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阐述了双流道泵叶轮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指出了双流道泵参数化三维造型的意义和现状。应用PCAD2004设计了双流道泵二维水力设计图并详细分析了双流道泵叶轮的空间三维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用Pro/E进行无堵塞双流道泵叶轮三维造型的方法和过程。应用VC++6.0在Pro/TOOLKIT环境下对Pro/E进行二次开发,通过修改双流道泵三维实体模板几何特征,成功开发出了实用的双流道泵叶轮参数化三维造型程序。采用动态链接库方法实现双流道泵参数化三维造型程序与Pro/E和MFC之间的数据接口。实例应用表明该程序运行结果良好,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Pro/E的渣浆泵水力部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学林  边丽媛  易成 《排灌机械》2010,28(2):112-116
基于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对渣浆泵水力部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二次开发,考虑到固体颗粒对水力部件的影响,运用两相流理论设计了渣浆泵水力部件及其相关几何参数.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上,借助Visual C++6.0语言开发环境以及MFC可视化对话框技术,利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及其相关接口函数,对渣浆泵水力部件设计进行可视化Pro/E Wildfire 2.0系统开发,渣浆泵水力部件的设计子菜单被嵌入在Pro/E的主菜单中.针对水力部件的设计实例,该软件通过渣浆泵相关子菜单弹出设计界面,在对话框中输入渣浆泵的设计参数,可实现水力部件的几何尺寸计算过程,并根据几何尺寸自动生成叶轮、副叶片、蜗壳、前后盖板等水力部件的三维造型.  相似文献   

3.
对双流道叶轮流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双流道叶轮流道设计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一种新型流道中线的曲线方程,该曲线由部分渐开线和部分椭圆组成。分析了采用Pro/Engineer进行双流道叶轮流道三维建模的方法,发现直接的建模方法不易于实现,流道建模工作也比较难以进行。为此提出了采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方法进行流道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了Pro/Engineer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的菜单设计技术、UI对话框技术及基于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着重研究了使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方法进行双流道叶轮流道设计的一般流程,并给出了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方法进行双流道叶轮流道参数化设计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4.
在离心泵蜗壳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断面的多变性,如扩散管是由梯形断面到圆形断面过渡的不规则曲面,使得三维设计比较困难.利用Pro/ENGINEER的实体建模功能和Pro/Toolkit二次开发工具,在VC++6.0编程平台上,对其进行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同时创建了相应的菜单和对话框,以便于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操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Pro/ENGNEER的叶轮参数化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叶轮设计更加方便明了,利用Pro/ENGINEER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Pro/Program和Family Table,采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编制程序,对旋流泵最常用的径向叶轮结构形式进行三维造型,并且制成便于文件管理的零件族表。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了参数化三维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离心泵蜗壳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断面的多变性,如扩散管是由梯形断面到圆形断面过渡的不规则曲面,使得三维设计比较困难。利用Pro/ENGINEER的实体建模功能和Pro/Toolkit二次开发工具,在VC++ 6.0编程平台上,对其进行了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同时创建了相应的菜单和对话框,以便于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操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Pro/E的三维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ro/E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PTC)开发的CAD/CAE/CAM软件.该软件是全方位的3D产品开发软件,将零件设计、产品组立、模具开发、NC加工、板金设计、铸造件设计、造型设计、逆向工程、自动量测、机构模拟、应力分析、产品数据库管理等功能集于一体.其中,具有强大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尤其受到业界的一致认同和广泛地应用.为此,论述了基于Pro/E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的特点,对Pro/E建模技术的种类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具体实例对Pro/E的三维参数化建模的具体步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业机械设计中存在的设计手段落后、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应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Pro/E对农业机械的零部件进行参数化造型,探讨了三维软件在农业机械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离心泵叶轮叶片CAD/CAM系统集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基于传统加工方式的离心泵水力CAD软件设计结果在叶片曲面造型及数控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沿轴面截线进行造型的新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离心泵水力设计CAD软件的接口程序,结合Pro/E软件包,实现了离心泵叶轮扭曲叶片的几何造型。对数控加工自由曲面叶片刀具干涉问题进行分析,实现了平头端铣刀无干涉刀位轨迹的自动生成,利用动态仿真进行了刀位验证。  相似文献   

10.
唐义平 《福建农机》2007,(2):31-32,30
本文介绍了运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和编程工具VC在Pro/E系统上的二次开发基本过程,从而在参数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程序自动建模,大大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仁年  邓育轩  韩伟  杨文洁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134-137,133
根据固液两相流在螺旋离心泵叶轮内通过螺旋段和离心段的不同运动特性,以及螺旋离心泵的结构特征,推导了螺旋离心泵的变倾角叶片型线方程.该方程避免了螺旋离心泵一元设计理论对设计经验的依赖性和叶轮轴面流线分点的复杂性,可通过改变型线方程中的参数来改变流体从轴向至径向过渡时液流的轴面速度分布,从而找到最佳的轴面速度分布,对该类型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以及泵性能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变螺距螺旋离心泵叶片型线参数方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仁年  陈冰  韩伟  李琪飞 《排灌机械》2007,25(6):1-3,10
分析了变螺距螺旋线的一般方程,根据固液两相流在螺旋离心泵叶轮内轴向速度非等速的运动特征,以及螺旋离心泵的结构特征,推导了螺旋离心泵的变螺距叶片型线方程。该方程避免了螺旋离心泵一元设计理论对设计经验的依赖性和叶轮轴面流线分点的复杂性,同时对该类型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以及泵的性能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叶轮叶片包角对离心泵空化诱导振动噪声的影响,以1台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保持泵体和叶轮其他几何参数不变,将叶片包角从115°改为110°,120°和125°.在离心泵闭式试验台上测量了不同叶片包角模型泵在不同装置空化余量时的振动和噪声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包角变化对离心泵设计工况下空化性能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存在1个最优值;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各测点加速度传感器测得振动强度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出口法兰测点的振动强度相对最小,振动强度均在10 m/s2以下;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模型泵在无空化状态下运行时,噪声信号轴频峰值减小,叶频峰值变化复杂;空化初生和发展时,轴频峰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 750~2 250 Hz频段的能量峰值随空化程度的加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Gottingen翼型的离心泵前置导叶预旋调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轴流泵孤立叶片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Gottingen翼型的前置导流叶片,并对离心泵预旋调节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前置导叶的不同安装方式对单吸离心泵效率、功率的影响,发现单吸离心泵采用前置导叶长弦端靠近中心轴的安装方式对离心泵外特性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前置导叶短弦端靠近中心轴的安装方式,而且长弦端靠近中心轴安装方式前置导叶能够有效拓宽离心泵的高效运行范围,改善其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水力性能,且与无前置导叶工况相比,最高效率可提高2.3%,从而达到为离心泵增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前置导叶不同预旋角度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有自主设计前置导叶的IS 150-125-250型离心泵进行了空化性能试验,选用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进行3D非稳态全流道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负预旋调节可以改善离心泵的空化性能,但超过某一角度后,空化性能将快速恶化;正预旋调节会恶化离心泵的空化性能,正预旋角度越大,恶化程度越明显。对不同预旋角度下叶轮内空泡率分布规律的分析发现,一定范围内的负预旋角会减小叶轮内空化区域,正预旋会增大叶轮内空化区域。  相似文献   

16.
前置导叶预旋调节离心泵性能的数值预测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叶轮进口流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用于调节离心泵工况点的前置导叶水力模型设计方法,目的是通过减小离心泵在变工况条件下叶轮进口的冲击损失和回流损失来改善在非设计工况的水力性能,拓宽高效运行范围.基于SIMPLEC算法,通过数值求解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方程,模拟了不同预旋角度下前置导叶离心泵全流道的三维湍流流场,外特性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离心泵前置导叶预旋调节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壁面粗糙度对离心泵空化过程的影响,利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两方程,采用Zwart空化模型且不考虑水中溶解性气体对空化的影响,应用ANSYS CFX软件对设计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全流道气液两相湍流进行定常数值模拟,分析离心泵内部发生空化时,叶片壁面粗糙度对泵的外特性参数和内部流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大粗糙度将导致离心泵扬程、效率降低以及轴功率增大;泵处在临界空化及局部空化状态时,粗糙度对泵性能参数的影响程度大于泵处在空化初生及重空化状态下的影响程度;壁面粗糙度对湍流发展的影响规律与其对空化进程的影响作用具有相似性;当进口压力为81.06 kPa和101.33 kPa时,减小壁面粗糙度对改善离心泵性能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离心泵叶片上的障碍物布置位置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将半球形障碍物布置在离心泵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不同位置.选用Zwart空化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不同位置布置障碍物的离心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障碍物不同的布置位置对离心泵空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叶片工作面进口1/3位置处布置障碍物对离心泵的空化性能提高最为明显.在叶片工作面进口1/3位置处布置半球形障碍物时,离心泵扬程升高1.14%,扬程下降3%的点迟于原始泵的程度最大;较其他位置,在该位置布置障碍物可显著降低叶轮内部的空泡体积分数,空化严重的时候效果更加明显,在空化数为0.166时,空泡体积分数较原始泵下降69.7%.所选方案能够减小叶轮进口处低压区域,使叶轮进口处较不易发生空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叶轮叶片数与导叶叶片数有无最大公约数对多级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影响,在保证设计点外特性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设计了4种不同叶片数的导叶,基于标准k-ε方程,应用CFX软件对M120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点工况进行定常和非定常计算,得到次级泵体叶轮和导叶内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时域图和频域图.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外特性试验结果相吻合,证实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叶轮与导叶叶片数存在最大公约数的匹配方式对多级离心泵内部静压分布有影响,主要表现为正导叶进口边周向压力分布呈现周期性分布规律.导叶内部压力脉动主要受叶轮叶片数的影响,叶频在流动诱导振动中起主导作用.导叶叶片数对多级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影响较大,导叶内部压力脉动幅值随导叶叶片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Pro/E Wildfire的水泵叶轮精确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传统的叶片加工方式,从现有的二维水力木模图的型值点出发,基于Pro/E Wildfire软件,采用从点到线、从线到曲面、再从曲面到实体的方法,实现了泵叶轮空间扭曲叶片和圆柱形叶片的三维实体造型,利用制造模具的常用方法实现了泵叶轮和流道的造型,造型方法精确,为后续的流场数值模拟和数控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