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机制和规律,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试APSIM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用APSIM模型模拟温度和CO2浓度两因素七水平小麦产量,分析了3种耕作措施下小麦产量对温度和CO2浓度的响应及敏感性强度。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小麦产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上升型变化,但会出现报酬递减,且免耕覆盖的增产效应大于传统耕作和免耕2种耕作措施;小麦产量随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型变化,其中传统耕作和免耕呈二次抛物线递减型变化,并呈叠加递减效应,而免耕覆盖呈二次抛物线拐点型变化,拐点值为0.94℃时,小麦产量可达到2 818.3 kg/hm2。温度和CO2浓度互作对小麦产量的敏感性分不敏感、正敏感和负敏感区域,且免耕覆盖的敏感性变化较小。在3种耕作措施中,免耕覆盖CO2浓度升高小麦的增产效应可以补偿高温所导致的减产,并且温度和CO2浓度具有更好的协同促进作用。免耕覆盖小麦生产具有较好应对温度和CO2浓度变化的能力,可以缓减气候变化带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水分影响牧草的生长和生产,光能驱动牧草水资源利用和生产地上生物量,二者均是限制黄土高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黄土高原光照时间长、水分短缺的特点,深入了解水分和光照强度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的影响,可为优化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提供一定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两种供水水平(高水:田间持水量的70%~100%;低水:田间持水量的50%~70%)和两种光照强度[高光:总辐射接受量约为20.7MJ·(m2·d)-1,相当于晴天的太阳辐射;低光总辐射接受量约为14.8 MJ·(m2·d)-1,相当于半阴天的太阳辐射]下紫花苜蓿生长动态、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的变化规律,阐明光照强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低光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叶片数、叶面积最大,单株地上生物量最高。在两种光照强度下,高水处理的紫花苜蓿较低水处理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158.1%,耗水量平均增加68.8%,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65.5%。两种水分条件下,低光处理下的紫花苜蓿较高光处理地上生物量平均增...  相似文献   

3.
灌浆期虉草不同位叶对光照强度响应能力及光合贡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0个内置光照强度,测定光照强度对灌浆期虉草(Phalaris arundinacca)1-4位叶光合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自然光下各位叶的光合贡献率与水分消耗率差异。结果表明,虉草能利用≥50μmol·(m~2·s)~(-1)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光合参数受光照强度和叶位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位叶的4个光合参数在500~1 700μmol·(m~2·s)~(-1)光照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光照强度大于1 400μmol·(m~2·s)~(-1)时则有光抑制现象。水分利用效率在光照800~1 400μmol·(m~2·s)~(-1)时最高。在自然光下,不同位叶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有显著差异(P0.05),第2、3叶单叶光合速率和贡献率大于其它位叶,且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所以,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保持第1~3叶的完整与健康,以保证虉草种子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外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设置13个光照梯度,对人工草地上的一年生羊草和一年生野大麦植株叶片进行光模拟实验。实验证明,光照强度的改变对这两种植物叶片的叶温、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作用及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存在不同的影响。野大麦植株的叶温始终比羊草低,在高光强照射下具有更强的调节叶温的能力,两者叶温最大差值为1.24℃;与羊草相比,光强对野大麦叶片的气孔运动影响较大,其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羊草。野大麦光合速率、日间暗呼吸、蒸腾速率强,用水效率值(WUEph)低。依据测量数据及其它相关指标,提出生产实践中野大麦适于放牧利用,而羊草适于割草利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和稻谷是南方地区重要的饲料原料来源。本研究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观测了温度和CO2浓度对长江中游平原水稻和玉米扬花期功能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扬花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高于水稻。温度升高提高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CO2浓度增加提高了扬花期水稻和玉米的最大光合速率。当温度条件相同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水稻比玉米更容易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玉米功能叶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与最大羧化速率(Vcmax)的比值(Jmax/Vcmax)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P < 0.05),而水稻Jmax/Vcmax值对温度升高无显著变化。温度升高与CO2浓度增加均可降低两种作物的叶片气孔导度和植物蒸腾速率。本研究发现,玉米功能叶光合参数及生化参数对高温环境较为敏感,即玉米的光合酶活性和光合能力比水稻更容易受到温度升高的抑制作用。建议未来应重视气温升高对玉米饲料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畜禽养殖中合理调整饲料原料供给结构,适当将稻谷作为饲料原料的替代来源之一,可以抑制因玉米价格上涨造成的饲养成本攀升,提高养殖效益,为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探索一条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升畜牧业发展的竞争力。 [关键词] 增温|CO2浓度|光合作用|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6.
韦海建  杨惠敏  赵亮 《草业科学》2007,24(10):94-97
为弄清遮荫环境影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生长的机理,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白三叶草的气孔特性和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较强生境光照条件下,白三叶草的气孔密度较大;中叶与侧叶气孔密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生境光照条件对气孔分布无显著影响.较强生境光照条件下,白三叶草的光合、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较高,而蒸腾却较小.不同生境光照条件下白三叶草对CO2和光的响应趋势类似,但较强生境光照条件下CO2补偿点、羧化效率和光合能力均较其他两区低,而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最高.结果表明,较强生境光照增加了白三叶草的气孔密度,提高了光合速率,但却降低了其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CO2浓度和土壤湿度对羊草光合特性影响机理的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CO2浓度升高、辐射强度增大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和生理过程的影响为正效应,土壤湿度下降发生干旱对羊草生长和生理过程为负效应;CO2浓度升高使光合补偿点降低是"CO2施肥效应"的重要生理因素之一.在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升高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光照的时间与强度对鹧鸪的一生都有很大的作用 ,光照对促进鹧鸪生殖腺机能活动、提高产蛋率极为重要。在光照时间不变的前提下 ,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鹧鸪的产蛋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2 0 0 0年 4月底 ,我们在东莞市某珍禽场对一批种鹧鸪进行了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其产蛋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和条件1 1 1 试验期从 %4月 2 9日至 5月 1 8日 ,为期2 0天。1 1 2 供试验的种鸪品种为 %2 50日龄已开产 1个月的美国红腿鹧鸪。表 1 不同光照强度下鹧鸪的产蛋情况日期试验组Ⅱ号房 (♀ 2 40只 )产蛋量(只 )产蛋率(% )次蛋…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海乳草种子为材料,通过设置有无光照(光照周期为12h,光照强度为7200lx,12h黑暗)7种恒温和3种变温(5℃、10℃、15℃、20℃、25℃、30℃、35℃;10~20℃、15~25℃、25~35℃)筛选海乳草种子适宜的萌发条件,在此条件上模拟干旱及设置不同盐碱梯度,通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探讨不同盐碱和干旱胁迫对海乳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乳草种子萌发属于光促型,在有光条件下,25℃或20~30℃萌发效果最好,并且变温有助于发芽;(2)海乳草种子的活力及生活力均随渗透势升高呈下降趋势,-0.735MPa渗透处理下,其种子几乎不发芽;(3)不同渗透势即不同盐碱浓度对海乳草种子萌发初期影响显著,随盐碱浓度升高,种子的发芽力及生活力均逐渐降低。低渗处理(-0.46Mpa)下,Na2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NaCl,且随渗透势升高抑制效果加重。  相似文献   

10.
林+草退耕模式冠层适宜郁闭度的模拟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拟林冠层郁闭情况,对不同遮荫条件下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特征的研究表明:影响扁穗牛鞭草光合速率最关键因子是光照强度,在遮荫梯度16%~60%时,每增加1%遮荫度光合速率的平均减幅最小,为0.16μmol CO2/(m2.s);扁穗牛鞭草对光能利用能力较高的遮荫度范围是遮荫梯度48%~60%,其中遮荫度55%时最高,是0.038 902μmol CO2/μmol光量子;每增加1%遮荫度对生物量降低率影响最小的遮荫梯度为48%~60%,影响率为0.17%,由此可初步认为生产中林(竹) 扁穗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中林(竹)冠层的郁闭度可以考虑在0.48~0.60。  相似文献   

11.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脑心肌炎由脑心肌炎病毒(EMCV)引起,主要导致猪脑炎、心肌炎及母猪的繁殖障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论文综述了各种EMCV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更有效的EMC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etermine commonly used girth tensions in Thoroughbred racehorses in the Melbourne metropolitan area. DESIGN: A prospective industry survey. METHODS: Strappers were instructed to tension girths, using the same saddle, under-saddle packing and girth, sufficiently to hold the saddle for racing. These tensions were continuously recorded by an in-line load cell in the girth. Seventeen strappers from five stabl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hich was conducted on 91 horses. RESULTS: Resting girth tensions varied considerably. The mean tension on inhalation was 13 +/- 0.4 kg. Male strappers recorded higher tensions than females for all indices measured. Age and girth size of the horse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results. CONCLUSION: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there is no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a girth and saddle in the Thoroughbred racing industry and the range of tensions applied was large. Strappers were unable to reliably apply the same tensions between horses. Values recorded at the extremes of the range seem inappropriate for racing conditions as low values would result in slippage of the saddle and higher values may result in girth galls and possible reduction in athletic performance. Further work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point at which girth tension affects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养殖过程中,断奶诱发仔猪肠道疾病进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益生菌可降低肠道病原菌感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的发生率。该文主要从益生菌对仔猪胃肠道微生物群、机体免疫系统、炎症调控、抗氧化调控、肠道发育和营养消化调控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益生菌在仔猪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苜蓿蛋白质分组测定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样品进行蛋白质分组测定,结果表明:苜蓿蛋白组份随提取剂的种类而变化,蛋白组份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40%(v/v)异丙醇>2%(m/v)氯化钠>3.85%(v/v)乳酸>0.5%(m/v)氢氧化钾;其中鲜苜蓿样品中醇溶蛋白占14.50%(m/v);盐溶蛋白占12.55% (m/v);酸溶蛋白占7.73%(m/v);碱溶蛋白占3.11%(m/v),其他蛋白占总粗蛋白的63.11%(m/v)。根据蛋白质组份含量及提取成本确定稀盐溶液为苜蓿叶蛋白适宜的提取剂,盐溶液浓度为0.5%(m/v)。  相似文献   

19.
牛肉用指数值变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进一步清楚影响牛肉用指数的因素,在肉牛生产中注意影响因素的控制,提高牛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对云南饲养的牛进行BPI值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牛BPI值受年龄、季节营养水平、配种、产犊泌乳和品种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MSTN主要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并可在心肌、脂肪、乳腺等多个组织中表达,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骨骼肌生长发育、诱发肌萎缩等方面。MST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同作用于骨骼肌,即通过激活TGF-β、p38MAPK、ERK1/2、JNK等信号途径以及抑制IGF-AKT、Wnt信号途径来抑制肌细胞增殖分化;通过调控AKT途径、泛素-蛋白水解酶系统、自噬溶酶体系统来影响骨骼肌蛋白的合成与分解;MSTN还参与了与骨骼肌生成相关的脂肪代谢及骨形成等生理活动。论文重点阐述MSTN在肌细胞增殖分化、肌蛋白合成与分解、脂肪代谢、骨骼发育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