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英语中,定语从句,也可以称为形容词从句。而关系副词(why、where、when等)和关系代词(who、whose、whom等)是引导定语从句的两种关系词。它们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了一部分的句子内容,是在复合词中对某个名词或者副词起到修饰的作用,抓住定语从句关键点和疑难点,才能帮助我们英语学习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英语写作的常见句式。然而,很多高中生在应用英语写作中应用定语从句时,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错误,导致定语从句难以发挥其作用并为作文加分外,反而会对写作意图的表达有所影响与阻碍。因此,及时发现并纠正英语写作中的定语从句常见错句非常重要。本文对高中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定语从句错句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比较丰富,能表示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意义。XA式状态形容词中的前字“X”除小部分表示具体的意义外,大部分意义虚化,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只表示加强程度;后字“A”是构成XA式状态形容词的主要词根语素。XA式状态形容词有多种加强程度的形式,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有的还可作主语和宾语。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有区别于普通话和长沙方言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中,定语从句的位置通常紧跟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先行词(antecedent)后面,例如: 1. All of us who are used to gravity expect things to have weight and to fall when dropped. ("English for Today" Book 4, p. 58 ) 我们大家都习惯于重力的作用,总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重量的,所有的物体抛落时总是向下落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的否定表达法,种类繁多,到处可见,否定式也被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但在正式文体中或者说在文学语言上,否定形式中内在含义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将对下列七种否定形式的内在含义加以阐论,旨意在于使其用得更准确,表达得更符合习惯。 Ⅰ、形容词“no”与副词“not”的区别: 1.no放在表语名词或表语名词短语前,与“not a”放在表语名词或表语名词短语前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定语句中从句是主句中名词的扩展成分 ,在语义上对事物加以修饰 ,限定或揭示其特征 ,从句借助关联词который ,какой ,что ,где,куда ,откуда ,когда等与主句相连。可见 ,就从句和主句的位置而言 ,又分为限制类型和扩展延伸类型 ,其中限定类型用得最广泛 ,而以который连接的限定句更为重要 ,它和其它关联词连接的限定句又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一、与какой连接的限定句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 ,在который连接的限定句中 ,который只单纯地限定主句中的被说明词 ,是被说明词在从…  相似文献   

7.
论同位关系     
探讨了英语对等句中两个名词短语间的双重同位关系,论证了以下两个观点:1、双重同位关系的产生源于同位基的不同,这种同位关系外在地表现在对等句理解过程中的字面理解和错位理解,而后者正是隐喻存在的基础;2、对等句的理解过程是有序的,严格遵循由默认值定义域中取值(现实世界中的理解)再到另设定义域中取值(可能世界中的理解)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常有一些词形相近而词义用法不同的形容词很难用好。初学者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不是在写作中造成笔误,就是在交流中出现口误。形容词是英语中使用率较高的一个词类,既可用来形容人或物的特征、形态和性质,又可用来表示其行动、行为和变化。英语中的形容词数量很多,用法也多种多样。用的恰如其分,句子显得生动优美,文章也会顿时生辉,增强感染力;可是,用得不好,则适得其反。 英语中词形相近而词义用法不同的形容词大致可分为两类,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译者通常会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而省略技巧是翻译中的一种常用技巧,省略一些词语往往能实现将文章变得通顺流畅的表达效果。本文试从省译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角度来探讨省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怀远方言里的“相”可以兼做动词、副词、名词、助词和词缀。它最初是个动词,在“省视、察看”的动词义基础上发展出表示动作方式的副词义,演化出表示相貌、状貌的名词义;继而又在名词义基础上通过虚化,产生了用以摹状的助词义和表示价值评价的词缀义。促使以上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所指转移或虚化以及句法位置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木文从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入手,通过主题意义对语篇、句子、形容词和动词的理解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论述了主题意义在交际中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助词"着"主要跟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进行或者状态的持续。本文以《金瓶梅词话》为语料,对其中的助词"着"进行分析。按照使用助词"着"的结构对它的使用进行语法上的分类,分别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俊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4):362-365,376
在词语文化层面上,动物文化丛的内容涉及面极广。以动物词为研究对象,探讨英汉词语形象的对应与不对应正好说明词语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同一动物词语,英汉可具有相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也可以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外,一种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继承型”形象,另一种语言不一定具备,而是以“自然联想型”形象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Ch 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的现象。让学生全面了解中英文表达方式在主体句子结构中的差异,准确把握中英文表达方式在动宾词汇搭配、结构顺序方面的异同,深入研究英语词义及习语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汉译时,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即译为前置定语,拆译成分句,译成偏正复合句或与主句融合为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16.
汉英句子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意合与形合。意合与形合是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汉语注重话题,英语注重主谓,汉语的话题句侧重于语义结构,英语的主谓句侧重于语法结构。汉语句子中动词十分丰富,英语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本 文《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的句子为例,分析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因句法结构之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7.
CORRECTION     
I AM indebted to Eugene S. McCartney for calling attention to an error in my article on "The use of generic names as common nouns," SCIENCE, Vol. 96, p. 252. "Pelomyxa carolinensis," line 13, should be omitted, for "carolinensis" is not a noun in the genitive case, but an adjective in the nominative case.  相似文献   

18.
“得”作动词的基本义是《左传》中最主要的用法。在“得”后接名词性成分或动词性成分时,“得”成为次要动词,并慢慢虚化为助动词。“得”在语义上由“得到”到“可能”,从“得”作动词接名词性成分到作助动词接动词性成分,是语义的引伸。语义的变化虽然影响语法结构的变化,但语义和语法结构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