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现有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及方法,目前转基因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外源蛋白靶标的检测方法和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PCR技术、恒温扩增技术、生物传感器及数码PCR等,并着重介绍了个各方法的优缺点及转基因产品检测的困难及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米和米制品Bt63转基因检测PCR方法的灵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普通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Bt63转基因大米的检测灵敏度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大米内源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和结构特异性基因Btc的基因序列,选用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研究,经验证试验表明具有专一性,能用于品系鉴定。在灵敏度试验中,阳性转基因大米按照不同质量百分比进行梯度稀释,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普通PCR检测的灵敏度在0.1%左右,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为0.01%,是普通PCR检测的10倍以上。应用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都得到了较明显的内源SPS基因的扩增,而Btc基因都是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避免了电泳检测的步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简便性,因此日常检测中,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t63转基因大米及其产品是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技术。随着转基因产品大规模商业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广泛的争论和关注。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PCR反应后不需电泳检测等优点,使RQ—PCR逐步成为转基因检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转基因大米情况普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转基因大米进行了定性检测,对安徽省转基因大米进行了普查评析,并就加强转基因大米的宣传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技术。随着转基因产品大规模商业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广泛的争论和关注。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PCR反应后不需电泳检测等优点,使RQ-PCR逐步成为转基因检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因此,建立快速简单、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方法,近年来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备受青睐。文中介绍了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其在转基因成分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迅速应用与发展,转基因产品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加,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转基因检测技术体系也迫切需要持续的创新与发展。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尤其是非授权转基因作物的成分分析检测思路及方法,目前转基因检测主要是基于外源蛋白和核酸成分的检测技术及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等,另外还有一些检测新技术如指纹识别,微阵列、高通量测序等,希望对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介绍以蛋白和核酸为目标的检测技术,如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转基因大豆快速检测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规范管理转基因产品,以建立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标准为前提,通过分析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18a中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态势,以核酸检测方法为主,介绍了基因芯片、PCR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标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前,转基因产品检测主要以核酸为对象,特别是外源重组DNA。靶DNA序列的扩增是转基因产品检测的核心技术,如已经广泛应用的定性、定量PCR技术。随着转基因作物种类的增多、种植范围的扩大,已有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已不能完全满足检测要求,如高通量多靶标分析。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核酸水平的检测新技术,并对其未来应用于转基因产品检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灵敏、高通量及准确定量的要求,进而对转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转基因作物蛋白质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生物分子互作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新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逐渐兴起应用,其中质谱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是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由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可在单一反应管内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实现了高通量转基因检测的目的,提高了转基因检测效率,今后需加强其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基因水稻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合分析了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境和高产优质等方面的育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中国今后转基因水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品化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种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分子生物学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被批准大田释放的转基因植物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转基因植物涉及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性,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獐茅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组成型表达在日本晴粳稻中。PCR鉴定结果表明,AlNHX基因已经整合到日本晴粳稻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转AlNHX基因水稻的耐盐性明显提高。用NaCl经5d培养处理后,转基因水稻可以在含有0~200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生长,而野生型水稻无法在含盐量超过150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水稻深加工产品两种荧光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Cry1A(B)和内源基因SPS设计SYBR Green I引物、TaqMan引物和荧光探针,以内源基因SPS作为内参照,使用两种FQ-PCR方法对水稻深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水稻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了转基因水稻标准品Cry1A(B)和SPS之间的△Ct与样品中转基因水稻含量百分比之间的校正曲线和...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于志晶  张文娟  林秀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109-5110,5147
介绍了水稻害虫及其化学防治产生的问题,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并展望了抗虫水稻转基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孙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49-11750,11753
综述了百合无症病毒病原学、病害流行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百合无症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免疫电镜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反转录PCR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转NDR1基因烟草对赤星病和晚疫病的抗性增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NDR1(nonrace-specific disease resistance)基因在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的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过量表达该基因的拟南芥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都有提高。利用PCR技术首次克隆了拟南芥Wassilewskija生态型的NDR1基因,与Columbia生态型相比,该基因共有7处碱基不同,引起编码氨基酸变化4处。构建了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经PCR和Southern鉴定,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随机挑选10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抗病性分析,其中3个株系对赤星病和晚疫病的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型育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20.
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水稻潮霉素抗性标记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ygromycin B phosphotransferase gene,HPT或HPH)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用于植物的选择标记基因,水稻的转基因研究一般都以该基因为标记及检测基因。本研究以转基因水稻的T2代为材料,研究了苗期、分蘖期的完全伸展叶和乳熟期不同部位的离体叶片对潮霉素的抗性反应,同步提取相应叶片的DNA与RNA进行HPT基因的PCR、RTPCR与North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两者符合率达到97.46%,可见利用检测离体叶片对潮霉素敏感性的方法来筛选转基因水稻具有一定的快捷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