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核心就是利用蚯蚓消解菌渣,产生大量蚯蚓动物蛋白与蚓粪生物有机肥。对食用菌菌渣资源及利用情况、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内涵及意义、蚯蚓处理食用菌菌渣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介绍杏鲍菇菌渣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综述其利用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有,代替部分基质栽培食用菌,用作生物有机肥和用作园艺栽培基质;揭示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规程制定了如何利用发酵生产的食用菌菌渣基质栽培菠萝的技术流程。内容包括发酵合格基质的定义、菌渣基质产品包装和标识、菠萝种植园场地选择与规划、园地整地、选苗和菌渣施用要求、种植要求、栽培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采后处理等生产技术要求,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菌渣栽培菠萝技术规程,为食用菌菌渣栽培菠萝种植提供科学化的参考指导,最终实现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利用和菠萝产业的高效优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对代替原材料栽培食用菌以及用作肥料、饲料、基质、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药的年产量也越来越高,在植物性药物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药渣。传统药渣的处理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药渣的再利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对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案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以药渣栽培的12种常见食用菌,子实体发生数量、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功能成分亦出现有利变化。对药渣栽培食用菌的不利因素如毒性问题等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研究进展,从食用菌菌渣成份到综合利用各方面,包括食用菌栽培再利用以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栽培食用菌产生大量的菌渣,资源化利用菌渣,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从二次种菇、生物炭、肥料和栽培基质等7个层面综述了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方向,分析了目前菌渣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菌渣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提高环境效益的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菌渣如不能妥善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从提高环境效益的角度出发,综述了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再利用方式,包括菌渣直接燃烧和用作养殖场垫料等直接再利用方式,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发酵腐熟生产有机肥等菌渣的发酵处理再利用方式以及菌渣回收提取酶类修复环境污染等再利用方式,以期为提高菌渣的利用效率,解决菌渣乱堆乱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利用,在介绍食用菌菌渣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从食用菌栽培再利用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途径的研究进展,指出菌渣利用中存在的理化性质研究薄弱、研究应用缺乏协作、应用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如加深基础研究;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行业间的合作;加强菌渣利用的应用研究等。综合来看,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由于食用菌生产中对栽培料的降解利用不彻底,产生大量菌渣(菌糠),如不妥善处理将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笔者分析主栽食用菌产量(干重)与其菌渣产量(干重)比例,综述菌渣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利用途径,指出菌渣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食用菌产业现状对菌渣资源化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江苏省2013年食用菌产量约233.37万t,排全国第四。菌渣年产量约200万t,合理利用这些菌渣,意义重大。通过利用杏鲍菇菌渣进行栽培草菇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产量比稻草基质栽培高,说明杏鲍菇菌渣可以作为草菇栽培的替代原料。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栽培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又称为菌糠、菌渣或者下脚料[1]。菌渣中不仅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还含有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2]。贺州把食用菌产业列入"3+6"产业集群,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仅黑木耳就生产2 500万袋,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食用菌产业兴起产生的菌渣达30 000 t,菌渣循环利用成为本地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节约原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大量废弃中药渣被用于食用菌栽培,但又产生了大量中药渣菌糠。因此,我们进行了中药渣菌糠栽培草菇试验,以筛选高产配方。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为原料,经高温发酵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AMCC100001)制剂,制成有机肥施入土壤中,同时以纯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对油菜生长状况以及油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中等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渣有机肥有效促进了油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显著改善了油菜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菌渣的妙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同均 《食用菌》2002,24(5):41-41
大面积栽培食用菌,其下脚料——菌渣的处理与利用,是栽培者必须面对和经常咨询的问题之一。为此,笔者查阅有关菌渣的分析资料,进行菌渣的再利用尝试。至今已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1 作为酸性有机肥改善盐碱地 当栽培袋出三潮菇后,基料的pH值大部分降至5~4,所以可作为一种很好的酸性农家肥,施用在盐碱地里。据笔者试验,施用后的碱地小麦,茎秆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食用菌菌渣理化性质对栽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菌渣复配基质在蔬菜栽培中的配比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食用菌菌渣在蔬菜生产领域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质,其木质素在菌丝生长中大量降解,秸秆栽培食用菌是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秸秆资源的现状、秸秆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菌渣综合利用、菌丝木质素酶系及降解转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平菇菌渣和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探讨麦秆、玉米芯与平菇菌渣或中药渣混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以麦秆+玉米芯混合料添加平菇渣或中药渣(连花清瘟)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结果表明:配方5(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平菇菌渣质量比为4∶1),配方9(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连花清瘟中药渣质量比为2∶3)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试验条件下添加连花清瘟中药渣的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均较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抗杂性强,子实体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而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适量添加连花清瘟胶囊药渣栽培大球盖菇,既能延长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大球盖菇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威县6667hm2梨树每年修剪下来的枝条,变废为宝,作为食用菌发展的好原料,进行多种木腐菌栽培基质生产香菇、木耳、平菇和灵芝,将出完菇后的香菇、木耳、平菇等剩余菌渣生产有机肥,归还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