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查明广西武鸣县某养殖场患腹水病黄颡鱼的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患病濒死黄颡鱼的心脏和肝脏分离到3株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3株病原菌对先锋VI、菌必治、舒普深等16种药物都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禾花鲤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方法对广西全州县患病禾花鲤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为PCR扩增法。结果表明,从患病禾花鲤肝脏组织分离到2株优势菌株HHL130和HHL165,对健康禾花鲤的致死率均为100%,是禾花鲤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API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结果,HHL130和HHL165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 7966的同源相似度为99.6%,亲缘关系最近;2株病原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强力霉素3种药物敏感,对磺胺新诺明、头孢拉啶、青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2株病原菌的基因型分别为HHL130:hly~+Aer~+Alt~-Act~+ahal~+ahp~+;HHL165:hly~+Aer~+Alt~-Act~+ahal~+ahp~-。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对博白县网箱养殖罗非鱼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以API 20NE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烂尾病罗非鱼的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致病菌;API 20NE生化鉴定结果,2株致病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14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3种药物不敏感。对该病的防治,建议选用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死亡病因及病菌的药敏性,对广西大化县岩滩水库库区2个乡镇共5个网箱养殖点吉富罗非鱼暴发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进行了研究。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病原菌,以API 20Strep鉴定病原菌,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的耐药特性。调查结果显示,从5个网箱养殖点患病吉富罗非鱼的脑、肝脏和脾脏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病原菌的耐药特性差别较大,都敏感的药物只有舒普深1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等14种。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心脏和肝脏中分离到3株病原菌,人工感染试验均能引起健康山瑞鳖100%死亡,经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3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K-B纸片扩散法进行26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3株病原菌都高度敏感的药物菌必治拌料投喂,结合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和降低放养密度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黄沙鳖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便为防治该病提供更准确的用药参考,以常规方法从武宣县和桂平市两个养殖区域患病濒死黄沙鳖的肝脏、心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中分离病原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生化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上述两地患病黄沙鳖中共分离到2株病原菌WXX-01、GPG-01,经鉴定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基因相似性分析表明,WXX-01、GPG-01与嗜水气单胞菌广西株GXGG64的相似性分别为99.7%和99.4%;2株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差较大,来源于桂平市的GPG-01菌株耐药性比来源于武宣县的WXX-01菌株强,对2株病原菌都高度敏感的药物有舒普深、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左氟沙星、依若沙星、氧氟沙星、特治星、氟苯尼考、盐酸沙拉沙星、复方磺胺嘧啶等11种,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对2株菌株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广西罗非鱼主养区致病性链球菌及其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致病性无乳链球菌在广西罗非鱼主养区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对广西各地区发病罗非鱼进行现场采样,以常规方法从患病罗非鱼的脑、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分离细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以API 20 Strep和16S rRNA分别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性。调查结果,从广西8个市12个县/区采集的672个罗非鱼病样中,有30个病样共检出致病性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30株,参考株总检出率4.46%,百色市和来宾市的病样中未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球菌;经鉴定,分离到的30株球菌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与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参考株JF423947、JQ039375、KF111315和JQ99015616SrRNA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98.5%~100%);2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所有菌株敏感的药物只有盐酸沙拉沙星1种,对所有菌株耐药的药物有磺胺-6-甲氧嘧啶(钠)、磺胺对甲氧嘧啶和复方磺胺嘧啶3种。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龙须河某养殖户网箱养殖黄颡鱼大批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API 20NE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具有典型发病症状的黄颡鱼中共分离到编号为TDA1、TDA2、TDB1、TDB2、TDB3的5株优势菌,对健康黄颡鱼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100%、70.0%、65.0%和72.5%,表明均为引起黄颡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 20NE鉴定,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25种试验药物中,对5株菌株都达到高度敏感的有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盐酸沙拉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等6种,都耐药的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某养殖户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患暴发性死亡征的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对斑点叉尾鮰的致死率为100%,API生化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2株病原菌对24种试验药物中均高度敏感的有复达欣、多粘菌素B等10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10.
从疑似套肠病的罗非鱼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套肠罗非鱼的肝脏和心脏共分离到2株病原菌LZLF01和LZLF02,API 20NE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原菌对复达欣、先锋霉素VI、菌必治等21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早春季节广西柳州市某罗非鱼养殖场出现暴发性疾病,从患病罗非鱼的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罗非鱼有很强的毒力,该菌注射浓度为1×109 CFU时,可使健康罗非鱼在24 h内全部死亡;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仅对氨苄西林耐药,对氨曲南、氧氟沙星等15种抗生素敏感。本研究为早春季节罗非鱼疾病防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导致罗非鱼患病的原因,本试验对濒临死亡的罗非鱼进行无菌解剖,从心脏部位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析,确定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很强的多重耐药性,测试的20种药物中,该菌株对恩诺沙星、青霉素等13种药物具有完全耐药性,仅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拉定、哌拉西林、舒巴坦5种药物敏感。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草鱼、黄颡鱼、罗非鱼、禾花鲤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阐明了罗非鱼患病的原因,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从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血性的革兰阴性杆菌,经16S rDNA系统进化树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确认该菌株为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可导致罗非鱼患病死亡,对于体重50 g左右的罗非鱼,半致死量在1.3×10~6~1.3×10~7 CFU/尾之间。该菌对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多黏菌素B、新生霉素、强力霉素等9种药物完全耐药。恩诺沙星作为水产养殖允许使用的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罗非鱼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革胡子鲶暴发性流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广西玉林市某养殖场患暴发性流行病革胡子鲶的肝脏、心脏、脾脏等组织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YL-1、YL-2和YL-3。经人工感染试验、API 20N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3株菌株都是革胡子鲶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该菌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先锋Ⅴ、头孢拉定、链霉素、氟哌酸、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复达欣、头孢呋肟、氧氟沙星、先锋必、菌必治、先锋噻肟等16种药物高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一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导致罗非鱼患病的原因,本试验对濒临死亡的罗非鱼进行无菌解剖,从心脏部位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分析,确定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很强的多重耐药性,测试的20种药物中,该菌株对恩诺沙星、青霉素等13种药物具有完全耐药性,仅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拉定、哌拉西林、舒巴坦5种药物敏感。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草鱼、黄颡鱼、罗非鱼、禾花鲤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阐明了罗非鱼患病的原因,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可指导养殖户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水库网箱养殖加州鲈体表溃烂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王滩水库网箱养殖患体表溃烂病濒死加州鲈的肝脏和病灶处分离到2个菌株DWT0901和DWT0902,据API20NE的鉴定结果,分离到的2株细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病原菌对40种药物中的菌必治、头孢呋肟、舒普深、头孢西丁、先锋噻肟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9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某猪场发生急性肺炎,怀孕母猪大批流产,母猪和肥育猪快速死亡,从该猪场的患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强致病性细菌菌株,经细菌形态检查、培养特性、生化特性、API细菌全自动鉴定仪器和荚膜血清型鉴定为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对小白鼠和兔具有高致病性,对头孢呋肟、氯霉素、先锋V、先锋必、氧哌嗪青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头孢拉定、菌必治、复达欣等高度敏感,对链霉素、苯唑青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确诊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山亚种树鼩人工驯化养殖中心的瑶山亚种树鼩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试验通过平板划线分离获得病原菌,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纯化获得一株致病性嗜水性气单胞菌;利用昆明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定了该分离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药敏纸片法分析该分离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方法进行菌株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从病死瑶山亚种树鼩分离到一株嗜水性气单胞菌,镜检显示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呈短杆状。该菌16S rRNA序列与日本淡水湖源嗜水性气单胞菌SWCY-3.27株同源性高达100%,遗传进化关系最近。该分离菌对成年昆明小鼠的LD50为1×107 CFU,毒力高于模式菌株ATCC 7966,近似于中国流行株NJ-35和J-1等,致病性试验鉴定该菌为强毒力菌株。生化鉴定七叶苷、阿拉伯糖、氧化酶呈阳性,各种生化鉴定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检测显示,该菌株对米诺环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以PCR扩增基因方法对分离菌进行6类12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分离菌存在氨基糖苷类(Aph-(3)-lia)和β-内酰胺类(mecA)两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此次树鼩死亡的病原菌为嗜水性气单胞菌,可用高敏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为防治嗜水性气单胞菌感染导致的树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某鹿场致患病鹿蹄腐烂的病原菌,本研究于患病梅花鹿的前蹄病健结合处采集病料并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最终分离到一株厌氧菌。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小鼠致病力试验等。结果显示该细菌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阴性、丝状、长短不一的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多株坏死梭杆菌参考株的同源性均为99%,将其命名为HNFnf;经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细菌为坏死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类等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反刍动物"腐蹄病"与"肝脓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患红底板病黄沙鳖的肝脏、心脏、腹水和咽喉处各分离到一株细菌(GG0903A、GG0903B、GG0906C和GG0906D),人工感染黄沙鳖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和API20NE鉴定,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细菌对头孢呋肟、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多粘菌素B和头孢西丁6种药物敏感,可作为对该病防治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