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油茶选优比较有系统的开展始于1963年,叶培忠教授等在江西宜春油茶林场,进行了单株选优,指出“当前油茶选育工作迫切任务主要是通过优良单株的选择来建立良种基地”,并提出了优株选择包括产量的四个标准。此后,各地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七十年代初研究发现单株产量与冠幅投影面积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5,从而把绝对产果量改为冠幅投影单位面积产量为标准,发展至现行以树冠投影平方米产油量为决选标准。虽然除产量指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育出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优良品种,2013年9月对贵州省盘县现有自然分布的西南红山茶目测达到冠幅单位面积产果1 kg·m~(-2)左右的89株单株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南红山茶各单株果实产量的变异度大,其单株质量、果高、果径、果皮厚、籽粒数、籽粒质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按照种仁含油率45%以上、冠幅单位面积产果2 kg·m~(-2)以上、鲜出籽率在35%以上的标准进行筛选评价,89个单株中有3号、6号、13号等22个单株为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3.
橄榄优良品系G18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州市三个试点开展橄榄G18品系适应性试验,结果如下:利用8~9年生橄榄树改接后第4年及1年生砧木嫁接后第9年,其平均单株产果量达22.9kg,单株平均增产15.1kg,产量增益216.82%;平均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达0.77kg/m^2,平均增产200.01%;试点间单株产果量和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接近或小于试点内的CV;改接株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对照接近,但1年生砧木嫁接株的比对照大18.75%。G18嫁接亲和性较好,生长较快,丰产性好,立地适应性强,是一个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4.
无患子优良单株的综合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产业化利用的无患子优良单株,调查了9省区的122株优良单株,并对初步筛选的61株优良单株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优良单株的各种经济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即便是在同一省域同一地区的不同优良单株,其主要经济性状也存在差异。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是无患子最为重要的经济性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对果肉皂苷产出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31株优良单株和种仁含油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29株优良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复选出广西柳州108#等13株平均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分别较总体平均水平高出12.70%和10.08%的优良单株。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树龄、树高、胸径、冠幅面积以及优良单株所处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海拔高度等因素对无患子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发现优良单株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树龄、树高和年平均气温这4因素与果肉皂苷产出率联系较为紧密,而与种仁含油率关联较为紧密的因素则是优良单株的冠幅面积、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树高和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5.
杏栽培模式与生长结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湖南省杏栽培现状,分为庭院等四种栽培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采用庭院模式和周边模式效果最好,不仅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冠幅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而且能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资源,降低杏生产成本,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两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通辽地区文冠果现有林经济指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八仙筒林场及章古台村51年生文冠果大树中,筛选出全部经济性状均达到优树标准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4棵;每棵优树5年内平均树冠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分别为0.353、0.307、0.312、0.291 kg/m~2,且4株优树从未歇枝,连续丰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火炬松(Pinus taeda)无性系花粉产量的变异,在火炬松1.5代种子园选出20个无性系,每无性系5株,共100株火炬松作为研究材料,调查胸径、树高、冠幅和花粉量,通过对比单株花粉量、单位面积花粉量和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来筛选高花粉产量的无性系.结果表明,单株花粉量与冠幅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花粉量最高的是243无性系,为1302.55 g;单位面积花粉产量最高的是201无性系,为36.70 g/m2;单位面积有效花粉量最高的是243无性系,为34.14 g/m2;花粉活力最大的是298无性系,为100%.火炬松种子园的花粉产量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间,最终筛选出243、201和298无性系3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2009年通过对云南省油茶的主产区文山州富宁县复选的139株油茶单株的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果籽实重、平均单果果皮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等17个指标进行调查,对其变量因子进行平均正交旋转后确定主成分因子,对主成分因子选取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建立回归方程Y=0.358X1+3.695X2+0.064X3+0.05X6+0.388X8+0.022X9-10.616。依据回归方程计算综合评分值,结合含油率指标,确定优树选择指标,采用聚类分析,选取了32#、111#、113#、123#、121#、31#、25#、39#、110#、5#、58#相对样本群体具有明显增益的11株优良单株,并对其各项指标做出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对云南省油茶良种的多指标综合选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湖南杏品种资源查、利用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由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主持完成,于1996年2月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鉴定。该研究成果基本摸清了湖南杏品种资源的主要种类和分布特点。将湖南杏划分为钦香、药杏、油杏三个品种群.筛选出沙杏、麻阳小苹果杏、油杏、米杏四个优良品种,20个优良单株,并对其中10个代材,用于低产纪树的板冠改造,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91-6-03、91-6-20、91-6-34和91-6-14等4个优树号,换冠后每d冠幅面积产果1-1.03kg,是原母树的3-4倍。紫色砂页岩分化的紫色土、沙滩页岩分化的青妙观为杏…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对阳城县境内散生山茱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初选、复选,选出47株优良单株。以单果重、1 kg鲜皮重、1 kg干皮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马钱苷含量和单位面积投影产量为指标,依据此7个标准差和极差进行综合评分,最终选出山茱萸优树28株。  相似文献   

11.
银杏种质资源调查及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黔东南州208株银杏单株的调查,应用座标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对208株银杏单株进行果用型、叶用型、果叶兼用型多性状综合评定,评选出果用型银杏优良单株30株,叶用型银杏优良单株30株,果叶兼用型银杏优良单株40株。初选结果:入选的优良单株平均单果鲜重、平均单核重分别比初选前提高了8.57%~17.58%和10.57%~22.03%;出核率、出仁率也分别比初选前提高了0.43~1.19个百分点和0.69~1.84个百分点;单叶面积、单叶干重也分别比初选前提高12.4%~21.06%和25.0%~41.2%。此次应用多维空间座标综合评定银杏优良单株的方法是笔者的一种新的尝试,基本上能客观地反映个体之间的表型优劣和差异,选择结果基本上能满足目前银杏生产中果用型、叶用型和果叶兼用型优良单株收集建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四川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66年以后,在我省重点核桃产区开展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工作。按坚果品质和丰产性状等选育指标,进行优树初选、复选和决选。经多性状综合评定,筛选出12株优良单株。所选择的优良单株平均树龄27年,株产坚果21.6kg,树冠投影面积产仁量0.265kg/m^2,平均单果重12.45g,厚度1.07mm,出仁率60.25%。用这批优良单株作为无性繁殖材料,是改良我省核桃遗传品质、提高核桃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起对贵州省油茶重点分布区开展了油茶选择育种工作,按照优良单株的选择程序和标准,从贵州省黎平县10-30年的小果油茶人工林中进行普选,从中选出290个优良单株,复选出80个优株,决选出57个优良单株。同时采用"3+4=5"的策略,优株初选后的第2年进行嫁接繁殖并定植在黎平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中,通过大树换冠方式营建测定林,观测从57个优株中决选出的"黎平3号"油茶优良品种。在"黎平3号"油茶嫁接3年后,其平均单位面积冠幅产量可达1.05 kg/m2,盛产期每公顷产鲜果7 353.75 kg,平均鲜出籽率和干籽率分别为62.89%和36.48%,种仁含油率为26.1%,是油用、高产、抗病的贵州油茶良种。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文冠果种子和果实性状的变异规律,连续3 a对内蒙古翁牛特旗390株文冠果进行种实采集并测定相关性状,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12个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同时创新性地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以及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进行优良单株选择。结果表明:1)参试单株产量性状变异较大,单位投影面积种子产量变异系数最大;种子含油率变异系数较小。2)12个种实性状构成4个主因子,F_1为产量因子,F_2为含油率因子。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高产型、高油型、高产高油型优良单株,WD-375、WD-385、WD-390等9株文冠果在每种选优类型排名都在前10;利用3种方法选择复合型优良单株,总体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多a的连续观测研究,发现油茶新造幼林第2~3年可以开花结果,第4、5年的挂果率达到47.4%~62.3%,单株产果量,单株冠幅和冠幅产果量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造林后第8~10年进入盛果期.分析了油茶新造幼林挂果的特点和开花结实规律,提出了油茶新造幼林产量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油茶新造幼林的产量测定以冠幅面积产果量推算时,从第5年开始,连续4a测定单株产果量和单株冠幅,计算平均每m~2冠幅产果量,再按盛果期郁闭度为0.60时的结果冠幅面积来推算油茶成林盛果期的单位面积产量较为适宜,然后根据历年取样测定的鲜果含油率来计算产油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6块标准地213株调查样株材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杜仲人工林丛干(系指主干两个以上)对皮、叶产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杜仲胸径、丛干数、冠幅和树高生长与皮、叶产量关系非常密切,复回归检验和复相关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因子对杜仲皮、叶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胸径大小和丛干数多少是直接影响杜仲丛干皮重和全株皮重(含侧枝皮重)的主导因子;冠幅大小和树高是直接影响杜仲鲜叶产量的最关键的相关因子,而杜仲丛干数对鲜叶产量影响仅为冠幅、树高贡献率的26.49%、31.15%。  相似文献   

17.
在高州市三个试点开展橄榄“粤榄18”品系适应性试验,结果如下:利用8~9年生橄榄改接第4年及1年生砧木嫁接后第9年, 其平均单株产果量达22.9kg,单株平均增产15.1kg,产量增益216.82%;平均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达0.77kg/m2,平均增产200.01%;试点间单株产果量和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接近或小于试点内的CV;平均冠幅生长量改接株接近不改接的植株,但1年生砧木嫁接株的比对照大18.75%。“粤榄18”嫁接亲和性较好,生长较快,丰产性好,立地适应性强,是一个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8.
哈玉玲  卜崇德  曹兵 《沙棘》2007,20(2):7-12
对引种的不同饲用型沙棘品种进行优良单株选择,以近3年的实测资料为基础,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选择10 cm枝长叶片数、单株叶产量、新梢数为主要筛选指标,采用相似优先综合排序的方法进行初选、复选与终选,确定饲用型优良单株.通过3次筛选,选出单株产叶量较高的饲用型沙棘优良单株17株,其中俄混品种8株、草新2号5株、俄罗斯沙棘4株.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利用杏砧进行了4hm^2杏快速育苗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培育出优质大苗。苗高80cm以上优质苗木占93.7%,667m^2产苗木1万余株。现就我们的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板栗矮密栽培新品种──北峪2号王润泽(遵化市科委064200)北峪2号母树生长在遵化市北峪村山脚坎坡地上,1978年入选。母树为39a生实生树,冠幅5m×6m,年均投影产量1.2kg/m2,出实率45.5%,母枝连续3年结果率82.8%,年均株产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