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较丰富,但遗传基础狭窄,玉米杂交种所用的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骨干自交系.因此,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是当今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概述了玉米种质创新的技术与策略,分析和评价了其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简要概述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分析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探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君妹 《农业与技术》2005,25(3):131-132
本文讨论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常用的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复合技术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50年玉米生产状况、主要品种种质基础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认为山西省主要玉米种质兼容于我国4大种质类群Reid、Lancaster、四平头和旅大红骨;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为Lancaster×四平头、Lancaster×旅大红骨、Reid×旅大红骨和Reid×四平头.玉米单产逐年提高主要得益于种质资源的不断扩增、改良和创新利用.山西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仍十分狭窄,优良种质积累相当薄弱.因此需要加大山西省玉米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和创新利用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与创新方向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总结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状况,并分析和探讨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饲用玉米种质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叶片持绿性好等特点,是拓宽玉米种质基础、提高生产潜力等不可多得的种质。文章总结了饲用玉米种质的研究现状,分析归纳了种质类群的特点,以及改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的改良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山区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文章还讨论了热带玉米种质今后在山区的改良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8.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种质创新是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拓宽改良本地玉米种质是长期以来的有效策略。美国玉米种质历来是我们研究利用的重点,其过程久远,各个阶段引进种质形式不同,利用方式不同,但均对当时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简要评述了每个阶段引进美国种质的遗传特性、杂优模式及利用方式,并对当前存在问题和利用前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对玉米种质资源广泛搜集、深入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组建基因库、群体改良等方法,开展了玉米种质创新的探索与研究。在创新种质的应用上,本着资源研究为育种和生产服务的宗旨。将选育出的优异种质,向育种科研部门、生产部门进行了及时发放与交流。研究结果,①通过大量的鉴定和测配工作,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特点的优异种质,编入中国玉米品种志和国家玉米种质资源目录;②通过资源创新研究,总结出资源创新成功的方法,选育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糯玉米的由来和我国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概况,分析了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作用,指出利用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可以拓宽糯玉米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提出了地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从南非引进的27份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田间鉴定、适应性筛选、自交系选育。结果表明,该批引进材料适应性好、类型丰富、抗倒性强。对这些材料进行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利用,从而培育出一批青贮玉米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甜玉米育种及种质创新的思路,即:加强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加强国外优良新种质的引进和利用;加强品质性状遗传的研究;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改良创新甜玉米种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种质创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近几年糯玉米育种工作发展迅速。通过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分析,找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糯玉米育种种质创新的思路:加大收集、发掘地方品种资源;充分利用回交法和二环系法;加强国外优良新种质的引进和利用;理化诱变及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选育方法相结合改良创新糯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15.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heterotic group and model in corn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estic corn germplasm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heterotic groups and two main heterotic models. The research on corn germpla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uld be concluded as three main heterotic groups and three main heterotic models. Some new opinions about corn heterotic group and heterotic mod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proposed such as Northeast group and NortheastxLancaster model.  相似文献   

16.
对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理想株型的要求及育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提出了基于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种质创新、种质新类群建立及自交系选育的3种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淀粉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品种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淀粉玉米的类型及其在淀粉工业领域的加工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目前高淀粉玉米的种质资源利用现状以及高淀粉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情况,提出了不同类型高淀粉玉米品种的育种目标,探讨了高淀粉玉米种质创新改良、自交系选育的方法和杂交种选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淮海区玉米青枯病的田间自然筛选及接种鉴定。[方法]采用试验室接种鉴定及大田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25份玉米自交系和61份群体材料对玉米青枯病的抗病表现。[结果]筛选出9份自交系及26份群体材料的抗病等级都在R(抗病)以上。多数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集中在3级和5级,为R(抗病)和MR(中抗)材料;未发现有9级(高感)材料。[结论]该研究为玉米青枯病在黄淮海区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育成的合玉1号-合玉18号玉米品种选育历程及种质基础的分析,说明合江农科所应用自交系以国外的兰卡斯特(MO17)、垦44、国内冬黄等血缘为主,应用的亲本材料过度集中,造成合江农科所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因此玉米育种工作应加强基础材料的创新,从而拓宽种质资源,解决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缺乏,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1999—2004年6年间种植面积在1万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的分析,说明三江平原所应用自交系以国外的兰卡斯特及地方种等血缘为主,应用的亲本材料过度集中,造成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因此玉米育种工作应加强基础材料的创新,从而拓宽种质资源,解决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缺乏,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