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填饲期朗德鹅产肝性能、脂肪沉积、屠宰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70日龄朗德鹅母鹅80只,体重为(3.0±0.1)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油组为对照组,饲粮中添加2%的鹅油;牛油组、鱼油组和菜籽油组为试验组,饲粮中分别添加2%的牛油、鱼油和菜籽油。预试期7 d,填饲期20 d。结果表明:1)菜籽油组和牛油组的肝脏重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牛油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鹅油组(P0.05)。菜籽油组和鹅油组的活重、全净膛重均显著高于牛油组和鱼油组(P0.05)。2)鱼油组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显著低于鹅油组(P0.05);菜籽油组血清LDL含量显著低于鹅油组(P0.05),且其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牛油组(P0.05);牛油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鹅油组(P0.05);牛油组、鱼油组和菜籽油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较鹅油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添加鹅油相比,添加鱼油显著降低了肝脏中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不饱和脂肪酸(UFA)C16∶1、C17∶1、C18∶1n-9、C18∶2n-6、C18∶3n-3、C20∶1n-9、C20∶4n-6、C20∶5n-3、C22∶1n-9、C22∶5n-3、C22∶6n-3、C24∶1n-9及总UFA含量(P0.05);添加菜籽油显著降低了肝脏中总SF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UFA C16∶1、C18∶1n-9、C18∶2n-6、C20∶2、C22∶1n-9及总UFA含量(P0.05);添加牛油显著提高了肝脏中C18∶3n-3、C20∶5n-3、C22∶5n-3、C22∶6n-3及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由此得出,与添加鹅油相比,饲粮添加菜籽油或牛油时填饲期朗德鹅的产肝性能较佳;添加鱼油和菜籽油可增加填饲期朗德鹅肝脏中PUFA含量,降低血清脂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选取900只AA公鸡分为10个组,采用3×3两因子试验设计,饲养6周,统计各阶段生产性能(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以及料重比),同时测定腹脂率、肝脂率、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胸肌、腿肌以及排泄物中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豆油组和鱼油组肉仔鸡的料重比比牛油组低(P<0.05);低、中、高能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油脂类型对腹脂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呈现的趋势同样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相比,可减少腹脂沉积;鱼油降低了腿肌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能组腹脂沉积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但中能组高于高能组和低能组(P<0.000 1).排泄物中脂肪含量牛油组高于豆油组和鱼油组,3个能量水平组高于对照组(P<0.05).油脂类型和能量水平的互作对22~42 d肉仔鸡日采食量、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以及1~4周龄肉仔鸡排泄物中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豆油和鱼油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减少脂肪浪费,但3种油脂对肉仔鸡腹脂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能量为13.39 MJ/kg时肉仔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最大;肉仔鸡脂肪的排出在饲养期的第5周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脂肪源配制成等氮等脂的7种试验饲料,对体重为(27.31±0.10)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40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7种试验饲料的脂肪源分别为鱼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猪油、鱼油+豆油(鱼油∶豆油=1∶1)和鱼油+豆油+猪油(鱼油∶豆油∶猪油=3∶4∶3)。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结果表明:鱼油+豆油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花生油组、猪油组和鱼油+豆油+猪油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系数以鱼油+豆油组最低,猪油组最高。各组干物质和总磷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猪油组和鱼油+豆油+猪油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花生油组、鱼油+豆油组和豆油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大菱鲆幼鱼鱼体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猪油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菜籽油组、花生油组和鱼油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C14∶0以外,各组大菱鲆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和相应饲料中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大菱鲆幼鱼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鱼油组和鱼油+豆油组较高,而以花生油组和猪油组较低。结果提示:豆油和菜籽油是大菱鲆幼鱼饲料良好的脂肪源,鱼油和豆油按1∶1混合添加则能使大菱鲆幼鱼更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4.
《饲料与养殖》2006,(3):8-9
本试验目的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屠体性能及组成的影响。24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0%、0.25%、0.5%和1%CLA)日粮处理组,饲喂6周。结果表明:CLA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脂质代谢没有显著影响(P〉0.05)。42日龄时,肉仔鸡的心脏、肝脏、脾脏指数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0.5%和1%CLA组内仔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CLA组肉仔鸡42日齿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肉仔鸡的腹脂率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CLA组肉仔鸡胸肌蛋白与脂肪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CLA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及脂质代谢的影响不显著,可以改善体组成。  相似文献   

5.
共轭亚油酸对肉仔鸡体组成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肉仔鸡体组成和肉品品质的影响。24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日粮处理组(0%、0.25%、0.5%和1%CLA),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结果表明:42d时,0.5%和1%CLA组肉仔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CLA组肉仔鸡42d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肉仔鸡的腹脂率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CLA组肉仔鸡胸肌粗蛋白质粗脂肪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CLA组肉仔鸡胸肌滴水损失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CLA可改善肉仔鸡屠体性状,增加鸡肉系水力和延长货架存放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海南省两个地方鸡品种(儋州鸡、文昌鸡)胸肌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1日龄文昌鸡和儋州鸡雏鸡各5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随机抽取165日龄儋州鸡和文昌鸡各20只(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胸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胸肌、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以及鲜味氨基酸(FAA)差异均不显著(P0.05)。儋州鸡胸肌十五碳酸(C15∶0)(P0.01)、腿肌十二碳酸(C12∶0)(P0.05)、十七碳酸(C17∶0)(P0.05)显著高于文昌鸡,文昌鸡胸肌、腿肌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极显著高于儋州鸡(P0.01),其余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160只42周龄的海塞克斯蛋鸡随机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5%鱼油、5%棕榈油和5%豆油日粮,试验三周。结果表明,棕榈油组的产蛋量比豆油组高(P<0.05),而对照组的平均蛋重和蛋黄重明显低于鱼油组(P<0.05),鱼油组鸡的总增重明显高于豆油组(P<0.05);鱼油组的血清和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都低于棕榈油和对照组(P<0.01);鱼油组蛋黄中的C20:5n-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豆油组(P<0.01),鱼油组蛋黄中的C22:6n-3含量高于棕榈油组(P<0.01);豆油组的C18:1n-9含量最低,与棕榈油组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豆油组的C18:2n-6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又以对照组最低,与鱼油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鱼油组的C18:3n-3含量高于豆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鱼油组的C20:1n-9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肌肉脂质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育肥羔,屠宰并采集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样品,检测肌肉脂质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肌肉脂质中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1);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1);n-6/n-3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U)上升(P0.05);C18∶1c9组成下降(P0.01),而C18∶1t9组成上升(P0.05);C18∶0(P0.05)以及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1)。2)育肥使苏尼特羊肌肉脂质中MCFA组成上升(P0.01);n-3PUFA组成下降(P0.01),n-6/n-3提高(P0.05);C18∶1c9组成降低(P0.01);同时使C18∶0(P0.05)以及C4∶0等SCFA组成(P0.05)上升。3)解剖部位间,半腱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高于背最长肌(P0.01),差异来自C18∶1c9(P0.05)和n-3PUFA(P0.05)组成;背最长肌n-6/n-3(1.648)虽比半腱肌(1.460)高12.8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苏尼特羊肌肉脂质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肌肉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背最长肌脂肪酸营养价值明显低于半腱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144羽1日龄健康、体重均一的低脂系肉仔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125%五味子提取物组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8周,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低脂系肉仔鸡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五味子提取物组肉仔鸡胸肌纤维密度显著提高,腿肌直径显著降低(P0.05),腿肌纤维密度有升高趋势,胸肌直径有降低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五味子提取物组胸肌和腿肌的水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五味子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P0.05),胸肌和腿肌pH、红度(a*)、黄度(b*)有升高趋势(P0.05),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有降低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低脂系肉种鸡12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羽,即单笼饲养.在肉种鸡产蛋期产蛋率达到5%进行试验处理,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代谢能量为对照组的80%孵化后的肉仔鸡按照母体不同能量处理各挑选健康仔鸡,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有降低1日龄肉仔鸡体重的趋势,对全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胸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pH、红度、黄度、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pH、红度和黄度值有升高趋势,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有降低趋势,胸肌和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显著提高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密度(P<0.05),显著降低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P<0.05).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的胴体品质及肉质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同时测定兽用消毒剂枸橼酸苹果酸粉中枸橼酸和苹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mL/L磷酸溶液(2.5∶97.5,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枸橼酸和苹果酸色谱峰分离度良好。枸橼酸和苹果酸分别在100μg/mL~1 000μg/mL和50μg/mL~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等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而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1%之间,RSD均小于0.5%,符合方法学要求。6份供试品中枸橼酸和苹果酸的含量也均符合要求。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同时定量测定枸橼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可用于枸橼酸苹果酸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崔承远 《中国乳业》2021,(12):105-110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脂肪酸包含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丁酸、己酸、辛酸、癸酸作为饱和脂肪酸的典型代表,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丁酸、己酸、辛酸及癸酸含量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检测方法的验证试验,包括方法检出限、方法定量限、方法精密度以及方法正确度等。试验数据均为良好,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枇杷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选用色谱柱Agilent Ecil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氨水(70∶30)磷酸调p H=8.0,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2.5,齐墩果酸在0.20~7.94μg、熊果酸在0.21~8.4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枇杷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15.
烟酸和不同水平叶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白羽肉鸡210只,随机分成7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Ⅰ组为对照组,处理Ⅱ、Ⅲ、Ⅳ组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5和3.0 mg/kg;处理Ⅴ、Ⅵ、Ⅶ组烟酸的添加水平为60 mg/kg,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5和3.0 mg/kg。于21日龄时,以重复为单位逐个称重,记录耗料量,计算料重比。结果表明,在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均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60 mg/kg烟酸和不同水平叶酸可极显著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P<0.01)。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测量柠檬酸和乳酸低浓度范围下的水溶液的滴定酸度°T和pH,以及在酸牛乳饮品中的应用,绘制出柠檬酸和乳酸在水溶液和酸牛奶饮品中的标准曲线,为生产时计算柠檬酸或乳酸的添加量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20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TMR,试验Ⅰ~Ⅲ组饲喂TMR分别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乳酸和复合脂肪酸+乳酸(1:1),探讨复合脂肪酸和乳酸对奶牛瘤胃CH4释放量、VFA和NH3-N浓度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MR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2L酸(1:1),使奶牛瘤胃NH3-N和CH4释放量分别减少11.92%(P〈0.05)和21.35%(P〈0.01),FCM、乳脂率和乳糖含量分别提高3.28%、5.12%和3.62%,瘤胃VFA明显增加,能够有效抑制奶牛对空气的CH4污染.显著提高奶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星  刘洪生 《中国奶牛》2007,(12):42-44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酸牛乳及含乳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所用色谱柱为6ft×2mm的涂以5?GS 1%H3PO4固定液的60~80目ChromosorbW AW,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样品用醋酸锌、亚铁氰化钾为沉淀剂,滤液经乙醚提取后上机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苯甲酸为9.5×10-10g,山梨酸为5.4×10-10g。精密度的变异系数苯甲酸为2.8%,山梨酸为3.4%。平均回收率苯甲酸为101.1%,山梨酸为101.8%。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C18:3n-3)/亚油酸(C18:2n-6)比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鱼油、亚麻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以不同的比例配制4种粗脂肪水平约为7.2%的等氮饲料,饲料中C18:3n-3/C18:2n-6比值为0.17、0.30、0.56和0.68.选用平均体重为(0.573±0.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记为L0.17、L0.30、L0.56和L0.68.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C18:3n-3/C18:2n-6比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幼虾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得出增重率(y)与C18:3n-3/C18:2n-6比(x)的关系为Y=-1 333.2x2+1 175.5x+785.66(R2=0.723 8),并得出当C18:3n-3/C18:2n-6比为0.44时,增重率最高.全虾粗蛋白质含量以L0.68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全虾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以及肝胰指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对虾肌肉中C18:2n-6和C18:3n-3含量低于它们在肝胰腺中的含量,而C20:4n-6,C20:5n-3(EPA)、C22:6n-3(DHA)在肌肉中的含量高于其在肝胰腺中的含量.L0.68组肝胰腺EPA含量显著高于L0.30组(P<0.05),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肌肉EPA、DHA含量以L0.3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C18:3n-3/C18:2n-6比一定程度地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显著影响肝胰腺和肌肉中C18:3n-3和C18:2n-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以增重率作为判定指标,建议饲料中C18:3n-3/C18:2n-6比值为0.44.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产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嗜热性乳酸菌、乳球菌的产酸特性以及影响后酸化的因素。结果显示,乳球菌最大产酸量为64.4^0T~72.7^0T;嗜热性乳酸菌的最大产酸量为106.8^0T~294.2^0T。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最大产酸速率为20.75^0T/h、24.57^0T/h。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油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丁二酮变种的最大产酸速率分别为7.65^0T/h、6.52^0T/h、9.65^0T/h。优良的菌株特性、低温贮存、较低的最终发酵酸度是保证乳酸菌低后酸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