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已从工业领域发展到了农业领域。综合我国棉花非结构化的种植模式以及棉花的特点,概述了图像处理及应用的基本过程,从图像处理的角度重点分析了目标物的识别与定位、导航路径的识别在采棉机器人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图像处理在采棉机器人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及关键技术。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日益成熟,采棉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型采棉机器人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成熟度和空间位置的识别是智能型采棉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为此,运用彩色图像处理、神经网络理论以及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了采棉机器人样机.该样机具有学习功能,采摘时根据示教的成熟棉花与未成熟棉花的标准样本自动摘取成熟棉花.同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棉花成熟度判别策略及棉花重心位置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智能型采棉机器人中单机械手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我国采棉方式严重制约着采摘效率和收获成本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单机械手的智能型采棉机器人构想.根据D-H法则和机械手的结构参数,建立了单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采用反变换法求解运动学逆问题,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所有连杆参数的正确性,保证了机械手各关节的准确运动,实现了棉花的实时、高效采摘,并且可以在上述机械手运动学模型基础上开展轨迹规划和避障等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器人的视觉,结合棉花生长的特点和环境,对采棉机械手的运动进行了规划,对目标定位算法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视觉"定位的方法。在研究了末端执行器接近目标的方法基础之上,设计了电路寻迹装置,实现了机械手对目标的寻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棉机器人对棉花成熟度难以判断,导致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阈值分割、提取棉花的最小外接矩形和棉花的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并对受风吹和挤压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判定棉花的成熟度,满足采棉机器人对确定待采摘棉花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采棉机器人因单一视角和二维图像信息带来的视觉感知局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视角三维点云配准方法,以增强采棉机器人实时三维视觉感知能力。采用4台固定位姿的Realsense D435型深度相机,从不同视角获取棉花点云数据。通过AprilTags算法标定出深度相机RGB成像模块与Tag标签的相对位姿,并基于深度相机中RGB成像模块与立体成像模块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解算出各个相机间点云坐标的对应变换,进而实现点云间的融合配准。结果表明,本文配准方法的全局配准平均距离误差为0.93cm,平均配准时间为0.025s,表现出较高的配准精度和效率。同时,为满足采棉机器人感知的实时性要求,本文对算法中点云获取、背景滤波和融合配准等步骤进行了效率分析及优化,最终整体算法运行速度达到29.85f/s,满足采棉机器人感知系统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7.
兵团农一师一团是一个拥有1.33万hm2耕地的典型植棉农场,有40多年的植棉历史,1997年被列为国家优质棉生产商品基地,同时被列为兵团机采棉示范单位。先后引进美国迪尔、凯斯公司及中国新联集团5种机型采棉机,进行433.33hm2的棉田田间机采农艺试验,对机采籽棉清理烘干加工设备进行改造利用。目前一团已具备30万担机采籽棉加工能力和成熟的加工技术,具备适应机采棉的各项农艺技术,具备采棉机操作维修的技术工人,为加速机械采棉开辟了广阔前景。1机械采棉技术的应用1.1采棉机的适应性试验(1)美国迪尔公司生产的JohnDeers990型采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兵团农七师130团机械化采棉对棉花品种的要求、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措施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指出实行机械化采棉应做的准备工作及具体采收的时间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推广机采棉技术采取的管理措施和优惠措施;对机采棉和手工采棉的成本及机采棉综合效盗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大力推广机采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约翰迪尔7760型自走式摘棉机 ——可实现田间连续采棉和棉花打包的新式摘棉机 约翰迪尔7760型自走式摘棉机是由迪尔公司2007年推出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摘棉机,真正实现了机械收获棉花的一次革命,即在田间采棉和机载打包一次完成,可以实现连续不停顿的田间采棉作业。它的诞生又一次体现了约翰迪尔在棉花收获机械上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果蔬采摘机器人的避障和路径规划能力,实现机器人智能化和轻量化的设计,将嵌入式系统引入到果蔬采摘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并利用EDA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封装,植入了机器人路径规划的遗传算法。对果蔬采摘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了改进,通过机械手结构设计实现了采摘机器人执行末端的避障功能,利用遗传算法智能控制设计实现了复杂环境中的路径搜索功能。对果蔬采摘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障碍物识别率高达99%以上,路径规划的准确率也在95%以上,满足智能化采摘机器人的设计需求,为现代化采摘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常德市棉花采摘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棉花采摘机。对棉花采摘机的采摘头、吸棉管、储棉桶和减压装置进行了设计,采用Pro/E软件对其模型进行了建立,并对其材料进行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满足强度要求,设计方案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3.
樱桃采摘机器人设计——基于PLC高速并联自动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樱桃采摘机器人采摘过程中的樱桃破碎率,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款新的基于模糊控制和高速并联自动化控制的机器人。该机器可以利用PC上位机对樱桃图像进行采集,并可以对图像进行二值化、膨胀腐蚀处理,从而成功地识别成熟樱桃;同时,可以使用模糊PLC控制方法对采摘机器人的响应角度误差进行控制。为了验证机器人的性能,使用樱桃采摘试验的方法对樱桃采摘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速并联自动化控制的樱桃采摘机器人总体采摘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通过模糊控制可以使采摘机器人角度的响应平稳地达到指定角度,且没有出现大的超调量,有利于樱桃的采摘,降低了破碎率。  相似文献   

14.
苏献军 《农机化研究》2022,44(6):236-239,244
采摘机器人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仅关系到果实的采摘效率,还会影响到采摘的效果,特别是易损果实,很容易造成果实的破碎,降低采摘质量.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动作的准确性,基于体育训练项目的多媒体数据库,结合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训练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采摘机器人动作进行了训练和优化,并对动作的准确性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采...  相似文献   

15.
冷伟 《农机化研究》2019,(4):209-212,217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对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规模化种植背景下,随着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种植、管理和收获的劳动量也越来越大。研究开发果实收获机器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工程的重要课题。在果园采摘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过程中,远程监控是关键,其不仅可以观测到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状态,对于机器人的远程控制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WDM光纤传输的采摘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数据传输性能和采摘机器人的作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WDM光纤传输系统可以成功地将白天和夜间的作业场景图像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在远程控制终端的协同控制作用下,采摘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果实识别效率和采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果蔬采摘作业复杂而繁重,采摘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历成千上万个果蔬采摘点,面对这样巨大的工作量,采摘机器人移动路径规划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以采摘机器人运动轨迹为研究对象,以其运动轨迹总长最短为研究目标,针对机器人各关节机构运动速度变化情况及机器人运动特性,利用基本蚁群原理对六自由度采摘机器人的路径进行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采摘机器人轨迹优化技术不但路径优化能力强、运动轨迹平滑,还具有可靠性强及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采摘机器人还很少采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如果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果园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上,将会大幅度地提高采摘机器人的实时在线控制水平,提高多机器人编队控制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道估计和远程监控网络的果园采摘机器人设计方法,并结合果实图像的分割、归一化、细化和增强技术,提高机器人果实图像的识别能力。通过夜间对采摘机器人平台的测试发现:机器人在加入信噪比的干扰信号情况下,采用OFDM传输系统的机器人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吻合程度很高,误码率很低,为新式智能远程控制采摘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自主导航和自主采摘作业能力,将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嵌入式视觉系统引入到了采摘机器人的设计过程中,有效降低了机器人的设计复杂程度,提高了机器人的设计效率。采用DSP主控芯片构建了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处理CMOS相机实时采集的图像,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构建了包括通讯单元、存储单元及视频输入输出接口的硬件系统,使各模块之间协调工作。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一款果实采摘机器人进行了改装,安装了嵌入式视觉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嵌入式视觉系统后,采摘机器人的定位准确率和采摘准率率都较高,满足了自动化采摘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AMS的采棉机摘锭运动规律分析及轨迹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采棉已经成为棉花采摘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棉机目前仍依赖进口。进口采棉机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但其关键部件摘锭不仅价格高而且维修困难,因此采棉机国产化首要解决的是采摘关键部件及摘锭结构优化问题。为此,主要对采棉机摘锭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基于ADAMS对采棉机采摘头关键部件摘锭进行运动轨迹仿真,获取了相关参数和轨迹,实现以轨迹为基础的创新设计。同时,判断采摘机构设计合理性,为国产采棉机采摘部件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