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肠道内有复杂而动态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通过促进营养摄取、宿主防御、免疫调节等,在维持机体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菌落的结构组成因母体、饲粮、环境、生理状态变化及自身菌种间互作等因素而不同。水禽(鸭和鹅)属于卵生动物,与哺乳动物相比,其肠道的微生物系统具有特殊性。作者介绍了水禽肠道微生物的建立、肠段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结构组成特征及发育性变化,从肠道微生物对水禽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吸收的影响,以及与免疫系统的关系3个方面阐述了水禽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功能,同时通过饲粮组成、动物体生理状态、外界环境因素、微生物自身因素及互作等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禽肠道微生物的多重因素,并对水禽肠道微生物今后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养殖中饲料配方设计、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等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从肠道微生物这一崭新靶点精准调控水禽的营养、免疫和生长过程,以及水禽肠道微生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肠道健康是保证畜禽正常生长的关键,而肠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因此改善畜禽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及其形态结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畜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肠道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情况;另结合当前国际无抗养殖的趋势,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各种抗生素替代物不断涌现,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重点阐述和比较了抗生素及其替代物在畜禽肠道内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对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肠道健康是保证畜禽正常生长的关键,而肠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因此改善畜禽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及其形态结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畜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肠道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情况;另结合当前国际无抗养殖的趋势,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各种抗生素替代物不断涌现,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重点阐述和比较了抗生素及其替代物在畜禽肠道内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对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鸡的消化道内定植着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其在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肠道稳态维持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并且不同区段之间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了解鸡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定植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将为制定相关措施合理调控肠道菌群、提高鸡生产性能奠定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文章综述鸡肠道微生物的早期定植和演替规律,简述鸡消化道微生物的空间差异,并重点介绍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功能发掘、调控及其与宿主互作机制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非生物环境变量,能够驱动动物谱系的适应轨迹和动物群落的组成。环境温度作为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众多因素之一,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丰度,进而调控宿主生长、发育、繁殖、免疫等生物学过程及功能。动物肠道核心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在不同温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在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等中都有相应的报道。极端温度主要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进而对宿主表型产生影响。目前,对于温度如何影响动物肠道菌群的了解仍非常有限。本文针对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及综述。探讨由环境温度引起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宿主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包括对宿主产热机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并开展研究,将为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的调节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生理之间的互作关系成为当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影响宿主生理的关键执行者,肠道微生物具有调节宿主代谢、免疫、生长发育等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代谢产物种类和功能,以及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仔猪营养调控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威华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BIOIURE”中文名为“生沛素”是一种含天然无残留畜禽生长促进剂。主要成份是由有益微生物及其细胞壁萃取物组成,可改善畜禽肠道的发酵作用及显著促进有益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内生态平衡,抑制及消灭病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该产品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做以下比较实验。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并在肠道健康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健康的微生物菌群有助于平衡肠道环境、维持肠上皮功能以及促进免疫系统发育,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新陈代谢等。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调控中,miRNAs通过调节宿主基因表达来影响肠上皮的功能,并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阐述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的互作以及miRNAs参与下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内定植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发展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对宿主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内分泌调节、繁殖与孵化过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和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对母鸡的健康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可能受母鸡传递的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影响。然而,目前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对繁殖与孵化影响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作者主要介绍了母鸡肠道和生殖道不同阶段的优势微生物以及不同肠段的微生物群落定植规律,同时对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蛋品质的影响、微生物对繁殖孵化过程的影响、亲代与子代间微生物传播的途径、鸡胚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影响孵化过程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寻找调控繁殖过程、影响孵化率的母鸡核心微生物群落作为选留高孵化率种鸡的独特标签,为进一步探索禽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的功能结构并为提高家禽生产和繁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家禽生产行业中,"肠道健康"这一概念十分重要。这源自多种会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因素,如肠道形态,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定植和细菌数量的互作,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1.
免疫系统是动物抵抗各种有害微生物侵袭并使动物免遭危害的重要防御系统,肠道免疫系统是动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动物免疫系统以及免疫活动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共生细菌在免疫活动中重要作用的了解也日益增加,益生素能够促进畜禽健康、提高生产性能的理论依据也越来越充分:虽然对益生素、共生细菌与宿主之间互作以及这种互作对免疫活动影响的了解还不完全,但是,目前的研究进展已经为在畜牧业中应用益生素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畜禽灵是一种可直接饲喂畜禽并通过调节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活性微生物。为此,笔者曾于2006年1月在义乌市某养猪场进行畜禽灵喂猪效果试验,以期改良生猪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性能,生产出无药物残留的无公害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3.
饲用微生物(包括益生素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促使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肠道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与繁殖。这两种如此明显颉颃的饲料添加剂,一般认为不可配伍使用。但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试验研究后认为,部分饲用微生物与抗生素配伍使用,对促进畜禽生产性能能发挥良好作用。一、两种饲料添加剂配伍使用的效果在畜禽生产中,把饲用微生物与抗生素配伍使用,效果如何?李梅(1996)报道,把肉鸡划分为0—14日龄和15—49日龄两个阶段,按抗生素与饲用微生物不同添加方式分成5个…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金霉素和核黄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畜禽营养中,抗生素与B族维生素是日粮配制中很重要的两类饲料添加剂,两者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抗生素能降低肠道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B族维生素部分可由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所以肠道中抗生素导致的微生物变化会相应地影响B族维生素的内源合成,并最终影响B族维生素的营养代谢。本研究以不同剂量的金霉素和不同水平的核黄素对0~35日龄肉鸡进行饲喂试验,以探讨生产中常用的抗生素和肉鸡较易缺乏的核黄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生化指标等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3×3因子完全随机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畜禽即使在正常状态下肠道中亦存在一些有害细菌从而有碍于畜禽达到其最佳生产性能,尤其是乳猪和仔猪更经常因肠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而发生下痢和死亡。历史的回顾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饲料中掺入抗生素喂给畜禽会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但抗生素也会抑制畜禽肠道中正常菌群,并会残留在畜禽产品中以及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如丙酸、柠檬酸、延胡索酸)可产生很好的效果而没有采用抗生素时的那些缺点,但有机酸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即成本高昂且对设备有腐蚀性,故难以普及。近年来国外正在大力研究开发活菌制剂,就是将某些活的有益细菌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令其大量繁殖后将其制成稳  相似文献   

16.
肠道是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栖息着细菌、古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多种微生物,微生物的数量是动物体本身细胞总数的10倍之多。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帮助宿主降解食物中不可消化的营养成分,调节宿主的能量存储与代谢,同时还能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本文主要综述了畜禽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对畜禽饲料利用率、肌肉生长、脂质代谢、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从肠道菌群角度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促进畜禽产业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饲用微生物(包括益生素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促使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抗生素的作用又是杀死肠道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与繁殖。这两种如此明显拮抗的饲料添加剂,一般认为不可配伍使用。但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试验后认为,部分饲用微生物与抗生素配伍使用,对促进畜禽生产性能能发挥良好作用。为此,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简述,供参考。1 两种饲料添  相似文献   

18.
肠道是动物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是定植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最早定植在动物体内的细菌源于动物在环境中随机接触的第一类细菌,并结合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后续微生物种类的进入。微生物与免疫的互作在免疫系统的早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中断将导致潜在、持久的免疫异常,所以微生物的早期定植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菌群对畜禽免疫系统早期发育的影响,探讨在养殖业中如何促进畜禽健康、提高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肠道病毒组功能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肠道噬菌体作为肠道病毒组的主要组成,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噬菌体种类和数量不仅直接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还与动物机体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对动物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噬菌体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肠道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互作、噬菌体与动物宿主互作以及肠道噬菌体与肠道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肠道噬菌体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仔猪肠道内的微生物与动物生长及其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动物采食的日粮不仅是影响其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区系的主要因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会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日粮中不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对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