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025、秋优998、百优838等一批优质高产组合,促使广西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育的优质常规品种八桂香与闻香占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我国自主创新并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技术,推动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为缓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1]。种子生产是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是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前提和保障。丰富的光温资源是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首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尤其是南方稻区适合于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区域较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大致形成了几大主要的生态优势制种区,即湖南西部、贵州东部、福建西部和北部、广西西部和广东北部稻区,并有春制、秋制、夏制3种熟制;四川西部平原一季稻区主要为夏制,江苏盐城东部沿海稻区为迟夏制,华南稻区(广西、广东、福建南部,海南北部)以早春制+秋制两熟制为主,海南南部稻区主要为冬制。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秋制高产稳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两系杂交稻种子的逐年推广,杂交水稻秋制面积也不断增多.由于秋制存在着制种前作、寒露风等不利因素,一些地方出现了制种减产甚至失败的现象.江华县地处湖南最南端,与桂、粤接壤,海拔200~1800m,从1989年开始秋制,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高产稳产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广西种子生产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广西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涉及范围之广,受灾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给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广西种业因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受损严重:一是广西种子企业“早(造)制(种)晚(造)用”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在广西境内的制种基地受损面积达95%,共1305hm^2:在海南省临高县的制种基地受损面积达35%,共640hm^2。  相似文献   

5.
谢建能 《种子》1997,(6):52-52,72
烟后制种是指着烟收后接再搞一季杂交水稻制种,简称”烟后制种”.这是80年代末期,我县在“(春)制─稻”,“稻(秋)制”的基础上,经比较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度,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耕作制度,不仅农民增加收入,而且杂交稻制种田的抽穗扬花期能利用最佳时段,已稳产、高产,杂交种子质量好。90年代以来,我县常年烟后制种面积在333hm2左右,种子销往本省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市,种子质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及各地客户的欢迎。1烟后制种的特点1.1春烤烟来收期早,制种抽穗扬花湖佳。安全抽穗扬花期的条件应该…  相似文献   

6.
李建奇  董秀娟 《种子》1997,(2):76-77
甘蓝杂交制种,目前在鲁西南地区主要有秋半成株制种和露地越冬制种两种。比较而言,露地越冬制种具有省工、成本低、技术简便、产量较高、成熟早等特点,而我们试验并推广的覆膜越冬制种,则是在露地越冬制种的基础上,采用覆膜技术,使甘蓝花期提前,从而解决了露地越冬制种带来的甘蓝与本地场槐同期开花而导致甘蓝制种田蜂源不足、产量不高的问题,使产量增加30%-60%,是目前鲁西南及周边地区甘蓝杂交制种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根据我们几年来的摸索,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播期甘蓝是十字花科芸直属的二年生植物,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7.
早夏制种子发芽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浙江省衢县种子公司(324000)周马四为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农田复种指数,近年来我县杂交水稻早夏制种面积迅速发展,不仅增加了杂交稻制种产量,而且还增加了一季连作晚稻的产量,使制种户增加经济收益。但早夏制期间受温光...  相似文献   

8.
硕秋九(原名硕秋9905)是由赤峰德农·松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号为蒙审玉2003002号的玉米品种,在赤峰地区从出苗到成熟126d,比对照农大108早8d,比对照四单19晚4d,在活动积温≥2900℃地区均适宜种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03年连续5年在赤峰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超过6000kg/hm^2,经济效益好,制种户制种积极性较高。经过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多年的制种经验,现将覆膜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人多地少省份.粮食生产规模小、单产低。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的自给能力较低,发展粮食生产一直是全区农业的重头戏。2008年1月份以来,广西出现了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对种子生产更是致命性的打击,致使境内早制晚用的“双杂”制种基本绝收。制种方面的严重损失.将会对全区晚造粮食生产用种的供应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晚造水稻生产用种供应影响较大。水稻感光品种种子供应紧张.部分品种缺口可能在300万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制种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杂交水稻汕优63制种花期相遇这一根本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对究竟是父本早穗好还是母本早穗好,或者是父母本同期抽穗好,花期误差天数在多大允许范围内合适等问题上,各地看法不尽相同。为了解不同花遇标准对母本结实率的影响,探讨汕优63制种最佳花遇标准,极大限度地提高制种产量,自1987年以来,我们对全县大面积制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