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新修订的联邦政府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如下:Ⅰ.俄罗斯未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昆虫类  相似文献   

2.
盆景植物的栽培原土,介质土及其植物根部有害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水山  钱荣田 《植物检疫》1993,7(4):259-262
为了能打开美国和加拿大这个广阔的花卉盆景市场,根据总所指示和美、加方面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作者从1990年起开始了无土栽培盆景的试验研究工作。首先对盆景基地的自然种植土、盆景植物根部和用于盆景无土栽培的基质进行了有害生物测定,为盆景介质土栽培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蒋青  姚文国 《植物检疫》1994,8(6):331-334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蒋青,梁忆冰,王乃杨,姚文国(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1引言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5,简称PRA)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作为一个预警系统以...  相似文献   

4.
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局在开展输华石竹属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时,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确定了世界上石竹属的有害生物共153种,根据FAO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对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评估,先筛选出17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后确定8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局在开展输华石竹属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时,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确定了世界上石竹属的有害生物共153种,根据FAO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对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评估,先筛选出17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后确定8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吕燕  赵鹏  刘丽  段维军 《植物保护》2022,48(3):278-286
为给进口大麦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统计了全国口岸2009年-2019年大麦进口基本情况,比较并分析了不同来源国(或地区)大麦中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昆虫、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数和种次数。结果表明,近11年来我国大麦进口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大麦进口量最大。截至2019年,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共计70种,包括杂草53种、软体动物2种、真菌5种、昆虫8种、病毒2种,其中疫情最突出的是杂草。从来源国来看,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乌克兰是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及种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法国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真菌等有害生物,加拿大大麦中主要截获杂草、真菌及病毒,乌克兰大麦则主要截获杂草、软体动物及昆虫。本研究汇总了2009年-2019年不同来源国(或地区)进口大麦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名单,为进口大麦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原生资源的一种替代,我国再生资源进口数量逐年增加,相关口岸从再生资源中截获到许多有害生物。本文分别从截获有害生物年度变化规律、生物类别、再生资源类型、来源地、直属局、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方面对全国口岸2006~2016年从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有害生物共2003种164 566种次84 035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69种(属)5 215种次4 540批次。有害生物年度变化规律显示,2006~2013年进境再生资源中截获有害生物种次趋于平稳,从2014年起,有害生物截获种次迅速增加。从截获有害生物类别来看,以昆虫、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总种类的85%,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72.2%。从再生资源种类看,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截获最多。从来源地看,共有121个国家和地区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美国、中国香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位于前五位。24个直属局有截获记录,其中广东局、江苏局、深圳局、浙江局、福建局位于前五位。数据显示,红火蚁、四纹豆象、桔小实蝇、双钩异翅长蠹、非洲大蜗牛、假高粱位于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六位。针对疫情截获情况,提出了进境再生资源查验及检疫鉴定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再生资源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上海口岸2011~2013年进境非洲原木有害生物截获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境非洲原木种类多,进口数量增长快,携带疫情风险高。进境非洲原木携带有害生物特点,主要是有害生物来源地相对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种类丰富,且以昆虫为主。分析表明有害生物截获与寄主及原木入境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提出了应对非洲原木传带有害生物的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9.
出口盆景苗木的管理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伟  钱军 《植物检疫》1997,11(3):142-145
本文通过对8种出口盆景苗木有害生物类群和危害分析、盆景园各种措施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分析说明:出口盆景上的蚧、螨、蚜、线虫、蜗牛和白粉病、锈病是盆景苗木出口的主要威胁,也是检疫与处理的重点;盆景园的综合管理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明显,可使盆景上有害生物种类减少72.55%~84.3%,有虫株率的数量下降99.3010%~99.7938%,降低了盆景出口的风险。文章还探讨了出口盆景检疫的抽样标准和确立盆景有害生物最大限量(MPL)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宁波口岸植物疫情截获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口岸2011年上半年检测进出口样品数量、疫情截获率、检疫性有害生物检出率同比2010年均有明显提高;疫情首次截获情况突出;各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中,杂草所占比例最大,但昆虫比例有所上升;各类检测样品中,大豆、大麦中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数量最多。本文对宁波口岸疫情截获率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013—2018年温州空港口岸截获的入境旅客植物及其产品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温州空港口岸有害生物检出种类呈增长态势。6年共查获管制的植物和植物产品7495批次,截获有害生物110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3种,占比11.82%。有害生物种类以昆虫居多,共55种,占比50%;热带水果检出有害生物最多,8种热带水果中检出12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旅客携带物的有害生物检出具有时间季节效应,疫情来源地以东南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等特点。根据截获温州空港口岸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及其产品检出有害生物特点,因地制宜对入境旅客携带物检验检疫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孙旻旻  韩晓敏 《植物检疫》2006,20(6):344-344
2006年1—4月份经江苏局植检实验室检测确认张家港送检的美国大豆样品中3批含有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1批含有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值得一提的是这2种有害生物皆为美国大豆中截获,也是张家港局首次在大豆中截获的病毒。  相似文献   

13.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在植物检疫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管理程序,实质上是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的程序。在加拿大,由动植物检疫局植物保护处(PPD)管理整个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过程。PPD为了确定新的商品或来自不同产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进境集装箱空箱携带有害生物的种类和规律,进一步探讨进境空箱的检疫监管对策,笔者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盐田港口岸进境集装箱空箱中截获有害生物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共截获各类医学媒介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一般性有害生物共计97种222批次,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由此说明进境集装箱空箱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复杂,应对进境空箱加强卫生和植物检疫监管,以防止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随集装箱携带入境.  相似文献   

15.
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初步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在收集,整理我国引进花卉的种类及其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和这些有害生物的潜在的经济风险等多种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和计算机PRA数据处理系统对进境花卉有害生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约有51种有害生物具有较大的检疫风险,建议在进境花卉检疫时应实施检疫。  相似文献   

16.
橡 (栎 )树 (Quercussp .)为森林中重要树种 ,广泛分布于亚、非、欧、美洲。由于其材质坚硬 ,可作为制造车船、农具、地板、室内装饰等用材 ,近年来国内从欧美进口橡木数量急剧上升 ,年进口量在 60万m3以上。橡木的进口一方面解决了国内橡木用材的急需 ,另一方面其所携带的有害生物也极其地严重。仅来源于美国的橡木其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就多达上百种 ,如口岸局截获的吉丁虫、天牛等。加强进境美国橡木检疫 ,严防有害生物传入迫在眉睫。1 美国橡木上的几种危险性有害生物1 1 栗双线吉丁虫 (Agrilusbilineatus)…  相似文献   

17.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属膜翅目蚁科昆虫,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危害性和威胁性,目前国家将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源自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带,后迅速扩散,2004 年前后传入我国。梧州市最早于2005年5月在岑溪市首次发现。据调查,梧州市在新建公园、住宅小区、新厂区以及新建高速公路两旁的新定植2~3周的草坪或护坡上部分发现红火蚁,且有向周边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输入小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入小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包括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有害生物的风险管理两个主要部分;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表明,输入小麦确有可能成为外来危险性病原体传入我国的重要渠道,根据风险评估值,排序为: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R=292);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R=247);小麦基腐病菌(R=239);小麦叶疫病菌(R=200)。根据我国麦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以上病原体一旦传入我国,由于其根除困难,防治费用高,其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及经济后果均将极为严重。在输入小麦的风险管理对策中,由于小麦矮腥病菌传入可能性最大,风险最高,因而应首先以降低小麦矮腥病菌传入可能性为前提,采取系列备选措施,以确保降低输入小麦有害生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植物检疫术语是进行植物检疫工作交流的前提与基础,对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及规范有害生物相关术语及其定义,明确了有害生物与外来物种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相关术语及其定义进行整理和规范,提出判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可结合适生性分析、传播途径、寄主情况及潜在的经济/环境影响等因素,从进入、定殖、扩散可能性及后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有一定交集,因此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对生物入侵防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相关术语进行规范也为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制修订提供了科学思路。本文提出的定义修改建议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估方法较为概括,仅为定义和名单的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乌克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克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1993年11月乌克兰公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分为以下两部分。1乌克兰未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昆虫杏巢斑螟Acrobasispyrivorella(Numoniapyrivorella)苹小吉丁Agrilusmall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