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番茄品种东圣1号为试材,以传统沟灌为对照,研究了畦上覆膜沟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对番茄生长、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减少的情况下,膜上沟灌保持根区0~40 cm土层墒情的能力高于其他灌溉方式;膜下沟灌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植株长势较好,并且较传统沟灌显著增产11.34%;相对于传统沟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分别节约灌溉用水31.33%和27.0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品种东圣1号为试材,以传统沟灌为对照,研究了畦上覆膜沟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对番茄生长、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减少的情况下,膜上沟灌保持根区0~40cm土层墒情的能力高于其他灌溉方式;膜下沟灌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植株长势较好,并且较传统沟灌显著增产11.34%;相对于传统沟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分别节约灌溉用水31.33%和27.0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保护地黄瓜膜下沟灌、膜下滴灌和普通沟灌3种不同的灌溉方式对黄瓜产量、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室内环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方式分别比普通沟灌的室内湿度低3.8%~4.9%和3.3%~6.1%,昼夜温差分别达1.5~2.3℃和1.6~2.6℃,土壤温度相对较高。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方式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比普通沟灌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农大602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3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膜上沟灌、膜下沟灌分别提高2.04kg·m-3和1.81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秋冬茬日光温室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农大602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3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膜上沟灌、膜下沟灌分别提高2.04 kg·m-3和1.81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秋冬茬日光温室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6.
灌区西甜瓜垄膜沟灌水氮耦合技术是由垄上种植、地膜覆盖、沟灌侧渗和优化施肥技术集合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本技术通过具有增温保墒、减少土壤无效蒸发、促进水分侧渗、提升水肥利用率,增加西甜瓜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甜椒疫病是甜椒的主要病害。发病植株根部腐烂,细根的皮层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茎基部变色缢缩,呈水渍状,最后整株枯萎,叶片一碰即落。该病的症状也可以表现在果实上,病果局部水溃状,变色软腐,最后变成乌黑色。湿度大时,病斑周围偶尔可见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层。1985~1987年,我们从上海郊县田间发病植株上,广泛采集样本,分  相似文献   

8.
甜椒喜温但不耐高温,喜湿但最忌水涝,进入伏天,气温经常处于30~35℃以上,且旱涝无常,容易诱发甜椒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日烧病等的发生,造成甜椒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故伏天甜椒管理应围绕防病、保叶、促秧工作进行。 1.建全灌排系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经常保持田间表土半干半湿状态。灌水要早晚进行,小水勤灌,  相似文献   

9.
甜椒TMV及疫病复合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甜椒(包括辣味甜椒)栽培范围甚广,近年来露地栽培甜椒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减产的原因较多,如不合理的载培管理,肥源不足,品种混杂退化等,但主要因素是甜椒病毒病的危害。另外,甜椒疫病也不断发生发展。丹东等地由于疫病危害严重,有些地块至甚绝收,近年来北京郊区也经常发生死秧、烂果等疫病现象。为选育多抗甜椒品种,在开展病毒病抗性鉴定的同时,我们于  相似文献   

10.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化学防治,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1改善田间小气候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2生态防治适宜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85%以上,植株叶面有小水滴或水膜。因此防治措施为:①控温,上午大棚温度尽快升到32~35℃,提高光合…  相似文献   

11.
甜椒具有耐弱光、耐储运、管理方便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日光温室内栽培。但是由于温室甜椒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造成倒茬困难,而甜椒又忌重茬,疫病、青枯病、枯萎病等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逐年加重,使甜椒生产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了甜椒的产量、品种和经济效益。为了防治各种土传病害,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技术,不但解决了甜椒病害和重茬问题,还增强抗逆性,大幅度提高了产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范妍芹 《中国辣椒》2002,2(2):22-22
河北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甜椒课题组,利用自己从田间发现的甜椒雄性不育源,通过十几年的研究、选育,育成了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利用AB91育成的冀研系列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成果“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的选育及利用”于2001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以甜椒品种"布兰妮"为试材,研究了三层甜椒专用棚膜与3种五层共挤棚膜对温室内光环境,甜椒长势、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层共挤多功能膜在透光率方面高于三层甜椒专用膜,但三层甜椒专用膜在植株长势、产量以及果实品质方面均高于五层共挤多功能膜。说明三层甜椒专用膜更适合北方温室甜椒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京郊春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以黄瓜"中农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沟灌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90443kg/hm2,与传统灌溉相比,增产8.6%,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11kg/m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次是膜上沟灌处理,与传统沟灌相比,增产7.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6.23kg/m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灌水带处理与传统灌溉相比,虽然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沟灌和膜上沟灌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是春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海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严重发生。其症状是幼苗基部溢缩猝倒,成株茎部变黑立枯,花湿腐,果实软腐,叶斑枯。病原菌属辣椒疫霉,在潮湿环境下发病严重。辣椒疫霉除为害辣椒外,还为害黄瓜、南瓜、西葫芦、茄子、番茄等蔬菜。辣椒品种间对疫霉的反应不一样,长春尖椒较抗;北大甜椒较感。经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表明:使用农药敌克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大棚番茄滴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示范推广大棚番茄膜下微灌技术,对番茄膜下滴灌与沟灌两种方式下灌溉用水量、棚内温湿度、发病率以及番茄产量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膜下滴灌比沟灌省水54.8%,棚内气温提高2.4℃,地温相对提高3.6℃,棚内湿度降低14%,增产15.7%,增加收入11.4%。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用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传统漫灌和渗灌、滴灌、沟灌等4种方式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西葫芦的株高、茎粗等无明显的影响,而对西葫芦的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渗灌滴灌沟灌漫灌。同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与沟灌和漫灌相比,渗灌、滴灌有利于西葫芦植株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根冠比。由此可以得出,从灌溉方法的效果而论,保护地栽培西葫芦应优选渗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6,(6):21-24
‘晋青椒7号’是以自交系‘C20’为母本、自交系‘C21’为父本选育的甜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果实方灯笼形,翠绿色,表面光滑,亮度好,单果质量213 g,果肉厚度0.6~0.8 cm。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田间表现抗病毒病能力较强,抗疫病,田间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其对疫病的抗性级别为抗病。适宜山西省露地地膜覆盖栽培。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以来,因受疫病和病毒病为害,宁夏灌区普遍不能种植甜椒。从2000年开始惠农区农技中心对其进行攻关研究,摸清了危害本地甜椒生产的2大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控病栽培技术,2003年应用该项技术示范种植甜椒13.3hm^2获得成功,平均每667m^2产量达4250kg,最高达6000kg。2004年扩大种植规模,全惠农区共育苗移栽种植甜椒66.67hm^2,  相似文献   

20.
赵文渊 《中国果菜》2019,(4):77-80,84
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中西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少、昼夜温差大,适合棚室甜椒的种植,近年来甜椒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甜椒色彩鲜艳,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抗氧化、抗癌等保健功效,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健康蔬菜。但随着甜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茬种植逐渐增多,再加上品种单一,施肥灌溉不合理,甜椒疫病发生严重,传播速度快,涉及面积广,不易控制,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着当地棚室甜椒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从疫病的发病条件入手,对该病做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详细地介绍了该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甜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