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PCR法鉴定西花蓟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mtDNACOI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出两对西花蓟马特异性引物,建立起西花蓟马的PCR鉴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西花蓟马的成虫、若虫及蛹的快速检疫鉴定。  相似文献   

2.
云南花卉上的常见蓟马及检疫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以来,云南省重点发展花卉产业,199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为400hm^2,产切花2.1万枝,到2003年种植面积猛增到10600hm^2,产切花30亿枝,不到10年的时间产量增加了15倍,花卉总产值达42.1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但是,花卉携带病、虫而带来的检疫问题影响着花卉出口,最常见的虫害是多种蓟马。如2004年8月31日,泰国农业部通报国家质检总局,在中国产康乃馨上检出西花蓟马、烟蓟马、施氏蓟马等3种蓟马;2004年10月19日俄罗斯也通报中国产花卉上检出西花蓟马。因此,针对蓟马,我们对全省花卉展开调查。并提出检疫和除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本研究以橘小实蝇为对象,结合口岸入境检疫记录及文献报道,利用概率分布拟合构成传入可能性的相关风险因子,通过随机模拟方法(MonteCarlo)来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研究表明,在目前进口规模及入境口岸实施2%抽样检疫的前提下,橘小实蝇随进口水果传入我国的可能性的概率为0.147。统计检验表明,进口规模(批次与数量)及产地果实的感染情况是影响到达口岸时每批水果中橘小实蝇数量的重要因素;入境后流向橘小实蝇适生地的比率、适生期间进口的数量及进入果园的水果数量是决定传入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加强入境后水果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4.
橘小实蝇在上海局部暴发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橘小实蝇是近年来传入上海并局部暴发危害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根据上海地区实蝇监测及现场调查的结果,从入侵生物的一般特点着手分析橘小实蝇传入上海并暴发的成因。结果表明:橘小实蝇通过水果贸易传入到上海,废弃水果的无效管理是造成橘小实蝇疫情传入的重要原因;上海自然气候适合橘小实蝇的生存与繁殖,桃、梨、李等大量的寄主植物为其生存和种群扩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  相似文献   

5.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世界性重要检疫性害虫之一,不仅直接取食危害作物而且传播病毒,从而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西花蓟马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生范围,随其入侵我国并随之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已在我国不同地域发现,对经济作物已形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西花蓟马对番茄斑萎病毒的获取、携带和传播扩散过程及其病毒在蓟马体内的循环过程和机理,总结了影响西花蓟马传播番茄斑萎病毒效率的因素,并评述了西花蓟马-病毒-植物这一互作系统及其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适合度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西花蓟马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的基础研究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西花蓟马天敌种类及主要种类的控害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该虫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农作物、园林园艺植物的危害日趋加重,发挥天敌对该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总结和记述了西花蓟马的天敌种类及其主要种类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西花蓟马的天敌约有60种,其中天敌昆虫50种,昆虫病原线虫5种,虫生真菌5种。同时,对主要天敌种类小花蝽、昆虫病原线虫和虫生真菌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寄生及控制潜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橘小实蝇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橘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害虫,寄主范围广,能为害250多种瓜果蔬菜,给果蔬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同工酶电泳、RFLP、核酸序列分析、微卫星分析及基因芯片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橘小实蝇分子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橘小实蝇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橘小实蝇生物学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坤 《植物保护》2006,32(5):115-117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水果类作物重要害虫之一,作物受其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产量、品质,也严重影响水果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不少省市已对橘小实蝇的生态、发生规律、种群消长、寄主种类、防治及检疫处理等作过不同程度的调查和研究。国外对橘小实蝇的生态、发生、消长、防治、寄生天敌以及化学防治药剂对寄生天敌的影响等均有较详细的报道。国外采用雄性不育技术,大量饲养、释放不育雄虫防治橘小实蝇已取得成效。20世纪90年代初期橘小实蝇在本地区开始发生,近年危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橘小实蝇嗜好的番石榴,比其他水果受害都重。为控制其危害,笔者于2002—2005年,在“橘小实蝇疫情监测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及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is)和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属果实蝇属(Bactrocera)大实蝇亚属(Tetradacus),是为害柑橘类作物的两种检疫性实蝇。两种实蝇为近似种,仅成虫可通过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幼虫等非成虫虫态需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实现快速、准确的鉴定。本研究对采自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彝良县和永善县的大实蝇成虫及幼虫样品分别进行了形态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特征的对比以及DNA条形码序列的测定、比对和分析,采自大关县和彝良县的20头成虫样品分别为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采自彝良县和永善县的20头幼虫样品均为橘大实蝇。本研究实现了云南昭通地区两种大实蝇的DNA条形码鉴定,为我国植物检疫相关部门提供实用技术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虫体微小,多数为植食性,以锉吸式口器刺吸植物为害。蓟马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暴发频次高,是重要的农林害虫类群之一。蓟马为害行为和其信息素以及相关的嗅觉行为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蓟马信息素的种类、触角的感受机制及信息素在防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蓟马综合防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在蓟马的综合防治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柑橘花期蓟马种类,以柑橘园为实验基地,系统调查橘园中蓟马的种类。经形态学鉴定共发现3种蓟马,且3种蓟马的形态分别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淡色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s chinesis Pfiesner)极其相似。对3种蓟马分别进行单头虫体的基因组DNA提取,对其ITS2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测序结果登入NCBI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3种蓟马分别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my)、淡色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s chinesis Priesner)的相似度均达99%。  相似文献   

13.
柑橘鳞皮病是一种分布在包括南美洲和地中海等广大地区的重要病毒性病害,随着大量国外优良柑橘品种的引进,增加了柑橘鳞皮病随同苗木、接穗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本文对柑橘鳞皮病的类型、研究历史、病原、传播方式、检测技术以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为今后我国对柑橘鳞皮病的检疫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西是我国柑桔的重要主产区,其气候土壤适宜各类柑桔的生长。江西柑桔在国内外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生产成本相对偏低。本文重点分析了江西柑桔出口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必须强化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实施有害生物区域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以此来提高江西柑桔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江西柑桔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5.
西花蓟马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研究初报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根据西花蓟马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3.2分析预测了该虫在中国可能适生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中国可能的最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16.53-30.77°N,97.85-121.9°E范围内,涉及华南、西南、华东地区的11个省(自治区、市)的123个县(市或地区);潜在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25.43-48.77°N,75.23-132.96°E范围内,涉及华东、华南、西南、华中、西北、华北共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8个县(市或地区)。  相似文献   

16.
Adult bean thrips, Caliothrips fasciatus (Pergande), overwintering inside the navel of navel oranges shipped from California to Australia, are an actionable pest for the importing country, i.e. infested lots are fumigated with methyl bromide. Strict quarantine regulations regarding C. fasciatus prompted studies on the best colour sticky trap that might be used to monitor for bean thrips popula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California citrus groves prior to harvesting fruit for export.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identified the most attractive trap of each of four colours (blue, green, white, yellow) commonly used to sample adult Thysanoptera. Three trials of a field study were conducted, comparing C. fasciatus capture on the best card of each colour using asparagus ferns naturally infested with high levels of this pest. Based on significantly higher catch on green sticky cards, this colour trap is recommended for potential use in California's bean thrips mitigation plan designed to reduce thrips levels on citrus exported to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7.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对温室中蔬菜花卉造成巨大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迅速地传播蔓延,近年入侵中国。西花蓟马对农药产生了广泛的抗性,使得生物防治一直作为其综合治理中的主导措施。本文综述了世界上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现状,以期为中国西花蓟马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米蛾卵饲养捕虱管蓟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捕虱管蓟马(Aleurodothrips fasciapennis)是多种蚧壳虫、桔云翅粉虱,黑刺粉虱和桔全爪螨的有效捕食性天敌。用米蛾卵作为饲料饲养捕虱管蓟马,可完成个体发育并产卵繁殖。与用白轮蚧壳虫的爬虫作饲料在室内试验比较,在发育历期。死亡率、雌性比、产卵量,成虫寿命及体形大小等方面,均较理想。在室内条件下,米蛾卵更适于用作繁殖捕虱管蓟马的饲料。这对于研究捕虱管蓟马的生物学、生态学以至田间散放应用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发现番茄斑萎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采用特异快速试纸条以及进一步的RT-PCR和序列测定证实,在北京局部地区的辣椒和茄子上已发生番茄斑萎病毒,这两种作物上同时发生的蓟马种类主要为西花蓟马,并且携带该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病是极其危险的一种病害,可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建议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与管理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0.
丁丹  陈超 《杂草科学》2016,(2):29-33
红毛草是一种外来植物,原产于南非,主要分布于非洲、美洲、亚洲、澳大利亚及部分岛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等地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在了解红毛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地域分布以及生境类型的基础上,采用中欧风险评估体系(WG-WRA)和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杂草风险评估体系(WRA)对红毛草进行入侵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红毛草繁殖能力强(种子产量大、发芽率高)且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抗逆性,在我国5个省(区、市)19个市均有分布,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个风险评估体系对红毛草入侵我国北方地区的分值分别为13、14分,属于低风险入侵植物;但是,对于南方地区的入侵分值都为29分,属于高风险外来入侵植物,一旦入侵成功则会威胁到当地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对红毛草引种和应用时,必须加强管理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