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塑状淤泥中大型泵房沉井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流塑状淤泥中实施沉井工程,极易产生突沉、偏沉、反涌和超沉不止等问题,施工操作极难把握。通过方案比选,设计采用在沉井刃脚下预先打入水泥深层搅拌桩,形成联排桩式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对于沉井井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承拖和支撑墙体,使沉井在淤泥中下沉的过程成为一个可控的工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2.
用淤泥作土壤肥料,是防止营养成分流入地表水的一项合算的、有利于环保的技术革新措施.目前农业用地施用淤泥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林业用地上也取得了满意的进展.研究表明由于林地的立地特点、生态结构和营养循环规律,在林地施用淤泥有它的特殊好处.这是因为:1.林产品通常不是食物,即使淤泥中含有毒物质也不致于污染食物链.2.施用淤泥石后森林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3.增加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并提高土壤营养水平.4.林地一般远离居民中心,对人的污染危害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海滨滩涂区抛石挤淤路基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例出发,仔细地分析了海滨填海路基的特点,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加固方法,对于其他地质条件下的软土路基处理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4.
董彦会 《绿色科技》2020,(6):212-213
指出了土木工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近年来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其中取得广泛应用,在极端地质环境中具有适用性。以横琴二桥项目工程为例,根据工程特点探讨了深孔厚淤泥冲击钻孔桩施工工艺,分析了深厚淤泥软土层钻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钻孔灌注桩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实践中,大批量进行荷花育苗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莲子种壳坚硬,休眠期极长,育苗周期漫长;二是采用传统盆栽方式,费时费力,占地面积大。根据数年试验,在批量繁育荷花关键工序上加以创新,重点解决了上述两项育苗难题,总结了10项关键技术,为大面积繁育荷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导致废水淤泥日益增多,这在美国巳成为严重的问题。1970年全国产生量为400万吨,到1987年增至700万吨。全国产生废水淤泥的主要厂家有15378个。宦法对淤泥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1972年《联邦水污染控制修正法》肯定:用淤泥作土壤肥料,是防止营养成分流入地表水的一项合算的、有利于环保的技术革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性质的基质对香蒲和芦苇2种优势挺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模拟了3种基质(100%粘土、50%淤泥+50%粘土和100%淤泥),研究了香蒲和芦苇的生理生态响应情况。结果显示:香蒲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最大量子产率和光合能力均随基质中淤泥含量的增加而上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Pm)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Pm/α)得到强化,株高也随之增加;在50%淤泥+50%粘土混合基质中生长的芦苇,获得最大株高(138.6 cm)和最大叶长(24.5 cm),而在100%淤泥中株高最低;淤泥比例高的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对强光的耐受能力(Pm/α)略高于粘土比例高的基质中生长的植物。结论:香蒲更适合生长在肥沃的生态环境中,而芦苇则适合生长在营养水平适中的环境中,即50%淤泥+50%粘土的混合基质可能最适合芦苇生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台州湾淤泥质海岸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等19个防护林树种的造林保存率、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生长适应性、耐盐性、抗风性等指标持续12 a的定位测试,结果表明,木麻黄、柽柳(Tamarix chinensis)、小蜡(Ligustrum sinense)、夹竹桃(Nerium indicum)、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等树种在围堤内含盐量0.8%以下淤泥质海岸可开沟筑墩推广;桧柏(Sabina chinensis)、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海桐(Pittosporum tobira)、中山杉(Taxodium distichum×T.mucronaturm)、湿地松、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重阳木等树种在围堤内含盐量0.3%左右淤泥质海岸适宜推广;桉树(Eucalyptus spp.)生长迅速,但抗强风性能较弱,不建议作为沿海防护林骨干树种,并提出在造林培育过程中采用开沟、筑土墩、容器苗造林等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简略论述了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sludges (municipal,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on field germination, growth and nodulation of L. leucocephala seedlings in the nursery. Before sowing of seed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ludges were incorporated with the nutrient deficient natural forest soils. Field germination, nodulation status and physical growth parameters of seedlings (shoot and root length, vigor index, collar diameter, leaf number, fresh and dry weight of shoot and root and total dry biomass increment) were recorded after three and six months of seed sowing. Field germination, nodulation status and growth parameters were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oil amended with sludges in comparison to control. The highest number of nodule was recorded from soil amended with residential sludge ( 1:1 ) and highest fresh and dry nodule weight was also found from the same combination in both three and six month old seedlings. In case of growth parameters, the highest growth was recorded from soil and residential sludge ( 1:1 ) combination compared to control. From the study, it can be recommended that soil amended with residential sludge ( 1:1 ) provide better field germination, growth and nodule formation of L. leucocephala in degraded soil.  相似文献   

11.
苏北粉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苏北沿海粉沙质海岸立地条件下,测定了苏柳、中山杉、美国白蜡3种防护林造林地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盐量、pH值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土壤体积质量、总孔隙度均不同,3种防护林地每层土壤体积质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均小于对照地。各土层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氮、含盐量、pH值从上至下逐渐减小,而土壤体积质量从上至下依次递增。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初步分析了粉沙质海岸土壤特性对防护林营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GBJ123-8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有关规定,对黑河市的细粉砂、粉土做了140组五种方法试验的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水洗筛析法"是可采用的比较准确,容易操作,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用的颗粒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基处理中河塘清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软基处理中的河塘清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清淤的方式是否合理,对公路、建筑的基础施工的质量和造价影响很大。在工程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各种特性,工程各项指标的允许值,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益。本文以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材料库的河塘清淤为例,对河塘清淤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影响水泥稳定粉砂土压实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砂的级配、最佳合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压实功能及压实方法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该种水泥稳定粉砂土的压实机理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历史资料分析结合野外土壤调查,归纳了幕阜山土壤形成环境与主要成土因素;按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原则和湖南省土壤分类系统标准,初步总结了幕阜山土壤类型(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的垂直带分布规律;通过室内测定幕阜山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土壤养分与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幕阜山土壤发育较浅薄;质地较粗,以砂壤土、壤土为主;土壤酸性(pH值为4.67~5.96),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偏低,土壤养分和肥力水平较低。幕阜山土壤生态环境脆弱,应注重土壤保护,减少开发利用强度,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分包括土壤含水率、土壤蒸发、土壤渗漏3个方面的内容,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本次研究力求验证这3方面与土壤含水量的一种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研究区6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生化作用强度的定量研究,探讨土壤生化作用强度与土壤退化程度的关系及土壤退化的内在原因,旨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利用类型对土壤生化作用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影响水平,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壤生化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与生化作用强度一样可表征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土壤密度为1.20~1.45Mg·m^-3,总孔隙度为45%~58%,非毛管孔隙度为6%~10%,通气性略差。应用压力膜仪测定和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Gardner提出的经验方程θv=AS^-B。林地土层厚80cm,土壤总持水量为418.77mm,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48.53mm,土壤在凋萎湿度时的持水量为34.01mm。土壤有效水范围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与土壤的凋萎湿度持水量之差,为314.52mm。土壤贮水量变化在60~180mm,远远低于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土壤的平均容积含水量为最小,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接近10%,为土壤的旱季;土壤在7月至9月上旬为最高含水量时期,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为15%~20%。其他时段的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在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