性,结果表明: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后转铁蛋白(Ptf)和酯酶(Es—1和Es—2)诸生化基因座位均显示出遗传多态现象。Pa、Tf和Es—1有2—3条酶带;Ptf只有1条带,根据迁移率和带谱特性判为AA型;Es—2区也只有一条带,其多态性表现为带的有或无。借助所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和Eulidean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各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均较低(0.184~0.204);白色片羽和黑色片羽乌骨鸡遗传距离最小(0.042),血缘关系最近;它们与黄色片羽乌骨鸡遗传关系也较近(0.067),黑凤鸡与雪峰乌骨鸡3个群体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0.120)。  相似文献   

11.
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江苏省野生及家养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75;所有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4424和0.4054。野生及家养中华蜜蜂群体8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83和4.17,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0778和0.0993,两个群体均表现出较低的群体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系数为4.9%(P<0.001),两个群体的Reynolds’遗传距离和Nm值分别为0.05024和4.852。江苏省野生及家养中华蜜蜂群体均表现出较低的群体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且有相互交流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贵州剑河白、黑香猪的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贵州剑河白、黑香猪血清转铁蛋白(Tf) 、前白蛋白(Pa) 、后白蛋白(Po) 、淀粉酶(Am) ,酯酶(Es) 的遗传多态性。并计算它们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以及5 个多态位点的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贵州剑河白、黑香猪5 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P> 0 .05) ,平均杂合度均较小,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 0 .05) 。  相似文献   

13.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15只塞北兔血清碱性磷酸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AKP)有三种不同的表型AA、AB和BB,受2个共显性等位基因A和B控制,基因频率分别为0.2488(AKP^A)和0.7512(AKP^B),杂合度为0.3940。经X^2检验,AKP位点处于高度不平衡状态(P〈0.001)。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4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研究通过10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特有的4个小型猪种(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贵州小型香猪、巴马香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除S0003位点表现为单态外,其它9个位点均为高度或中度多态位点;4个小型猪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7165,0.6611,0.6602,0.5990;多态信息含量在0.5774-0.6871之间;五指山猪与贵州小型香猪的遗传距离较近,与滇南小耳猪次之,它们与巴马香猪都较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01只青海细毛羊亲血色蛋白的多态性了研究,结果为:(1)青海细毛羊亲血红色蛋白有Hp1-1,Hp1-2和Hp2-2三种表型,以Hp1-1为优势表型(95.01%);(2)Hp和H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701和0.0299;(3)基因杂合度为0.0580;(4)Hp表型与体重,产毛量和毛长等生产性状之间的没有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6.
青海黑白花奶牛的血液生化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法,对青海黑白花奶牛的HB,K,TF,PTF,AMY1和Hp6个血液生化遗传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海黑白花奶牛除K位点以下,其它5个位点都有多态性。各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H8 ̄A0.9961;K ̄L1.0000;TF ̄D0.4909,TF ̄A0.9877;PTF ̄A0.7268;AMY1 ̄B0.5414。6个血液生化遗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287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04。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盘羊及其杂交后代(盘羊♂×欧拉羊♀)的遗传信息,为盘羊遗传资源评价及欧拉羊的复壮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24对微卫星引物,应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24只盘羊和24只杂交羊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24只盘羊中,24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6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6.95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66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9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77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265,其中,等位基因数目最多的是位点MAF70,有效等位基因数目、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的是位点OarFCB193,观测杂合度最高的是位点ILSTS11;在24只杂交羊中,24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6.416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061,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56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75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265,其中,等位基因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目、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的是位点MAF70,观测杂合度最高的是位点OarJMP58。从遗传学角度得出,盘羊和杂交羊遗传指标结果相近,试验所得数据可用于盘羊遗传资源评价及欧拉羊的复壮改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了解盘羊及其杂交后代(盘羊♂×欧拉羊♀)的遗传信息,为盘羊遗传资源评价及欧拉羊的复壮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24对微卫星引物,应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24只盘羊和24只杂交羊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24只盘羊中,24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6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6.95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66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9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77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265,其中,等位基因数目最多的是位点MAF70,有效等位基因数目、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的是位点OarFCB193,观测杂合度最高的是位点ILSTS11;在24只杂交羊中,24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6.416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061,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56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75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265,其中,等位基因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目、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高的是位点MAF70,观测杂合度最高的是位点OarJMP58。从遗传学角度得出,盘羊和杂交羊遗传指标结果相近,试验所得数据可用于盘羊遗传资源评价及欧拉羊的复壮改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垂直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福建黑白花奶牛的免疫球蛋白A(IgA)、后清蛋白(Pa)、铁传递蛋白(Tf)和清蛋白(AL)等4个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福建黑白花奶牛的4个位点都有多态性,各位点的基因频率为IgA~A0.7344,IgA~B0.2656;Pa~A0.1289,Pa~B0.8711;TfA0.4355,TfD0.5059,TfE0.0586;ALA0.4375,ALB 0.5625。IgA在牛中是新鉴定出来的多态位点,位于γ-球蛋白区前沿,是受一对常染色体等显性基因控制的简单孟德尔式遗传。Pa、AL也都各自受一对常染色体等显性基因控制,而Tf由3个常染色体等显性基因控制。计算了群体4个位点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位点累积亲子排除率,分别为0.4145和30.00%。  相似文献   

20.
利用7个SSR位点对沈阳动物园丹顶鹤核心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c),计算了群体杂合度(H_e)、多态信息含量(PIC)、Shannon信息指数(I)、近交系数(F_(is))等参数。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标记中有4个高度多态位点和3个中度多态位点,共扩增出36个等位基因,并发现了11个稀有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是2.434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5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是0.5049,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哈温平衡检测显示5个位点符合哈温平衡,2个位点偏离了哈温平衡;平均F_(is)值为0.0069,同时平均观测杂合度小于平均期望杂合度,显示可能存在种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近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