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水涝对银杏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月中旬对2年生盆栽银杏水涝处理,处理后第5天株高生长和叶片数量增另与对照差异不大,但处理后第10天处理株大幅度降低,水涝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尤其对叶片的生物量积累影响很大,水涝对银杏光合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短期水涝对蒸强度 和气也导度影响不大,持水涝气在闭。光涝有系的伤害表现为根系活力大幅度降低。水涝地叶片的伤害表现为叶片变小、发黄叶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2种移栽方式对银杏根系、枝叶生长与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移植后栽培于控根容器和种植穴中银杏新生根系和枝叶的生长状况、管胞和纹孔的显微结构以及茎流速率、枝条栓塞脆弱性、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水分生理指标,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银杏生长恢复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生长范围的新生根系生物量中,容器银杏的小根数量最多,而穴植银杏的粗根所占的比例最大,容器银杏细根和小根的根长密度约为穴植银杏6.12倍.容器银杏枝条长度、粗度和叶面积分别比穴植银杏增加约51.2%、34.6%和33.0%,差异显著;管胞形状比穴植银杏明显变宽变短,纹孔形状由椭圆形变为近似圆形.容器银杏白天的茎流速率较大,昼夜变化规律明显,枝条栓塞脆弱性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势较高,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容器银杏再次移植时能保证根系完整,是比较理想的银杏大规格苗木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治银杏幼苗在夏季被高温灼伤和易得叶枯病,运用种植玉米的方式来对银杏幼苗进行遮阴,以帮助一年生银杏幼苗渡过夏季高温对苗木的伤害。对银杏一年生实生苗采用生物遮阴处理三个月后,对幼苗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就苗高地径而言:遮阴30% 50% 70%全光照;(2)就主根长而言,遮阴处理的主根长均比全光照的要长,且分别是全光照的47.42%、10.12%、21.31%;(3)在生物量积累方面,不同遮阴处理对茎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明显,茎生物量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就生物量分配上,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生物量比和根生物量比呈上升趋势,而茎生物量比呈下降趋势,导致根冠比呈上升趋势;(5)适当地遮阴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提高,表现为:遮阴30% 50% 70%全光照;(6)遮阴对银杏光合生理变化的影响表现为:气孔导度(G_s)和净光合速率(P_n)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给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幼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由纯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B层土壤为栽培基质,栽植3年生棕榈苗木,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方案,共设16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就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就不同配比肥的施用效果而言,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均以N_2P_1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0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处理的为最高;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则均以N_2P_2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处理的为最高。2)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值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P的影响次之;对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1P_2K_4(施尿素0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39.216g/株),其中,P的影响最大,N的影响次之;对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K的影响次之。【结论】施肥可促进棕榈苗根系的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而能有效促进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最适配方是不同的。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可促进栽培于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均为N_2P_1K_2,而可促进栽培于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则为N_2P_2K_1。可促进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优施肥处理方案分别是N_2P_4K_1、N_1P_2K_4、N_2P_4K_2;而最优施肥处理方案都不在所设计的16个施肥处理组合之中。  相似文献   

5.
以楝树1年生根插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自然干旱5,10,15,20 d条件下,干旱胁迫对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胁迫0—10d土壤水分的缺失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生长的影响,15—20 d时则反之;主根长、根幅和株高/主根长比值先升后降,地径/株高比值先降后升,说明楝树幼苗具有为适应胁迫环境提高根系主动吸水能力的适应机制,而根系对干旱胁迫较株高生长敏感;总生物量先增后减说明干旱胁迫初期,土壤水分的缺失能促进其生物量的积累,但随着胁迫的增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趋势向根系转移,根质量比显著增大;干旱胁迫使幼苗根、茎、叶含水率显著降低,且叶片含水率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品种云南极品2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辣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多,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时达到最高,单株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分别为对照的3.99和1.53倍;适量施肥能显著提高辣木幼苗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大;辣木幼苗根、茎、叶组织中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表观吸收率和施肥效率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施肥量增加对根系的影响最大;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辣木幼苗各生长、光合、养分含量指标均有所降低,根冠比最低,壮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明显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总之,辣木幼苗最适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桢楠幼树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水涝、水渍、自然条件和干旱),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桢楠幼树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桢楠幼树的培育及其人工林科学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了桢楠幼树的生长,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发黄、下垂等症状;胁迫解除后,植株症状减轻,但水涝条件下植株存活率仅为56.38%;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桢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水涝胁迫下变化幅度最为显著;3)在水分胁迫件下,桢楠幼树的MDA含量显著增多,整体变现为:水涝水渍干旱对照。胁迫解除后,桢楠幼树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和抗水渍能力;4)涝渍和干旱引起的水分胁迫会导致桢楠幼树的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且胁迫第50 d表现为水涝水渍干旱对照,说明水涝对其伤害最深,但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各指标说明,桢楠幼树不耐长时间水涝,因此,在桢楠育苗中,应严格采取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8.
胁迫环境下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设定盐碱环境情况下水淹高度和时间梯度处理对海滨木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盐碱环境是伤害海滨木槿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滨木槿缺乏相应的器官或生理机制适应高盐碱和水涝的共同胁迫,檀株处于生理干旱的状态,叶、茎、皮含水量减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化学效率降低,生长势减弱;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表现为不断减少,而相对电导率、伤害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用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杨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幼苗生长状况、生物量分配、叶面积、组织器官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杨树幼苗株高和基径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和茎生物量的积累,然而却增加了根系生物量,杨树将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分配到地下部分,导致其单位质量的根系更长,有利于其吸收水资源;同时轻度胁迫下,杨树幼苗增加了茎和根系的含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杨树幼苗保证生长存活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10.72%。  相似文献   

10.
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CO(NH2)2]为氮源,研究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植株大小、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和苗木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铁核桃苗木的高度、基径、根冠比值、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形态特性、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有明显的影响。以50%NH+4-N+50%NO-3-N为氮源的苗高、基径、根冠比值、整株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的总表面积及平均直径、根尖数、苗木中元素含量及积累量都最大;单一供应CO(NH2)2的苗木根系总长度和总体积最大,苗木整株和地上部及根系的生物量、苗木中的元素含量及积累量仅低于50%NH+4-N+50%NO-3-N的处理;单一供应NO-3-N的苗木矮小,整株、地上部及根系的生物量和根系的形态及生长指标都最低,各种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也最少;单一供应NH+4-N时,在夏季叶片出现大量灼烧状坏死,其症状随NH+4-N的比例增加而加重,苗木也纤细,组织不充实,须根短,坏死较多,植株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及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和根尖数都较小,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也较低。铁核桃对NH+4-N或NO-3-N没有明显的偏好。在NH+4-N与NO-3-N的比例各占50%时能够更好地促进铁核桃苗木的生长及营养的吸收,尿素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林业实用技术》2021,(4):19-23
以西藏当雄引种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1年生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用复合磷酸二氢钾和多效唑进行交替的促控处理,并在-50~-5℃低温条件下贮藏;通过生长量和生物量测试、物候期比较,评价促控技术对生长发育及耐寒性影响。结果显示:1)当雄北京杨具很强耐寒性;春季根施肥料可明显促进生长和生物量积累;2)秋季每20 d喷施0.1%多效唑明显抑制株高生长、促进生物量积累、改变生物量分配;3)增加多效唑喷施次数能更有效抑制株高生长、促进地径和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且多效唑对各部位茎段比重的调节效果非常显著;4)秋季施肥不利于生长和生物量积累;5)生长促控措施对植株的物候期调控作用明显,能推迟落叶和萌动期、缩短展叶进程。由此认为:在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暂的西藏那曲,引进当雄北京杨进行容器育苗生长促控栽培,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推迟萌动、加速展叶、调节落叶,有效规避低温寒冷造成的伤害,从而加强耐寒性、提高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取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田间持水量80%、60%、40%和20%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株高、基径及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茎和根系的生物量逐渐降低;但轻度干旱胁迫增加了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生物量,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比例,从而更利于获取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环境;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田间持水量为40%。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主要阔叶造林树种楸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楸树苗木速生期不同水分管理对幼苗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生理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速生期楸树幼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0%田间持水量,一般应保持在80%~100%田间持水量之间,低于80%田间持水量,会使楸树幼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根系发育、生物量积累都受到严重的限制,苗木生理质量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而叶片质膜透性增加,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在40%田间持水量时,幼苗因干旱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修复铅锌矿尾矿的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或停止生长现象。株高和基径增长率、根系生长、生物量等种间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深度受到抑制,最大侧根长、细根长度比例和根系生物量比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桤木、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紫花苜蓿4种固氮植物叶片受害轻微,均有根瘤出现。火炬树、夹竹桃叶片受害程度较低,相对生长率较高,单株生物量较大。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植株不同器官Pb和Zn浓度高低总趋势为根>茎,部分树种Zn浓度表现为茎>根。在15种参试植物中,截叶胡枝子单位面积地上部Pb和Zn积累量均最高,分别为65,199mg·m-2,其次为紫穗槐,Pb和Zn积累量分别为43,127mg·m-2。筛选出综合表现较佳的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火炬树、夹竹桃、桤木、盐肤木、紫花苜蓿和加拿大紫荆等8种植物,它们是铅锌尾矿库植被恢复的适宜材料,其中固氮植物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稳态营养对湿地松容器苗Pt外生菌根形成及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同、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方式对银杏水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浇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3种不同浇灌方式(树灌器、漫灌和渗灌)对银杏叶水势、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处理的叶水势显著高于树灌器和漫灌处理;漫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2种处理,在浅层土壤中表现比较明显;在浇灌水后的第1天,渗灌处理的银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以叶水势为指标反映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程度,发现3种灌溉方式达到相同的灌溉效果时,渗灌比树灌器和漫灌节水.  相似文献   

17.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蚬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幼苗对干旱的适应能力,采用盆栽水分胁迫试验法,比较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5%(对照)、50%~60%(轻度胁迫)、35%~45%(中度胁迫)和20%~30%(重度胁迫)4个水分梯度下,蚬木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度胁迫显著抑制了幼苗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受干旱影响不明显;中度和重度胁迫对植株茎、叶及总生物量积累产生显著影响,地上生物量比随土壤干旱增强下降、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加。干旱胁迫显著降低蚬木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在干旱初期先降后升、气孔限制值逐渐增加;随干旱时间延长和胁迫增强,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表现为随胁迫加剧而增强的趋势。胁迫初期,气孔限制因素与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了蚬木幼苗净光合速率的下降。蚬木幼苗在干旱胁迫下采取降低光合、增加地下生物量分配并减缓生长等适应策略,对干旱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5%~75%时,及时补充水分可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磁化处理高矿化度灌溉水对耐盐植物绒毛白蜡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揭示磁化技术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生理机制,为农林生产中磁化技术应用、土壤盐渍代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模拟海水组分和比例配置梯度浓度灌溉用水(0,6,10 mg·L~(-1)),经过磁化处理后对1年生盆栽绒毛白蜡实生苗进行连续灌溉处理,研究灌溉水磁化处理对绒毛白蜡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及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和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处理植株在不同时期的荧光及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束后测定树高和生物量,采用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系特征。【结果】1)两处理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参数差异显著,非磁化处理光合活性中心较磁化处理受到更大的伤害,磁化水处理后植株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光化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2)随着盐分浓度升高,植株生长量逐渐减少,根系生长势降低,磁化处理对植株生物量、树高与根系各形态特征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基于本研究结果和磁化处理对水分子的影响,磁化水对绒毛白蜡的作用机理可能为液态水经磁化处理后,自由水分子增多,水分子进入植物体细胞后与叶绿素a形成更多氢键,从而使得植物叶绿素a内转化速率提高,光合能力进而得到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增强,最终促进植株生长。【结论】高度矿化灌溉水通过磁化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绒毛白蜡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从而减轻盐分对植株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管理》2015,(5):61-66
为了解水分胁迫对于胡杨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控制试验研究胡杨幼苗根系生长特征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胡杨幼苗通过增加根冠比、优先分配根系生物量适应干旱胁迫;经断续给水处理的幼苗根系生物量明显小于连续给水处理,且差异显著,说明干旱胁迫状态影响幼苗根系生物量的积累;胡杨幼苗根系表面积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小,经断续给水处理的幼苗根表面积略大于经连续给水处理的幼苗根表面积,但差异不显著;经连续给水处理的胡杨幼苗根系长度大于经断续给水处理情况,差异显著。本研究表明胡杨幼苗能通过改变根系生长特征、根系扩展方向和生物量的积累部位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