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依据陕西省安康市2006—2018年旅游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出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旅游业需求收入弹性、旅游业的社会就业贡献和旅游业创汇贡献6个指标,分析了安康市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提出安康市旅游发展建议,即发展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自身发展,强化安康市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然选择和现实选择。本文从库区旅游业的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方面,讨论了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论述了在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与分解中,库区农业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旅游利用问题;讨论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库区经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的链接与整合模式;同时指出库区各区县应当强化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时间分异观念,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寻求、比较、选择新的发展机会与发展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以旅游为切入点而在适当时机发展新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根据云南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滇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选择梁河县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优势、旅游区位特点和存在问题、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开发条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第三产业繁荣、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5):227-228
农家乐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兴旅游专项产品,是我县旅游业向农家院落的延伸,其发展尚处于开发阶段,各相关部门都应对其积极扶持,使农家乐旅游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潘立军  刘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38-16041
以南岳衡山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宗教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对基础资源的使用情况3类因素与旅游影响变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是西藏特色产业之一,其在资源环境、旅游品质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西藏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在不断加强。自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计划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内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以来,自治区内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给区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合理开发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以喀纳斯景区为龙头的旅游业在短短几年中成为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一、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了"以喀纳斯为龙头,以乌伦古湖和白哈巴开发为重点,以阿勒泰市优秀旅游城市为依托,以其他各县特色景点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举全  相似文献   

8.
柯珍堂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314-4317
"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已经成为黄冈市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对黄冈市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研统计,分析旅游业在解决大别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价值体现,为振兴黄冈市旅游业,发展大别山乡村旅游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休闲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提供有力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一是休闲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问题,二是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问题,三是重点区域规划开发问题,四是重大高端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问题,五是乡村旅游的转型提升问题,六是休闲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融合发展问题,七是休闲旅游环境提升问题,八是深入挖掘休闲旅游文化问题,九是做好休闲旅游营销问题,十是提高休闲旅游管理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蔚为壮观,随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随州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燕翼围的历史文物价值,着重探讨了其建筑价值和民俗价值,结合目前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了燕翼围在旅游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目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较差、缺乏管理、缺乏资金投入、宣传促销力度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燕翼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多种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和组合包装、重视旅游宣传促销等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燕翼围的旅游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的综合价值,提出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价值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科研宣教价值、观赏价值、可开发利用价值3项共7个指标),确定了影响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价值的各因子权重,并据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迪新  李鑫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96-8298
在调查洛阳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对洛阳观光农业存在的模式、发展现状、优势以及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后,指出目前洛阳观光农业正朝着不断成熟、完善、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配套设施不齐全、项目创意等方面仍需大的投入的结论。建议应从拓展观光农业旅游类型、加大宣传力度、拓展资金来源等方面着手。洛阳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要合理有效地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克服劣势,迎接挑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调查的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虫口密度和韭菜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呈正相关(r=0.816);依据近年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防治试验数据和防治成本和韭菜产品在市场销售价格高、中、低情况,统计出虫害产量损失系数和经济阈值;并从提高防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确定了防治指标。同时,通过对投入产出比、虫口密度、防治成本、价格、防治效果的回归分析,确定防治指标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绿色产业和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森林旅游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森林旅游具有独特的游乐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医疗价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主题性、多样性、协调性、适应性的原则.目前,我国的森林旅游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还未形成健全的法规体系,行业化管理欠有力等.要使我国的森林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从保护环境、确定适宜的客容量、各部门加强协作、建立森林景观生态检测站等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姚世斌  胡伟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70-11572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评价方法,对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评价了四川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小爱  侯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9-6972
通过对熊耳山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该景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0份,借助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精确计算了熊耳山景区的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熊耳山的旅游性价比不高,游客普遍表示不满意;该景区的整体环境良好,游客的满意度较高;有部分游客对该景区的期望值不高;游客的重游意愿较高;与其他景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通过TSI总指数计算可知,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满意度为55.89%。最后,针对熊耳山存在的问题,从游览价值、环境感知、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几方面,提出了提升熊耳山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省西南部的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揭示了其旅游价值,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渝东南的地理概况,引入了旅游审美的内涵及"概率筛选"效应,分析了渝东南旅游景观的特点,进而从民族建筑美、民俗风情美、历史文化美、饮食特色美的基本美学形态方面,对渝东南民俗文化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运用旅游美学分析认知民俗旅游资源的独特价值,并在旅游开发中将其显示出来,有助于渝东南旅游文化特色之美的保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旅游开发的不同主体,分别从政府、旅游企业、普通民众角度,就渝东南民俗保护与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庐山旅游气候资源及其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庐山45年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评价其旅游气候资源,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得出庐山旅游气候资源非常丰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自然景观观赏价值很高;夏季凉爽舒适,为避暑胜地;春秋两季稍凉,可适当安排旅游活动;冬季较冷,但可观赏各类雪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