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寡糖片段在植物中作为一种早期信息分子可调节植物光合作用,但对于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用10μg.mL-1的葡聚六糖(P6)处理黄瓜叶片后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Pn),其效应可持续7d。葡聚六糖处理对胞间CO2浓度(Ci)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诱导24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07.1%和56.0%,说明其不是通过减少气孔限制来提高光合作用。同时,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PSII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光合机构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A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单位叶面积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等有所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的最大量子产额(φDo)、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有所下降。可见,葡聚六糖可能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及保持高效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而使黄瓜叶片捕获更多光能,进而提高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黄瓜品种“中农203号”(Cucumis satiuns L.cv.ZhongNong 203)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设计根际0.05 mmol/L、0.1mmol/L和0.5mmol/L SA 处理,研究黄瓜幼苗对S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 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植株含水量、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对SA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存性和时间效应.0.05 mmol/L和0.1mmol/L SA处理增加了Ci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提高了Pn,以0.1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而0.5 mmol/L SA处理降低了Ci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Tr,最终导致Pn下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氮素营养对青花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质栽培方式,在生长适应氮浓度范围内,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mmol/L、10mmol/L、15mmol/L、20mmol/L)对青花菜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素浓度,青花菜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显著升高,而胞间CO2浓度(Ci)则呈降低趋势。氮素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较高供氮处理下,有利于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PSII光化学效率(Fv/Fm)提高,同时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结果说明,适当增加氮素营养有利于青花菜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磷素水平下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幼苗光合作用对CO2的响应机制,为西南地区推广种植米槁及其科学施用磷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0.5年生米槁幼苗为对象,设4个磷素(KH2PO4)供给浓度(CK为1.000 mmol/L,P1、P2和P3处理分别为0.125、0.500和2.000 mmol/L)处理,测定各处理米槁幼苗的光合特性,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直角双曲线修正(Pn/Ci)模型拟合米槁幼苗的光响应曲线和参数.[结果]3种米槁幼苗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在0.9900以上,表达的效力趋势排序为Pn/Ci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以Pn/Ci模型对米槁的光合作用—CO2响应最实用,且不同磷素水平下模型拟合效力均符合此效力趋势.各磷素供给处理中,除胞间CO2浓度(Ci)外,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排序均为CK>P3>P2>P1,且P1处理的Pn、Gs和Tr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表明1.000 mmol/L KH2PO4处理下米槁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结论]Pn/Ci模型最适宜进行米槁幼苗光合作用—CO2响应拟合;施用适量磷素能促进米槁幼苗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米槁幼苗生长的土壤磷含量为1.000 mmol/L.  相似文献   

5.
以苗药头花蓼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下叶片的光合和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外源物质在头花蓼栽培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茉莉酸甲酯(MeJA)在0~7.5 mmol/L范围内变化时,头花蓼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实际量子产量(Y(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最大荧光(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始荧光(F_0)呈现上升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现下降趋势,Ci极值出现在0.1 mmol/L,而Pn、Gs、Tr、Ci、Y(Ⅱ)、Fv/Fm、Fm、qP出现在0.5 mmol/L处,当MeJA浓度低于0.5 mmol/L,F0与NPQ变化不明显,当MeJA浓度超过0.5 mmol/L时,F_0与NPQ变化明显。综上分析,0.5 mmol/L茉莉酸甲酯明显提高头花蓼的光合效率,超过0.5 mmol/L后,茉莉酸甲酯不会对头花蓼光合系统有显著的伤害,Pn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与气孔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遮光对紫椴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幼苗为材料,设定4个遮光度,对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量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遮光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轻度遮光下,幼苗光响应参数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提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降低;随着遮光度的增加,紫椴的光系统Ⅱ量子效率(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逐渐升高;能量分配比例参数中吸收的光能被反应中心捕获的量子产量(φPo)、激子被反应中心捕获后促进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_A的电子受体的激子与促进Q_A还原激子的比值(Ψo)、反应中心所吸收的光能应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量(φEo)逐渐增加,而热耗散的量子产量(φDo)逐渐减少;光系统Ⅱ比活性参数中单位反应中心所吸收的能量(ABS/RC)、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应用到还原Q_A的能量(TRo/RC)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值随着遮光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应用到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值逐渐增加。紫椴叶绿素总量随着遮光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a/b值降低。结合隶属函数分析,轻度遮光下,紫椴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加,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强,说明轻度遮光下有利于提升幼苗的光合特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源亚精胺(Spd)对盐碱胁迫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以从光合调控的角度评价Spd对番茄幼苗耐盐碱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培法,以抗盐碱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耐性较弱品种)和‘金棚朝冠’(耐性较强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随机分成4组进行不同处理(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蒸馏水;单纯盐碱胁迫处理,75mmol/L盐碱溶液+叶面喷蒸馏水;单纯喷施亚精胺(Spd)处理,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盐碱+喷施Spd处理,75mmol/L盐碱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研究盐碱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间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单纯喷施Spd处理对‘中杂9号’幼苗地上部鲜质量、叶绿素含量以及‘金棚朝冠’幼苗地上部干鲜质量、叶绿素a/b均有显著促进效应(P0.05),同时对‘中杂9号’Gs和Ci有显著抑制效应(P0.05)。与对照相比,单纯盐碱胁迫处理‘中杂9号’幼苗地上部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n、Tr、WUE、Gs、Ls以及‘金棚朝冠’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n、Tr、Gs、Ci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中杂9号’和‘金棚朝冠’的Pn分别降低68.0%和48.1%,同时‘中杂9号’的Ci以及‘金棚朝冠’的Ls均显著升高(P0.05)。与单纯盐碱胁迫处理相比,盐碱+喷施Spd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番茄品种的地上部干质量、叶绿素含量、Pn、Tr、WUE、Gs(P0.05),表明叶面喷施Spd可以有效缓解叶绿素降解,降低盐碱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显著增加盐碱胁迫下叶片的瞬间水分利用率(‘中杂9号’和‘金棚朝冠’的WUE分别提高13.3%和10.4%),且对‘中杂9号’的效应更为明显。【结论】叶面喷施Spd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碱性,有利于促进盐碱胁迫下番茄植株的生长,这种促进作用与Spd对光合机构的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盐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光合色素的影响,以地方品种玉米杂交种"润农35"和"万单杂交种"为实验材料,对盐(0.1mol/L的NaCl溶液)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光合色素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润农35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与CK相比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CK;万单杂交种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与CK相比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当年生杉木‘061’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杉木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磷铝胁迫处理下,杉木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低于CK,表明胁迫处理抑制了杉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叶片光合效率,但胞间CO_2浓度(Ci)高于CK,表明杉木幼苗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非气孔限制所影响。此外,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不同磷铝胁迫处理下均低于CK,表明不同磷铝胁迫处理致使杉木幼苗的PSⅡ光能转换效率降低并抑制其PSⅡ潜在活性,同时杉木幼苗光系统中以热的形式耗散过剩光能的能力降低,其光合器官的热量耗散减少,致使幼苗光合机构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由此可见,磷铝胁迫不但会降低杉木幼苗光合作用能力,还会降低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活性和电子传递效率,从而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上述变化的累积作用最终导致植物生长受抑。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不同耐性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盐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光合色素的影响,以地方品种玉米杂交种"润农35"和"万单杂交种"为实验材料,对盐(0.1mol/L的NaCl溶液)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光合色素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润农35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与CK相比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CK;万单杂交种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与CK相比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吉农十二"甜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于三叶一心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低温弱光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胁迫前用1.0 mmol/L和1.5 mmol/L SA预处理幼苗,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处理后第4天极显著高于CK(清水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处理后第3天极显著高于CK,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极显著高于CK,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CK。不同处理对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表现为:胁迫前用1.0 mmol/L和1.5 mmol/L SA预处理幼苗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高于CK,胞间CO_2浓度低于CK。当SA预处理浓度为2 mmol/L时,除Ci和MDA高于CK外,其它指标均低于CK,表现出抑制作用。表明适宜浓度的SA可有效调控低温弱光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光合性能,有效缓解低温弱光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提高了幼苗低温弱光耐性,其适宜浓度为1.0 mmol/L和1.5 mmol/L。  相似文献   

12.
不同供磷水平对番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0~2.64 mmol/L)对4叶期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培养番茄生长减慢或停滞,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光适应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及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硅对砷胁迫下烟草叶绿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漂浮育苗的云烟87为试材,以Na_3AsO_4·12H_2O为砷源,Na_2SiO_3·9H_2O为硅源开展水培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0.25 mmol/L As~(5+)(As_(0.25))、0.35 mmol/L As~(5+)(As_(0.35))、1.0 mmol/L SiO_2+0.25 mmol/L As~(5+)(As_(0.25)+Si)、1.0 mmol/L SiO_2+0.25 mmol/L As~(5+)(As_(0.35)+Si)。结果表明,砷胁迫下烟草φ_(PSⅡ)、F_v/F_m、S_m、φ_(Eo)、ψ_o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说明砷胁迫导致PSⅡ反应中心受损,受体侧PQ库容量变小,电子传递受到抑制,从而使电子传递速率下降。硅可使砷胁迫下烟草光反应中心保持较高的活性,使无效能利用所引起的热耗散(DI_o/RC)降低,对光合器官的结构性能参数(PI_(ABS))和单位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能力(ET_o/RC)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采用GFS-3000型高级光合测量系统,测定了切花菊优香营养生长中期、后期及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光合作用参数高于下部叶。上部叶的蒸腾速率(Tr)随株龄的增加而增强,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蒸腾作用最强,蒸腾速率达3.74 mmol/(m~2·s),为营养生长中期的2.58倍;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则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高,此时的Gs、Pn和Ci分别达409.97 mmol/(m~2·s)、11.05μmol/(m~2·s)和394.03μmol/L,分别是营养生长中期的4.22倍、3.95倍和1.28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2.18倍、1.99倍和1.09倍。与上部叶略有不同,优香3个生长阶段下部叶的4个光合参数值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大,Tr、Gs、Pn和Ci分别达1.89 mmol/(m~2·s)、163.09 mmol/(m~2·s)、4.53μmol/(m~2·s)和431.92μmol/L,分别为营养生长中期的1.29倍、2.07倍、2.43倍和1.31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1.07倍、1.87倍、1.78倍和1.17倍。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差异较大,下部叶的Pnmax差异相对较小;上部叶表观量子效率(AEQ)也高于下部叶;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的暗呼吸速率(Rd)达3.91μmol/(m~2·s),明显高于营养生长中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分别为二者的2.38倍和1.98倍,但下部叶暗呼吸速率随着株龄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光饱和点(LSP)高于下部叶。研究结果可为切花菊栽培优香过程中的光照强度的调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麻叶绣线菊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对麻叶绣线菊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叶绣线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最高,之后随着干旱加剧而减少,胞间CO_2浓度(Ci)在中度干旱胁迫时下降,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升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麻叶绣线菊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增加,之后随着胁迫加剧逐渐减少,光补偿点(LCP)则相反。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麻叶绣线菊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的量子效率(Fv/Fo)显著减少,初始荧光(Fo)显著升高,能量分配比率参数φPo、Ψo、φEo逐渐下降,φDo逐渐增加,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TRo/RC、ETo/RC和DIo/RC逐渐升高。研究表明,麻叶绣线菊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为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设置CK(不喷钙)、T1(14 mmol/L CaCl2)、T2(21 mmol/L CaCl2)、T3 (28 mmol/L CaCl2)、T4(14 mmol/L Ca(NO3)2)、T5(21 mmol/L Ca(NO3)2)、T6(28 mmol/L Ca(NO3)2)共7个处理,采用人工气候室在-2℃条件下研究外源钙调控梨花器官、叶片抗寒指标(MDA、SOD、POD、CAT)和光合指标(Pn、Tr、Ci、Gs)等生理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梨花器官抗寒性及梨叶片生理特性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生理特性指标变异系数存在差异,SOD、POD、Gs生理指标更容易被人为调控;相关性分析可知,POD活性、CAT活性、Gs互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n、Tr、Ci互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OD活性、Pn、Gs、Tr互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外源钙可通过调控光合性能促进植株抗寒能力的提升;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在梨花期喷施21 mmol/L Ca(NO3)2以及在梨果实膨大期喷施21 mmol/L CaCl2,可显著抑制MDA的生成,分别使MDA减少32.7%、19.1%,可提升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分别使SOD提升41.1%、59.5%,使POD提升322%、122%,使CAT提升15.1%、46.1%,还可提高光合性能指标,使梨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29.2%、蒸腾速率提高32.7%、气孔导度提高71.4%,进而提升梨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幼苗生长和光合的缓解效应。【方法】用100 mmol/L NaCl胁迫红三叶幼苗,分别采用50,100和150μmol/L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处理,研究红三叶幼苗生长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100μmol/L SNP处理能显著(P0.05)缓解100 mmol/L NaCl胁迫对红三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地下部生长抑制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可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结论】外源NO可缓解NaCl胁迫对红三叶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且以100μmol/L SNP的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胡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1 a生胡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保水剂处理下幼苗的叶片水势、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了胡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Pnmax,AQY,LSP,Pn,WUE,Gs,Tr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Ci则呈上升趋势.表明胡杨Pn的下降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因素.土壤水分的变化对Chl(a+b),LCP和尺Rd无影响.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Pn,WUE,Gs,Tr随光强的增加而上升趋势,Ci则呈下降趋势.Fv/Fm,Fv/Fo,ΦPSⅡ,ETR和qP随着干旱胁迫的降低而上升趋势,NPQ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增加保水剂用量可以降低干旱胁迫,从而提高光能捕获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和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效率.随着保水剂用量的降低,干旱胁迫加重造成光抑制,增加的NPQ表明多余的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摔,防止了光合器官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地被菊(Rudbeckia hirta L.)的抗盐能力,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0、50、100、250、400mmol/L)胁迫处理地被菊幼苗,20d后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被菊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加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后升高;水分利用率在NaCl浓度≤250mmol/L时升高,在400mmol/L时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下降,但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钙对铝胁迫下油茶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钙缓解油茶铝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铝胁迫(4 mmol/L)下施加不同浓度钙(0、0.5、1.5、3和5 mmol/L)对油茶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铝胁迫显著抑制了油茶幼苗的生长,施入3 mmol/L钙明显缓解了铝对油茶生长的抑制,植株干质量提高40.58%。对于光合参数而言,铝胁迫降低了油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比对照(CK)降低32.28%、51.02%和53.91%,胞间CO2浓度(Ci)提高20%;添加适量钙(1.5~3 mmol/L)能够显著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Pn、Gs和Tr,降低Ci。与铝胁迫相比,钙的施入可以有效减少根系游离脯氨酸积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铝胁迫下,油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根系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