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草莓品种"甜宝"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草莓的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重、产量、产值,研究了熊蜂和蜜蜂授粉对日光温室草莓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熊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平均率从蜜蜂授粉的11.08%降低为5.28%,2种授粉方式的坐果率均为100%。熊蜂和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重平均值分别为11.08g和8.09g,熊蜂较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重增加了36.96%。熊蜂授粉的草莓果纵径、横径以及单果种子数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熊蜂授粉的草莓产量和产值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且利润较蜜蜂授粉增加了33.80%。  相似文献   

2.
东港市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2012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1万hm2,年产量30万t、产值24亿元。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15%,草莓生产已成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东港草莓产业的做大做强,无公害及有机草莓的生产需求越来越高,选择适宜无害化草莓生产的有机肥料已成为东港草莓高效发展的重要任务。笔者于2010年在温室草莓上对  相似文献   

3.
在大棚草莓上进行熊蜂授粉和自然授粉比较试验得出,熊蜂授粉的草莓平均产量为20 190.45 kg/hm2,比自然授粉增产38.81%;熊蜂授粉草莓平均单果质量为15.10 g,较自然授粉10.02 g提高37.02%,差异显著;熊蜂授粉草莓畸形果率降低81.82%,差异显著;熊蜂授粉草莓果实可溶性糖为11.82%,自然授粉为10.85%,差异不显著;熊蜂处理的草莓着色一致、色泽鲜亮、香甜可口,优于自然授粉,产值增加48.73%,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LED补光对设施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红∶蓝∶白=1∶1∶1为处理,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光质对设施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克服冬季雾霾影响温室内光照弱的环境条件,探索设施草莓优质高产措施。结果表明:通过LED补光可以显著提高草莓植株生长量,净光合速率等大于自然光处理;LED补光组最大单果质量、平均单果质量均大于对照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白娟 《长江蔬菜》2016,(11):28-29
渝北区经济作物推广站根据草莓耐寒不耐热、苦瓜喜温不耐寒的特点,摸索出大棚草莓与苦瓜套种栽培技术,可使草莓和苦瓜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草莓产值为2.4万元,纯收入1.63万元;苦瓜产值0.7万元,纯收入5 800元;合计每667 m~2产值3.1万元,利润2.21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市场研究公司IndexBox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草莓市场的崭新报告,主要谈及进口、出口、生产和消费等方面。报告指出,全球草莓市场在2016年的食用量达920万t,同比2015年高出了5%。2007~2016年,草莓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年增长率为5.1%,而全球草莓的产值达到了156亿美元。预计草莓食用量将继续增加,到2025年的全球市场食用量将达到1 150万t。  相似文献   

7.
大棚草莓-黄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草莓667m~2产值3.6万元,黄瓜667m~2产值2.27万元,合计年667m~2产值5.8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本文从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黄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满城县是我国草莓主产区之一,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4533.33 hm2,产值3.8亿元.近几年来,日光温室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温室草莓与番茄套种栽培,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的特点深受农户欢迎,已成为满城县典型的种植模式.2009年每667 ㎡草莓产量2500kg,产值16000元,番茄产量7000 kg,产值15000元,合计产值31000元,每667 ㎡纯效益可达24000元.  相似文献   

9.
王红霞 《中国蔬菜》2009,1(15):46-47
日光温室草莓套种甜瓜高效种植模式每667m2产草莓1200kg、甜瓜2000kg,产值达2.8万元以上,比单一茬草莓增收5000元左右。该模式在北京市推广面积已达到133.3hm2,尤其在观光采摘园区,得到广大草莓种植户的认可,因草莓采收期正值春节前后,产值较高,再加上增加一茬甜瓜,不仅增加了收益还延长了观光采摘期。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五常县农民李福秀和丛德祥都栽了300平方米“戈雷拉”草莓。今年李福秀的草莓产值2,070元,丛德祥的草莓产值2,000元。李福秀是五常镇后刘秀屯农民,去年春季用畦栽法共栽种3,800株“戈雷拉”草莓。畦宽1米,  相似文献   

11.
东港是全国草莓第一县,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目前,东港市有温室栽培4667hm2、大棚栽培3333hm2、露地栽培2000hm2,生产总面积达到1万hm2,总产量达到30万t,实现产值18亿元。‘红颜’草莓(99号)是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最早(1999年)从日本引进的,早熟,优质,高产,耐运输,  相似文献   

12.
早春设施西瓜生产容易出现温度低、光照弱、湿度增加、雾霾天气等不利环境,为了在此不利条件下培育优质健壮的西瓜商品苗,试验分别设置每天补光4、8、12 h 3个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小区分布于棚室中部,每个小区20 m~2。在植株上方1 m处每20 m~2安置5个补光灯,补光灯根据植株的生长可以上下调整。结果表明,在早春温度低、光照弱、湿度增加、雾霾天气等不利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补光8 h与12 h均可满足西瓜幼苗生长需求,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不大,而光照8 h对于实际生产中更容易实现,为经济有效补光时间。因此,综合分析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育苗,Solar大水滴LED补光灯满足补光8 h即可正常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射阳县大棚草莓采摘后覆盖遮阳网生产夏季伏缺叶菜类,夏白菜单茬667m^2产值5300元左右,草莓产值在15000元左右,目前该种植模式在我县推广面积达30hm^2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夏白菜一草莓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草莓植株为试材,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研究了N、P、K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繁苗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了草莓繁苗最佳施肥量,以期为玉溪地区草莓种苗繁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N、P、K对草莓繁苗产量、产值有较大影响,N_2P_2K_2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每667 m~2产苗量为79 636株,增产率达156.36%,每667 m~2产值及纯收入分别为31 854.40、31 693.76元,每667 m~2净增产值及纯收入分别为11 482.40、11 321.76元,氮肥对草莓繁苗量的影响最大、磷肥其次、钾肥最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每667 m~2最佳经济产苗量的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3.36、10.09、10.55 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草莓套种樱桃番茄密度试验,对草莓和樱桃番茄抗病能力、产值、产量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667 m2草莓套种1 200株樱桃番茄、在3月中旬套种,樱桃番茄和草莓无明显共生病虫害,产量、效益等最佳。  相似文献   

16.
雾霾天气会造成设施棚室内光照明显不足,严重影响棚室蔬菜的正常生长,给菜农带来经济损失。通过增温增肥燃料、秸秆反应堆、二氧化碳肥、LED补光灯、电除雾防病促生设备、棚内加设晒水池、棚外加设防寒沟、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即可成功应对冬春雾霾天气,保证越冬蔬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大棚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草莓—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草莓每667m~2产量2~2.5t、产值2万~3万元,甜瓜每667m~2产量2t、产值1.6万元,合计每667m~2产值3.6万~4.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草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东台市海丰镇农民以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摸索出一套草莓-玉米—芋头新型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每667m^2产草莓1000kg、产值2200元,青玉米棒750kg、产值900元,芋头1500kg、产值2400元,全年667m^2产值5500元,效益4000元以上,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平均每667m^2增加收入300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锌肥在草莓上的适宜使用方式和用量,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在昌平区崔村镇和兴寿镇设计试验,研究锌肥不同用量底施及滴施含锌水溶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施七水硫酸锌1 kg/667 m2和滴施含锌水溶肥的处理都可促进草莓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根系发育,从而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含锌水溶肥处理比空白增产13.3%~13.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1.5 kg/m3,每667 m2增加产值4 325~5 325元,水分利用效益提高21~29元/m3。底施七水硫酸锌1 kg/667 m2比空白增产4.0%~9.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1.0 kg/m3,每667 m2增加产值1 325~3 150元,水分利用效益提高7~16元/m3。  相似文献   

20.
雾霾、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草莓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日光温室草莓生产中出现畸形果的问题,分析雾霾、低温寡照对草莓生长的影响,提出用LED植物生长灯补光与棚膜除尘技术应对雾霾天气,用熊蜂取代蜜蜂授粉等措施应对低温寡照天气,以实现日光温室草莓的优质、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