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文化语用能力是衡量英语使用者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语用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高低,加强英语教师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是实现师生英语能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提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因此,本文根据绥化市英语教师跨文化语用能力的现状,分析如何有效提高英语教师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具体对策,实现以学促教,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实施者是教师。如何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构成要素入手,结合高校外语教师实际情况提出了四点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对提高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改善跨文化交际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写作是反映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写作中人称指示词使用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改进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研究生及其英语教师的跨文化语用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生对交际中语用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跨文化交际语用意识;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教师没有十分重视对学生跨文化语用意识的培养。因此,建议教师首先转变意识,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引导学生加强文化实践,以期提高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力求在教学中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语言教学过程是"语用能力"培养过程,学生"语用能力"强弱,标志着语言学习的实际水平;学生"语用能力"高下,衡量着语言教学的实际成绩,教学过程要增强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具体特点,介绍了在这门课程中如何从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等方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学习涉及第二文化学习,因此第二语言学习也是一个文化移入的过程。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而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英语基础薄弱,西方文化知识匮乏等问题。试图通过探讨文化迁移这一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因素,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归纳了三点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启示:利用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促进文化正迁移;设计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实现母语文化正迁移;培养教师本身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法是用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语言建构,而语用学是用来解释建构后的语言使用上的意义。从语用学视角出发,分别从时和体、句型、情态动词和副词的使用这4个语法范畴来探讨语法规则的语用功能,提出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和学习者对语法中语用功能的敏感度,从而逐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外语教学忽视了跨文化交流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基于江苏省高校外籍语言教师的调查,就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认知程度及态度、中外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外籍教师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校必须积极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流素养,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对外籍语言教师进行跨文化培训。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差的原因,指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给学生的语用能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教师的反思行为、教师的教学情感及教师的课堂角色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