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数学建模与创新的关系,分析了大学生对数学建模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培养和提高数学建模中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建议,对于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高校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高校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意义,从重视培养大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加强数学教育内容的改革,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加强数学实验的引入应用,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方面分析了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对于数学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赛等,分析了各种计算机竞赛对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与传统数学应用相比,数学建模更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拓展逻辑思维、获取信息知识、提高写作技能、增强合作意识。通过对建模思想的培养、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建模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建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1994~1998年甘肃农业大学大学生数学协会数学建模讨论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高等农林院校数学素质教育内容应包括数学基础教育、数学建模教育、数学建模实践3方面;数学建模教育的形式是“讨论班”;数学建模能力巩固、提高的方式是数学建模竞赛;要培养真正合格的素质型建设人才必须在大学期间参加适当的数学建模实践。并指出只有更多的专家、教授、学者参与到数学素质教育中来,使专业与数学教育真正相结合,数学建模教育乃至数学素质教育的口的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作用,一直是普通高等农业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改革的成果及自身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常规教学、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方面探索提高农科大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强调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创新的能力培养过程,为深化数学实践教学改革理顺思路,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7.
高等数学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分析了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的几种数学思维、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如何上好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对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8.
农业院校数学建模及其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学生高素质培养的要求。结合农科院校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及其竞赛为切入点,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融入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从组织问题驱动的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和建立竞赛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体系。实践表明,该教学实践体系为学生意识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培养发挥了积极能动作用,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课程和数学建模竞赛,对提高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目前高等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而言,组织好数学建模竞赛是办好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主要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展数学建模必要性和具体举措2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建模实验课使用双语教学是科技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培养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探讨数学建模实验课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数学建模实验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院校实施数学建模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经验,提出了提高数学建模实验课双语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