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自动加湿控制:双屏机具有自动加湿控制功能.当湿度显示接近设定值时,采用间歇加湿方式来控制加湿量,这样可有效地减小加湿对箱体内温度场的影响. 刚开机时,为了保证温度能快速升至设定值,升温过程是禁止加湿工作的.当温度达到并超过设定值后,启动加湿功能;箱内温度偶尔会因加湿而下降,当测量温度比设定值低0.11℃,则又停止加湿,这就是"温湿联控"功能.  相似文献   

2.
周历群 《中国家禽》2005,27(13):18-19,21
孵化设备提供禽蛋孵化的温度与湿度。温度、湿度、通风量、翻蛋角度是孵化设备的重要参数。相对湿度对胚胎的发育等有重大影响,一般要求55%-60%。通过对各种液态水汽化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根据现代养禽集约化大规模生产的防疫要求,巷道孵化设备采用高压喷射雾化的加湿方法。一定压力的水经特制喷头雾化加湿。喷头的结构复杂,是设计的关键。喷头的磨损、腐蚀、阻塞及结垢均影响雾化的效果。这样在水路中加入水处理系统非常必要,可以有效防止喷头的腐蚀、堵塞、结垢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部分国产孵化机仍采用水盘加湿法,即在孵化机底部水盘中加入温水,靠水分蒸发保持机内湿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水分蒸发速度慢,机内湿度不能满足禽胚发育的需要。当湿度降低时,工作人员频繁开机加水,致使机内温度降低,形成高湿低温的环境,不利于禽胚发育,影响孵化效果。我县引进的10多台京农 IC-3840型孵化出雏两用机,采用底部水盘加湿,机内湿度仅能控制在45%—58%之间,出雏时难以达到70%以上,受精蛋的孵化率在82%左右。笔者在孵化生产中,对这种机型的加湿法进行了改进,即把水盘加湿法改为  相似文献   

4.
孵化设备常年在温度38℃=左右、湿度450%~50%的环境中使用,且用户经常使用双氧水、百毒杀等消毒剂对孵化设备进行消毒,因此,防腐是孵化设备的一个设计要点. 孵化设备的防腐设计应从原材料选择和防腐工艺处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具体设计时还需要兼顾经济性和加工性两个方面.本文就孵化设备构成的几个主要部分来阐述防腐设计与优化的过程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孵化业的发展,孵化机普及各地,使用电孵化机孵化家禽,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目前,国产电孵化机大多采用自控喷雾加湿法保持机内适宜湿度。我站使用9F—11160型电孵化机和4000枚/箱的出雏机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这种加湿法有两个缺点:其一,喷雾嘴易损坏,  相似文献   

6.
我校实习基地采用依爱牌智能孵化器,对莱茵鹅种蛋进行分批孵化,受精蛋孵化率达到了88%。现谈谈莱茵鹅种蛋人工孵化的一些技术要点,以供参考。1.依爱牌智能孵化器的特点依爱牌智能孵化器由孵化机和出雏机两个机体构成,可自动调节温度、通风换气、翻蛋和加湿。但其加湿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孵化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湿度大小,灵活人为向孵化器和出雏器内加挂湿布和定期向机内喷温水。蛋车有滑道,可将蛋车顺滑道拉出和推进。2.种蛋的保存和放置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当温度不变时,保存时间越短,孵化率就越高;反之,孵化率则较低,而且孵化…  相似文献   

7.
在蚕种催青和小蚕饲育过程中,使室内环境保持在适湿范围内是很重要的.目前,对蚕室内环境湿度的调节,大多采用电热管式加湿器补湿,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不足.由于电热管式加湿器是以金属盘管作为发热体,使用中金属盘管容易腐蚀烧坏,影响了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差,制造成本高、维修费用大.为此,笔者多年来经反复试验研究,研制了一种采用电堆片作为水体发热元件的新颖空气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补湿量大,效率高,补湿后环境湿度均匀、梯度小,而且在断水时能自动切断电流,确保了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不需维修,制造成本仅为相同功率的电热管式加湿器的二分之一.现将该加湿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孵化程序设计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以及晾蛋五大方面。程序必须结合种蛋自身因素和孵化条件而制定,并且在诸多因素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决。1温度和湿度的设计温度和湿度是孵化的最关键条件,在设计时要非常重视孵化经验、种蛋周龄、孵化厅环境、孵化量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1.1孵化经验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在36.l℃-39.5℃和相对湿度50%-75%是孵化的适宜条件,37.ST是孵化的最佳温度。在实际生产中温度程序有恒温孵化和降温孵化两种方式:恒温孵化是在l-19d采取37.8℃(37.75T-37.85t范围),仅在20和ZId出雏时温度降到36.5…  相似文献   

9.
鹅蛋的孵化     
鹅蛋的孵化与鸡、鸭蛋孵化基本相似,用孵鸡、鸭蛋的设备稍为加工即可,不同的是温、湿度和孵化期略有差异。一、孵化条件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胚胎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北方地区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技术,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分组,选择白羽王鸽种蛋900枚,湿度设2个水平,即孵化期湿度为50%~55%、出雏期湿度为56%~60%,孵化期湿度为55%~60%、出雏期湿度为61%~65%,进行2次孵化,采用3台小型孵化器分别于37.5,38.0,38.5℃进行孵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湿度条件下,孵化期温度为38.0℃时肉鸽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37.5℃组和38.5℃组(P<0.05);孵化温度为38.0℃时,孵化期相对湿度为55%~60%、出雏期相对湿度为61%~65%时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蚕种催青、蚕种保护等环节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当空气湿度低于目的湿度时,就需要向空气补充水分,即加湿.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湿度是人工孵化的最根本的条件,它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孵化设备显示的温、湿度的准确与否决定着发育中的胚胎温度是否偏离其最佳孵化温度。选用不同的温度计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介绍用于孵化没备的温度计使用之前,先介绍有关温度、湿度的一些概念。  相似文献   

13.
一郾有关温度、湿度的一些概念温度和湿度是人工孵化的最根本的条件,它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孵化设备显示的温、湿度的准确与否决定着发育中的胚胎温度是否偏离其最佳孵化温度。选用不同的温度计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介绍用于孵化设备的温度计使用之前,先介绍有关温度、湿度的一些概念。1郾温度温度是反映物体分子热运动的一个物理参数,它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只能通过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进行间接测量。本文中介绍的玻璃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水银的热膨胀性质与温度的固有关系为基础制造的,重复…  相似文献   

14.
王建荣  邹洁建  苏力  陈武 《野生动物》2009,30(4):207-209
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湿度、孵化介质及黄喉拟水龟受精卵的排列方式,研究黄喉拟水龟受精卵人工孵化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黄喉拟水龟受精卵的孵化积温为49 896~55660℃,最适孵化温度为25~30℃,孵化介质的含水量以8%~10%较适宜.用1:1的沙土混合物作为孵化介质孵化率最高.卵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明显.25℃恒温孵化时,雄性稚龟的比例为77.8%,33℃恒温孵化,雌性稚龟的比例为92.9%.  相似文献   

15.
<正> 孵化条件一般指鸡胚发育所需要的温度、通风、翻蛋、凉蛋、湿度等各种理化因素。其中温度、通风、翻蛋是孵化的三大要素,凉蛋和湿度是孵化的辅助因素。一、温度的合理调节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必须保持适宜而稳定的孵化温度。确定孵化温度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考虑。 1.要保证所有的温度计都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6.
人工孵化的条件,除温度外,有人按湿度、翻蛋、通风的次序排列,通风换气放到次要地位,这种排列是不太科学的。电孵化机实现了控温、加湿、翻蛋自动控制,为什么还有的出雏率不高?而鸟类筑巢高树上繁衍后代,经常受风吹、干旱气候的侵袭,在温湿度难以保持的情况下,照样孵化出健壮的幼鸟来?由此而知通风良好对孵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些养殖户在炕孵七彩山鸡时,和家鸡一起炕孵,但孵化率大大低于家鸡.其原因是七彩山鸡的蛋壳比家鸡厚,炕孵时,孵化的温度低于家鸡,而湿度要高于家鸡.如果用炕孵家鸡的湿度炕孵七彩山鸡,则雏鸡易粘壳,有的破了壳无法钻出,甚至成为死胎,所孵出的小鸡干瘪,弱鸡多,走动无力,饲养难度大,成活率低.因此,炕孵七彩山鸡需加湿.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校正孵化机温、湿度孵化机的温度、湿度是孵化过程中两大重要参数。孵化机操作人员掌握好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是操作人员必备的技能。要控制好孵化过程中的温、湿度,首先要正确校正好孵化机内温度与湿度,使孵化机内温度计和湿度计的读数与测量显示的温度、湿度一致。1校  相似文献   

19.
1 结构及性能 从综合孵化设备的现状来看,国内外生产的孵化器其结构基本大同小异,箱体一般都选用彩塑钢或玻璃钢板为里外板,中间用泡沫夹层保温,再用专用铝型材组合连接,箱体内部采用大直径混流式风扇对孵化设备内的温度、湿度进行搅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对不同批次七彩文鸟蛋的孵化影响以及幼鸟出壳后的人工育雏技术,采用孵化温度分别在37.5℃、38.0℃、38.5℃条件下,湿度分别为孵化期50%、出雏期70%和孵化期60%、出雏期80%两种情况下七彩文鸟蛋的孵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湿度条件下,孵化期温度为38.0℃时,七彩文鸟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37.5℃组和38.5℃组(P0.05)。孵化温度为38.0℃、湿度为60%时,人工孵化效果最佳。幼鸟初生重为0.90~1.10g,在6~12日龄时体重出现快速增长,在14日龄体重达到高峰15.00~20.00 g,从14日龄后体重开始缓慢下降。刚出生的幼鸟皮肤裸露只有一层胎毛,完全依靠喂养需要恒温箱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25日龄长齐全部羽毛,30日龄可以自由采食并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