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蕉新株系"热蕉1号"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新株系"热蕉1号"来源于台湾北蕉的田间芽变体,报道其在香蕉种质资源圃所表现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茬果假茎高度、围度和巴西蕉相近而高于北蕉,单株产量比巴西蕉和北蕉都高.在第二茬果,"热蕉1号"的假茎高度、围度和单株产量都比其他二个品系高.整体株型表现为茎杆高、叶片宽大较紧密,果型外观整齐、大小适宜,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含量也高,内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不同香蕉品种在广西的表现,对广西崇左市龙州县 10 月秋植的 6 个香蕉品种(桂蕉 6 号、中蕉3 号、中蕉 4 号、中蕉 6 号、巴西蕉、南天黄)的生长发育、结果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旨在为广西香蕉生产的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同一时期,生长最旺的是中蕉 3 号,最弱的是南天黄,中等的是桂蕉 6 号、中蕉 4 号、中蕉 6 号和巴西蕉。生育期最长的是桂蕉 6 号和巴西蕉,比生育期最短的中蕉 3 号和中蕉 4 号多 17.8 d,南天黄和中蕉 4 号居中。产量最高的是桂蕉 6 号、中蕉 3 号、中蕉 4 号和中蕉 6 号,但 4 个品种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其次是巴西蕉,最低是南天黄。果实综合性状较好的是中蕉 4 号、桂蕉 6 号、中蕉 3 号和中蕉 6 号,南天黄和巴西蕉较差。从综合表现看,中蕉 3 号、桂蕉 6 号、中蕉 4 号和中蕉6 号表现较好,适合在广西种植并获得较高产量,南天黄和巴西蕉表现较差。香蕉不同品种的假茎高度、假茎和叶片数的月增长量与月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低温则抑制香蕉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香蕉枯萎病是危害全球香蕉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枯萎病的有效措施,而开展抗病香蕉品种的果实特性及品质研究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以巴西蕉为对照,对4个香蕉枯萎病抗性品种的果实特性、果实品质及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蕉9号’的单穗重、果梳数和果指直径显著高于巴西蕉,单株产量比巴西蕉增加21.9%,而‘南天红’和‘南天黄’的单穗重、果梳重及果指数均显著低于巴西蕉,‘中蕉4号’的果实性状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南天红’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3个品种的含水量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中蕉4号’的可食用率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3个品种的可食用率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中蕉9号’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低于巴西蕉,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蕉。‘中蕉9号’和‘南天红’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巴西蕉,‘南天黄’的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巴西蕉。‘南天红’和‘中蕉9号’的果肉色泽、气味、甜味及口感等感官评价显著高于巴西蕉,其他2个品种则与巴西蕉无显著差异。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表明,4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的综合表现可分为3个等级,‘南天红’和‘中蕉9号’为第1等级,‘中蕉4号’为第2等级,‘南天黄’为第3等级。综上,‘中蕉9号’的单株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可进一步开展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5个不同香蕉品种幼苗进行常规施肥管理,并对其长势和倒2叶的N、P、K、S含量进行观测和测定。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假茎粗和假茎高增大趋势无显著差异,巴西蕉和贡蕉绿叶数有所减少。5个参试品种中,幼苗叶片N含量大小顺序为:巴西蕉>广粉1号>贡蕉>粉杂1号>热科1号;P含量大小顺序为:贡蕉>巴西蕉>广粉1号>热科1号>粉杂1号;贡蕉和热科1号幼苗叶片K的含量较大,粉杂1号最小;而含S量大小顺序为:广粉1号>粉杂1号>贡蕉>热科1号>巴西蕉。5个参试品种叶片的N、P、K、S含量的大小顺序一致,均为为:N>K>P>S。  相似文献   

5.
以‘巴西蕉’为对照,从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对香蕉新品系‘热科2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科2号’的综合农艺性状与对照相近,其中株高、果指长宽及产量均高于对照。此外,‘热科2号’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抗性好,田间发病率为4.1%,较对照巴西蕉低75%,对其它病虫害的抗性则与对照相当,适宜在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发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接菌、病区种植的方法,研究8种香蕉种质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Foc 4)的抗性水平,评价其抗性级别。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GCTCV-119、GCTCV-217为高抗;桂蕉9号、GCTCV-218为抗;GCTCV-105、GCTCV-215为中抗;桂蕉1号为感;巴西蕉为高感。田间抗性评价结果为:GCTCV-119、GCTCV-217为高抗;GCTCV-215为抗;GCTCV-105、桂蕉9号、GCTCV-218为中抗;桂蕉1号、巴西蕉为高感。连续种植3年,桂蕉9号、GCTCV-218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GCTCV-105发病率较稳定,发病率保持在9.7%~12.0%,所有抗病品种(系)宿根3年后,根据相对发病率评价均表现为抗;而感病品种桂蕉1号及巴西蕉发病率则逐年上升,宿根蕉发病率均在98.2%~100%。  相似文献   

7.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热带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TR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严重阻碍我国香蕉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外源水杨酸(SA)处理能诱导香蕉体内SA合成及信号传导途径关键酶基因上调表达,激活香蕉植株内系统获得抗性,增强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香蕉感病品种‘巴西蕉’和抗病品种‘农科1号’进行SA诱导处理,随后接种TR4,结果显示2个品种的病情指数均降低。为了进一步探究水杨酸信号途径下游的苯丙烷类途径在SA诱导的香蕉植株抗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SA处理的感病品种‘巴西蕉’和抗病品种‘农科1号’中苯丙烷类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分支途径中常规苯丙烷类途径关键酶基因C4H4CL、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ADCCoAOMT、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HSCHI,对SA处理和TR4接种均有响应。在仅接种TR4的情况下,‘巴西蕉’相关基因主要表现为显著下调表达,而‘农科1号’相关基因主要表现为上调表达;仅用SA处理时,2个品种的C4H4CL被诱导上调表达;SA处理并接种TR4,2个品种C4H4CL依然保持上调表达的趋势,变化幅度在‘农科1号’中偏高;‘巴西蕉’CAD经SA诱导上调表达,但在接种TR4后,CAD相对表达量降低,而‘农科1号’CAD被SA诱导显著上调表达,SA和TR4共同作用下,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巴西蕉’CCoAOMT被TR4诱导显著上调表达,在SA处理并接种TR4的‘巴西蕉’植株中也表现为上调表达,‘农科1号’CCoAOMT在SA处理或SA、TR4共同作用下表现为强烈上调表达;CHSCHI在SA处理的2个品种中主要表现为上调表达,SA和TR4双重作用下,依然表现为上调表达。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可诱导感病和耐病香蕉根组织中苯丙烷类途径关键酶基因上调表达,该途径在SA诱导的香蕉抗枯萎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我国香蕉主栽品种巴西蕉幼苗在短期干旱胁迫和复水情况下叶和根有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巴西蕉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复水后,3个胁迫程度下巴西蕉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干旱胁迫相比显著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根系活力3个胁迫程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轻度胁迫恢复最好,且比常温对照显著升高。表明抗旱锻炼提高了巴西蕉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河口县沙坝,将高产、优质的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与当地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威廉斯8818’、‘巴西蕉’及福建省近年来推广的优质品种‘漳蕉1号’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3年的平均果实质量性状(指净重量,净重量=实际的毛重量×0.9)表现为:‘红蕉一号’(23.52 kg)>‘巴西蕉’(23.06 kg)>‘威廉斯8818’(22.99 kg)>‘漳蕉1号’(22.79 kg),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试验还对其它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综合来看,改良、选育出的矮杆、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DUS检测方法和原理,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二号”与近似品种“巴西蕉”的48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进行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香蕉新品种“红研二号”质量性状的假茎、叶柄基部、叶柄及叶中脉背部的颜色为紫褐色(8010-R30B),果轴(穗轴)基部的1/3处为紫褐色(8010-R30B),为特异性的性状;这些紫褐色(8010-R30B)的特异性状,促成“红研二号”花青素含量较高,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表现出检测植株的抗衰老能力强;同时,其48个性状能稳定遗传,果实表皮与“巴西蕉”的颜色基本一致,但果实产量等性状总体优于“巴西蕉”,本研究对该品种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